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城乡统筹规划85页PPT

合集下载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我们先来看看2020前的规划: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为适应绵阳市发展振兴的新要求,促进绵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1997年版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规划期限2010--2020年近期 2010--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1.市域:绵阳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20249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规划区:包括涪城区全部和游仙区部分地区,总面积907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3.中心城区:包括成绵广高速公路、规划绵渝高速公路、南环高速连接线围合的区域以及农科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约488.7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3、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包括涪城区全部,游仙区涪江街道办事处、富乐街道办事处、科学城松林街道办事处、科学城春雷街道办事处、科学城华丰街道办事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沟镇、松垭镇、沉抗镇、新桥镇、东林乡、建华乡,总面积907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符合本规划要求。

总体规划范围(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区域功能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用地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交通道路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近期一些规划内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哟:首先我们来看看:绵阳市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工程起点交叉口优化方案(已经在施工了,涪江二桥下面不是已经封路了么?)一环路延线延线的规划方案(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绵阳市科创园区控规N(08,B)-a-01-04等地块规划调整[规划方案正在公示中]为完善片区公服配套,科创园区管委会申请将孵化大楼东侧地块由行政办公、文化设施用地调整为医院用地。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要在市、县域 范围内,制定包括市区和乡村在内的长远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在规划中,要按照自 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城乡居民居住区,农田保护 区、工业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空间布局,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 置,以及城乡发展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
1.3.城乡统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城乡统筹规划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 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 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 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再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通过电网延伸、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 尽早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此外,还应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 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
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
2.4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目前,我国城乡间存在的最大差距,莫过于社会发展领域的差距,因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着力 改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的状况。其根本措施是要不断加大农村公 共财政投入,缩小城乡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ppt课件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ppt课件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1 .3城乡空间发展 1.3.1城镇化:人口大量外流,异地城镇化比重高
城乡空间架构:小城市带小乡镇。2个城市组团,19个乡镇。城市规模 不大,组团一大一小,乡镇规模偏小。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9.09万,分两个组团,其中梓潼桂林25.71万 人,双江3.38万人。
小乡镇:19个乡镇,总人口规模最高为3.97万人,最少0.65万人,城 镇规模最大为0.73万人,最少仅为0.11万人,平均场镇规模为0.28万人
07-10年常住人口
07-10年GDP增量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2 .1从大区关系看发展动力 2.1.2重庆的发展阶段
• 产业拓展趋势 • 高新产业:仍处于集聚阶段,围绕中心城市集中布局 • 现代制造:区域布局,围绕核心基地和传统基础形成轴带发展态势 • 资源加工:依托沿江产业带布局化工和材料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特色板块 • 产业布局规划:四条产业发展带
以电脑制造化学材料以及精 细化工为主
以笔记本电脑配件为主,电 镀加工为辅,加以适量机械 加工的特色工业园区
2 .3产业发展 2.3.3旅游业
部门
发展建议
发改委
提高旅游的参与性和纵深度,加强景区资源 整合,不局限于石刻,拓展休闲旅游
产业发展策略:丰富产品类型,拓展旅游内涵
博物馆
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王婷、廖心治第三次报告 2016.9.21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认识潼南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1 .1资源条件:优势与制约 1.1.1交通区位 依托成渝环线高速,潼南南部与县城进入主城一 小时经济圈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核心要点突破
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基本方 法、处理措施
基本 方法
协调 与周 围环 境的 关系
处理措施
举例
(1)要充分考虑风向、风速、地 废水性质相同的工
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对工业生 厂,适合集中布局,
产的影响。工业布局大多选择 以便统一处理废水。
在城区周围地形开阔、地势平 一些特殊的工业生
坦、水源丰富的地区
原则
具体措施
规划郊区农业用地时
因地制宜, 要充分考虑地形、水
充分考虑自 文、土壤等自然条件
然环境的差 的制约,结合生产对

象的生产特点,合理
布局
城乡协调, 坚持生态农 业的发展方 向
加强对郊区农业环境 的生态保护,保持城 乡的生态平衡
举例
城市附近有较丰富的自 然水体,如河、湖、水 库等可考虑规划为水产 养殖基地
第三节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新课学前预览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新课学前预览
激趣诱思
城镇总体布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镇有关建 设项目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主要包括城 镇范围内的工业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商业及文 化设施布局等,此外还涉及城镇功能分区、基础 设施建设等。城镇产业布局是城镇总体规划的核 心。 【思考】 你所在的地区城镇布局是否合理?为 什么?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 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 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从单 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 塘鱼、果园、棉粮等。
针对训练
2.“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 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 的同时,还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 等)。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在“都市农业” 模式图的三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是( )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规模:2010年88万人口,建成区8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020年预计118万人口,建成区116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98平方米。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包括:涪城区辖区城北办事处、工区办事处、朝阳办事处、城厢办事处、南山办事处、科创园办事处、高新办事处、经开区办事处、石塘镇、丰谷镇、关帝镇、塘汛镇、吴家镇、杨家镇、青义镇、龙门镇、河边镇、磨家镇、新皂镇、金峰镇、石洞镇、玉皇镇、城郊乡、永兴镇和游仙辖区的涪江办事处、富乐办事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镇、松垭镇、沉抗镇、新桥镇、东林乡,总用地面积871平方公里。

(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天蓝,地绿,水情,人和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0:50:40,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降低地区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55%和50%,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2、城市发展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工业为核心的中国科技城;以科研教育、商务商贸、旅游服务为支撑的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集多元文化、山水景观、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宜居城市。

(四)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要点:1、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西部园艺及南部塘汛地区发展,西南部新皂地区作为高新区拓展区启动建设,为远景城市发展提供空间。

2、城市总体布局A.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主两副、两带一轴,三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以绵阳中心城区为主中心,江油城区和三台城区为副中心。

两带为绵江(绵阳-江油)城镇带和绵三(绵阳-三台)城镇带;一轴为沿山生态旅游城镇发展轴。

三个圈层为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

核心层即“绵江安”城镇核心发展区,由绵阳中心城区、江油城区、花荄镇区及周边城镇组成。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城市建设部分》7.《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2007版)8.《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9.《绵阳市市区近期建设规划》;10.《绵阳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1.《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2.《绵阳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13.《绵阳市总体规划(2007-2020)》14.《绵阳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条:规划范围1.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绵阳市下辖两行政区(涪城区、游仙区)、七开发区(高新区、科创园区、农科区、经开区、仙海区、游仙经济试验区、金家林区)六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并代管江油市和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全市现有乡镇建制276个,其中乡133个,镇143个,农村村委会3370个,村民小组26867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388个,居民小组2121个。

幅员面积2 万平方公里,辖9 个县市区,总人口540 万。

城市建城区面积103 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106 万。

2.城市建设规划范围为:由涪城中心片区、御营坝片区、韩家——沈家坝片区三部分组成,规划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

人口约32.5万人,其中涪城中心片区19万人,御营坝片区7万人,韩家脊——沈家坝片区6.5万人。

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4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1年第四条: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自然条件,在空间上跨越了高平坝发展的传统模式,使城市跃上台地发展,既节约耕地资源,又使城市空间更为紧凑。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ppt课件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ppt课件
(2)镇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 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 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3)镇区控规: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4)镇区修规:对镇区近期需要进行建设的重要地段做出具体的安排和 规划设计。
修 建 性 划 详 细 规
编制组织 规划方案 规划成果
审定 公布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 政府组织编制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 其他根据需要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
论证、公示
附具专家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3
五、镇、乡和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法》把镇规划与乡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含在同一规划 体系内,纳入同一法律管理范畴,同时将镇规划单列出,符合我国城 镇化建设需求,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城市详细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主要是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 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 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同意安排。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 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 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 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四、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非法定规划——其它类型规划(无统一要求,往往因应地方建设管理实际 需要而编)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主要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 术,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等。
实践效果
某县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明显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某镇城乡统筹规划实践
镇域概况
某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以工矿为主的镇,人口规模较小,城 市化水平相对较高。
现状分析阶段
分析城乡发展现状、问题和机遇,评估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明确规划的约束性条件。
目标制定阶段
确定规划的总体和分项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 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公众参与和协调阶段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方案协调和 优化。
感谢您的观看
目标的实现。
发展趋势
未来城乡统筹规划将更加注重生 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动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02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重点。在 城乡统筹规划中,需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
实施与监督阶段
制定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进行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
城乡统筹规划的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
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劳 动生产率等指标,用于衡量城
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社会发展指标
包括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医 疗条件、文化活动等指标,用 于衡量城乡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和福祉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