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导论
应用化学导论课程论文

论碳纳米管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作者:王炳文学号:2010441846 学院及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10-2摘要:碳纳米管由层状结构的石墨片卷曲而成,因卷曲的角度和直径不同,其结构各异:有左螺旋的、右螺旋的和不螺旋的。
由单层石墨片卷成的称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层石墨片卷成的称为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径向尺寸较小,管的外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内径更小,有的只有1纳米左右。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材料正文:一、碳纳米管简介仅仅在十几年前,人们一般认为晶态碳的同素异形体只有两种:石墨和金刚石。
1985年,英国Sussex大学的Kroto教授和Rice大学的Smalley教授进行合作研究,用激光轰击石墨靶以尝试用人工的方式合成一些宇宙中的长碳链分子。
在所得产物中他们意外发现了碳原子的一种新颖的排列方式。
60个碳原子排列于一个截角二十面体的60个顶点,构成一个与现代足球形状完全相同的中空球,这种直径仅为0.7nm的球状分子即被称为碳60分子。
此即为碳晶体的第三种形式。
1991年,碳晶体家族的又一新成员出现了,这就是碳纳米管。
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Iijima 教授在给Nature杂志的信中宣布合成了一种新的碳结构。
它由一些柱形的碳管同轴套构而成,直径大约在1到30nm 之间,长度可达到1μm。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管完全由碳原子构成,并可看成是由单层石墨六角网面以其上某一方向为轴,卷曲360°而形成的无缝中空管。
相邻管子之间的距离约为0.34nm,与石墨中碳原子层与层之间的距离0.335nm相近,所以这种结构一般被称为碳纳米管。
这是继C60之后发现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碳团簇领域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碳纳米管由层状结构的石墨片卷曲而成,因卷曲的角度和直径不同,其结构各异:有左螺旋的、右螺旋的和不螺旋的。
由单层石墨片卷成的称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层石墨片卷成的称为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径向尺寸较小,管的外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内径更小,有的只有1纳米左右。
应用化学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应用化学学科导论学习报告第一篇:应用化学学科导论学习报告学科导论学习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2015年3月31日目录一、化学的发展历史二、现代化学的发展与地位三、应用化学专业概括四、就业前景五、关于学习方法和特点六、自我感受与体会七、应用化学学科导论总结去年,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门叫做“学科导论”的课程,目的在于让我们了解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该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过一个学习的学习,在学院里各位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大体上了解了关于应用化学方面的一些内容,下面,我就将对应用化学专业发表自己的认识。
一、化学的发展历史1.1化学的早起发展和成就化学是从早期的炼金术和化学工艺脱胎出来的,而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7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概念开始的,随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的创立和阿佛加德罗分子学说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提示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直到19世纪末形成了系统的化学科学理论体系。
19世纪末X射线、放射线和电子等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及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确定,使化学进入现代时期。
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学科学已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和边沿学科发展的趋势。
1.2化学的学科分类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根据所研究的物质,化学运动的具体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化学又可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随着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扩大,又陆续派生出了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石油化学、海洋化学、地质化学、核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等。
化学学科依据本学科理论的积累和应用性能的增强,又逐渐形成了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分支。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应用化学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精细有机品化学》、《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应用电化学》、《稀土化学》、《功能材料》、《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技术》。
[1]《工业催化》、《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导论》、《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化学动力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

学时 学时比例%
1156 128 384 304 96 144 96 188 120
0 0 2616
44.19 4.89 14.68 11.62 3.67 5.50 3.67 7.19 4.59 0.00 0.00 100.00
三平台课程体系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公共平台
化工原理实验室 化学化工基本技能综合实训(短二)
三平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通识实践 学科实践
专业实践
创新实践 合计 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限选 任选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02 培 养 方 案
13/15/16版(修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 070302
省级“卓越化学工程师”项目批准立项 (2013zjjh034)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两个专业方向:涂层材料和精细化工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5学分
主干学科: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掌握化学、应用化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系统掌握精细化工产品制备、加 工、复配与检测等方面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 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 人才。毕业生能在轻工、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生物工程、制药、食品 及相关领域从事开发与技术改进、生产、质量管理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由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理科专业之一。
自教育部1980年批准设立应用化学专业以来,短短的20多年以后,已经有近300所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3.1化学的由来、进展与贡献要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必须从了解化学开始。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又是最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学科之一。
回顾化学学科的由来,了解化学取得的进展和贡献,展望化学发展的趋势将帮助我们理解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3.1.1 20世纪前的化学20世纪前化学的发展可以根据史实的记载,分成五个时期。
1.史前期(图3—1) 2炼丹时期3.医药化学时期4.燃素时期5.定量时期3.1.2近代化学的创立和发展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以化学为主线的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成的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等。
它们分别隶属于分析化学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范畴。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各学科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物学、医药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都需要分析化学作为它们科学研究的手段。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分析化学具有更重要的实用意义。
例如,资源的勘探,产品的质量检测,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土壤成分调查,农药、化肥残留物测定等,其他许多部门如国防、公安、航天、食品、材料、能源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保护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广泛关注。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学时:8 学分:0.5 开课学期:第1学期一、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明确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应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规划。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某些领域的科技前沿知识,学会如何听取科技类学术报告的方法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认识应用化学,初步掌握与应用化学相关的基本术语和概念2.能力目标: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务实、勇于创新的素质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面对新生开课,是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一门专业指导性课程,有助于学生对本专业其他课程的认识和兴趣。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用专业,提升专业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要求:了解专业教学计划、理解应用化学专业结构体系、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应用化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教学难点:能力要求与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重点介绍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人才需求及素质培养、就业方向、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听取科技类学术报告和进行创新实验研究。
教学要求:使学生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教学重点:怎样听取科技类学术报告及进行创新实验研究?教学难点:化工行业对应用化学专业的需求点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重点介绍应用化学就业范围和在化工行业的地位、听取科技类学术报告的基本要领和局部进行创新实验研究的基本素质。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应用化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使学生对应用化学系教师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教学重点:筛选科研有特色的教师进行教学和学术报告教学难点:对应用化学系教师研究方向的了解及怎样听取学术报告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介绍应用化学系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特色,让学生了解科研,提高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
化工导论心得体会

化工导论心得体会最新化工导论心得体会1在上大学之前,我准备报计算机,因此选了选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虽然选了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了解,对它的认知仅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这几个字。
刚开学时更是由于不了解而走到信息学院去报到,也是那一天我才知道这专业是理院的,后来在柴老师的专业课上,我才了解到我们是数学系的,更是在柴老师的专业导学课上,我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一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
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
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
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引言和3.1概述概论

5
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
2020/12/9
6
2020/12/9
7
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
2020/12/9
8
空气电池
2020/12/9
9
太阳能电池
2020/12/9
10
2020/12/9
11
锂电池
2020/12/9
12
24
2020/12/9
量 是 由手
(3)活性物质利用率η: 电池实际放出的能量只是理论容量的一部分,电 池的实际容量与电池的理论容量之比
电池实际容量 电池理论容量
100%
t
0
idt mZF /
M
2020/12/9
30
(4)比容量: 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所输出的电
量,分别以A·h·kg-1和A·h·L-1表示。质量比容 量间接地反映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而体积 比容量则反映了电池结构的特征。
2020/12/9
21
3.化学电源的组成:
电极:有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及添加剂组 成。
电解液:保证正负极之间离子导电作用
隔膜:有称隔离物,防止正负极短路,但 允许离子顺利通过。
外壳:除干电池由锌极兼作容器外,要求 外壳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腐蚀,耐振 动,抗冲击强度。
2020/12/9
22
二、化学电池的主要性能
变电流放电: C= ∫t0 i(t)dt
恒电阻(恒阻)放电: C= ∫t0 i(t)dt=1/R ∫t0 V(t)dt
2020/12/9
27
(2)放电曲线 :
图3.1(a):三种不同模式下放电电流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
图3.1(b):三种不同模式下电池放电电压 对放电时间关系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江晚_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应用化学导论 摘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学、化学的发展,包括应用化学所含的几大 化学、化学的交叉科学,现代化学的发展及化学在生活等各方面的应 用;其次,对应用化学专业概述,其中有应用化学与其它专业的区别 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要求;最后,对两学期学习的感受及我校应用 化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字: 关键字:应用化学、发展、分类、心得 化学的发展与成就 化学是从早期的练金术和化学工艺脱胎出来的, 而作为一门科学 是从 17 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概念开始的,随后,法 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19 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的创 立和阿佛加德罗分子学说的提出, 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 时期;19 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提 示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直到 19 世纪末形成了系统的化学 科学理论体系.19 世纪末 X 射线、放射线和电子等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及 20 世纪初原子结构的确定,使化学进入现代时期。
随着基础理论 研究的发展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 现代化学科学已呈现出由宏观 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 学科和边沿学科发展的趋势。
1 第一节 化学的学科分类 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根据所研究的物质,化学运动的具体对象 和方法的不同,化学又可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 化学。
随着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扩大,又陆续派生出了生物化学、环 境化学、农业化学、石油化学、海洋化学、地质化学、核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等。
化学学科依据本学科理论的积累 和应用性能的增强,又逐渐形成了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分支。
1.1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的组成、结构和 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无机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尔顿的原子 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理论组成的。
现代无机化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日益扩大及一些 新的边缘学科、如现代无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原子簇化学、稀土 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固体化学等的形成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今天,人类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 不仅可以从自然界得到有机化合物, 而且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 得到各种各样的有机物。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 催化化学、有机分析化学、有机立体化学等。
2 1.3 物理化学 现代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 规律和方 法的学科。
涵盖从微观到宏观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规律、化学过程机 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它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它 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的物理化学随着物理科学发展的总趋 势偏重于微观的和理论的研究,取得不少起里程碑作用的成就,如化 学键本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结构的测定、表面形态与结构的精 细观察等等。
1.4 1.4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
人们用分析手 段去观察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
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 部分。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离子所组成以及有机 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等; 定量分析则是测定物质各组成部分的 含量。
第二节 化学中的交叉学科 近代科学发展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逐渐形 成一批新的交叉学科, 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 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 与生物学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等。
这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 推动了科学进步。
2.1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包括研究天然物 3 质、生物物质和合成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 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控制的化学 原理和方法。
环境化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分析检测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有 害物质,跟踪它们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了解有 害物质对生物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规律。
2.2 绿色化学 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类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 引起了社会各 界的关注,而且物质经化学变化而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但在生 产、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 使人类的生存质量下降,解决污染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环境问题的科 学挑战。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认识和开展研究的一 门新兴学科,是实用背景强、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研究领域。
2.3 能源化学 能源供应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目前,能源结构主要 是煤,还有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研究和开发清洁而又用之不竭的 能源将是 21 世纪发展的首要任务。
也是对化学学科的要求。
2.4 纳米化学 物质颗粒尺寸大小与其性质有一定关联,这是人们早已认识了 的。
一般把尺度在 1mm~10mm 范围的称为微小型(Mini-);1m~1mm 范围的为微米级(Micro-),1nm~lm 范围的为纳米(Nano-)级。
近年 来,发现物质颗粒尺寸小到纳米级时,其性质发生突变,特别是许多 纳米级材料在电、 磁、 光、 力学以至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发生了突变, 4 这种变异开拓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纳米化学。
纳米材料已成为高 新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三节 现代化学的发展 3.1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3.1.1 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 铀核裂变所放的热是原子核内发生的变化, 铀核分裂成两个原子 量较小的碎片,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可控释放的热能在上世纪 已被用于核电站供给人类以充足的能源。
3.1.2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 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有三种理论: (1)Pauling 的价键理论(VB)。
(2)莫利肯(R.S.Mulliken)的分子轨道理论(MO) 。
(3)贝特(H.A.Bethe)的配位场理论。
价键理论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化学的直观经验紧密结合, 在经典 化学中引入了量子力学理论和一系列的新概念, 如杂化、 共振、 δ键、 π键、 电负性、 电子配对等, 对当时化学键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1.3 创造新分子新结构——合成化学 设计和合成新的分子是合成化学家的首要任务。
100 年来有机 这 化学家已经设计和合成了数百万个有机化合物, 几乎又创造了一个新 的自然界;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
这是合成化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正由于合成过程中发现的新反 应、新试剂、新方法,又促进了大量新化合物的合成。
5 3.1.4.高分子科学和材料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合成材料的出现。
高分子 化学也是从事制造和研究分子的科学, 但制造和研究的是分子量成千 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分子或称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高分子长链结构的 发现,才促进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发展。
20 世纪发明和生 产的三大合成材料尼龙、 橡胶、 合成纤维在化学中具有突破性的成就。
3.1.5 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 研究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揭示化学反应的历程和研究物质的 结构与其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需要。
分子反应动态学, 亦称态—态化学,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 着重研究反应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反 应速率的快慢,以及反应后产生什幺化合物等,均要研究反应物分子 之间的态能否适当匹配,因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原子、分子 之间的“态-态反应” 。
第四节 21 世纪化学作用和地位 未来化学在人类生存、生存质量和安全方面将以新的思路、观念 和方式发挥核心科学的作用。
应该说,20 世纪的化学科学在保证人 们衣食住行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态等方面起了重大作 用。
4.1 化学仍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 食物问题是涉及人类生存和生存质量的最大问题。
生物学将在提 供优良物种、提供转基因生物等方面作出贡献。
但是这一切必须得到 6 化学的支撑。
4.2 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 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 为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必须满足高 效、洁净、经济、安全的要求。
利用太阳能以及新型的高效、洁净化 学电源与燃料电池都将成为 21 世纪的重要能源。
矿产资源也是不可 再生的,同时也要加大保护。
4.3 化学继续向材料科学发展 各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与粮食一样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
在满足人类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之后,为提高生存质量 和安全,为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出新材料的要求。
新功能材料研究 已经是物质科学研究重点, 未来会更加发展扩大。
化学是新材料的 “源 泉” 。
任何功能材料都是以功能分子为基础。
发现具有某种功能的新 型结构会引起重要突破。
应用化学概况 应用化学是现代化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是 介于化学与化学工艺之间的一个应用理科专业 ,是培养理工结合的 “用”化学人才。
与化学专业相比 ,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接受更多 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
如何完成这一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 业的发展模式如何适宜。
应用化学专业与化学专业相比,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接受更多 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农林 7 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背靠强大的农、林、牧、副、鱼等应用型学科, 还有我们现在很关心的能源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实践背景,是发 展应用化学专业的有力依托,对我的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应用化学的发展方向一直被学化学的人所讨论着,很多的人都 想知道应用化学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作为化学的实践学科,应用化学一 定会在以后的实践方面做得更多,为了推动我们应用化学的学科建设, 我们应该要推动本学科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创造良好的 科研环境和人才培养条件,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管理水平 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实行资源共享、信 息共享,联合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层次、高质量、复合型、重 德育”的高层次人才,实行联合攻关,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技术 难题,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每一个学科都要以理论为基础,应用化学也不例外,所以应用化 学也需要一批有很好的理论知识的理论性的人才,对于这方面国家会 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财力,从我们的小学开始,让我们小时候就能了解 化学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时候就对化学产生浓厚 的兴趣,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化学产业,为我国的应用化学提供更多的 化学方面的理论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