鱼粉装卸火灾事故原因

合集下载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粉尘爆炸是一种由于粉尘在空气中形成可爆炸的浓度并遇到火源而引发的事故。

这种事故在各行业中都有发生的可能,并且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粉尘爆炸事故案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

该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在一家食品加工厂。

该厂主要从事面粉的生产,并且使用大量的搅拌机和烘干设备。

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和防护措施,极易引发粉尘爆炸。

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厂长期忽视了粉尘积聚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会在设备和通风管道上积聚,形成可燃的粉尘层。

当粉尘浓度达到一定值并且遇到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据初步调查,事故起火点是一台烘干设备,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火花引发了粉尘爆炸。

事故后,相关部门对该厂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进行了全面检查。

结果发现,该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厂没有建立完善的粉尘防护措施和清理机制。

面对粉尘积聚的问题,该厂只是进行了表面清洁,而没有彻底清理设备和通风管道。

其次,该厂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存在一些故障隐患。

烘干设备的故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最后,该厂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对粉尘爆炸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针对该粉尘爆炸事故,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求该厂立即进行设备的全面维修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加强设备维护。

其次,要求该厂建立完善的粉尘防护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设备和通风管道,并使用防爆材料进行加固。

同时,要求该厂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粉尘爆炸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事故案例还提醒我们,粉尘爆炸在各行业中都有发生的可能,特别是在粉尘密集的工作环境中。

因此,企业和相关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粉尘爆炸的防范工作,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安全。

综上所述,粉尘爆炸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通过对一起粉尘爆炸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忽视粉尘积聚问题、设备故障和员工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事故原因: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经验教训: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船舶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简述范文

船舶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简述范文

船舶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简述范文船舶在海上航行中面临许多风险,包括船舶火灾。

船舶火灾不仅危及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船舶火灾案例的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火灾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从而提高航海安全。

以下是几起船舶火灾事故案例的简述和分析:案例一:2019年4月15日,韩国货轮“耀星”在韩国济州岛西南约50公里的海域起火。

火灾导致6名船员死亡,还有7人失踪。

船上货物主要为化工品和油品,火灾造成了严重污染。

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这起事故的起因可能是由于货物过于密集,散热不良导致发热,导致火灾。

此外,火灾很可能是由于船上设备的故障引起的。

防范措施:船舶运输化学品和油品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防止货物过热。

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防止设备故障。

案例二:2017年3月,一艘由中国驶往韩国的货轮起火,最终在韩国岛屿附近沉没,6名船员失踪。

分析:该船主要运输鱼粉等货物,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起火原因为货物渗漏并引发的。

船只的遭遇恶劣天气,加之货物本身并不稳定,加剧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货物的处理应遵循相关要求。

在恶劣天气下,船舶应采取措施,例如缩小航速,转向航行或寻找避风的港口。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得出,船舶火灾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过热的货物、设备故障、恶劣的天气等。

因此,为了防止船舶火灾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1.加强货物安全和规范化运输,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和逐级控制;2.对船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提高船员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定期进行火灾演习。

总之,船舶火灾对人、财产和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的同时,船舶企业也应该贯彻绿色航运理念,探索新的技术和模式,为健康、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运输装卸常见火灾原因

运输装卸常见火灾原因

运输装卸常见火灾原因运输装卸过程中的火灾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故障:火灾可能由于运输装卸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的故障引起,例如设备过热、电线短路、电池漏液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设备着火。

2. 电气故障:火灾也可能由于电气设备的故障引起,例如短路、电线老化、电路过载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器着火,进而引发火灾。

3. 不当操作: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当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火灾。

例如,工作人员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使用明火,或者离开工作岗位时未关闭电源,这些不当操作都可能引发火灾。

4. 危险品泄漏:运输时可能会发生危险品泄漏,例如化学品、液化气体等。

一旦这些危险品泄漏并与其他易燃物质接触,就可能引发火灾,并进一步造成爆炸等严重后果。

5. 燃料泄漏:在装卸过程中,燃油、液化气、气体油箱等可能会发生泄漏。

一旦泄漏的燃料与明火或高温接触,就会引发火灾。

6. 烟草或火种:在装卸过程中,吸烟或火种的存在也可能成为火灾的原因。

如果烟草的火点接触到易燃或可燃物质,就可能引发火灾。

7. 过火灾警告设备:运输装卸设备的防火系统如果失效或者没有进行定期维护,一旦发生火灾就无法及时报警,这也会导致火灾蔓延。

8. 温度过高:一些运输装卸的货物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保持。

如果这些货物的存储温度过高,可能会引发火灾。

9. 不明原因:有时候,火灾的原因可能无法确定。

这可能是由于装卸过程中的其它原因,如毛刺、摩擦等。

为了减少运输装卸过程中的火灾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火灾发生;2. 使用防火器材和器具,如灭火器等,以便及时灭火并控制火灾;3.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指导员工正确处理货物和使用装卸设备,以避免火灾事故;4. 在装卸区设置防火设施,如砂子、灭火器、喷灭火器等,并确保其在使用前检查和维护;5. 确保货物储存温度适宜,避免货物过热;6. 对危险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以减少危险品泄漏的可能性;7. 确保装卸过程中不使用明火,禁止吸烟,并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以减少事故的可能性;8. 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和应急预案,提前制定火灾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

“源江”轮鱼粉自燃发生火灾

“源江”轮鱼粉自燃发生火灾

“源江”轮鱼粉自燃发生火灾1991年4月30日,“源江”轮停靠烟台港23泊位待卸期间,因货舱鱼粉自燃发生火灾,烧毁、烧损袋装秘鲁鱼粉82.125吨,直接经济损失约4万美元。

一、船舶概况“源江’’轮9296.16总吨,共有5个货舱,从船艏至船艉依次排列,每个货舱又分上、下两层。

其中,第二货舱下层舱容为4252立方米,并与第三舱下层相通,两货舱下层舱容共约8000立方米,装载鱼粉后所剩空间最多不超过4000立方米。

二、火灾及扑救经过1991年3月22日,该轮在秘鲁钦布特港装载袋装鱼粉10200吨,于4月28日到达烟台港检疫锚地待泊,4月30日16时20分,靠烟台港23号泊位待卸。

17时,船员发现第二货舱有少量烟雾冒出,并闻到糊焦味,根据当时风力达8级以上的不利条件,决定采取封舱措施。

5月1日12时,风力减弱到5级以下,在船方密切配合下,港方组织工人对第二、三货舱卸货,以探明舱内火情,并视情灭火。

5月2日06时许,第二、三货舱上层货物即将卸完时,舱内烟雾增大,工人无法下舱。

08时,该轮向烟台港公安局消防队提出监护和灭火申请。

消防队接报后即派员对货舱进行侦察,未发现燃烧、炭化痕迹,并使用有毒气体测试仪、氧气测试仪等检测,二、三舱的含氧量已下降到17.6%,局部CO浓度超过200PPM,确认货物是在舱的下层燃烧。

鉴于鱼粉自燃较一般燃烧缓慢,在相对密闭的货舱内,主要以炭化形式燃烧,虽然烟雾较大,但燃烧不会太猛的特性,确定“先利用船舶固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对火势进行抑制,然后组织力量下舱突击抢卸货物,边卸货边灭火”的灭火方案。

根据鱼粉燃烧在C02浓度达到40%左右时,即可被有效抑制或扑灭的特性,5月2日10时40分开始封舱,接着向二、三货舱施放C02计68瓶3060公斤[施放量=(舱容积一货物体积)÷0.56x40%]。

尔后,每隔1小时对舱内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进行检测。

5月3日08时,封舱近22小时,舱内含氧量下降到11%,温度下降到21℃。

鱼粉类货物集装箱海运安全监管

鱼粉类货物集装箱海运安全监管

有秘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挪威等,其中,秘鲁 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危规》)针对鱼粉类货
和智利的鱼粉出口量合计约占全球鱼粉贸易总量 的70%。鱼粉类货物是一种常见的海运危险货物, 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自热和自燃,起火后扑灭困难, 容易大面积复燃,并伴有大量烟雾。海运史上曾发 生过多起鱼粉自燃引发的集装箱船火灾事故 。我国 是鱼粉需求大国。从近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鱼 粉消费量为140万~160万t。在需求量大、国内产量 有限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大量进口鱼粉。据粗略估 计,我国每年消耗的鱼粉70%以上来自进口;因此,
1.1.2 SP 29
SP 29适用于UN 1374和UN 2216编号下已标 明类别的包件。此类包件除须捆装外,按照《国际危 规》5.2.1的规定还须显示所装货物的正确运输名称 和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如果包件装载在货物运输 组件内并且其所装载的货物仅对应唯一的联合国 危险货物编号,则该包件(包括捆装件)可免除标注 分类标记,装载该包件(包括捆装件)的货物运输组 件按《国际危规》5.3的规定须贴相关标志、标牌和 标记。
1.1.3 SP 300
SP 300适用于UN 1374和UN 2216编号下货
物。当装载温度超过35七或超过环境温度5七(以 其中较高者为准)时,鱼粉、鱼渣或磷虾粉均不得装 船运输。
1.1.4 SP 928 SP 928适用于UN 1374和UN 2216编号下货
物,但不适用于以下鱼粉类货物:(1)经酸化处理并 且用超过40%(按质量计)的水浸湿的鱼粉类货物; (2 )附有装运国认可的有关当局或其他公认机关签 发证书的鱼粉类货物,并且该证书证明货物在采用 包件形式运输时无自热特性;⑶由白鱼制成的含水 量按质量计不超过12%且脂肪含量按质量计不超过 5%的鱼粉类货物。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1、因货物包装不良引起的爆炸沉船[案情介绍] 案例一我国远洋轮“龙溪口〞载货航行至印度洋时,第二舱突然爆炸起火,之后危及其他舱口。

由于来势凶猛已经无法施救,船长不得已下令弃船,该轮于第二天漂浮。

事后展开调查,根据货运报表及积载图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第二舱二层柜上装载的四十余桶铝银粉自燃所致。

案例二1988年7月1日11时26分,415次旅客列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9人受伤,一列车厢完全损毁,两列车厢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

以现场勘查、技术鉴定和事故调查,事故原因是旅客贺某私自携带易爆物品铝粉造成的。

贺某是广东省某市的一家饲料公司的采购员,6月份在外出办公时,从某地化工商店购置了铝粉300克、铜粉50克,准备带回家自用。

7月1日,贺某从河北省高邑火车站乘上由北京开往平顶山的415次客车。

铝粉和铜粉与尼龙化纤面料的衣服混装在同一提包内。

旅途中尼龙化纤织品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导致铝粉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铝银粉,又名银粉、铝粉,呈银白色,生产铝制品的工厂都少不了它,铝银粉又广泛应用于颜料、油漆、油墨、烟花、冶金、化工等产品之中。

也可以作为加气剂,用作多孔混凝土制品的原料。

一般来说成型的铝块,只有在明火点燃时才会燃烧。

但铝粉就不同了,只要有一颗小小的火星溅落,都可以引起燃烧。

当空气中悬浮着铝银粉时,危险性就更大,在每立方米的体积中如果有40克铝银粉悬浮,就生成爆炸的条件。

铝银粉还能与水发生反响,如果是大量的水与铝银粉接触,这种反响倒不会发生;怕就怕铝银粉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缓慢地吸收水份,就会发生化学反响,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其危险性就极大。

正因为铝银粉有这些特性,所以在投入运输前要经过涂层处理,在铝银粉颗粒外涂油脂或石蜡。

经过涂层处理的铝银粉,属于危险物品第四类的易燃固体,联合国编号为1309,在?国际海运危规?中,有关特性和考前须知内,特别注明:“……如果用油或腊进行处理,那么在常温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粉尘是指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包括ISO4225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的固体微小颗粒。

粉尘有多种多样的性质,按不同的物性可分为:吸湿性粉尘、不吸湿性粉尘;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高粘尘;可燃尘、不燃尘;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

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的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又分为导电性粉尘和非导电性粉尘。

以下所讲的均为可燃性粉尘。

一、可燃性粉尘的行业分布在矿山开采、粉末冶金、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高分子塑料工业、合成染料和涂料,新型洗涤剂、漂白粉、农药和药品制造业以及植物纤维纺织工艺等普遍存在着粉尘爆炸的危险。

随着生产技术向均质化、流态化发展,出现可燃性粉尘的行业越来越多。

如:金属:镁粉、铝粉、锌粉;碳素:活性炭、电炭、煤;粮食:面粉、淀粉、玉米面;饲料:鱼粉;农产品:棉花、亚麻、烟草、糖;林产品:木粉、纸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火药、炸药:黑火药、TNT。

二、可燃性粉尘爆炸概念和原理(一)粉尘爆炸。

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粉尘爆炸的化学反应原理。

细小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是反应(迅速燃烧)的还原剂、而空气中的氧气是反应中的氧化剂,爆炸过程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波、产生破坏力。

粉尘爆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

爆炸发生后,有机化合物生成了稳定的二氧化碳和水;金属粉尘爆炸后则生成了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铝粉(Al)爆炸后,生成三氧化二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三、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硫磺厂、饲料、塑料、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厂矿企业。

这与粉尘爆炸所需条件有关。

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粉装卸火灾事故原因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鱼粉装卸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鱼粉装卸火灾事故的原因。

一、生产工艺及设备安全隐患
1. 鱼粉装卸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有可能存在设计和制造上的不合理性,或者设备老化、磨损导致的使用寿命到期等问题,可能引发器材故障和事故。

2. 鱼粉装卸设备常常需要大量使用电力,而电线、插头插座等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老化、过载等问题,导致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二、作业操作环节缺陷
1. 在鱼粉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当,对生产工艺不够了解,可能导致操作失误或工艺失控,引发火灾事故。

2. 鱼粉装卸作业现场环境可能比较复杂,存在危险源较多,操作人员对现场的安全风险认知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三、管理制度漏洞
1. 部分企业在鱼粉装卸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够到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了解不足,缺少安全生产意识,容易发生违章操作。

2. 部分企业在鱼粉装卸生产过程中,缺乏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标准,管理混乱,容易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四、突发因素
1. 鱼粉装卸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天气、环境、人为等突发因素影响,如火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操作人员受伤、昏厥等,均有可能引发事故。

以上就是鱼粉装卸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企业应落实“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强对鱼粉装卸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改进,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性。

2. 企业应对鱼粉装卸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建立健全的作业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技能和经验。

3. 企业应加强对鱼粉装卸生产现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和标准。

4.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5. 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企业的安全文化。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避免鱼粉装卸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线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对其他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