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作原则和礼貌理论分析《理智与情感》中的会话含义共41页
合作原则视角下小说的会话含义分析——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合作原则视角下小说的会话含义分析——以《理智与情感》为例1.引言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
一生共完成了六篇小说,《理智与情感》是她的第一部也是最经典的一部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达什伍德家两姐妹埃丽诺和玛丽安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真爱最终会战胜一切。
学者从多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研究,比如爱情,婚姻,金钱,阶级,宗教,历史,哲学,讽刺和描述等。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研究的是人际交往时语言的使用。
格赖斯的理论解释了听者是如何从话语的表达层面得到隐含意义的(托马斯,1995),但它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违背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
利奇(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补充了合作原则,诠释了违背合作原则的理由。
格莱斯在哈佛大学最早提出了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交际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会话含义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们在交流中,并不都严格遵守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
本文介绍了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理智与情感》中的会话含义,旨在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交际目的。
2.合作原则理论介绍根据格莱斯的观点,在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会存在着一种默契,共同享有一些信息,并且双方都应该遵守共同的原则,他把这种原则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也就是说,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每一个交谈者所说的话都要符合交谈双方的共同目的或方向(格莱斯,1975)。
在交际中,所说的话语要密切相关,而不是孤立的句子。
不少修辞,如比喻﹑讽刺等也都是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一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
格莱斯将会话准则分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1)所说的话要包含达到交际目的所需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多于所需的信息。
2.质量准则:说话要正确,尤其是:(1)不说自知是假话的话;(2)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联。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要说的话,尤其是:(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洁;(4)有序。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
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1: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例2:A:这学期你修了几门课程?B:五门。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
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
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表达要清楚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D.说话要有条理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
例如在(1)对话中:女孩:我漂亮吗?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
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
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
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
”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分析人物语言

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分析人物语言摘要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作为补充,leech又提出了“礼貌原则”。
本文用更为形象的语言阐释了这三个理论,并以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进行分析,旨在解析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交际。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追风筝的人》人物语言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大量英语国家的优秀作品涌入我国的文化市场,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许多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在研读这些文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情况,尤其是无法参透众多人物对白的深层含义。
而人物语言往往是反映内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理解人物之间对话的含义,才能体会作者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要表达的故事情节。
本文从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几个视角出发,辅以清晰易懂的最新阐释,同时以《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分析了这三种理论在理解文学作品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阐明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可以丰富语言内涵,提升语言素养而逐渐成为语言运用方面的强者。
二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学者grice提出的,他认为人们要想实现成功的交流,要想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图,就应该遵守合作原则,同时,他进一步把这一原则解释划分为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的数量既要能够使双方充分理解彼此,又不要超出所需求的量,也就是要把握一个“尺度”,既不能缺乏信息,又要谨慎“过犹不及”。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假话,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把握的话,也就是汉语中所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信口雌黄”。
“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进行的回答和发问要与他们目前谈论的话题相关,而不能“所答非所问”或者“所问非所需”。
《理智与情感》:对抗社会规范的个人抉择

理智与情感:对抗社会规范的个人抉择引言《理智与情感》是一部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著的经典文学作品,它描绘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在传统和社会期望之间做出自主选择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面临着来自社会规范的束缚,不同于小说中,我们需要权衡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平衡,并根据自身价值观和个人选择做出决策。
本文将探讨理智与情感在面对社会规范时如何发挥作用,并给出一些应对方法。
理智 vs 情感理智和情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智代表着我们的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情感则涉及到我们的情绪、激情和直觉。
当面对社会规范时,理性往往希望我们顺从并遵循外界期望,而情感则更多地关注内心真实想法以及追求个体自由。
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规范是一种行为准则或价值观,旨在引导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
然而,有时社会规范可能过于束缚个体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对抗社会规范可能带来不适应、被边缘化、批评甚至畏罪害怕等后果。
因此,在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并平衡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的平衡1.充分了解社会规范:在做出决策之前,了解和理解现有的社会规范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些规范。
2.自省和价值观审视:通过自我反思并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并决定是否要妥协。
3.制定个人目标:根据个人价值观和追求,在面对社会规范时设定明确的个人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选择中更加明确而坚定。
4.建立支持系统:找到志同道合者或者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支持。
他们可以给予我们鼓励和建议,使我们在对抗社会规范时更加坚定。
5.勇于表达个人观点:在适当的场合下,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沟通、辩论和教育他人,有助于改变固有社会规范并推动社会进步。
结论理智与情感是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在对抗社会规范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平衡这两种力量,我们能够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个人决策,并为改变现状做出积极贡献。
会话含义与礼貌原则

会话含义与礼貌原则作者:刘晴晴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61期摘要: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
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与礼貌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首先叙述了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中的“归约性”和“非规约性”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探讨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之间的关系,其次借助Lakoff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礼貌这一交际中的语用现象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礼貌原则的使用和合作原则违反对会话含义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礼貌原则合作原则会话含义1.引言会话含义是指说话人话语意思的暗含(implying)及听话人对其所(隐)含意思(what is implied)的理解。
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
格赖斯认为,这里合作的概念是:会话参与者尽管是分别提供自己的话语,但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其中的某一目的,至少是一个相互都能接受的话语发展方向;这一(些)目的或方向的达成是会话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
也可以说是在会话过程中共同维护和坚持当前的目的和方向形成的默契(Grice,1975)。
礼貌原则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一种社会学原则。
Lakoff(1973)认为在某些类型的言语交际中,礼貌因素在决定会话的有效性上占上风。
Lakoff(1973)指出礼貌受三条规则支配:不要强加;给予人选择的机会;友好相待。
Lakoff(1977)提出了“语用能力”两条原则:清楚和礼貌,她认为其中的清楚原则主要针对信息,大致等于Grice的“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由以下三个规则构成:(1)拘泥性:不要强加,保持距离;(2)犹豫,给听者选择;(3)平等或同志般的友情。
笔者从格赖斯的会话含义角度对礼貌原则及礼貌的使用进行分析,论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2.会话含义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最初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来的。
基于礼貌原则的人物会话分析

基于礼貌原则的人物会话分析作者:张焕新乔晓芳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运用礼貌原则对《理智与情感》中的人物会话进行详尽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并验证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人物会话;礼貌原则;违反简·奥斯汀(Jane Austen)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
她的小说《理智与情感》格调轻松诙谐,言语犀利,行文缜密。
小说围绕两位女主角的择偶活动展开,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陋习,鞭挞了当时择偶重门第、不重女子感情和权利的现象,从而反应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
在本文中,笔者运用礼貌原则试图分析小说中人物会话的语言特征,阐释遵守、违反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效果,证明遵循礼貌原则的重要性。
一、礼貌原则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逻辑与会话”的讲座,其中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之后,格莱斯进一步把合作原则细化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四条准则。
[1]214不过,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但它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要并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违反合作原则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交流。
[2]因此利奇于1983年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他指出因为礼貌,所以人们才会在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填补了合作原则的理论局限性。
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和同情准则。
这六条准则实际上表述的是一种表达策略和社交礼仪,其核心是贬己尊人,通过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来促进合作,以实现最佳的表达效果。
[1]217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由六个准则及若干个次则组成:1、得体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并最大限度地为他人带来利益。
此准则以听话人或他人为出发点,体现了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理智与情感》中的语言风格简析

《理智与情感》中的语言风格简析《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小说的语言风格方面,简·奥斯汀运用了一系列技巧,使得小说的语言风格生动有趣,同时也强调了小说的主题:理智与情感的平衡。
首先,简·奥斯汀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使用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语言,使得小说的语言风格富有代表性。
小说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彰显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礼仪、文化和社会规范。
例如,班纳特夫人反复提及儿女的婚姻问题,背景音乐中反复出现《恶作剧之吻》中的插曲等等,这些细节成为小说文化背景的丰富体现。
其次,简·奥斯汀通过对话技巧,使得小说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幽默和机智。
对话中存在着双关语、反转等各种技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小说主题中理智和情感的表现。
相比于小说其他角色的口吻,达西先生的讲话更为幽默、尖酸刻薄。
例如,达西先生曾经质问伊丽莎白:“你以为,你的境遇比其他姑娘更幸运?那是因为你还算有脑子!”,这样的语言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达西先生对伊丽莎白的认可。
最后,简·奥斯汀在人物性格及身世的表现上,进一步加深了语言风格的魅力。
从小说中不难发现,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是属于不同的阶层,但他们的个性对比极为明显,使得小说充满了冲突与碰撞。
例如,伊丽莎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接受到达西先生试图为她解决声誉问题的善意表达;达西先生几次冷嘲热讽地向伊丽莎白讲述班纳特家族的不端行为。
这样的描写更让读者对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内心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简·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语言风格中,运用了大量的技巧和手法,博得读者的赞赏。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众多有趣的角色,展示了许多现实情感,体现了一种极致的精神世界,以及理智和情感平衡的良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liteness Principle
Politeness Theory
as a Rescue to Maxims/Flout CP /Maxims
Face/FTAs/ Off-record Politenes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Deduction
Maim Influencing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Research Methodology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 3) Flouting the Maxim of Relevance and generat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It states “Make your contribution such as it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 I) Flou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 and generat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 Flouting the Maxim of Quality and generat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Framework
Abstract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clusion
Introduction
1 Introduction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theory, then achieves some significances.
Firstly, the authorics reflected from the dialogues of characters, which is benefit to enhanc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vel.
the
Jane Austen and her
Politeness Theories Sense and Sensibility
Abroad and at Home
Summary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operative Principle
•
2) QUALITY: 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
•
3) RELATION: Be relevant.
•
4) MANNER: Be perspicuous.
3.1.2 Flouting the Maxims
• However, in actual human interaction, not all the people in the conversation obey these rules. They even violate the maxims deliberatel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analyzing of dialogues in the novel may help people flexibly and appropriately employ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or politeness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ve effects and maintain the stable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in human interaction.
3.1.1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 The CP contains four related maxims:
•
I) QUANTITY: Try to make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contribution be appropriate
Moreover, the analysis in this thesis is useful for people to master and apply these theories. Meanwhile, it also proves the validity of using pragmatic theories to study the implicature in literary works.
Factors
Relationship
Summary
3.1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 The CP is a set of assumed maxims,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by both sides who hope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better in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