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分配法转入转出解析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叫成本会计学里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这就像是我们分糖果一样,不过是在大人们的工作里分成本呢。

想象一下,有个做小饼干的工厂。

这个工厂有好多部门呢,就像我们学校有好多班级。

有专门做面粉团的部门,有负责烤饼干的部门,还有包装饼干的部门。

每个部门都要花钱,这些钱就是成本啦。

那怎么用计划成本分配法来管这些成本呢?比如说,做面粉团的部门知道自己做一团面粉大概要花多少钱,这就是计划成本。

他们会按照这个计划好的成本,把成本分给其他部门。

就好比做面粉团的部门觉得,给烤饼干部门提供的面粉团,按照计划,应该值10元钱。

那他们就先按照这个10元钱来记账,就像我们在小本子上记下谁欠了我们多少钱一样。

再比如说,这个工厂还生产不同口味的饼干。

有巧克力味的,草莓味的。

生产巧克力味饼干的流程里,每个环节都有计划成本。

做巧克力酱的部门给混合原料部门提供巧克力酱,按照计划成本,可能是20元。

混合原料部门收到这个巧克力酱,就按照20元来算自己的成本里巧克力酱这一块。

可是有时候呢,实际的成本和计划的成本不一样。

就像我们本来以为一个小玩具要5元钱能买到,结果去商店发现要6元钱。

在工厂里也是这样。

要是做面粉团部门实际花的钱比计划的多了,那多出来的钱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再调整。

就好像我们发现小玩具贵了,要重新算一下自己的零花钱还够不够买其他东西。

这个计划成本分配法就像是一个小管家,它能让工厂里的大人们清楚地知道每个部门大概要花多少钱,也能让他们很快发现哪里的钱花得和计划不一样。

这样,工厂就能更好地赚钱啦,就像我们把零花钱好好计划一下,就能买到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

这个方法在好多地方都能用呢。

比如说做衣服的工厂,做布的部门把布给裁剪部门,按照计划成本算。

还有做汽车的工厂,做零件的部门把零件给组装部门,也是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所以呀,这个成本会计学里的计划成本分配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就像我们分糖果、管理零花钱一样,只要弄明白了,就很简单啦。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学计划成本分配法成本会计学里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呀,那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东西呢。

一、啥是计划成本分配法。

简单来说,计划成本分配法就是企业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时候用的一种方法。

企业里有好多辅助生产车间,像供电车间、供水车间之类的,它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是给其他车间或者部门用的。

这个时候呢,我们先按照预先定好的计划单位成本来分配这些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比如说,供电车间计划每度电成本是0.5元,那不管实际成本是多少,我们先按照这个0.5元的计划成本来分配电的费用给各个受益部门。

二、为啥要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这里面的好处可不少呢。

一方面,这种方法计算起来相对简单。

比起那种要精确算出实际成本再分配的方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就像是走了一条捷径。

我们只要按照事先定好的计划成本来分配就行,不用在分配的时候还得等实际成本算出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呢。

另一方面,它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

因为有了这个计划成本,各个部门心里都有个数,要是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差太多,那就得找找原因了。

比如说,要是某个车间用电的计划成本是1000元,结果按照实际成本算出来是1500元,那这个车间就得好好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浪费电的情况了。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步骤。

1. 第一步,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就像前面说的,不管是供电车间、供水车间还是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都按照各自的计划单位成本把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的车间、部门,甚至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

比如说,供水车间给生产车间、管理部门还有供电车间供水,那就都按照计划的每吨水的成本来计算应该分给它们多少水费。

2.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

这个实际成本可就不是简单的按照计划成本来算了。

它要把第一步分配出去的费用再加上本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比如说,供电车间自己发生了5000元的费用,按照计划成本分配出去了3000元的电费给其他部门,那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就是5000 + 3000 = 8000元。

成本会计的表格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的表格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的表格的计划成本分配法成本会计中的表格计划成本分配法呀,可有趣啦。

一、啥是计划成本分配法呢?简单来说呀,这就是一种在成本分配的时候用到的方法。

企业里有好多部门呢,像生产部门、管理部门之类的。

每个部门都会消耗资源,这些资源有成本呀。

计划成本分配法就是先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成本,把这些成本分配到各个部门去。

比如说,咱们知道生产A产品的部门预计要用多少电,那咱们就按照这个计划的用电量和计划的电价,先把电费分配给这个部门。

这就像是先给每个部门发个成本的“小预算”一样,是个初步的分配。

二、为啥要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呢?这里面的好处可不少呢。

首先呀,它比较简单直接。

企业在做预算的时候,已经对各个部门的资源消耗有个大概的估计了,按照这个计划成本分配,不需要等到实际成本都出来了再去慢慢算。

就像咱们出去旅游,提前计划好每天大概花多少钱一样,心里有数。

其次呢,它有助于成本控制。

如果某个部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差太多,那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啦。

比如说销售部门,按照计划成本分配的差旅费是那么多,结果实际超支了好多,那肯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能是业务员跑了很多额外的业务,也可能是有人乱花钱啦,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在表格里怎么体现呢?咱们可以做一个大表格呀。

这个表格的行呢,可以是各个部门,比如生产一部、生产二部、销售部、财务部之类的。

列呢,就是各种成本项目,像原材料、水电费、人工成本等。

咱们先把计划成本按照各个部门的预计用量或者用量比例填到表格里。

比如说,生产一部预计用100度电,计划电价是1元一度,那在电费这一列对应的生产一部的格子里就填100元。

然后呢,等实际成本出来了,再在表格里做调整。

因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往往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也要在表格里体现出来。

比如实际电价是1.2元一度,那生产一部实际电费就是120元,和计划成本100元就有20元的差异,这个20元的差异也要在表格里清楚地记录下来。

四、实际操作中的小技巧。

计划成本分配法名词解释

计划成本分配法名词解释

计划成本分配法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用来确定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的方法。

在企业管理中,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效益。

计划成本分配法通过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将企业的资源按照特定的比例和原则分配给各个部门或项目。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做出资源分配决策之前,先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明确每个部门或项目所需的资源数量和成本,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配。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原理是基于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项目的需求和目标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外部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准确判断。

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制定可以实施和控制的资源分配计划,以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效益和成本控制效果。

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项目管理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成本效益。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制定预算和计划时,合理分配各项费用和成本,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和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运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实现长远的利润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为读者提供文章的背景和整体框架。

同时,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需要详细说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定义和原理。

可以阐述该方法是如何进行成本分配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核心原则。

此外,还可以列举实际案例,说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展望。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呀,可有趣啦。

一、啥是计划成本分配法呢?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在成本会计里用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哦。

就好比一群小伙伴要分糖果,不过这个糖果不是普通的糖果,是企业里那些辅助生产车间产生的费用。

在计划成本分配法里,我们先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单位成本,把这些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的单位。

比如说,企业里有供电车间和供水车间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我们就先按照计划好的每度电多少钱、每吨水多少钱这样的单位成本,把它们的费用分给那些要用它们电和水的部门,像生产车间啦、管理部门之类的。

二、为啥要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呢?这里面可大有讲究呢。

一方面,这种方法计算起来相对简单。

你想啊,如果企业规模很大,辅助生产车间和受益部门超多,如果不按照计划成本先分配一下,那计算起来得多乱呀。

就像你整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物件,要是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个类,就好整理多啦。

另一方面呢,它能够考核和分析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如果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差别很大,那就说明在成本计划或者成本控制方面可能出了问题,企业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且改进啦。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具体步骤。

1. 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计划单位成本啦。

这可不能瞎定哦,要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市场的情况还有生产的计划等好多因素综合起来确定。

比如说,供电车间的电,要考虑发电设备的折旧、燃料的价格、工人的工资等因素,然后算出每度电大概应该是多少钱的计划成本。

2. 第二步呢,就按照这个计划单位成本,把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出去。

就像前面说的,供电车间按照计划的每度电的成本,把电分给各个车间和部门,供水车间也按照每吨水的计划成本把水费分出去。

3. 第三步,这时候要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啦。

这个实际成本包括原来自己本身的成本,再加上按照计划成本分配进来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比如说供电车间,它自己有生产成本,然后供水车间按照计划成本分给它的水费也要算进去,这样就得到了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作者:————————————————————————————————日期: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1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背景知识及定义1.1背景知识计划成本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

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知识。

1.1.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进行结转和分配。

由于辅助生产提供劳务或生产产品的种类不同,起好费解沌河分配的程序也不同。

对于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生产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而发生的辅助生产费,在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完工入库时,其成本也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借方,其结转过程与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基本相同。

在领用时,根据用途按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

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

对于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提供水、电、运输、修理等劳务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应按受益单位的耗用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借方。

1.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原则为了正确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应遵循一下分配原则:①谁受益谁承担。

对于接受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生产的产品的受益单位均应负担辅助生产费。

其中,凡是能够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各该对象的成本中,不能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按受益比例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受益多的分配多,受益少的分配少。

②方法简便合理。

辅助生产费的分配要采用既简便又合理的方法进行。

为此,企业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具体情况及其管理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既不能只求分配方法的简单而忽略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又不能只求结果的准确性而致使分配方法过于复杂。

02-计划成本分配法-

02-计划成本分配法-
2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步骤
4 3 2 1
归集本月发生
设置辅助生产 的各项费用
总账和明细账
01
02
选择方法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
03
Hale Waihona Puke 登记生产费用 明细账04
3
工作过程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工作过程
步骤1 设置辅助 生产总账和明细账
按不同的辅助生产车间分户,账内按照成本项目 或费用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供汽车
3 030
间)
39 895
26 250
—辅助生产车1间5 15(0机修车间) 25 91171400
分配结转成本差异
10 100
8 880
18 980
借:管理费用
11 615
505 5 550
17 16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9 8(95机修车间 ) 25 974
456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39本500(供汽车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 )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 贷:应付账款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汽车间) 贷:应付职工薪酬
5
12 474 12 474
16 320 16 320
9 120 9 120
费用16 320元,分配工资费用9 120元;机修车间发生辅助材料费用 4 257元,分配动力费用4 080元,分配工资费用12 540元;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当月还发生下列有 关费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2 800元,其中供汽车间1 000元,机修车间1 800元;从仓库领 取 劳动保护用品计实际成本750元,其中供汽车间300元,机修车间450元;以现金支付其他费用 559 元,其中供汽车间286元,机修车间273元。两个车间所提供的劳务情况汇总如下表。根据所 述提 供的有关资料,归集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选择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费用分配。

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存在的问题 计划成本法概念:计划成本法是指辅助生产为各车间、部门(包括受 益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在内)提供的劳务或产品,一律按劳务或产品的 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辅助生产车间 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的成本的差额,再分 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负担。 计划成本法是交互分配法原理的一种沿用,而教材中对各辅助生产车 间实际成本的调整仅仅加上了一个转入的成本。既然是各辅助生产车间 相互提供了劳务,则也应按交互分配法的原理考虑其辅助生产车间转出 的成本。并且,教材中转入的成本是按计划成本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 教材中的计算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成本是等于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 成本加上其他辅助车间分配转来的计划成本,即公式: 某辅助车间实际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成本①+其他辅助车间 分配转来的计划成本② 从上式公式中可以看出等式的左边是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成本,即 为某辅助车间实际应该归集的成本。而等式的右边是该辅助生产车间归 集的成本加上其他辅助车间分配转来的计划成本。也就是说等式右边的 ①是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实际耗用的成本,②是其他辅助车间分配转来
的计划成本。显然,等式的右边是实际耗用的成本加上计划成本,“实
际成本加计划成本”没有意义。 笔者认为在调整的过程中其口径应该一致,也就是说:①如果要调整 实际总成本,则在进行交互分配的过程中也应按实际成本进行交互分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配,如笔者在《再谈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之计划成本分配法》一文中的对 计划成本法的改进中,就是采用此法。②或者调整计划总成本,那么在 调整的过程中进行交互分配则应按计划价进行调整,下文将予以详细说 明。 而在教材中,其调整的某车间实际总成本等于发生的实际成本加上按 计划价计算的转入成本。并且既然采用交互分配的原理,那么就存在辅 助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则应既要考虑转入的成本,也应考虑转出 的成本,而教材中某辅助车间实际总成本的计算只加上了转入的成本。 也就是说其计算应该加上转入的成本再剔减转出的成本,同时转入与转 出的成本在计算的过程中应口径一致。其应按计划价交互分配进行调 整,或按实际成本交互分配进行调整。 二、对现行计划成本法的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即先将某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总成本,按交互分配法的原 理以计划价进行调整,然后与实际发生的总成本(即当月归集的辅助生 产车间成本)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 改进后的计算公式应为: 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计划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该车间计划单位成本 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计划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调整前的计划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800+6 000+1 000+3 000)×3.9=42 120 (元)
成本差异(超支)=42680-42 120=560 (元)
根据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计算结果,
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440
贷:生产成本一一助生产成本(供电)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12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 680
一一基本生产成本
74 60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
11 580
管理费用
16 820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1680 (112000×0.64)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42 120(10800×3.9)
金额 (元)
金额 合计 (元)
待分配费用
69 440
35 000
64 880
39 560 104 440
劳务供应总量 112 000
10 800
100 000
10 000
费用分配率
0.64
3.9
0.6488
3.956
供电车 间
800 3 120
供水车 间
产品生 产 生产一般耗 用
12 000
7 680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差异:
供电车间实际总成本=69 440+3 120 =72 560 (元)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12 000+80 000+12 000+8 000)×0.64 =71 680(元)
成本差异(超支)=72 560-71 680=880 (元)
供水车间实际总成本=35 000+7 680 =42 680 (元)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
供电车间分得水费=800×3.9=3 120
供水车间分得电费=12 000×0.64=7 680
产品生产分得费用=80 000×0.64+6 000×3.9=74 600
车间一般耗用分得费用=12 000×0.64+1 000×3.9=11 580
厂部管理部门分得费用=8 000×0.64+3 000×3.9=18 260
88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560
上述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属于调整分录,不论是超支差异还是节约差异,账户的
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在登记账户时,超支差异用蓝字表示补加,节约差异用红字表示冲减。 采
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由于预先制定了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需分配一次,
简化和加快了成本计算和分配工作。同时,通过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差异,可以查明辅
[例]某工厂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 69 440 元,供水 车间 35 000 元,该厂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每度电为 0.64 元,每吨水为 3.9 元,该厂本月辅助生产车 间提供的劳务量如下:(1)供电车间用水 800 吨(2)供水车间用电 12 000 度(3)产品生产耗电 80 000 度,耗水 6 000 吨(4)车间一般耗用电 12 000 度;用水 1 000 吨(5)厂部管理部门耗电 8 000 度,耗水 3 000 吨。
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按照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在各受益车间和部门分配辅助生产费 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方便、直接,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同时也便于分析和考核各部门单位的经 济责任。 一、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常规做法 是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 和实际供应量,在各受益对象(包括各辅助生产单位在内)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 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待分配费用加上辅助生产单位内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 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了简化分配工作,辅助生产 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调整计入管理费用,不再分配给其他各受益对象。
本制定偏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势必对企业的管理费用造成太大的波动,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对于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可以把计划成本法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仍以上例编制分配计算表如
下:
交互分配
分配电费
分配水费
分配电费
对外分配 分配水费
数量(度)
金额 (元)
数量 (吨)
金额 (元)
数量 (度)
金额 (元)
数量 (吨)
计划成本分配法转入转出解析
问题: 1.辅助生产车间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为什么不包括内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2.如果不转出的话,实际成本不是多出了一块? 3.为什么只加上转入的费用不减去转出的费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计算实际费用 与计划成本之间差异的过程不易理解和掌握,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对于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可以把计划成本法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即避免了计算差异额的过程, 又可使计算分配的结果更合理和准确,也便于初学者掌握。
80 000 51 904 6 000 23 736 75 640
12 000 7785.6 1 000
3956 11 741.6
助生产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和部门,排除了
辅助生产单位费用超支和节约的影响,也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和部门的经济责任。
二、
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简化了计算,但计算
差异的过程不太易于理解和掌握,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在计划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