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提能训练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检测2含解析部编版必修第四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检测2含解析部编版必修第四册

其次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4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发布了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务的规范性文件《国家突发公共事务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发生突发公共事务后,应刚好精确地向公众发布事务信息。

刚好精确发布的信息( C )①有利于公众正确相识事务真相,避开误信谣传②能防止冲突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是主体在正确价值推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刚好精确发布的信息是敬重我国公民知情权的表现,有利于公众正确相识事务真相,避开误信谣传,是党和政府在正确价值推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选C。

冲突是客观的,斗争性是肯定的,②错误;③表述正确,但和题意无关。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们认为犬科动物是传播疫源,但进一步探讨发觉可能是蝙蝠,发觉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在蝙蝠身上找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内部多个位点频繁重组。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B )①蝙蝠与灾难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定的联系②科学探讨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相识受详细的实践水平限制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解析:蝙蝠造成灾难须要肯定的条件,蝙蝠与灾难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本质的必定的联系,①不选;科学探讨在获得既有真理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并不是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②不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中国之初,人们认为犬科动物是传播疫源,后经科学探讨发觉可能是蝙蝠,这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相识受详细的实践水平限制,也表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正确。

3.在对自然物相识的同时,人也依据自己的须要将其从“自由之物”改造成“为我之物”,力图创建出有价值的产品。

马克思通过“两个尺度”的思想来表达上述观点:动物只是依据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须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依据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到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阶段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0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阶段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0

阶段提升(二)(一)学考达标练1.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亲身获得C.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答案】D【解析】D符合题意,题干的意思是人通过当家和养儿的实践活动获得柴米贵、知晓父母恩,说明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B错误,正确认识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A、C与题意无关。

故选D。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习:《说文解字》解释是“从羽从白,数飞也”,会意字,意为小鸟反复地练习。

“说”同“悦”,发自内心的喜悦。

“学到了知识,及时地学以致用,不也很快乐吗?”这句经典告诉我们( )①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③学以致用,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④学以致用,发挥实践对认识的指导作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①说法错误,学以致用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来源。

②③符合题意,学到了知识,及时地学以致用,不也很快乐吗?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

④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故选C。

3.2019年6月新闻报道:袁隆平海水稻研究团队在克塔拉玛干沙漠边缘向沙漠要耕地,创造了把荒地变良田的“绿色奇迹”。

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

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将盐地变良田,是超越水稻生长规律制约的结果②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以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③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反复性、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超越;②③符合题意,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说明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以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④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科学实验没有反复性。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相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刚出现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治手段;随着探讨的深化,确定病毒可以人际传播,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因此防止疫情扩散的方法主要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限制疫情。

这主要体现的相识论道理是(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真理性的相识只有一个③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④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抗疫推动了相关探讨,③符合题意;对病毒的相识,变更着人们防疫的手段,④符合题意;①不是相识论角度;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解除②。

] 2.小学课本对日出的描述:东方露出鱼肚白,接着出现微蓝,淡黄,粉红,太阳升起了,天上一片红色,金黄。

然而,江西三清山、青岛崂山、北戴河等地的日出都没望见从鱼肚白到金黄的过程。

原来,小学课本描述的是平原地区无云、无风、无雾、无雨雪时日出的色调变更规律。

这说明(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详细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发展过程来说的③相识具有反复性,人们的相识总会受到客体的制约④在相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擅长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小学课本对日出的描述,不符合江西三清山、青岛崂山、北戴河等地的日出状况,符合平原地区无云、无风、无雾、无雨雪时日出的状况,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也说明在相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擅长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

]3.沸沸扬扬的南阳“水氢车”事务,使水氢能源汽车备受关注。

有行业人士认为,纯水加催化剂变氢气,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对此,南阳市政府回应道:水氢汽车除了加水之外,还需加入铝粉和催化剂生成氢气,进而产生电能驱动汽车行驶。

面对此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的相识实力会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②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相识总是不同的④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相伴而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针对“纯水加催化剂变氢气”的争议表明人的相识实力会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①正确。

统编版高二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高二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高二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近,中国科学家团队发布一项研究成果:在云南曲靖发现4.1亿年前盔甲鱼类鸭吻鱼科一新属种,命名“橄榄纹曲师鱼”,成为目前所知鸭吻鱼科最原始的成员。

“橄榄纹曲师鱼”的发现丰富了盔甲鱼类的形态特征,为研究鸭吻鱼科的起源、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提供新的线索。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橄榄纹曲师鱼”的发现表明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③盔甲鱼类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物质基础④研究鸭吻鱼科起源有助于佐证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而盔甲鱼类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物质基础,②③符合题意;“橄榄纹曲师鱼”的发现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不体现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①与题意不符;研究鸭吻鱼科起源有助于佐证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但不涉及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④与题意不符。

2.据英国《卫报》2021年1月12日报道,国际专家组成员之一、德国公共卫生机构流行病学教授伦德茨指出,弄清病毒起源不能草率地下结论,“我们可能只会提出设想,却无法拿出一个科学的证明”。

弄清病毒起源不能草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病毒起源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人们对病毒起源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④病毒起源问题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也有可能不同,①排除;材料主要涉及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而不涉及真理的发展,②错误;关于病毒起源不能草率地下结论,人们对病毒起源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病毒起源问题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复杂事物需要反复认识,③④符合题意。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大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观点与如图漫画(作者:徐骏)寓意最相符的是()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2.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1959年,河南省林县遭遇大旱,水渠全部干涸。

为了彻底改变缺水的局面,十万林县儿女在县委领导下,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最终在太行山腰上建成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设想终究实现。

修筑这条“人工天河”()A. 证明了建造者的创新意识是红旗渠工程完成的首要前提B. 重排了河山分布,说明自在事物可以依人的意志而转移C. 是林县儿女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改造了客观世界D. 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3.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客观的②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全面的正确的反映③具体到每一代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认识是有限的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声音能不能减轻疼痛?如果能,声音发挥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日前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的声音通过抑制听皮层到躯体感觉丘脑的神经投射,进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这就是声音镇痛的皮质丘脑回路。

然而,除声音强度外,声音的旋律对人类感知疼痛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材料表明()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经过科学实践检验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③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哲学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上四个图形,哪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特征不同?请说明理由。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2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2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有各自的法则”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和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项说法错误,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C项不符合题意。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将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向前推进。

这体现了( )①事物的量变必然能够引起质变②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不选;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说法错误,②不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将继续推进,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也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正确。

该题选D项。

3.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两个文明”,从“三大纲领”到“四大建设”再到“五位一体”,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我们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体现了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

4.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团队协作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配合。

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

“拉锯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就是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④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提高个人素质,与材料不符;③“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说法错误,排除。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202106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202106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二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40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出的新概括。

这一新概括明确(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真理要经过抽象概括才能成立③实践是实现理论重大飞跃的动力④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材料没有表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不符合题意。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X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经过抽象概括才能成立〞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材料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这一新概括明确实践是实现理论重大飞跃的动力,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③④正确。

2.希望文艺界和社科界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依据在于( )①中国理论源于中国实践,中国实践是为了构建科学的中国理论②中国理论坚持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中国理论决定中国实践的方向④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依据在于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坚持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理论源于中国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中国实践是为了构建科学的中国理论〞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并且说法太绝对,①错误;中国理论影响但不能决定中国实践的方向,③错误。

3.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全部成功登顶,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顶峰。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6课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近年来,秸秆焚烧已成为不少地方的环境治理难题。

其实,秸秆有许多用途,可加工作饲料,可加工成建筑材料,也可以用来造纸、发电、转化为绿色能源。

核心问题是怎样将秸秆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与人类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③事物自身的功能与属性是固定的,具有确定性④事物是否对主体有意义及意义的大小是有条件的、可变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①④与题意相符;②③表述有误,实践是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事物的功能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为“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袁承业曾说:没有兴趣是做不好研究的,但个人兴趣必须服从国家的需要。

袁承业为国家重大项目付出很多心血,却坚持自己的名字不出现在项目书中,不计名利,一心为国。

这告诉我们(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价值的实现全靠自身的兴趣④坚持正确价值观指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在奉献社会中创造了价值,说明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错误。

3.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的观念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党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由此可见( )A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材料强调了一些观念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从而带动了党风廉政建设,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B项正确。

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4.基因编辑技术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界一种可高效、精确、程序化地修改细胞基因组包括人类基因组的技术。

运用这一技术,理论上可以改变特定遗传性状,从而改造胎儿的基因,使其不再携带家族遗传的缺陷基因或致病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提能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BB6-10:BBBBC11-15:CDBAD16-20:CCDBD21-24:DCDD
二、非选择题
25.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我国对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真理性认识。

(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我国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与时代的变化相符合。

(4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从群里到发展的过程,并且还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4分)
26.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4分)②民法典的编纂,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积极回应社会热点与时代诉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

(4分)
27.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4分)③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在疫情防控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4分)
28.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歌颂劳动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分)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歌颂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强国。

(2分)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歌颂劳动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分)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歌颂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

(2分)⑤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