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尊重和帮助弱者。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并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教学所需的PPT、课文文本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讨论如何尊重和帮助弱者。
3. 学习生字词:教师挑选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与家长一起讨论课文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学生回家后,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线索和细节来理解故事的发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不以弱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关于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在班级中被同学们认为是弱小的,但他并不气馁,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2.2 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弱小、气馁、努力、坚持、实力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理解其在课文中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弱小,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弱小就没有价值。
3.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分享对小男孩成长的理解和感受。
3.4 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和掌握。
4.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学到的生字词,家长签名确认。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5.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男孩、同学、老师等),进行角色扮演,重现课文中的情节。
6.2 分享感受: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角色的情感。
第七章:课文延伸7.1 故事接龙:以课文中的情节为起点,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2 展示故事: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的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二年级语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弱小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自卑的心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培养学生关爱弱小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情景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词义。
(3)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课文情感。
(3)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逻辑关系。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3)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要自卑,要勇敢面对困难。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弱小者?(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教师总结:我们要尊重他人,关爱弱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旨。
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关爱身边的弱小者,记录下来他们的变化。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找出生字词并掌握字词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弱者,培养同情心和正义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学会找出生字词并掌握字词意思。
2.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同情心和正义感。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弱者?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弱者?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记录在课本上。
2. 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字词意思。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保护弱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四、分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弱者?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弱者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下节课的期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字词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弱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如小鸟、小草、小花等),表现出课文中的情感。
2.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所学,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保护弱者的故事或经历。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教学目标】1.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自信、勇敢、努力奋斗。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短文意思并回答问题。
3.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培养学生的爱兔意识。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生可以运用生活常识归纳总结兔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生活常识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对兔类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听读原文 + 交流讨论 + 图片展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 布置任务 + 讨论互动【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教师准备生动有趣的图片资料,以兔子为主题。
3. 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儿童园杂志,用来总结兔类动物的特征。
【学情分析】本篇文章是以兔为主题,通过兔子的自述,展示了弱者也能成为强者的道理,激发学生自信心,鼓励踏实奋斗。
结合图片展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兔类动物的认识。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本课主题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2.请学生读出课文的题目:《我不是最弱小的》,让学生猜一下文章是讲什么的。
3.请学生猜猜书中主人公是什么动物,解决学生的疑惑。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人觉得兔子是最弱小的动物。
让学生进行讨论。
Step 2 阅读理解1. 声情并茂地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重点解释一下:(1)誓死捍卫自己的地盘:捍卫:坚决保卫,站在自己的角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例句:他为自己的权益誓死捍卫。
地盘:某个个人、集体或者国家属于自己管辖和管理的范围。
例句: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地盘。
(2)世界上最温柔的动物之一:温柔:性情文雅、柔和、细腻,不喜欢使用暴力。
例句:这位女孩很温柔,总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2.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动物们为什么觉得兔子最弱小?(2)作为一只兔子,它是如何证明自己不弱小的?(3)你是怎么看待兔子的?Step 3 生动有趣的图片展示1.教师列出如下问题,让学生研究普通兔子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结合儿童园杂志上的图片一同讨论。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弱小的品质。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我不是最弱小的》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个兄弟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尊重和关爱弱小的重要性。
2.2 生字词学习:弱、小、兄、弟、尊、重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弱小者,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感悟。
第四章: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课堂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认为的最弱小的生物,并写一写为什么。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管理: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尊重、互助学习。
6.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课前活动:让学生带来自己认为的“最弱小”的生物,如小昆虫、小花等,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弱小者。
7.2 课中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体会角色情感。
小组竞赛: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竞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男孩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不放弃,努力变得强大起来。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如“弱小”、“困难”、“挑战”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3 分析课文: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4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相应的词语,如“我不是最()的”。
4.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主人公成长过程的描述。
5.2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分享一个关于关爱他人或努力奋斗的故事,并进行简要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6.2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对学生的填空练习和写作练习进行评分。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7.2 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确保学生认真复习。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反思内容: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二年级语文下《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3篇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3篇优秀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板书课题1、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小老师领读。
⑵小兔开门游戏。
如: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我来开,我来开。
师:XX,你来开,你来开。
XX: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同学:弱、弱、弱,弱小的弱。
⑶认读词语: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指名同学读生字词,读对了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⑷说说自身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⑸画一画: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
(萨、芬、芳)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
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
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同学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5、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五、重点识记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板书课题。
文中的我是谁?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教师个案:1、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自然段。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文中的我是谁?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讨论)“弱小”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自读:不会、不熟的生字。
教师个案: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
⑴小兔开门游戏:如:
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
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我来开,我来开。
师:XX,你来开,你来开
XX: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学生:弱、弱、弱,弱小的弱。
⑴认读词语: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
指名学生读生字词,读对了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⑴说说自己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⑴画一画:
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
(萨、芬、芳)
⑴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
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
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教师个案补充: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五、重点识记(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
教师个案补充: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理由。
可是课文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
学生读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老师的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萨沙才五岁,妈妈夸是个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a)读: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解:结合词句,解词义。
c)想: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d)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自由搭配,合作探究)
学生悟
1、合作读(自由组合,可以是分角色,提问式、表演式。
)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三个问句:
A、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B、“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C、妈啊,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感悟萨沙不甘弱小的心理)
两个感叹句:
A、!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B、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3、对比阅读感悟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A、读1-2段感悟:被铃兰花簇拥着的野蔷薇非常的美。
B、读第3段感悟: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
保护板书:雷雨——妈妈———弱小(萨沙)—— 让保护
更弱小的(野蔷薇)(保护弱小的,那么你便拥有了一颗不弱小的心。
)
教师个案补充:1、默读课文,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学生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⑴教学罗兰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⑴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比较异同。
说说自己的感受。
⑴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
⑴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怎么做?
⑴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①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②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⑴朗读这句话。
3、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
⑴ 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⑴全班交流,指导好萨沙的3句问话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这样两点:
①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
②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
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⑴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
三、积累(投影出示)
好词:森林景色露珠清新盛开应该保护娇嫩弱小勇敢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教师个案:
三、总结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连读三遍课题。
3、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4、小结:
四、练读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练习: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关爱托利亚保护萨沙我不是最弱小的蔷薇花
作业布置: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