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和方法: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推理、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写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读写小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小数数位顺序表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一)、旧知导入,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与上节课知识有关的练习题,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导学案第【2】篇〗《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学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小数的读写法,这节课在学生会读会写的基础之上,要依据整数读写法,明确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这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由于受整数部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大小,从意义推导至计数单位也比较抽象,需要一系列的.实物来建立模型:十分之一与十分位的意义,是将一个物品平均分成了十份,其中的一份是十分之一,记作0.1,一位小数,小数的最高位便是十分位。
如此推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他们无法将这一系列有关联的数字与数位关系有效结合。
所以,在类推前,我还是放手让学生先看书,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明确这些知识框架后再去追问“为什么”,并带着他们一起研究,借助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这样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在自学、练习、讲评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所突显的问题仍是对计数单位理解的缺乏,尤其是对于给出几个计数单位,写出指定小数时这样的灵活题解答困难。
如:4个1、5个0.1、7个0.01组成的数字是;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8)四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测试(9-10)一、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6)甲数是乙数的52倍.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2)比200少2的数是198.()(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4)小数一定比整数小.()(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三、选择题.(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①>②=③<(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①25×44÷25×11②25×44÷(25×11)③(44+25)÷(25×11)④(44×25)÷(25×1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①96②48③69④条件不够(4)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①5棵②4棵③9棵④6棵(5)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①30÷6÷3②36÷3③36÷6④36÷6×34.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4×6=80÷16=62-5×6= 45×3-135=540÷9=90÷18=180×0=0÷(20-15)=(2)计算下面各题.2010÷15-11×12 95+5×4÷5×4列式计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全册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最新精品】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学习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例1及练习一第1—5题。
学习目标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加、减法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数学问题。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学习笔记【独立自主学习】自学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知道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要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是把。
算式是。
像这样,把合并成的运算,叫做。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为。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为。
(2)(3)的算式与(1)比较发现,是的逆运算,是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的,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
【合作互助学习】1、对子间交流独立学习情况。
2、交流讨论,小数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学习内容课本第5页--第6页,例2及练习一第1…5题。
学习目标在实际问题中理解乘、除法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数学问题。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学习笔记【独立自主学习】1、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50+785367+189354-198700-5082、自学教材P5-6的内容例2、(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要求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就是求4个3相加是多少。
可以这样算。
还可以这样算。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
乘得的数叫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最新精品】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学习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例1及练习一第1—5题。
学习目标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加、减法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数学问题。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学习笔记【独立自主学习】自学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知道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要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是把。
算式是。
像这样,把合并成的运算,叫做。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为。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为。
(2)(3)的算式与(1)比较发现,是的逆运算,是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的,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
【合作互助学习】1、对子间交流独立学习情况。
2、交流讨论,小数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学习内容课本第5页--第6页,例2及练习一第1…5题。
学习目标在实际问题中理解乘、除法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数学问题。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学习笔记【独立自主学习】1、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50+785367+189354-198700-5082、自学教材P5-6的内容例2、(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要求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就是求4个3相加是多少。
可以这样算。
还可以这样算。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
乘得的数叫做。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推荐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 级 下 册 导 学 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 年 级 下 册导 学 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 级 下 册 导 学 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环节学案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计算43-5= 67十33=678一200= 151+1700=二、探究新知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2.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游乐场昨天总共卖出了1521张票,其中下午卖出去了865张,昨天上午卖出去多少张?(2)游乐场最受欢迎的项目是过山车,这个月有7683人玩过;第二受欢迎的项目是太空飞椅,这个月共有3648人玩过。
这个月来玩过过山车的人和玩过太空飞椅的人一共有多少人?质疑探究知识点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星期六到动物园游玩的人上午有254人,下午有421人。
(1)星期六动物园一共有多少人来游玩?(2)上午到动物园游玩的人比下午少多少?知识点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已知被减数是8747,减数是367,它们的差是多少?2.已知两数之和是3864,其中一个加数是563,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1.算一算,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582一12.54= 1121十546=1827一272= 2614+374=2.植树小组上周共植树865棵,其中有21棵没有存活,这周又植树784棵,其中有14棵没有存活。
上周植的树中存活下来多少棵?他们这两周植的树中共存活下来多少棵?二、拓展练习小明所能接触到的最高高度是182 cm,他有一把320 cm长的梯子,能否拿到在高500 cm的屋檐上的羽毛球?为什么?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环节学案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计算。
24+24+24+24+24=288十12= 12×11=二、探究新知1.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二(1)班有巧个小朋友。
(1)有10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苹果?(2)每个小朋友还各分得8个桃子,总共有多少个桃子?3.判断下列算式能否算出结果,能的写在括号内,不能的在括号内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5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8)
四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测试(9-10)一、填空.
(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4)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三、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
①>②=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①25×44÷25×11②25×44÷(25×11)
③(44+25)÷(25×11)④(44×25)÷(25×11)
(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
①96②48③69④条件不够
(4)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
①5棵②4棵③9棵④6棵
(5)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
①30÷6÷3②36÷3③36÷6④36÷6×3
4.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4×6=80÷16=62-5×6=45×3-135=
540÷9=90÷18=180×0=0÷(20-15)=(2)计算下面各题.
2010÷15-11×12 95+5×4÷5×4
列式计算。
①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②78与82的和,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
5.应用题.
(1)三(一)班的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7人,女生有1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一个篮子里有25个鸡蛋,这个篮子和鸡蛋一共重1525克,篮子重400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
(3)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37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6小时,王师傅比小李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4)一个修路队修一段公路,8小时修了720米.照这样计算,再修2小时,一共可以修多少米?
(5)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2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3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4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5 )
第二单元测试题(16\17)
一.填一填。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
2.右图中,B点在A点偏()的方向上,也可以说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C点在A点东偏()的方向上,也可以说在A点南偏()的方向上。
3那么1厘米表示()千米,厘米表示()千米。
4.小明看小兰在南偏东()度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在()30°的方向上。
二.确定位置,请你画出他们家的位置。
1.小军家在学校北偏西45°约400米处。
2.小红家在学校南偏西60°约300米处.
3.学校在小刚家西偏北15°约200米处。
三、看图填一填。
1.B点在A点()()()度()米
2.C点在A点()度()米
3.D点在A点()度()米。
四.1.说一说小明上学和放学所走的路线。
(1)小明图书馆:
(2)图书馆商店:
2.小明上学和放学的全程是多少米?若他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钟,他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时间?
五.说一说,下图相邻两线的夹角都相等,ABCDEFG为各方向,以图书城为观测点,说一说它们各自所在的方位
例:A在东偏北()的方向上
六.有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93,已知前5个数的平均数是105,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113,那么第五个数是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3)
乘法分配律练习(24-25)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把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或相减。
)
(8+40)×25 125×(8+80)48×(5+100)
24×(2+10)75×(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
34×52+34×48 175×23+23×25 63×53+47×63 247×19-47×19 93×6+93×4 395×118-18×395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96×102 65×101
58×101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2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2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