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①时间短;②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③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

①时间长;②变化不大相关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边日出西边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雷声千嶂落,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影响天气与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方面息息相关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作用: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风向和风向标:【学习资料,收藏必备】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基本方向,如:风向为“北”,表示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一条风尾表示 2级风,半条风尾表示 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垂直于风尾或风旗作一个箭头,可判断方向)。

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 ,对人体健康越有害。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②人类活动: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保持良好空气质量的措施:①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②限号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③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常用天气符号: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 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的变化。

2.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3.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重点1.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2.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难点1.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实验:测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的变化实验材料:1.温度计2.室内室外温度计实验步骤:1.在课室里放置室内温度计,并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2.到室外放置室外温度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3.观察和记录一周内温度变化的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室内温度一般比室外温度高。

在一年当中,气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了解气温变化的规律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太阳辐射地球的方式和地球自身的旋转、公转所决定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式和角度改变,导致了太阳辐射地球的角度和强度的变化。

冬季时,北半球的太阳光线射向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时间短,气温降低;夏季时,南半球的太阳光线射向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长,气温升高。

气温的变化也与时间、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关。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会有所不同。

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

人们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选择衣物、饮食等。

气温变化还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有些动物会在冬季进入冬眠,而在夏季则繁殖生育;植物也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生长期的调整。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同时,也要了解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精品教案课前熟悉学生事项:1、地球的自转可以形成昼夜,自转的特点。

2、四季星座的名称,运动的方向、路线。

3、介绍地球仪,知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知道地轴是虚拟的。

4、知道相对运动。

5、小组之间的合作事项,分工记录员、操作员。

6、激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兴趣。

7、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课前交流:1、面对那么多人,你们的心情紧张吗?其实,今天所有在座的各位都是来看我们精彩的表现,老师是最自信的,你们也是老师眼中最优秀的,最爱积极发言的孩子,你自信吗?,2、老师看你们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孩子,老师就奖励你们一个故事,有个小要求:那就是要认真听,仔细想,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只猎狗,把一只兔子赶出了窝,于是兔子就拼命的跑,猎狗狠命的追,这时,有一个猎人看见了,讥笑着说:“哈哈,快看呢,大的不如小的跑的快呢?”猎狗气喘吁吁的说:“是呀,我们两个跑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同学们,它们跑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呢?(猎狗跑是为了饱吃一餐,而兔子跑是为了性命。

)3、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那我们今天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指方向》,游戏的方法是:我们生活中有四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西、南、北,当老师说“东”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的用右手指向东,但是要注意安全,明白吗?游戏开始。

指反方向。

过渡:老师看到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了,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了,我们上课好吗?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请欣赏:(点击四季图片)你从图中读到了哪些信息?2、图片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点击出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春、夏、秋、冬,也叫做四季。

(板书:四季)3、四季的排列顺序是:……,第二年又从春季开始,第三年呢?四季就是这样有顺序的循环更替出现。

(板书:更替)二、提出问题1、关于四季更替这种现象(手指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2、你们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是要研究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如果我们知道了四季更替的形成的原因,那么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以及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公转的规律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和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2.教学难点:地球公转运动规律的理解,四季变化产生原因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回答问题,得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

3.探究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和实验,分析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得出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总结实验结论。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

2.掌握气温变化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气温的变化原因。

2.学习如何调查气温数据。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季节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引入气温变化的话题。

教师让学生自然观察现象,尝试总结季节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建立起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2. 活动(20分钟)2.1 实验1:气温变化的原因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实验。

学生分别在室内和室外测量气温,比较两者的数据,并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可以用手感受温度的差异,同时对比表格数据,找出室内和室外气温的变化原因。

教师提示:实验数据要标明时间和地点,让学生感受到气温变化是随时刻变化并且不同地方有所区别的。

2.2 调查: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温学生使用气温计在校园内进行气温测量。

全年分为四个季节,学生需要在每个季节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测量气温并整理数据。

收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气温数据,分析数据和规律。

学生可以用直方图或折线图等图表形式,将调查数据显示出来,初步了解一年中气温变化的情况。

3.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将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教材或图书资料,了解气温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而且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与其他地区的气温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四、教学反思气温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时刻关注气温的变化极易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数据,更加深刻的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同时,孩子们探究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体验了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这个教学方案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自然环境的观察应用于生活中。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知识点复习提纲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知识点复习提纲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知识要点第一课一、填空1、人的一生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中(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最快。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特征之一,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问题1、你现在处在什么生长发育时期?应该注意什么?答、我现在处在青春发育期。

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合理休息等。

2、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男女生长有什么规律?答、青少年发育期女生从12岁开始发育,男生从13岁—14岁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女生比男生早发育2年,10岁以前男同学平均身高略大于女同学的身高,12岁开始女孩的身高、体重超过男孩。

3、举例说说你遗传你父母的哪些特点?有哪些变异(植物也举例说明)3、什么叫遗传现象?什么事变异现象?答、自己与爸爸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妹姐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第二课一、填空。

1、(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水)球。

人类认识它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

2、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3、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4、(哥伦布)是地理发现的先驱者。

5、(麦哲伦)是航海家,探险家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

二、问题1、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球体?答、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2、古希腊人通过什么现象提出地球说?答、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第三课一、填空。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指示(南北方向)。

4、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二、问题1、什么叫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叫地球仪。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答题】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和______带。

全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递增、递减),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因素。

【答案】热北寒南寒递减纬度【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由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和南寒带,全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答题】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平直、弯曲),主要因为南半球的______面积大。

【答案】平直海洋【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南半球的等高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更大,地表性质更均匀。

【答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洲。

【答案】非南极【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非洲大部分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2.【答题】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南北半球的气温知识考查。

【解答】一天中的最低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不符合题意;一天中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故不符合题意;北半球的最高月均温一般为7月.故不符合题意;南半球的最低月均温一般为7月.故符合题意,选择D。

3.【答题】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地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为温带,并且最高月气温在1月,最低月7月,此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位于南温带.选项C符合题意。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涉及到"天空的变化"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梳理: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当地区正对着太阳时为白天,背离太阳时为黑夜。

2.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即一年。

-地球公转使得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季节和温度变化。

3.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的。

-当一个地区靠近太阳时,它会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进入夏季;反之,当一个地区远离太阳时,它会接收到较少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进入冬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4.季节变化的特点-春季:春天是冬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

气温逐渐回升,植物开始发芽,万物复苏。

-夏季: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气温高,阳光强烈,白天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

-秋季:秋天是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

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凋谢,果实成熟。

-冬季: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气温低,阳光较弱,白天时间短,植物休眠,大部分动物进入冬眠状态。

5.地球倾斜与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地球轴线倾斜导致了季节变化的发生。

-地球自转的轴线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5度。

-当地球某个半球倾斜向太阳时,该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升高,进入夏季;反之,当地球某个半球远离太阳时,该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降低,进入冬季。

通过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P53 活动 1.
赤道0°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受纬度位置影响
规律一: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规律二: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概念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一般用 ℃ 表示。
1. 气温的观测
工具:温度计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 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 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
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百叶窗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 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 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 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
为了直观地反映某地各月气温的高低变化, 通常绘制全年气温曲线图,图底的横线上标 出各月份,左侧竖线上会有表示气温的标尺, 各月的平均气温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 就是全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三、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受纬度位置影响:低纬度气温 高 ,高纬度气温 低 . 2、受海陆位 同纬度地带,气温夏季陆地气温 高 ,海洋气温 低 ;
置的影响 冬季情况相反。
3、受地形影响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
0.6℃ 。
测量工具:温度计
• 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
左右,
最低值出现
在 日出前后6点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原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地球的运动
自转产生:
现象:产生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
公转产生:
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气温年变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年中四季绿色圃的中小变学教育化网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日变化表现: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午后2点 左右, 最低值出现在 日出前后6。点
2、气温的年变化 年变化表现: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1

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 2 月最低。南半球 相反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气温/℃ 30
20
10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
4
7
10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一横、二纵 三描点、四连线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