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违背——用合作原则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会话含义
《傲慢与偏见》中合作原则违反现象探析

《傲慢与偏见》中合作原则违反现象探析【摘要】本文以Jane.Austin所著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的归纳和整理发现,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人物对话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且这些准则的违反均和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合作原则;违反;《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1967年,美国著名哲学家Grice 提出合作原则这一概念。
他指出,在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特殊的目的,说话人与倾听者之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他把这种维持默契的关系的原则称之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有四种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法准则。
质量准则指的是在人们进行会话传递时,要传递真实信息,不要传递没有证据的话语;数量准则指的是当说话者提供信息时,要提供交谈所需要的信息,不应该超出需要的信息范围;关系准则指的是谈话者需要提供与谈话内容相关的信息,对问题的回答或者谈话的内容应该与之前的谈话有关联;方法准则指的是会话者所表达的内容要简洁,要避免歧义。
然而,在人们进行日常会话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谈话者都会一直遵守合作原则,有时谈话者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违反这些规则。
而这种违反是出于谈话者的目的,是谈话者的故意行为。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家一个或若干个具体言语行为组成的一个综合言语行为体,文学言语行为除了通过言内行为传达用于该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层和深层的命题意义,还会通过言外行为表达作品言语的深层信息。
因此,作家在撰写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过程时,常常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形式用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
在此背景下,读者要想正确并透彻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分析人物对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
鉴于此,笔者将以Jane. Austin所著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对其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进行探析,从而为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傲慢与偏见》人物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论《傲慢与偏见》人物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摘要:文学是研究语言的艺术,语言学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是因为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因其突出的言语行为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本文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从而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交际意图。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合作原则;性格特征abstract: literature is a study of language art and linguistics is a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they are mutual-related and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he reason for pride and prejudice of the english female writer jane austin remaining unshakable and becoming even firmer as time goes by is that the characters impress readers and offer them endless aftertastes with their outstanding speech act and distinct dispos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reveals the personalities and communication intention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key words: pride and prejudice;cooperative principle;personality一、前言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语言机智幽默,人物个性鲜明,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傲慢偏见》中会话合作原则背离所体现出社会权势关系论文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会话合作原则的背离所体现出的社会权势关系摘要:本文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中人物对话中对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的违背,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态度,明确了小说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对小说进行理解及欣赏。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会话合作原则;背离;社会权势关系1、引言《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
小说主要描写了班尼特(bennet)一家的生活琐事。
作者用细致的文笔把事件和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使整个文章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主要援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对《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权势关系,同时展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2、社会权势关系“权势”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引入社会语言学,它主要指在交际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如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辈分、财富等居于优势,即一方比另一方有权势。
在言语交际中,权势大的一方由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交谈中的语势、语态上常表现出傲慢、自信、专横、不容辩驳,并多用批示、命令、甚至斥责、教训的口吻说话,而权势弱的一方往往以汇报、请示、补充的口吻说话。
“当这种差别在一定语境中渗透或直接介入到言语交际中时,就造成了权势关系对话。
”。
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在言语交际中不论是权势大的一方还是权势小的一方,都会在一定的语境或场合下背离会话合作原则的有关准则,从而使得会话能顺利进行。
3、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继奥斯汀(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之后,另一位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家格莱斯(h.p.griee)又提出了关于语言使用的第二个重要理论一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1975年他将其部分讲稿以《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为题公开发表。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风格

与伊丽 莎 白的谈话 中违反 数量准 则而达 到的 。他 所叙述 的事情经 过都是 事实 ,只是 故意漏 掉 了关 键信息 ,从 而使 听话者 ( 伊丽 莎
白 )对 他 的 话 理 解 产 生 了 严 重 偏 差( 第l 6 章 内容 ) 。 伊 丽 莎 白对 达
d a u g h t e r s ,s h e o u ht g t O g i v e o v e r
公之 间的矛盾产 生关键 就是达
t a i n l y h a v e h a d my s h a r e o f
b e a u t y . bu t I do no t pr e t e n d t o
h i s l a d y t o h i m o n e d a y ,“ h a v e
合这种需 要” ( G r i c e , 1 9 7 5 ) 。这种协议 就是合作原 则( C o o p e r - a t i v e P r i n c i v l  ̄ ) 。合作原则包括 四个方面 : ( 1 ) 数量准则 , 即会 话中提供适量 的信息 ; ( 2 ) 质量原则 , 即提供 自己认 为真实的 、
W he n a wo ma n h s f a iv e g r o wn up
l e t a t l a s t ?”
Mr . Be n n et r e pl i e d t ha t h e h a d no t . “ But i t i s , ” r e t ur ne d s he ;
西 的误 解 和 偏 见 的 消 除 就 是 通 过
填补这些遗 漏 的关键 信息 而实现 的( 第3 6 章达西 的信 ) 。而后 , 伊丽 莎 白更是通 过巧妙 利用合 作原则 中的数量 准则 ,用 礼貌得 体的语 言 揭 露 了 韦 翰 的 恶 行 。李 雅 新 ( 1 9 9 7 ) 曾较 为详细地 分析 了韦翰
关于《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学研究

关于《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学研究论文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论文摘要:简·奥斯丁是十九世纪初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里两段经典的对话为素材,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其会话含义,冀在帮助读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欣赏这部经典小说。
一、语用学相关理论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75)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把其划分为四个分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关系准则。
合作原则是为了保iiE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75-J,~,须共同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布朗和列文森(1978)提出了面子理论并列出了15种非公开性的礼貌语用策略。
自相矛盾法、反语法、隐喻法、反问法是通过违反质量准则实施的;低调陈述法、夸张和同义重复是通过违反数量准则实施的;暗示法、提供联想线索法和预设法是通过违反关系方式实施的;歧义法、模糊法、过度归纳法、排除他人法以及不完整法、省略法是通过违反关系准则实施的。
利奇(1983)引入了礼貌原则来补充合作原则。
他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有时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有时却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这一个或那一个准则去产生“会话含义”,以拐弯抹角的方式说话。
他的礼貌原则可以细分为六个方面:策略准则、慷慨准则、称赞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二、小说对话中的语用分析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运用语言和对话来反映人物性格,这是典型的奥斯式技巧,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对话发生在班内特夫妇之间,是小说情节的开始。
年轻而富有的单身汉查尔斯·宾格利租下了尼日菲尔德花园,班内特太太坚持让丈夫立刻去拜访这位新搬来的邻居,希望自己的某个女儿能攀上这样富有的人家。
1、合作原则的违反(1)通过隐喻和反问的非公开性语用策略违反质量准则。
1)隐喻。
“我非常看中你的神经。
毕竟,它们是我的老朋友。
”班内特先生通过隐喻,把太太的“神经”比喻为“老朋友”。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剖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剖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一、本文概述《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社会描绘而广受赞誉。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情况,来解读人物性格及其之间的关系。
合作原则,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普遍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然而,在《傲慢与偏见》中,人物们往往出于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违反了这些原则,从而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详细分析小说中几位主要人物如何违反合作原则,并探讨这些行为背后所反映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人物间的互动和对话,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发展。
通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从而更加欣赏这部文学经典。
二、合作原则及其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合作原则,作为一种交际理论,由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是人们在日常对话和交流中普遍遵循的一种原则。
它要求参与者在对话中尽可能地提供真实、充足、关联和清晰的信息,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并不总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有时出于特定的动机和目的,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这种违反不仅不会阻碍交流,反而能揭示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内心世界。
在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合作原则的违反被广泛地运用在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中,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达西先生一开始对伊丽莎白的傲慢态度,使他在与伊丽莎白的对话中违反了合作原则。
他的话语既不充分也不关联,甚至有时显得含糊不清,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傲慢和偏见。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达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真诚地向伊丽莎白解释和道歉,这表明他开始遵守合作原则,也预示着他与伊丽莎白关系的转变。
另一方面,伊丽莎白的言辞也充满了对合作原则的巧妙运用和违反。
从违背合作原则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权势关系

( ) 背数 量准 则 一 违
第2 2卷 第 5期 (0 0年 5月) 21
山西 高等 学校社 会科 学学报
S OCI CI NC OUR AL S E ES J NAL OF U VER I I S I HAN NI S T E N S XI
VO12 . 2 No. 5
( y2 1 ) Ma 0 0
究空 间 。本 文拟将 其 话语 置 于特定 的社 会历史 文 化
言语 活 动体 现 了参 与交 际双 方 的 身 份 、 位 或 职权 地 等方 面 存 在 的差 异 J 简 ・奥 斯 汀 在 《 慢 与 偏 。 傲
见》 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很多情况下故意违背会话 合作原 则 , 使其 语言 产生 言外 之 意 , 到交 际 目的 。 达
数 量准则 规 定 了我们 说话 时应 该提供 恰 如其分 的信 息量 , 不少 说 也 不 要 多 说 。它 主 要 包 含 两个 方
人 之间存 在着 一种 默 契 , 种 双 方 都 应 该 遵 守 的原 一 则 。 _1会 话合 作原 则包 括 四个范 畴 : ”3钾 J 数量 准则 , 质
在 言 语 交 际 中 , 势 大 的 一方 扮 演 的社 会 角 色 权 有 一定 的威 望 和权力 , 他们 在 交谈 中 的语 势 、 态 中 语
语境中, 根据 格莱 斯 的会话 合作 原则 , 对作 品中 的话
浅析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

影视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177浅析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黄柔嘉(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描绘十九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风貌,主要讲述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故事。
由于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两位主人公从一开始便有明显的难以调和的傲慢与偏见。
从误会存在到消除,两位主人公的对话既充分展现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又蕴含了丰富的会话含义。
本文将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从语用学角度对这部电影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会话含义理论;礼貌原则“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Paul Grice ,1913-1988)在1967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说话人违反了合作原则或次原则时,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
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的台词设计得非常巧妙,简单的对白搭配上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复杂的内心活动,饱含着多层次的思想感情,表层意义里隐藏了一层又一层的会话含义。
利奇在他的《语用学原则》中把“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援救”原则提出来。
利奇说:“礼貌原则不能被视为添加到合作原则上去的另一个原则。
而是援救合作原则解决一系列麻烦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电影中,人物常常会出于自尊心问题和遵循礼貌原则的考虑,采用违背合作原则的方法,借助非直接的表达方式产生言外之意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避免尴尬、冲突等不良后果的出现。
[1]这是人物的“真”与“假”,也是人物对话的“真”与“假”。
一、违反合作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指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与违背——用合作原则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会话
含义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
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之间
的对话充满了合作与违背的元素,通过运用合作原则来分析,可以更好地
理解这些对话的含义。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里格·J·麦克尼奇提出的,它是指在
人际交往中,双方通过互相满足彼此的需求来达到共赢的目标。
合作原则
包括互惠、言语得当、合作与相互尊重等要素。
下面将运用这些要素来分
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含义。
在小说中,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对话多次展示了违背
合作原则的行为。
例如,在伊丽莎白第一次遇见达西先生时,她对他的言
行举止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没有给他机会解释或辩驳。
她的言语不当和缺
乏尊重导致达西先生对她的不满和误解,进而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
在这个对话中,伊丽莎白没有尊重达西先生的感受,没有给予他平等对待
的机会。
这种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使两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另外,达西先生在一开始对伊丽莎白的态度也是违背合作原则的。
在
舞会上,他对伊丽莎白评头论足,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他的言语得当
性不足,没有给伊丽莎白一个积极的印象,同时也没有尊重她的尊严。
这
种无视对方需求和感受的行为违背了合作原则。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伊丽莎白和达西开始在对话中展示出合作的
迹象。
伊丽莎白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达西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愿意与之合作。
同时,达西也懂得改变自己以满足伊丽莎白的需求,
缓解她对他的观感。
通过互相尊重、互惠和言语得当等合作要素,他们开
始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小说中,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对话含义层次丰富。
通过分析对话
中是否符合合作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的发展。
合作原则的运用可以帮助人们在交流中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同时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