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附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数学真题(附详细答案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数学真题(附详细答案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数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5<x 3<5 ,B ={-3,-1,0,2,3},则A ∩B =()A.{-1,0}B.{2,3}C.{-3,-1,0}D .{-1,0,2}2.若2z -1=1+i, 则z =()A.-1-iB.-1+iC.1-iD.1+i3.已知向量a =0,1 ,b =2,x ,若b ⊥b -4a,则x =()A.-2B.-lC.1D.24.已知cos α+β =m ,tanαtanβ=2,则cos α-β =()A.-3mB.-m3C.m 3D.3m5.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均为3, 则圆锥的体积为()A.23πB.33πC.63πD.93π6.已知函数为f (x )=-x 2-2ax -a ,x <0e x +ln (x +1),x ≥0 在R 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A.(-∞,0]B.-1,0C.-1,1D.[0,+∞)7.当x ∈0,2π 时,曲线y =sinx 与y =2sin 3x -π6的交点个数为()A.3B.4C.6D.88.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f x -1 +f x -2 ,且当x <3时,f x =x,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f 10 >100B.f 20 >1000C.f 10 <1000D.f 20 <10000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为了解推动出口后的亩收入(单位:万元)情况,从该种植区抽取样本,得到推动出口后亩收入的样本均值X=2.1, 样本方差S 2=0.01,已知该种植区以往的亩收入X 服从正态分布N 1.8,0.12 。

高考数学试卷全部解析

高考数学试卷全部解析

一、选择题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概念。

答案为C。

解析:由题意可知,集合A={x|x≤1},集合B={x|x≥2},所以A∩B=∅,故选C。

2.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

答案为A。

解析:函数f(x)=x^2-2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所以选A。

3.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为B。

解析:由题意可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首项为1,所以通项公式为an=2n-1,故选B。

4.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

答案为D。

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f(x)=sin(x+π/2)的周期为2π,所以选D。

5. 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

答案为C。

解析: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为2,所以棱长为√2,故选C。

二、填空题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答案为x=1。

解析:由题意可知,方程x^2-2x+1=0的解为x=1。

2.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为S_n=n(n+1)/2。

解析:由题意可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所以前n项和为S_n=n(n+1)/2。

3.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

答案为f'(x)=2x。

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f(x)=x^2的导数为f'(x)=2x。

4. 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

答案为1/4。

解析:由题意可知,事件A、B、C相互独立,且P(A)=P(B)=P(C)=1/2,所以P(AB)=P(A)P(B)=1/4。

5.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

答案为√3。

解析:由题意可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3。

三、解答题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解析几何。

答案:圆心为(2,1),半径为2。

解析:设圆心为C(x,y),则由题意可知,圆C上任意一点到点A(0,0)的距离等于圆C的半径。

即√(x^2+y^2)=2,化简得x^2+y^2=4。

又因为点C在直线x+y-3=0上,所以联立方程组\begin{cases}x^2+y^2=4 \\x+y-3=0\end{cases}解得x=2,y=1,即圆心为(2,1)。

历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试卷附详细解析.doc

历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试卷附详细解析.doc

2015年高考数学试卷1. (5 分)(2015・原题)复数 i (2-i)二( )A. l+2iB. 1—2iC. — 1 +2iD. — 1 — 2ix - y=C02. (5分)(2015*原题)若x, y 满足< x+y^ 1 ,则z=x+2y 的最大值为() .x>03A. 0B. 1C. —D. 2 23. (5分)(2015-原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 ( -2, 2)B. ( -4, 0)C. ( -4, -4)D. (0, -8)4. (5分)(2015•原题)设oc,卩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克线且ms,缶//0“是“oc //卩”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一、选择J (每小题5分,共40分)5.(5分)(2015•原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6. (5分)(2015・原题)设{%}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屮正确的是( )八・若 a 1+a 2>0,贝!j a 2+a 3>0 B.若 a 1+a 3<0> 贝lj a]+a 2<07. (5分)(2015•原题)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 (x ) >1<)& (x+1)A. {x| -l<x<0}B. {x| -Kx<l}C. {x| - 1<x<1}D. {x| -l<x<2}8. (5分)(2015-原题)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 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若 0<ai <a 2,则 2〉寸8护3D.若 2]V0,贝lj (a 2-a 1) (a 2-a 3) >0 A. 2+V5 B. 4+^5 C. 2+2A /5 D ・ 5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屮,甲车消耗汽油最多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D. 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9. (5分)(2015•原题)在(2+x )'的展开式中,J 的系数为 __________ (用数字作答)10. (5分)(2015-原题)已知双曲线岭-y2=l (a >0)的一条渐近线为V3x+y=0,贝911. (5分)(2015-原题)在极坐标系中,点(2,牛)到直线° (cosO+V3sinO ) =6的距离 为 ____________ •12. (5 分)(2015・原题)在AABC 中,a=4, b=5, c=6,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sinC在AABC 中,点 M, N 满足 AM=2MC, BN=NC,若MN=xAB+yAC,① 若汗1,则f (x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 ;② 若f (x )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15. (13 分)(2015・原题)已矢U 函数 F (x ) =V2sin —cos — - V2sin ^―.2 2 2(I )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H ) 求F (x )在区间[■心0]上的最小值.16. (13分)(2015-原题)A, B 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 天)记录如下:A 组:10, 11, 12, 13, 14, 15, 16B 组;12, 13, 15, 16, 17, 14, a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相互独立,从八,B 两组随机各选1人,八组选出的人记为甲,B 组选出的人记为乙.(I ) 求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的概率;(U )如果沪25,求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概率;(HI )当a 为何值时,A, B 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结论不要求证明)17. (14分)(206原题)如图,在四棱锥A-EFCB 中,AAEF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 丄平面 EFCB, EF//BC, BC=4, EF=2a,上EBC 二上FCB 二60° , O 为 EF 的中点.(I )求证:AO1BE.二、填空题侮小丿 5分,共30分)13. (5 分)(2015*原题)14. (5分)(2015•原题)设函数f (x )= 2x-a, 4(x - a ) (x _ 2 a ),x<l 三、解答] (共6小题 ,共80分)(U)求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HI)若BE丄平面AOC,求a的值.18. (13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 (x)二1门丿注,(I )求曲线尸f (X )在点(0, f (0))处的切线方程; 3(H) 求证,当*€ (0, 1)时,f (x) >2(x+^-);3(m)设实数k 使得f (x) >k(x+专-)对乂€ (o, 1)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19. (14分)(2015•原题)已知椭圆C:三+笃二1 (a>b>0)的离心率为李,点P (0, 1)/ b , 2和点A (m, n) (mHO)都在椭圆C±,直线PA 交x 轴于点M.(I) 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n 表示);(U )设O 为原点,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问:y 轴上是否存 在点Q,使得ZOQM=ZONQ?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 (13 分)(2013 •原题)已知数列{%}满足: , a t <36,且 a n+1 = (n=l, 2,…),记集合 M ={a n |n€N +}.(I)若引二6,写出集合M 的所有元素;(n )如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111)求集合M 的元索个数的最大值.2%,a n <18 2%-36, %>182015年原题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1. (5 分)(2015-原题)复数 i (2-i )二()A. l+2iB. 1 -2iC. —l+2iD. - 1 - 2i【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答.【解答】解:原式=2i - i 2=2i - (-1) =l+2i;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关键是熟记运算法则.注意i 2=-l. &-y<02. (5分)(2015•原题)若x, y 满足《 x+yCl ,则z=x+2y 的最大值为()、x>03A. 0B. 1C. —D. 2 2【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将目标函数z 二x+2y 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 即可求出z 取得最大值."x-y<0【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x+y< 1表示的平面区域,.xi>0当1经过点B 时,目标函数z 达到最大值 z 煨大值二0+2X1 —2・【点评】本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Z 二x+2y 的最大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 不一、选择题(每小, 5分,共40分)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基础题•3.(5分)(2015•原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 (—2, 2)B. (一4, 0) C- (一4, -4) D. (0, -8)【分析】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x=l, y=l,k=0 时,s=x - y=0, t=x+y=2 ;x=s=0, y=t=2,k二1 时,s=x - y= - 2, t二x+y二2;x二s二一2,y二t二2,k=2 吋,s=x - y= ~ 4, t=x+y=0 ;x=s= -4, y=t=0,k=3时,循环终止,输出(x, y)是(-4, 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基础题目•4.(5分)(2015-原题)设冷卩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口是直线且muoc, //0 “是、//卩” 的()A.充分而不必耍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m // p并得不到a II ,3,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a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平行于P,而a//0,并且mua,显然能得到这样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mca, 口//(3得不到00”(3,因为oc, 0可能相交,只要m和a,卩的交线平行即可得到m" (3;a // P,mCa, m 和0 没有公共点,.'.m//p,即oc//0 能得到m//0;二“m/邙”是、/人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考查线面平行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定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5. (5分)(2015-原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5B. 4+A /5C. 2+2A /5D. 5【分析】根据三视图可判断克观图为:()A 丄面ABC,AC=AB,E 为BC 中点,EA=2,E/\=EB=1, OA二 1,: BC 丄 ffi AEO, AC=V5, OE=V5判断儿何体的各个面的特点,计算边长,求解面积.【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判断立观图为:()八丄面ABC, AC 二AB, E 为BC 屮点,EA=2, EC=EB=1, ()A 二 1,•••可彳导/\E 丄BC, BC 丄OA,运用£[线平面的垂立得岀:BC 丄面AEO, AC=V5, OR=V5S/XBCO 二专 X2x V5-V5.故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2+2丽,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运用,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关键是恢复直 观图,得出几何体的性质.6. (5分)(2015•原题)设{%}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CX2X2 二 2, S AO/\C =^AOAB-^ XV5>< 1=^^-A.若引+玄2>0,贝lj a2+a3>0B.若卯+%<0,贝lj a1+a2<0C.若0<旬<近,则阴D・若吗<0,贝lj (a2-aj) (a2-a3) >0【分析】对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岀结论.【解答】解:若a1+a2>0,则2a]+d>0, a2+a3=2a]+3d>2d, d>0时,结论成立,即A不正确;若吗+%<(),贝lj a1+a2=2a1+d<0, a2+a3=2a1+3d<2d, dV()日寸,结论丿成立,即B 不止确;{%}是詩差数列,0<则<^2,2屯二引+%>2寸3]阴,;•耳>勺a]巧,即C止确;若引V0,贝I」(迈—吗)(a2-a3) =-d2<0,即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7.(5分)(2015•原题)如图,函数f (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 >lo& (x+1)-l<x<l}C. {x| - l<x<l}D. {x| -l<x<2}【分析】在已知坐标系内作IB y=log2 (x+1)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由已知F(x)的图象,在此坐标系内作出y二1。

历年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掌握技巧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通过解析历年数学高考真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历年数学高考真题种类繁多,覆盖了各种题型和难度,掌握这些真题并熟悉解题方法,将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将介绍一些历年数学高考真题及其答案,供考生参考。

2018年高考数学真题1. (2018年福建卷)在△ABC中,∠B=90°,D和E分别是AC的两个点,使得∠CBD=∠ABE,CB=CA,BD=BE。

(1)求证:△BCD≌△ABE;(2)若BC=2,AC=3,求BC的中线CD与AB的中线BE的交点的坐标。

解析:(1)由题意可知,∠CBD=∠ABE,CB=CA,BD=BE,根据两三角形对应的整角、对边和对角相等可知△BCD≌△ABE。

(2)由题意可知CB=2,AC=3,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连接AB的中位线BE,CD交于点P,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知CP=0.5BD=BD/2=BE/2=0.5BE,由解(1)可知BE=2,因此BE=2,CD=3.5,点P的坐标为(0.5,1)。

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2. (2019年北京卷)已知空间中的四点A、B、C、D满足|AB|=|AC|=4,|AD|=3,|BC|=7,|BD|=5,|CD|=6。

(1)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2)求最大的四面体ABCD的体积。

解析:(1)根据四面体的体积公式V=⅓|det(AB, AC, AD)|,其中|det(AB, AC, AD)|为向量AB、AC、AD的混合积,代入题中数据计算得到V=22.67;(2)根据四面体的体积最大值为三棱锥时的体积可得到最大的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22.67。

通过解析以上历年高考数学真题,考生可以熟悉各类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并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积极练习历年真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函数f(x) = 2x - 1,那么f(3)的值为()A. 5B. 7C. 9D. 11答案:C解析:将x=3代入函数f(x) = 2x - 1,得到f(3) = 23 - 1 = 6 - 1 = 5。

2. 若|a| = 3,|b| = 4,则|a + b|的最大值为()A. 7B. 8C. 11D. 12答案:C解析:由三角不等式可知,|a + b| ≤ |a| + |b|,所以|a + b| ≤ 3 + 4 = 7。

当a和b同号时,|a + b|取最大值,即|a + b| = |a| + |b| = 3 + 4 = 7。

3. 若x^2 - 4x + 3 = 0,则x的值为()A. 1B. 3C. 2D. 5答案:A解析: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或使用求根公式来解。

因式分解得(x - 1)(x - 3) = 0,所以x = 1或x = 3。

故选A。

4.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 = 3,公差d = 2,则a10的值为()A. 21B. 23C. 25D. 27答案:C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代入a1 = 3,d = 2,n = 10,得到a10 = 3 + (10 - 1)2 = 3 + 18 = 21。

5. 若log2(x + 1) = 3,则x的值为()A. 7B. 8C. 9D. 10答案:B解析:由对数定义可知,2^3 = x + 1,即8 = x + 1,解得x = 7。

6. 若复数z满足|z - 1| = 2,则复数z在复平面上的轨迹是()A. 圆B. 线段C. 直线D. 双曲线答案:A解析:复数z可以表示为z = x + yi,其中x和y是实数。

由|z - 1| = 2,即|(x - 1) + yi| = 2,表示复数z到点(1, 0)的距离为2,因此z在复平面上的轨迹是以(1, 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题目描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 4)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 (3, -4)B. (-3, -4)C. (-3, 4)D. (3, 4)答案解析:点关于y轴对称即x取相反数,所以答案为A.(3, -4)。

2. 题目描述:已知函数 f(x) = 2^(2x-3),则当 x = 1 时,f(x) 的值是()。

A. 1B. 2C. 4D. 8答案解析:将x=1代入函数中,即f(1) = 2^(2*1-3),化简得f(1)= 2^(-1) = 1/2,所以答案为A. 1。

二、填空题1. 题目描述:已知三角形ABC中,∠B = 90°,AC = 5 cm,BC =12 cm,求AB的长度。

答案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B^2 + BC^2 = AC^2,代入已知数据得AB^2 + 12^2 = 5^2,化简得AB^2 = 25 - 144 = -119,由于长度不能为负数,所以不存在满足要求的三角形ABC。

2. 题目描述:若a1, a2, a3为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满足a1 + a3 = 18,a2 - a3 = 4,求a1, a2和a3的值。

答案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2 = (a1 + a3) / 2,代入已知数据得a2 = 9.5,将a2带入a2 - a3 = 4解得a3 = 5.5,再将a3带入a1 +a3 = 18解得a1 = 12.5,所以a1 = 12.5,a2 = 9.5,a3 = 5.5。

三、解答题1. 题目描述:设函数f(x) = cos(x + 1) - sin(x -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答案解析:对f(x)求导得f'(x) = -sin(x + 1) - cos(x - 1),令f'(x) = 0,解方程得x = 1/4 (4πn + 3π/2) - 1,其中n为整数。

通过二阶导数的符号判断可知,当x < -1或x > -3/4 + 4πn,f(x)单调递增;当-3/4 + 4πn < x< -1,f(x)单调递减。

去年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去年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函数f(x) = x^2 - 2x + 1,则f(3)的值为()A. 4B. 5C. 6D. 7答案:C解析:将x=3代入函数f(x) = x^2 - 2x + 1,得到f(3) = 3^2 - 23 + 1 = 9 - 6 + 1 = 4。

2.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3,公差d=2,则第10项an的值为()A. 19B. 21C. 23D. 25答案:C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代入a1=3,d=2,n=10,得到an = 3 + (10-1)2 = 3 + 18 = 21。

3. 已知复数z满足|z-2i|=3,则z的实部a的取值范围是()A. [-3, 1]B. [-1, 3]C. [-3, 3]D. [-1, 5]答案:B解析:复数z的实部a加上虚部2i的模长为3,即|a+2i|=3。

由复数的模长公式可得a^2 + 2^2 = 3^2,即a^2 + 4 = 9,解得a^2 = 5,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5, √5]。

结合选项,答案为B。

4. 已知函数f(x) = log2(x+1),则f(-1)的值为()A. 0B. 1C. -1D. 不存在答案:D解析:由于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而f(-1)中的x+1=-1+1=0,不在定义域内,所以f(-1)不存在。

5. 已知等比数列{bn}的首项b1=1,公比q=2,则第5项bn的值为()A. 16B. 32C. 64D. 128答案:C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bn = b1 q^(n-1),代入b1=1,q=2,n=5,得到bn = 1 2^(5-1) = 1 2^4 = 16。

6. 已知函数f(x) = |x-2|,则f(-1)的值为()A. 1B. 3C. 4D. 5答案:B解析:将x=-1代入函数f(x) = |x-2|,得到f(-1) = |-1-2| = |-3| = 3。

历年高考数学考试试卷真题附标准答案.doc

历年高考数学考试试卷真题附标准答案.doc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 并交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A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数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3页,第II 卷 3至5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48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 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埃对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 (4 分)(2015-)设全集 U = R.若集合 A ={1, 2, 3, 4}, B ={x|2WxW3}, 则 A nCuB=.2. (4分)(20159若复数Z 满足3z+三二1 + i,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2 3 cA『炉33. (4分)(2015)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 解为 ,则G-0 1 c 2 ( y=5 x. J JC2=•4. (4分)(2015)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店,则 a=•5. (4分)(20159抛物线y 2=2px (p>0)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 则 p=.6. (4分)(2015)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裁面面积之比为2n ,则其母线与轴 的夹角的大小为.7. (4 分)(2015)方程 log 2 (9x-1-5) =log 2 (3x-1-2) +2 的解为8. (4分)(2015)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9. (20159已知点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 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G和C2.若G的渐近线方程为y二±、/^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10. (4 分)(2015)设 L (x)为千(x)=x e [0, 2]的反函数,贝"y=f2(x) +" (x)的最大值为.11. (4分)(2015)在(l+x+弟岸)”的展开式中,x,项的系数为________ (结2015X果用数值表示).12. (4分)(2015)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 2,3, 4, 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 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八和& 2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E&L E&2=(元).13. (4分)(2015)已知函数千(x)=sinx.若存在x- x2,…,乂…,满足0Wx〔VX2<・・・ VxmW6rt ,且|f (Xi) - f (x2) | + |f (x2) - f (x3) |+・・・+|f (x ra-i) - f (xQ |=12 (m\12, mGN*),则m 的最小值为.14. (2015)在锐角三角形ABC中,tanA=l, D为边BC上的点,AA BD与AACD2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作DE1AB于E,DF±AC于F,则瓦=.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 (5分)(2015)设乙,z2ec,则“乙、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LZ2是虚数"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C. _11 ~2D. 13 ~216. (5分)(20159已知点A的坐标为(4/, 1),将0A绕坐标原点0逆时针旋转_2£至0B,则点B的纵坐标为(3A. 3V3B.蛛F F17. (2015)记方程①:x2+a lX+1=0,方程②:x2+a2x+2=0,方程③:x2+a3x+4=0,其中印,a2, a’是正实数.当司,a2, a’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A.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18. (5 分)(20159 设P n(x n, y n)是直线2x - v二工(nEN*)与圆x2+y2=2 在n+1y _ 1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lim-n二二()n—8% 1A・-1 B. _1 C. 1 D. 2三、名师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名师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 (12 分)(2015)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0 中,AA户1, AB=AD=2, E、F 分别是AB、BC的中点,证明用、G、F、E四点共面,并求直线CD】与平面A.C.FE 所成的角的大小.BC=4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 (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二七时乙到达C 地.(1) 求b与千(七)的值;(2) 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时,求千(t)的表达式,并判断f (t)在[七,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21. (14分)(2015)已知椭圆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和I?分别于椭圆交于A、B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1) 设A (Xl, y(, C (x2, y2),用A、C的坐标表示点C到直线L的距离,并证明S=21 Xiy2 - x2yi |:(2) 设L与12的斜率之积为-上求面积S的值.222. (16 分)(2015)已知数列{aj 与{b』满足a^-a户2 (b n+1-b n), nEN*.(1) 若b=3n+5,且aB,求数列{aj的通项公式;(2) 设{aj的第n°项是最大项,即a . ^a n (nGN*),求证:数列{bj的第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2015•原题)复数i(2﹣i)=()A.1+2i B.1﹣2i C.﹣1+2i D.﹣1﹣2i2.(5分)(2015•原题)若x,y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为()A.0 B.1 C.D.23.(5分)(2015•原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2,2)B.(﹣4,0)C.(﹣4,﹣4)D.(0,﹣8)4.(5分)(2015•原题)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5分)(2015•原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2+B.4+C.2+2D.56.(5分)(2015•原题)设{a n}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1+a2>0,则a2+a3>0 B.若a1+a3<0,则a1+a2<0C.若0<a1<a2,则a2D.若a1<0,则(a2﹣a1)(a2﹣a3)>07.(5分)(2015•原题)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A.{x|﹣1<x≤0} B.{x|﹣1≤x≤1} C.{x|﹣1<x≤1} D.{x|﹣1<x≤2}8.(5分)(2015•原题)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D.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5分)(2015•原题)在(2+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10.(5分)(2015•原题)已知双曲线﹣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x+y=0,则a= .11.(5分)(2015•原题)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直线ρ(cosθ+sinθ)=6的距离为.12.(5分)(2015•原题)在△ABC中,a=4,b=5,c=6,则= .13.(5分)(2015•原题)在△ABC中,点M,N满足=2,=,若=x+y,则x= ,y= .14.(5分)(2015•原题)设函数f(x)=,①若a=1,则f(x)的最小值为;②若f(x)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15.(13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x)=sin cos﹣sin.(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x)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16.(13分)(2015•原题)A,B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天)记录如下:A组:10,11,12,13,14,15,16B组;12,13,15,16,17,14,a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相互独立,从A,B两组随机各选1人,A组选出的人记为甲,B 组选出的人记为乙.(Ⅰ)求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的概率;(Ⅱ)如果a=25,求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概率;(Ⅲ)当a为何值时,A,B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结论不要求证明)17.(14分)(2015•原题)如图,在四棱锥A﹣EFCB中,△AEF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 ⊥平面EFCB,EF∥BC,BC=4,EF=2a,∠EBC=∠FCB=60°,O为EF的中点.(Ⅰ)求证:AO⊥BE.(Ⅱ)求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Ⅲ)若BE⊥平面AOC,求a的值.18.(13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x)=ln,(Ⅰ)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Ⅱ)求证,当x∈(0,1)时,f(x)>;(Ⅲ)设实数k使得f(x)对x∈(0,1)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19.(14分)(2015•原题)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P(0,1)和点A(m,n)(m≠0)都在椭圆C上,直线PA交x轴于点M.(Ⅰ)求椭圆C的方程,并求点M的坐标(用m,n表示);(Ⅱ)设O为原点,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直线PB交x轴于点N,问: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OQM=∠ONQ?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3分)(2015•原题)已知数列{a n}满足:a1∈N*,a1≤36,且a n+1=(n=1,2,…),记集合M={a n|n∈N*}.(Ⅰ)若a1=6,写出集合M的所有元素;(Ⅱ)如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Ⅲ)求集合M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2015年原题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2015•原题)复数i(2﹣i)=()A.1+2i B.1﹣2i C.﹣1+2i D.﹣1﹣2i【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答.【解答】解:原式=2i﹣i2=2i﹣(﹣1)=1+2i;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关键是熟记运算法则.注意i2=﹣1.2.(5分)(2015•原题)若x,y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为()A.0 B.1 C.D.2【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将目标函数z=x+2y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即可求出z取得最大值.【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当l经过点B时,目标函数z达到最大值∴z最大值=0+2×1=2.故选:D.【点评】本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基础题.3.(5分)(2015•原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2,2)B.(﹣4,0)C.(﹣4,﹣4)D.(0,﹣8)【分析】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x=1,y=1,k=0时,s=x﹣y=0,t=x+y=2;x=s=0,y=t=2,k=1时,s=x﹣y=﹣2,t=x+y=2;x=s=﹣2,y=t=2,k=2时,s=x﹣y=﹣4,t=x+y=0;x=s=﹣4,y=t=0,k=3时,循环终止,输出(x,y)是(﹣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基础题目.4.(5分)(2015•原题)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m∥β并得不到α∥β,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α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而α∥β,并且m⊂α,显然能得到m∥β,这样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m⊂α,m∥β得不到α∥β,因为α,β可能相交,只要m和α,β的交线平行即可得到m∥β;α∥β,m⊂α,∴m和β没有公共点,∴m∥β,即α∥β能得到m∥β;∴“m∥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考查线面平行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定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5.(5分)(2015•原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2+B.4+C.2+2D.5【分析】根据三视图可判断直观图为:OA⊥面ABC,AC=AB,E为BC中点,EA=2,EA=EB=1,OA=1,:BC⊥面AEO,AC=,OE=判断几何体的各个面的特点,计算边长,求解面积.【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判断直观图为:OA⊥面ABC,AC=AB,E为BC中点,EA=2,EC=EB=1,OA=1,∴可得AE⊥BC,BC⊥OA,运用直线平面的垂直得出:BC⊥面AEO,AC=,OE=∴S△ABC=2×2=2,S△OAC=S△OAB=×1=.S△BCO=2×=.故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运用,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关键是恢复直观图,得出几何体的性质.6.(5分)(2015•原题)设{a n}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1+a2>0,则a2+a3>0 B.若a1+a3<0,则a1+a2<0C.若0<a1<a2,则a2D.若a1<0,则(a2﹣a1)(a2﹣a3)>0【分析】对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若a1+a2>0,则2a1+d>0,a2+a3=2a1+3d>2d,d>0时,结论成立,即A不正确;若a1+a3<0,则a1+a2=2a1+d<0,a2+a3=2a1+3d<2d,d<0时,结论成立,即B不正确;{a n}是等差数列,0<a1<a2,2a2=a1+a3>2,∴a2>,即C正确;若a1<0,则(a2﹣a1)(a2﹣a3)=﹣d2≤0,即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7.(5分)(2015•原题)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A.{x|﹣1<x≤0} B.{x|﹣1≤x≤1} C.{x|﹣1<x≤1} D.{x|﹣1<x≤2}【分析】在已知坐标系内作出y=log2(x+1)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由已知f(x)的图象,在此坐标系内作出y=log2(x+1)的图象,如图满足不等式f(x)≥log2(x+1)的x范围是﹣1<x≤1;所以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x|﹣1<x≤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求不等式的解集;用到了图象的平移.8.(5分)(2015•原题)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D.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分析】根据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以及图象,分别判断各个选项即可.【解答】解:对于选项A,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乙车的行驶速度大于40千米每小时时的燃油效率大于5千米每升,故乙车消耗1升汽油的行驶路程远大于5千米,故A错误;对于选项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小,故B错误,对于选项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里程为80千米,燃油效率为10,故消耗8升汽油,故C错误,对于选项D,因为在速度低于80千米/小时,丙的燃油效率高于乙的燃油效率,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识别,关键掌握题意,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5分)(2015•原题)在(2+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40 (用数字作答)【分析】写出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利用x的指数为3,求出r,然后求解所求数值.【解答】解:(2+x)5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25﹣r x r,所求x3的系数为:=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系数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0.(5分)(2015•原题)已知双曲线﹣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x+y=0,则a= .【分析】运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结合条件可得=,即可得到a的值.【解答】解:双曲线﹣y2=1的渐近线方程为y=±,由题意可得=,解得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求法,属于基础题.11.(5分)(2015•原题)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直线ρ(cosθ+sinθ)=6的距离为 1 .【分析】化为直角坐标,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点P(2,)化为P.直线ρ(cosθ+sinθ)=6化为.∴点P到直线的距离d==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5分)(2015•原题)在△ABC中,a=4,b=5,c=6,则= 1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C,cosA,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中,a=4,b=5,c=6,∴cosC==,cosA==∴sinC=,sinA=,∴==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13.(5分)(2015•原题)在△ABC中,点M,N满足=2,=,若=x+y,则x= ,y= ﹣.【分析】首先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将所求用向量表示,然后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到x,y值.【解答】解:由已知得到===;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到x=,y=;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一个向量用一组基底表示,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y)使,向量等式成立.14.(5分)(2015•原题)设函数f(x)=,①若a=1,则f(x)的最小值为﹣1 ;②若f(x)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a≥2.【分析】①分别求出分段的函数的最小值,即可得到函数的最小值;②分别设h(x)=2x﹣a,g(x)=4(x﹣a)(x﹣2a),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①当a=1时,f(x)=,当x<1时,f(x)=2x﹣1为增函数,f(x)>﹣1,当x>1时,f(x)=4(x﹣1)(x﹣2)=4(x2﹣3x+2)=4(x﹣)2﹣1,当1<x<时,函数单调递减,当x>时,函数单调递增,故当x=时,f(x)min=f()=﹣1,②设h(x)=2x﹣a,g(x)=4(x﹣a)(x﹣2a)若在x<1时,h(x)=与x轴有一个交点,所以a>0,并且当x=1时,h(1)=2﹣a>0,所以0<a<2,而函数g(x)=4(x﹣a)(x﹣2a)有一个交点,所以2a≥1,且a<1,所以≤a<1,若函数h(x)=2x﹣a在x<1时,与x轴没有交点,则函数g(x)=4(x﹣a)(x﹣2a)有两个交点,当a≤0时,h(x)与x轴无交点,g(x)无交点,所以不满足题意(舍去),当h(1)=2﹣a≤0时,即a≥2时,g(x)的两个交点满足x1=a,x2=2a,都是满足题意的,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a≥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问题,以及函数的零点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及分类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15.(13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x)=sin cos﹣sin.(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x)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分析】(Ⅰ)运用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f(x),再由正弦函数的周期,即可得到所求;(Ⅱ)由x的范围,可得x+的范围,再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得最小值.【解答】解:(Ⅰ)f(x)=sin cos﹣sin=sinx﹣(1﹣cosx)=sinxcos+cosxsin﹣=sin(x+)﹣,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Ⅱ)由﹣π≤x≤0,可得﹣≤x+≤,即有﹣1,则当x=﹣时,sin(x+)取得最小值﹣1,则有f(x)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为﹣1﹣.【点评】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时考查正弦函数的周期和值域,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13分)(2015•原题)A,B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天)记录如下:A组:10,11,12,13,14,15,16B组;12,13,15,16,17,14,a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相互独立,从A,B两组随机各选1人,A组选出的人记为甲,B 组选出的人记为乙.(Ⅰ)求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的概率;(Ⅱ)如果a=25,求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概率;(Ⅲ)当a为何值时,A,B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结论不要求证明)【分析】设事件A i为“甲是A组的第i个人”,事件B i为“乙是B组的第i个人”,由题意可知P(A i)=P(B i)=,i=1,2,••,7(Ⅰ)事件等价于“甲是A组的第5或第6或第7个人”,由概率公式可得;(Ⅱ)设事件“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C=A4B1∪A5B1∪A6B1∪A7B1∪A5B2∪A6B2∪A7B2∪A7B3∪A6B6∪A7B6,易得P(C)=10P (A4B1),易得答案;(Ⅲ)由方差的公式可得.【解答】解:设事件A i为“甲是A组的第i个人”,事件B i为“乙是B组的第i个人”,由题意可知P(A i)=P(B i)=,i=1,2,••,7(Ⅰ)事件“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等价于“甲是A组的第5或第6或第7个人”∴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的概率P(A5∪A6∪A7)=P(A5)+P(A6)+P(A7)=;(Ⅱ)设事件C为“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则C=A4B1∪A5B1∪A6B1∪A7B1∪A5B2∪A6B2∪A7B2∪A7B3∪A6B6∪A7B6,∴P(C)=P(A4B1)+P(A5B1)+P(A6B1)P+(A7B1)+P(A5B2)+P(A6B2)+P(A7B2)+P(A7B3)+P(A6B6)+P(A7B6)=10P(A4B1)=10P(A4)P(B1)=(Ⅲ)当a为11或18时,A,B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涉及概率的加法公式和方差,属基础题.17.(14分)(2015•原题)如图,在四棱锥A﹣EFCB中,△AEF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 ⊥平面EFCB,EF∥BC,BC=4,EF=2a,∠EBC=∠FCB=60°,O为EF的中点.(Ⅰ)求证:AO⊥BE.(Ⅱ)求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Ⅲ)若BE⊥平面AOC,求a的值.【分析】(Ⅰ)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证明AO⊥BE.(Ⅱ)建立空间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求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Ⅲ)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结合向量法即可求a的值【解答】证明:(Ⅰ)∵△AEF为等边三角形,O为EF的中点,∴AO⊥EF,∵平面AEF⊥平面EFCB,AO⊂平面AEF,∴AO⊥平面EFCB∴AO⊥BE.(Ⅱ)取BC的中点G,连接OG,∵EFCB是等腰梯形,∴OG⊥EF,由(Ⅰ)知AO⊥平面EFCB,∵OG⊂平面EFCB,∴OA⊥OG,建立如图的空间坐标系,则OE=a,BG=2,GH=a,(a≠2),BH=2﹣a,EH=BHtan60°=,则E(a,0,0),A(0,0,a),B(2,,0),=(﹣a,0,a),=(a﹣2,﹣,0),设平面AEB的法向量为=(x,y,z),则,即,令z=1,则x=,y=﹣1,即=(,﹣1,1),平面AEF的法向量为,则cos<>==即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为;(Ⅲ)若BE⊥平面AOC,则BE⊥OC,即=0,∵=(a﹣2,﹣,0),=(﹣2,,0),∴=﹣2(a﹣2)﹣3(a﹣2)2=0,解得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二面角的求解,建立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是解决空间角的常用方法.18.(13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x)=ln,(Ⅰ)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Ⅱ)求证,当x∈(0,1)时,f(x)>;(Ⅲ)设实数k使得f(x)对x∈(0,1)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分析】(1)利用函数的导数求在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2)构造新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命题成立.(3)对k进行讨论,利用新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答:(1)因为f(x)=ln(1+x)﹣ln(1﹣x)所以又因为f(0)=0,所以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2)证明:令g(x)=f(x)﹣2(x+),则g'(x)=f'(x)﹣2(1+x2)=,因为g'(x)>0(0<x<1),所以g(x)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所以g(x)>g(0)=0,x∈(0,1),即当x∈(0,1)时,f(x)>2(x+).(3)由(2)知,当k≤2时,f(x)>对x∈(0,1)恒成立.当k>2时,令h(x)=f(x)﹣,则h'(x)=f'(x)﹣k(1+x2)=,所以当时,h'(x)<0,因此h(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当时,h(x)<h(0)=0,即f(x)<.所以当k>2时,f(x)>并非对x∈(0,1)恒成立.综上所知,k的最大值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切线方程的求法及新函数的单调性的求解证明.在高考中属常考题型,难度适中.19.(14分)(2015•原题)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P(0,1)和点A(m,n)(m≠0)都在椭圆C上,直线PA交x轴于点M.(Ⅰ)求椭圆C的方程,并求点M的坐标(用m,n表示);(Ⅱ)设O为原点,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直线PB交x轴于点N,问: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OQM=∠ONQ?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I)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得出求解即可.(II)求解得出M(,0),N(,0),运用图形得出tan∠OQM=tan∠ONQ,=,求解即可得出即y Q2=x M•x N,+n2,根据m,m的关系整体求解.【解答】解:(Ⅰ)由题意得出解得:a=,b=1,c=1∴+y2=1,∵P(0,1)和点A(m,n),﹣1<n<1∴PA的方程为:y﹣1=x,y=0时,x M=∴M(,0)(II)∵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A(m,n)(m≠0)∴点B(m,﹣n)(m≠0)∵直线PB交x轴于点N,∴N(,0),∵存在点Q,使得∠OQM=∠ONQ,Q(0,y Q),∴tan∠OQM=tan∠ONQ,∴=,即y Q2=x M•x N,+n2=1y Q2==2,∴y Q=,故y轴上存在点Q,使得∠OQM=∠ONQ,Q(0,)或Q(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圆锥曲线的方程,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的运用,运用代数的方法求解几何问题,难度较大,属于难题.20.(13分)(2015•原题)已知数列{a n}满足:a1∈N*,a1≤36,且a n+1=(n=1,2,…),记集合M={a n|n∈N*}.(Ⅰ)若a1=6,写出集合M的所有元素;(Ⅱ)如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Ⅲ)求集合M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分析】(Ⅰ)a1=6,利用a n+1=可求得集合M的所有元素为6,12,24;(Ⅱ)因为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a k是3的倍数,由a n+1=(n=1,2,…),可归纳证明对任意n≥k,a n是3的倍数;(Ⅲ)分a1是3的倍数与a1不是3的倍数讨论,即可求得集合M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解答】解:(Ⅰ)若a1=6,由于a n+1=(n=1,2,…),M={a n|n∈N*}.故集合M的所有元素为6,12,24;(Ⅱ)因为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a k是3的倍数,由a n+1=(n=1,2,…),可归纳证明对任意n≥k,a n是3的倍数.如果k=1,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如果k>1,因为a k=2a k﹣1,或a k=2a k﹣1﹣36,所以2a k﹣1是3的倍数;于是a k﹣1是3的倍数;类似可得,a k﹣2,…,a1都是3的倍数;从而对任意n≥1,a n是3的倍数;综上,若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则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Ⅲ)对a1≤36,a n=(n=1,2,…),可归纳证明对任意n≥k,a n<36(n=2,3,…)因为a1是正整数,a2=,所以a2是2的倍数.从而当n≥2时,a n是2的倍数.如果a1是3的倍数,由(Ⅱ)知,对所有正整数n,a n是3的倍数.因此当n≥3时,a n∈{12,24,36},这时M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如果a1不是3的倍数,由(Ⅱ)知,对所有正整数n,a n不是3的倍数.因此当n≥3时,a n∈{4,8,16,20,28,32},这时M的元素个数不超过8.当a1=1时,M={1,2,4,8,16,20,28,32},有8个元素.综上可知,集合M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8.【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的应用,突出考查分类讨论思想与等价转化思想及推理、运算能力,属于难题.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changq;qiss;742048;wkl197822;sdpyqzh;刘长柏;whgcn;双曲线;沂蒙松;lincy;maths;雪狼王;wfy814(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8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