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 原 料 学课程论文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

禽蛋的构造及其在贮藏和加工的意义摘要:禽蛋不仅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为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是生物、化工、轻工业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禽蛋产业蓬勃发展。
文章从禽蛋的构造入手,以文图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禽蛋的结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含有的化学成分。
同时还阐述了禽蛋在贮藏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禽蛋构造的变化,从而分析禽蛋的构造对其在加工和贮藏的影响。
通过对禽蛋构造各方面的研究对禽蛋的贮藏和加工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强有力的推动了禽蛋产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禽蛋;构造;贮藏;加工The structure of egg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torage and processingAbstract: Eggs which provide abundant nutrition are important food in daily life and they are al so the i mportant raw material in biological, chemical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ggs’ industry experienc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eggs with diagram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y contain. Also, article states some kind of transformations i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so that we know the significance the structure of eggs make i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This study has a big function on eggs’ storage and processing and promotes eggs industry develops.Key word: eggs; structure; storage; processing禽蛋是一种营养丰富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品,它与肉品、乳品、蔬菜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营养食品之一。
食品原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食品原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摘要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应用密切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增设案例讨论以及拓展实验实践环节等教学形式,以提高食品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食品原料学;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Abstract Food material is a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major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d also a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closely combinated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uring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we used the following teaching form,such as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updating their knowledge system,adding the case discussion and expanding the 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Key words food material;innovation and practice;personnel training食品原料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在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开发新产品时提供了宽泛的原料学基础,也为学生在了解、掌握食品加工和保藏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研究方法时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基础。
而如何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原料学的重要性,保障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并培养出良好的食品专业素养,是笔者在食品原料学的课堂授课实践中一直探索并研究的问题。
论文撰写要求及评分标准

30分
大段抄袭别人一次性扣15分,整篇抄袭一次性扣完,论文成绩以0分记。
论文格式部分(10分)
字体、行距等是否符合格式要求
4分
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摘要部分是否符合格式要求
3分
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郑建仙主编.现代新型蛋白和油脂食品开发[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61-80
[2]李里特主编.食品物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79-182
[3]韩玉莲,唐细良,宋风英等.膨化食品卫生标准[S]. GB 17401-2003
[4]吴奎征.天然植物肉系列食品[P]. CN:1305740A, 2000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名目
分数
扣分标准
论文正文部分(90)
是否与论文要求的内容紧密相关
10分
所写论文根据相关性酌情给分;若与本课程无关,则打回重写。
是否用科学语言或专业术语正确表述主要内容,有无错别字。
20分
每错一处/(一字)扣0.5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有很好的科学价值。
30分
根据撰写情况酌情扣分。
[17]周玲,彭顺清,汪学荣等.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J].肉类工业,2004, (12):41-44
[18]李玉珍,林亲录,肖怀秋.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30
[19]Boyer R A. High protein food product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P]. US: 2682466,1954
烹饪原料学教学论文

《烹饪原料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烹饪原料学”是烹饪专业各层次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源于食品原料学和商品学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从建立至今,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它的全面发展始于烹饪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近些年来承办烹饪高等教育的学校中,由于起点不同,在“烹饪原料学”课程的发展初期,讲授的侧重点也有一定的差异。
如设立在食品学院、轻工学院、商学院的烹饪专业,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重于原料的商品学特性、生物学特点、质量鉴定、贮存保藏及在原料在食品加工中的运用,却对烹饪中的实际应用阐述不足;而设立在由技工学校、中专等升为大专院校或民办院校中的烹饪专业,在该课程的讲授中则着重于对常用原料的品种特点、产地、产季、具体使用方法等进行介绍,而忽视与烹饪运用密切相关的原料的生物特性与理化特性。
此外,以上两类教学情况中均未对原料在烹饪中的运用规律、烹饪运用的变化思路以及烹饪原料的组织结构、理化特性与烹饪原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未有总结、提炼和探讨。
在从事“烹饪原料学”教学的十多年期间,我们一直将既避免把“烹饪原料学”作为“食品原料学”或“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延伸或变化而忽略了该门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同时也避免只注重烹饪原料的实际应用而忽略其科学本质作为己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并付诸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制定了适合我校烹饪专业教学所需的“原料学”教学大纲。
该大纲确定了课程的整体教学体系,明确了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指出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开设该课程的各个专业、各种教学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分别制定出“西餐原料学”、“面点原料学”、“食品原料学”等适合各专业的教学大纲,从而使“烹饪原料学”的教学有纲可依,整体教学表现出良好的秩序。
在“烹饪原料学”课程的内容组织上,我们将其分为烹饪原料的一般共性知识和烹饪原料的个性知识两大体系。
食品原料学论文

魔芋的特征、保健功效及其产品开发利用刘培孟食品L101 30号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的泛称,又名鬼芋、鬼头、花莲杆、蛇六谷等,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山区均有分布。
魔芋种类很多,据统计全世界有260多个品种,中国有记载的为21种,其中9种为中国特有。
魔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对人体健康有利。
丰富多彩的魔芋食品,必将有广阔的前景。
魔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还具有16种氨基酸,并且脂肪和热量都很低,是不可多得的营养减肥食品。
魔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胃中会吸水变得膨胀起来,从而增加饱腹感;还会在肠胃中变为胶质状态,阻止脂肪的吸收。
其几乎没有热量,日本人称它为「胃肠清道夫」,为天然高纤之健康食品。
一、魔芋的特征1.形态特征魔芋地下块茎扁圆形,宛如大个儿荸荠,直径可达25厘米以上,营养十分丰富,含淀粉35%,蛋白质3%,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人类所需要的魔芋多糖,即葡萄甘露聚糖达45%以上,并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素的特点。
魔芋地下块茎可加工成魔芋粉供食用,并可制成魔芋豆腐、魔芋挂面、魔芋面包、魔芋肉片、果汁魔芋丝等多种食品。
魔芋食品不仅味道鲜美,口感宜人,而且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健身、治病抗癌等功效,所以近年来风靡全球,并被人们誉为“魔力食品”、“神奇食品”、“健康食品”等。
但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可以解救。
因此魔芋食用前必须经磨粉、蒸煮、漂洗等加工过程脱毒。
2.营养特征魔芋属的一些种类块茎富含魔芋多糖,尤其是白魔芋、花魔芋品种含量高达50—65%。
魔芋多糖又称魔芋葡萄甘露聚糖,是由众多的甘露糖和葡萄糖,以β-1,4-糖苷健连接起来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其分子的某些糖基侧链上,连接有一定数量的乙酰基团,葡萄糖和甘露糖的分子比为1:1.5—1.7,分子量可高达106道尔顿,粘度特高,溶于水,在水中膨胀度特大,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
食品原料学论文—皮蛋制作

皮蛋制作摘要:皮蛋作为我国特有的蛋类加工食品,是一种典型的蛋加工品,具特殊风味,能促进食欲。
它是利用蛋在碱性溶液中,能使蛋白质凝胶的特性,使之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的原理而制作而成的。
正常的皮蛋是为墨绿色且有松花及富弹性。
关键词:皮蛋、制作、滚粉法、浸泡法、皮蛋又名松花蛋、变蛋、彩蛋、碱蛋、泥蛋,是用石灰等原料腌制后的蛋类食品,因蛋白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
它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不仅为我国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名。
它质地坚实,味道浓郁而略带腥味,富含铁质、甲硫胺酸(必须胺基酸)、维生素E和更多矿物质,脂肪和总热量却稍有下降,它能刺激消化器官,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中和胃酸,清凉,降压。
具有润肺、养阴止血、凉肠、止泻、降压之功效。
此外,松花蛋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同时还有提高智商,保护大脑的功能。
通常去壳切片后蒸煮,并放凉供食。
一、原料选择腌制皮蛋所需的材料有蛋类、盐、茶以及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具体有:1、选蛋。
选用完整、坚实、外观圆润新鲜的鸡蛋或者鸭蛋,保证蛋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2、选料。
生石灰要求色白、块大、体轻、无杂质;纯碱,要求色白、粉细,含碳酸钠96%以上;茶叶以红茶或茶末为好;食盐;中路黄二、配料与检验[1]2、滚粉液配制[2]把柴油桶从中切成两半即为料液缸。
在料液缸里盛水70公斤。
将盐和纯碱倒入水里搅拌,然后加入生石灰(可加入1公斤——3公斤黄土)。
过几分钟料液开始沸腾后充分搅拌,边搅拌边加水10公斤。
至料液沸点静置,温度IO摄氏度以下才能使用。
3、浸泡液配制[3]用1个完整的柴油桶,装水100公斤,将茶叶、纯碱、盐、生石灰依次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最后加入中路黄再充分搅拌,静置1天后使用时再加水70公斤至柴油桶满。
4、料液检验[4]把鲜蛋的蛋白滴入料液中,经10分钟后,若蛋白不凝固,表明料液的碱量不足,需补充纯碱和生石灰后再检验。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概要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院别: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2012级学号: 121052107学生姓名:张倩百合的药膳价值[摘要]:百合的药食两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中医药学研究证明:百合入心肺经,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养五脏等功效。
现代医药科学研究发现:百合所含百合多糖、百合苷和百合秋水仙碱等对许多疾病有防治作用。
科学的食用百合,有降糖、抗肿瘤、抗痛风、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止咳平喘、镇静、强壮抗氧化、止血通便等作用。
并且能够明显地改善症状,加快恢复,减少或解除对化学药物的使用和依赖,表现了较高的药膳价值。
本篇文章将详细的介绍百合的药膳价值。
[关键词]:百合、降糖抗癌、平喘止咳、强壮、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止血通便、药膳价值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自然食物中获取药用价值,从而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是新时代人们的向往和最高需求。
经济和生活的富舒安逸、压力和竞争的加剧、超量的营养摄入及体力运动量的减少、不科学的生活和饮食使得肥胖和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
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痛风、神经衰弱、免疫力低下接踵而至,达到了数以亿计。
与此同时自然医学、药膳食疗,药食同源才为人们所真正认识。
早在我国古代这种药食同源的理念广为人知,也不断的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论述百合的简介百合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李时珍谓:百合是由众瓣全成或者说它能治百合病症,故叫百合。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百合大部分能够食用,主要食用的是地下的肉质鳞茎。
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0~5.0 cm,宽1.0~2.0cm,中部厚1.3~4.0 mm。
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
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
无臭,味微苦[1]。
据分析,每百克鲜百合含有蛋白质3.9克、钙12.8毫克、锌6.8毫克、铁6.9毫克、钾540毫克、硒0.28毫克、锰0.37毫克、磷62毫克、抗坏血酸2.92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8毫克[2]。
食 品 原 料 学课程论文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题目: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学号:姓名: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摘要】我国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畜产品也是人民营养必需食物之一。
畜产品的生产始终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基础。
环境污染、饲料、兽药、农药、畜产食品疫病等不安全因素困扰着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此本文综述引起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的一些因素包括: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同时提出了针对畜产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畜产食品,原料,不安全因素,对策【正文】一:畜产食品现状我国有“粮猪安天下”的古训,可见畜产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素。
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如肉、乳、蛋和皮毛等。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肉、蛋、奶的消费比例也日益增加,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日益关注,特别是畜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畜产性食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畜产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等,同时还包括如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
二:畜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1.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
它包括饲料的金属毒物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
污染饲料的金属毒物有汞、镉、铅、砷等,上述有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地区土壤,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某些有毒元素含量过高以及工业三废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危害最重的当属黄曲霉毒素污染,感染霉菌后饲喂动物,可使动物中毒;我国每年有数万吨有机氯和有机杀虫剂撒在地上,直接导致饲料的农药污染。
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畜禽肉品质的质量。
2.有毒金属元素(汞、铅、镉、砷、铬、硒、钼、锌等)及农药的污染工业“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和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使有毒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污染环境,并通过相应的途径转移到饲料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原料学》
课程论文
题目: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
【摘要】
我国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畜产品也是人民营养必需食物之一。
畜产品的生产始终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基础。
环境污染、饲料、兽药、农药、畜产食品疫病等不安全因素困扰着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此本文综述引起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的一些因素包括: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同时提出了针对畜产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畜产食品,原料,不安全因素,对策
【正文】
一:畜产食品现状
我国有“粮猪安天下”的古训,可见畜产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素。
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如肉、乳、蛋和皮毛等。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肉、蛋、奶的消费比例也日益增加,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日益关注,特别是畜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畜产性食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畜产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等,同时还包括如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
二:畜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饲料的污染
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
它包括饲料的金属毒物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
污染饲料的金属毒物有汞、镉、铅、砷等,上述有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地区土壤,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某些有毒元素含量过高以及工业三废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危害最重的当属黄曲霉毒素污染,感染霉菌后饲喂动物,可使动物中毒;我国每年有数万吨有机氯和有机杀虫剂撒在地上,直接导致饲料的农药污染。
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畜禽肉品质的质量。
2.有毒金属元素(汞、铅、镉、砷、铬、硒、钼、锌等)及农药的污染
工业“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和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使有毒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污染环境,并通过相应的途径转移到饲料中。
其次,饲料中过量应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也会导致有毒金属残留,有毒金属元素随饲料进入动物
机体并达到蓄积后,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三致”作用。
此外,用于生产饲料的作物也可能受一些农药的污染。
如使用未经许可的剧毒农药,这些农药在作物果实中积累且不易被分解而蓄积。
这些有毒物质容易在动物的某些器官积累,如动物的肝脏中铅、镉、砷、铜及农药残留量比肌肉组织要高的多。
因此,主张人们少量食用动物肝脏,尤其应反对将动物肝脏作为婴幼儿的食品。
3.霉菌污染
饲料中水分的含量是影响霉菌菌相及其增值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能量。
目前,已知能产生毒株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其他菌属(黑葡萄状穗霉、粉红色单端孢霉、木霉属、漆斑菌属)等。
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可以引起畜禽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可对动物免疫系统造成破坏,有的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等特殊毒性表现。
4.滥用激素、抗生素
激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原因。
有的饲料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饲料配方中大量使用激素、抗菌素类药物,以达到加速畜禽生产的效果,有些个体养猪户在生猪出栏前的一段时间给猪喂食含瘦肉精的违禁饲料,以提高瘦肉率。
5.药物残留
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主要是由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中的抗菌类药物、激素、安眠酮类药物所致。
由于饲养者对药物添加剂的性能和使用添加剂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盲目追求生产利润,不严格按规定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和添加剂,随意在饲料中添加某些药物,出栏前又不注意休药期,导致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畜禽肉中、植物里的药残,通过生物大循环,都会作用与人体,影响人类健康,污染环境.
6.饲养环境
生产规模小,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
很难做到畜种统一、饲料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饲养环节净化,对生产过程的监管难度大,此外,养殖户无公害养殖意识淡薄,养殖环境污染。
畜舍选址、栏舍设计不科学,不符合畜产防疫要求,畜舍周围环境、空气和水源污染。
客观上造成了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难以规范,严重制约了畜产品安全生产。
三:生产安全畜产食品的控制措施
解决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畜产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防重于监,注重源头监管是确保畜产食品安全的一项国际通行做法。
1.加强部门管理
建立统一协调的畜产食品管理、监督和检测机构,加强农业部门与卫生、质量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职能、职责整合,设置由上至下的权威、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和检测机构,形成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实施从生产到销售的协调管理。
2.加强饲料的质量控制
首先,重视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控制和防止饲料中外源性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控制农药残留和工业“三废”对饲料的污染,切断传染性病原微生物进入食物链,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其次,开发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中草药添加剂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保健防病,提高繁殖力,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及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效益;最新研究的免疫调节剂及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益于生产安全畜产品。
3.发展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推进健康养殖。
要创造合适的畜产生长、发育环境,培养健康的种畜群,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可追溯制度,抓好产品质量认证。
4.严格防疫,搞好生物安全措施
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疾病的防治密不可分,尽管有些疾病可以治疗,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疗的药物所产生的残留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口的品质。
防重于治,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和蔓延,适时接种,科学免疫,将疫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5.控制药物残留
合理、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及抗菌药物,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在必须使用抗生素时,通过药敏感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抗生素的交替使用等方法延缓耐药性产生,提高疗效。
同时遵守休药期。
在出售或屠宰前5-7天停止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添加剂。
6.提高对畜产食品安全的全民认识
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畜产食品安全重要性和畜产品安全问题给人民造成严重危害的认识,对畜产食品行业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畜产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同时重视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使消费者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参考者。
把畜产品安全问题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大事来做。
生产安全畜产品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产食品的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强人民健康,利国利民,是摆在兽医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光宏. 畜产品加工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2.
[2]何计国,甄润英.食品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敬. 浅谈饲料添加剂与畜产品安全[J]. 行业论坛, 2010(8): 81-82.
[4]赵兴绪,薛慧文.无公害养殖药物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34-35.
[5]罗建学, 苏波. 中国畜产品安全问题与对策[J]. 肉类研究,
2010,24(2):42-45.
[6]沙玉圣,辛盛鹏.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4-5.
[7]韩永奇. 关于建立肉类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思考[J]. 肉类工
业,2011(4): 50-52.
[8]金苗. 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点控制措施[J]. 上海畜牧兽医通
讯,2008(3): 73-75.
[9]孙焕, 薛元力, 赵榕, 等. 肉类生产的安全问题及发展建议探讨[J].究,
2007(9): 36-38.
[10]张玲妮, 于彦辉, 王本成. 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刍议[J].中国
动物检疫, 2011, 28(1): 16-17.
[11]马玉山, 张庆永. 食品添加剂与肉制品加工[J]. 肉类工业,
2009(1):47-49.
[12] van der ZIJPP A J. Animal food producti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nsumption, production, trade and disease control[J]. Livestock ProductionScience, 1999, 59: 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