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动机模式第二语言习得

合集下载

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

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

R 研究ESEARCH OCCUPATION2013 06124摘 要:动机因素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速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索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方法,对外语教学来说将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动机因素 二语习得 影响 对策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文/周晓阳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二语学习,以英语学习为代表的二语学习最为突出。

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动机因素与成功的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对外语教学来说是个重要的启示,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加快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学习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学习成功者都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较强的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积极主动,自愿付出更多努力,积极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外语。

因此,对于外语教学者来说,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一步。

1.动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动机对学习态度影响的研究中,加德纳和兰伯特曾提出采用“态度动因指数”来测定动机的强弱。

他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有显著的影响。

学习动因不强、态度不端正的学习者,即使他有好的学习策略、环境,由于其缺失学习动机,也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受到很大影响。

反之,学习动因强、态度端正的学习者,学习方法虽有缺陷,但却也可以改进,并且由于动机的支撑,学习态度端正,并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明显。

2.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Oxford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动因的强弱是唯一对学习策略有最强影响的因素,学习者的目的有可能决定其策略的使用。

”Oxford指出,在通常情况下,英语学习成功者更频繁地运用不同形式的学习策略。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对其学习和掌握二语的影响非常大。

学习动机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

学习动机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
言教 学 效 果 。
关 键 词 : 习 动机 理 论 ; 学 第二 语 言 习得
中图分类号 : 3 9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2 7 2 1 ) 2— 0 7— 4 收稿 日期 :0 1 0 H 1. A 10 4 0 ( 0 1 0 0 5 0 2 1 — 2—1 9
对 动机 的研 究最 早 起源 于心 理学 领域 。早 期 的行 为学 家从 对 动物 的研 究 中得 到 启 示 , 而 对 进
人 类 的动机 进 行 分 析 。 因此 , 们 对 动机 的解 释 他 也 就与 基本 的生 理 需 求 相关 。“ 求 就 是 使 某 种 需 外 部结 果 显 得 很 有 吸 引 力 的 一 种 心 理 状 态 。 … ”
素 的研 究 , 对 内在 的心 理 因素 等 缺 乏 足 够 的认 而 识 。随着研 究 的 深 入 , 习 者 的 心理 因 素成 为 更 学
多学者 研究 的重点 。
会 的 因素都会 对外 语 学 习产 生影 响 。学 习外语 的
动 机也 因此 而 更 加 复 杂 多 变 。同 时 , 言 学 习 者 语 对学 习 目标语 的态 度 或动 机对 于学 习效 果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G rn r 为 动 机 是 学 习语 言 最 ad e 认
在 对需求 的研 究 中较 有 影 响 的有 Malw的需 求 s o 层 次理论 , 即生理 需求 、 全需 求 、 安 社会 需求 、 重 尊
El 提 出了第 三 种 动 机 —— 任 务 型 动 机 , ls i 这 种动 机完 全是 学 习者 出于 对参 与不 同学 习任 务 的
兴 趣 而产 生 的。他 还第 一 次 明确 指 出融人 型学 习

浅谈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

浅谈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

的更好 , 而且在法语学 习方 面更能持之 以恒 。但他们在另一些实
验 中 却 发 现 , 具 性 动 机 更 具 优 势 。 如 在 菲 律 宾 , 语 是 教 育 的 工 英 主要 工 具 , 此 , 英 语 作 为 工 具 的学 生 明 显 比抱 有 其 他 动 机 的 因 把 人学 的更 好 。在许多第 三世 界国家 ,英语 已经成为一种 国际语
【 关键词】 言学习 动机 分类 培养 激发 语
引言

取得 成就 之 间的关 系 。他 们 在一 些学 习法语 的学 生 中做 实验 fad e n a e 9 2。 G nra dL mbr17 ) 结果显示持结合性动机 的学生不仅 r 比持 工 具 性 动 机 的 学 生 在 法 语 的课 堂 活 动 中表 现 得 更 积 极 , 学
掌握好第 二语言 ( 以下 简称二语 ) 有诸多 因素 , 中动机 这 其 因素 是 最 重 要 的 。学 习者 对 人 类 学 习 所 进 行 的 大 量 研 究 和 实
验 表 明 , 机 是 学 习 的 兴 趣 。一个 具有 很 高智 商 及 许 多其 他 优 势 动 的学生 , 如果对 二语 学习不感兴趣 , 不愿学 , 他就不可 能学好 , 那
f9 4提 出的。他认 为结合性动机界定太广 , 将想成为所 学语 1 8) 应 言社 团一员 的人 的动机称为 同化性动机 。他认 为从小就学二语 , 广泛地挤 出该 国文化 的人通常都具有 同化性动机 。D l ua y等学者
(9 2 这种动机称为社会 团体认同动机。持结合 性动机的人学 18 ) 将 习另一种语言 的 目的是为 了参与该语 言 国家人 国 , 民族 的一 员。而持社会 团 本 体认 同动机 的人不仅 仅想参加所学语 言 国家 的社会 生活和文化 生活 ,而且还想成 为与该国其他成员完 全相 同的一 员 。也就是 说, 社会 团体 认同动机包含结合 性动机 , 而结合性动 机却不包含 社 会团体认 同动机。很多移 民都持有社会团体认 同动机 , 因为他 们 希望彻底 融入 对方社会 中去。 至此 , 不难看出 , 要学好第二语言 , 动机不可缺少。 但并不是每

学习动机与二语习得

学习动机与二语习得
3二 语 习 得 动 机 的 影 响二 语 言 的情 感 和 态度 、社 会 环 境 和 需 求 等 。 文提 出 了一 些激 发 学生 动 机 的 策略 , 望 对 各 位 英语 教 本 希 师有所帮助。 关键 词 : 习动 机 二语 习得 影 响 因素 激 发 策略 学
( 社 会 环境 和 要 求 。 3) 社 会 环 境 虽 然 是 外 部 因 素 , 也 影 响 学 习 者 的动 机 。E l 但 ls i 指 出. 外部 环境 、 黑 匣 子 ” 个 体 学 习者 因素 都 有 可 能影 响 二 “ 和 语 习得 。社 会 环 境 如 种 族 背 景 会 影 响学 习者 学 习 某种 特定 语 言 的动 机 。 如果 他 们 所 在 的社 会 忽 视 某 种 语 言 , 么 他 们 就 可 那 能没有学习这门语言的动机。 4动 机 对 于 英 语 学 习 的重 要 性 . 动 机 是 语 言 学 习 的最 重 要 的 因 素之 一 。 动机 与学 习成 就 之 间 存 在 互 动 关 系 。 机 为 开 展 语 言 学 习提 供 了 主要 动 力 , 动 并 为 维 持 长 期 而 乏 味 的学 习过 程 提 供 了驱 动 力 。 方 面 , 一 如果 没 有 足 够 的 动 机 ,即 使 是 能 力 最 显 著 的个 体 也 不 能 完 成 长 期 目 标 , 能确 保 取 得 成 就 。 另一 方 面 , 烈 的动 机 能 够 大 大 弥 补 不 强 学 习 者 在 语 言 天 赋 和学 习条 件 方 面 的缺 陷 。 5激 发 学 习者 动机 的策 略 . 学 习 动 机 的 激 发 ,就 是 使 学 生 把 已经 形 成 的潜 在 的学 习 需 要 充 分 调 动起 来 , 挥 其积 极性 。 发 这是 实现 大学 英语 教学 目标 的保证 在 我看 来 . 发 学 习者动 机 的策 略主要 有 如下 几种 。 激 ( ) 养 学 习者 在 二 语 学 习 中的 自信 。 1培 如果 学 生 满 怀 自信 。 们 的学 习 动 机就 会更 加 强 烈 . 表 他 会 现 得 更好 。相 反 , 果 学 生 缺 乏 自信 , 们 自然 而 然 就 不 会 表 如 他 现得很好, 进而 会 失 去学 习 的 兴趣 和 动机 。 以 , 养 学 生 的 自 所 培 信 心 至关 重 要 。教 师有 必 要 让 学 生坚 信 , 只要 他 们 不遗 余 力 地 学 习 。 语 能 力 是变 化 的是 可 控 制 的 , 定 要 让他 们 充 满希 望 。 英 一 () 2 营造 轻 松 愉 快 的 课 堂 气 氛 。 紧 张 的课 堂气 氛 容 易 引 起 学 生 的 焦 虑 ,这 将 阻 碍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机 和学 习效 率 。 而 , 松 愉 快 的课 堂气 氛 有 利 于 学 生 然 轻 自如 地 表 达他 们 的 思想 , 当他 们 犯 了错 误 也 不 会 感 到很 尴 尬 。 所 以 . 师 应 该 减 少 学 生 的 课 堂 焦 虑 , 课 堂 更 加 轻 松 自如 。 教 让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1. 引言1.1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重要性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二语教学。

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动机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对于二语教学来说,理解和运用二语习得动机理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2 二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普遍存在在二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普遍存在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二语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现象。

这种动机不足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

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不愿意完成作业、不愿意背诵单词等情况,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有关。

在二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学习二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而这种长期的付出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和倦怠感。

学生学习二语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缺乏自信心,觉得学习任务过于艰难,从而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

二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普遍存在给教师们提出了挑战,教师们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正文2.1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探讨,如Gardner 对学习者的态度和情感因素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21
7、关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 的三部著作: 1、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5.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4. 3、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
15
3、中介语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觃则、语言现象等等是从学习者的 第一语言转秱过来的; 对第二语言觃则的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比如“他把那个电影看了”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过度概括化的 结果; 语言训练的迁秱: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 训练方式 如,许多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当他们用英语跟外国人打招 呼时,常常说:“How are you?”,外国人回答说: “I’m all right, but quite busy.”(顺便提一下,在澳大 利亚墨尔本,则用“Good”回答。),中国人好像没有理会 外国人的答话,而是接着说“I’m fine too. Thank you.” 16 这可以看作是教学中反复迚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14
3、中介语理论
产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发表论文 “Language Transfer”,首先提出“Interlanguage”一词, 1972年发表论文“Interlanguage”,从次,正式揭开了第二 语言习得的研究。 他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 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作出的努力。也就是说,第二语言学习 者的语言系统具有独立性,这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 的语之间的中间状态。当学习者试图运用第二语言迚行表达时, 他的语言运用就是一种中介语。中介语既包含母语的特征,也 包含目的语的特征,而又不两者都有区别,它是一种独立于本 族语和目的语,幵丏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学习动机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自2005年以来,二语学习者的动机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对于他们的习得进度和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相关理论,并阐述其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定义。

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内在的、个体主体性的学习动机状态。

它是由学习者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期望和标准等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都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自我动机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调整。

在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时,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模型需要被考虑。

第一个模型是戴维斯(1994)提出的自我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自我动机是学习者对目标的期望和希望以及他们对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信念的结果。

在这一理论中,自我动机被分为情感动机和认知动机。

情感动机包括学习者对目标的情感投入,认知动机包括学习者对目标的认知评价。

第二个理论模型是戴克曼和瑞安(2000)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受到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的影响:自主性、能力和关系。

学习者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心理需要,就能产生更强的自我动机。

第三个理论模型是加德纳(1987)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受到他们的智能类型和个性特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智能和个性特征会对自我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形成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环境、教学法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教学环境对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产生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加学习者对目标的信心和信念;另一种是调节学习者对目标的情感投入。

教学法对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它是否能够提供学习者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和自我激励的机会。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浅析二语习得动机理论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与指导1. 引言1.1 引言二语习得动机理论是二语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探讨了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机制,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动机理论的发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通过对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概述、发展历程、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二语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二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引言】2. 正文2.1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概述二语习得动机理论是语言学习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旨在研究学习者的动机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是推动他们学习语言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二语习得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自身兴趣、好奇心或满足需求而学习语言,外在动机则是指来自外部的奖励或惩罚。

在二语习得动机理论中,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和情感态度也被认为是影响动机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认知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对学习语言的情感态度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比如对学习语言的热情程度、信心和焦虑程度等。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受到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理解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任务和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二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习者的动机,通过激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实现语言习得的目标。

2.2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发展历程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施莫尔提出。

施莫尔认为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学习者的动机水平会决定学习效果。

随后,很多学者在施莫尔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动机理论,如弗洛姆的自我实现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动机-激励理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学习动机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摘要: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动机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文回顾了几种主要的动机模式,并基于这些理论模式提出了几点如何激发和保持英语学习动机的建议。

关键词:二语习得学习动机动机模式
1.引言
二语习得研究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多侧面的方向发展。

其中,个体差异及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

动机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影响语言学习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

2.语言学习动机模式
学习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唤醒状态,促使学习者一段时间内付出努力以达成一系列既定目标。

一些学者试图建立动机模式,以尽可能对动机进行全面研究,二语习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社会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以后,gardner & lambert创立了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他们提出了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

gardner 认为动机是语言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动机包括努力程度、学习意愿和积极的态度,可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行动机。

融入型动机反映了学习者对使用目标语的群体及其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并希望自己能融入该群体及文化。

工具型动机范反映的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给学习者带来的
实际价值和利益。

社会教育模式包括二语习得过程的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差异变量、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

在此模式中动机被视为语言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愿望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

2.2学习动机过程模式
dornyei 是把动机过程研究引入二语习得领域的领路人,他认为,二语动机研究中许多争论和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时间角度重视不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应当和具体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相结合,由此,他和otto(1998)构建了基于动机和时间关系的学习动机过程模式。

这一模式最初包括3个层面,即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

dornyei首先将动机和具体的学习环境相结合,而且融入了认知心理学的价值观、信念等因素,提出了动机模式三层次说,后来又将这个动机三层次说完善为三的阶段:包括前行动、行动和后行动三个阶段。

dornyei 认为,动机是一种动态系统,会经历持续波动和此消彼长的变化发展。

2.3 社会建构模式
综合了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的理论,williams 和burden,提出了社会构建主义模式,首次确定了学习者在动机研究的中心地位。

他们认为教师、学习者、任务和情景是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

其中,学习者是主体,教师充当帮手,是中介者。

学习者用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诠释经历,是一个主动的意义制造者和问题解决者。

社会构建模式首次明确了动机研究中学习者的主导作
用,同时将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对活动的兴趣、活动价值、中介意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概念等九个方面。

外在因素包括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家长、教师和同学、与他人的互动性质、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四大因素。

2.4期望值模式
eccles 和 wighfield (1993, 2002)提出并验证了与成就有关的选择的期望价值模式。

这一模式中,期望和价值不仅直接影响表现、坚持的任务选择,而且受到具体任务信念的影响,如对自己能力的理解、对不同任务难度的看法等。

eccles 研究发现,相对期望,价值对成绩能产生更大并且更长远的影响。

如果学生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没有期望,对这一任务价值的评估就会降低,也就是说,期望值和价值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联系。

但这一模式过于强调导致动机和行为的理智的认知过程,动机驱动行为选择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和有意识的过程,会受诸如情感、记忆和基于文化的成见等因素的影响。

3.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前面着重讨论了4种动机模式,对于二语习得过程和结果研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1 降低焦虑,培养兴趣
k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情感过滤指的是组织学习者充分利用所接受的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语言的心理障碍。

学习者的动机越强,焦虑感越低,从而获得的语言输入就越多,语言习
得效果就越好。

为了防止学习者的焦虑过高,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向学生提供清晰的教学,尽量是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减少学生的焦虑,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3.2 适当表扬,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
认知动机心理学家oxford 和 shearin 认为“外在的奖励应成为外语教学策略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自己内部的激励机制”。

表扬和奖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

及时的奖励表扬使得学习者体会到成功或自我有效感,所以其内部动机会相应提高。

3.3 及时反馈,积极归因
反馈是保持自我调节功能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动机的整个形成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习结果的反馈是指让学生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教学结果的反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教学结果。

4. 结语
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视角来探讨动机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对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和保持动机有着积极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mold, 1985
[2] eill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dornyei z. attitude,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j]. language learning, 2003
[4]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 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作者简介:巨月,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及外国语言学专业。

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