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补水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注:循环水排污总量=蒸发量+风吹损失量+循环水排污量。
1、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
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水量(/h);
Qb——排污水量(/h);
Qw——风吹损失水量(/h)
2、循环冷却水在系统内的设计停留时间不应超过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
设计停留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设计停留时间(h);
V——系统容积()。
3、循环冷却水的系统容积宜小于小时循环水量的1/3。
当按下式计算的系统容积超过前述规定时,应调整水池容积。
式中Vf——设备中的水容积();
Vp——管道容积();
Vt——水池容积()。
4、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剂的首次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f——系统首次加药量(kg);g——单位循环冷却水的加药量(mg/L)。
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时,阻垢、缓蚀剂的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r——系统运行时的加药量(kg/h)Qe——蒸发水量(/h)。
3.4.9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时,缓蚀剂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JH801投加量:
投加量(kg/d)=
)(1024)/()/(33kg h
L mg h m -⨯⨯⨯浓缩倍数
加药浓度补充水量 JH801补加量:
补加量(kg)=保有水量×(3.6-有机膦分析值)÷60
杀菌剂的投加:
投加量(kg)=保有水量(m 3)×加药浓度(mg/L)×10-3。
中水回用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

中水回用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作者:王玉禄韩丽萍王锁成张岩张雷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2期摘要:浓缩倍数是循环水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中水回用后循环水系统浓缩倍数往往难以准确计算。
文章探讨了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节水量和浓缩倍数的关系,近而讨论了在多种水质补水情况下,给出了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中水回用;浓缩倍数;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C32 文献标识码:A1 浓缩倍数介绍1.1 节水量和浓缩倍数的关系现在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看以下补充水量M占循环水量R的百分比M/R与浓缩倍数N的关系,以及每提高一个浓缩倍数时节约的补水百分比(以占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M/R)/△N与浓缩倍数N的关系。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1#循环水场设计能力为13500m3/h,向一联合装置、二联合装置(除加氢改制)、硫磺回收及辅助设施供水,冷却塔进口与出口的水温分别是40和28℃,当浓缩倍数N分别是1.5-10.0时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B以及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比M/R列于表1中。
计算方法如下:1.1.1 循环水补水量按公式M=E+D+B计算:式中:M为循环水场补充水量,m3/h;E为蒸发水量,m3/h;D为风吹损失水量,m3/h;B 为排污水量,m3/h。
1.1.2 蒸发水量按公式E=R*CP*△T/r计算:式中:CP为水的热容量,Kj/kg·℃,(4.187);△T为冷却塔温差,℃;r为水的蒸发潜热,Kj/kg,40℃是2401;R为循环水量,m3/h。
1.1.3风吹损失量按公式D=R*0.05%:式中:D为风损失量,m3/h。
1.1.4总排污水量按公式BT=E/(N-1)计算,排污水量B=BT-D:式中:BT为总排污水量,m3/h。
由以上公式计算出的不同浓缩倍数下冷却水运行参数M、B、M/R、(△M/R)/△N的计算结果列于表1中:1.2浓缩倍数的选择从表1可以看出:1.2.1随着循环水浓缩倍数N的增加,补水量M和排污水量B都不断减少,因此,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可以节约水资源。
循环水补水量的计算

汽轮机机组循环水补水量的估算楼主找本《GB/T 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翻翻就知道了,只要不是专业人士,不搞那些啥加药处理系统啥的,其实循环水站的基础参数很容易计算的。
经验数据记住就差不多了,蒸发量和循环水量的关系是当蒸发量为循环量的1%时,循环水进出水温差~5.6℃,如按10℃设计,那么蒸发量≈循环量×1.8%;补充水量=浓缩倍率/(浓缩倍率-1)×蒸发量,浓缩倍率一般取3,也就是补充水量是蒸发量的1.5倍。
循环水池取15~25分钟的循环水量,水量大时靠低限(别把水池整太大啊),水量小时取高限,自己看着办。
一般来说补水量不要大于蒸发量(蒸发量按经验值来取就是1.6--2.0之间。
其中1.6%是蒸发量,0.2%是系统漏水量)比较节水。
浓缩倍数控制在2--3之间。
过大就没有实际意义。
m=W/Dn式中:m表示冷却倍率W表示循环水量Dn表示进入凝结器的蒸汽流量一般情况m在50-100之间冷却塔之补给水量计算说明1、循环水量在冷却塔运转当中,因下列因素逐渐损失:A当热水与冷空气在塔体内产生热交换过程中,部份水量会变成气体蒸发出去;B由于冷空气系借助机械动力(马达与风车)抽送,在高风速状况下,部份水量会被抽送出去;C由于冷却水重复循环,水中之固体浓度日渐增加,影响水质,易生藻苔,因此必须部份排放,另行以新鲜的水补充之。
2、补给水量计算说明:A 蒸发损失水量(E)E = Q/600 = (T1-T2)*L /600E 代表蒸发水量 (kg/h) ; Q代表热负荷(Kcal/h);600代表水的蒸发潜热(Kcal/h); T1代表入水温度(℃);T2代表出水温度(℃); L代表循环水量(kg/h)B飞溅损失水量(C)冷却塔之飞溅损失量依冷却塔设计型式、风速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正常情况下,其值约等于循环水量的0.1~0.2%左右。
C定期排放水量损失(D)定期排放水量损失须视水质或水中固体浓度等因素决定之。
补水量计算

黑龙江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00m3/h循环水场补水量计算一、循环冷却水补充及损失水量计算本工程循环冷却水用水总量为:正常循环水量:Q=12000m3/h供水温度:t2=42℃, 回水温度:t1=32℃;温差:Δt=10℃;(1)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干球温度=26℃,K取0.146)Q e=P e·Q/100P e=K·△tP e=0.146×10=1.46式中:P e——蒸发损失率(%);Δt——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10℃;K——系数(1/℃),按表5.6.1选用,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
表5.6.1 系数K(%)干球温度,℃-10 0 10 20 30 40 K,1/℃0.08 0.10 0.12 0.14 0.15 0.16=1.46×12000/100 =175.2m3/h;故:Q e正常(2)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按下式计算:Q w=P w·Q/100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Q w正常=0.005×12000/100 = 0.6m3/h;式中:P w——除水器的除水率,根据我公司收水器性能,取0.005%。
(3)排污损失水量根据循环水水质和浓缩倍数的要求计算确定,按下式计算:Q b=P b·Q/1001)1(---=C C P P P w e b式中:P b ——排污百分率(%);C ——浓缩倍数取1.6(水质恶劣;业主反映在1.3-2之间);排污百分率: P b = [1.46—0.005(1.6-1)]/(1.6-1)=2.428 排污损失水量:Q b 正常=2.428×12000/100 =291.4m 3/h ;(4) 补充水量计算:Q m =Q e +Q w +Q b补充水量: Q m 正常=175.2+0.6+291.4=467.2m 3/h ;。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陶其鸿1、浓缩倍数的定义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越来越少,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就会越来越浓。
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充新鲜水,排出浓缩水。
通常在操作时用浓缩倍数来控制水中含盐的浓度。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是该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与其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用K表示),即:K=C R/C M式中C R——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C M——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
2、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的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的处理量。
假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R为10000m3/h,冷却塔进出口温差10℃,则不同的浓缩倍数K与补充水量M、排污水量B的关系如下表: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K的增加,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B都不断减少。
但是,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循环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
还会使水的腐蚀性离子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蚀性增强。
因此,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并不是越高越好,通常一般控制在2.0~4.0左右。
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节水技术大纲”提出:“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推广浓缩倍数大于4.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2006年淘汰浓缩倍数小于3.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
”3、青岛钢铁有限公司部分工序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和浓缩倍数K=4时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m3/h)4、综述对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1.7-1.8%;在浓缩倍数K=4时,排污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0.5%,新水补充量约占循环水量的2.2-2.3%。
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和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进出口温差(Δt)的关系按经验公式E=(0.1+0.002T)·Δt %·R计算E为蒸发水量(m3/h),R为循环水量(m3/h)%。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陶其鸿1、浓缩倍数的定义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越来越少,而水中各种矿物质与离子含量就会越来越浓。
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充新鲜水,排出浓缩水。
通常在操作时用浓缩倍数来控制水中含盐的浓度。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就是该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与其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用K表示),即:K=C R/C M式中C R——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C M——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
2、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的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废水的处理量。
假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R为10000m3/h,冷却塔进出口温差10℃,则不同的浓缩倍数K与补充水量M、排污水量B的关系如下表: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从上表可以瞧出,随着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K的增加,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与排污水量B都不断减少。
但就是,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循环水中的硬度、碱度与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
还会使水的腐蚀性离子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蚀性增强。
因此,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并不就是越高越好,通常一般控制在2、0~4、0左右。
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节水技术大纲”提出:“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推广浓缩倍数大于4、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2006年淘汰浓缩倍数小于3、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
”3、青岛钢铁有限公司部分工序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与浓缩倍数K=4时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m3/h)4、综述对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1、7-1、8%;在浓缩倍数K=4时,排污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0、5%,新水补充量约占循环水量的2、2-2、3%。
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与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进出口温差(Δt)的关系按经验公式E=(0、1+0、002T)·Δt %·R计算E为蒸发水量(m3/h),R为循环水量(m3/h)%。
补水率理论计算说明

补水率理论计算公式说明
B-排污水量m3/h
E-蒸发水量m3/h
R-循环水量m3/h
N-浓缩倍数
M-补充水量m3/h
W-风吹损失m3/h
●按照《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浓缩倍数N=M/(B+W) 即浓缩倍数=补水量/(排污量+风吹损失)⑴
实际上:N=M/B-(M/B-c0/c M)e-B/V(t-t0)经验算发现补水和排污量以月计算时,公式一偏差很小,可以略去不计。
补水量M=E+B+W 即补水量=蒸发量+排污量+风吹损失⑵
蒸发水量E=K·△t·R ⑶
其中:△t --- 冷却塔进出水温差(℃)
K --- 气温系数(1/℃)
由⑴、⑵、⑶推出B+W=E/(N-1)
●根据公司节水考核指标要求:
补水率=补水量/循环量+1
=M/R+1
=(E+B+W)/R+1
=E·N/[(N-1)·R]+1
= K·△t·R·N/[(N-1)·R]+1
= K·△t·N/[(N-1)]+1
从上式可以看出补水率仅与浓缩倍数N、冷却塔进出水温差△t、以及大气温度相关。
以我厂2012年3月循环水数据计算:
统计补水率=补水量/循环量+1=21786.9kt/312.9kt+1=1.0144
理论计算补水率= K·△t·N/[(N-1)]+1=0.0015*7.7*6.56/(6.56-1)+1=0.0136+1
从附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厂的统计数据通常与理论数据比较接近,而且偏大,其它厂则都比理论值小,并且一些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较大。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陶其鸿1、浓缩倍数的定义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越来越少,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就会越来越浓。
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充新鲜水,排出浓缩水。
通常在操作时用浓缩倍数来控制水中含盐的浓度。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是该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与其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用K表示),即:K=C R/C M式中C R——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C M——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
2、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的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的处理量。
假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R为10000m3/h,冷却塔进出口温差10℃,则不同的浓缩倍数K与补充水量M、排污水量B的关系如下表: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K的增加,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B都不断减少。
但是,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循环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
还会使水的腐蚀性离子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蚀性增强。
因此,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并不是越高越好,通常一般控制在2.0~4.0左右。
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节水技术大纲”提出:“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推广浓缩倍数大于4.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2006年淘汰浓缩倍数小于3.0的水处理运行技术。
”3、青岛钢铁有限公司部分工序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和浓缩倍数K=4时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m3/h)4、综述对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1.7-1.8%;在浓缩倍数K=4时,排污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0.5%,新水补充量约占循环水量的2.2-2.3%。
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和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进出口温差(Δt)的关系按经验公式E=(0.1+0.002T)·Δt %·R计算E为蒸发水量(m3/h),R为循环水量(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