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释】雍尊师:指姓雍的道士。
其名字、生平不详。
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赞雍尊师之超尘自在逍遥。
B.颔联视听结合述寻访不易,“拨”从听觉、“寻”从视觉写登山。
C.颈联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
D.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到隐居处等雍尊师。
E.诗人浓笔重彩地描绘深山幽谷瑰丽景物,倾诉对雍尊师仰慕之意。
15.这首诗的借景抒情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6分)14.BD(B 项手法辨析不当。
“拨”从听觉、“寻”从视觉,错。
都是从视觉角度出发以夸张手法来写山路险峻难行。
D项曲解文意。
到隐居处等雍尊师,错。
“独自下寒烟”指诗人独上归程远离独自下寒烟雍尊师隐居处,不能理解为雍尊师从山上下来与诗人相会。
)15.“群峭碧摩天”,点明雍尊师居处高远非凡,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视听结合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赞美其远离尘嚣的脱俗之美。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在写景中运用道家典故,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的环境,颂扬寻访对象道行高深,雍尊师境界非凡。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于清幽隽永的画面中表明感情之融洽,诗人之不舍。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6 分。
)。
李白描写老师的诗句

李白描写老师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李白描写老师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李白描写老师的诗句李白描写老师的诗句:寻雍尊师隐居(唐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查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
暖和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尊师始终交谈到江面覆盖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充满的寒山。
此诗通过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
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拘束逍遥;颔联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颈联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
全诗再现了李白潇洒强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
二.李白赞美老师的诗句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丽的景象全出。
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
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消逝都不屑去计算了。
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立、永恒。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
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
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动听。
李白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有哪些

李白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有哪些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
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6、《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赠裴十四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关于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主要有:一、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李白的《赠裴十四》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四、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
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出自唐代李白的《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赏析此写作时间难以确定,可能是李白青年时
期的作品,作于蜀中。
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
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
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
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
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
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拨”与“寻”二字绝
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
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
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
上句从
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挂壁生尘埃的翻译

挂壁生尘埃的翻译挂壁生尘埃的翻译:挂在墙壁上生满尘埃。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出自[ 唐代] 李白的《寻山僧不遇作》
原文: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翻译
石径丹壑,松木门紧闭,地上长青苔。
闲阶上满是鸟迹,敲敲禅室无人开。
从窗户窥见白拂尘,挂在墙壁上生满尘埃。
使我空自叹息,想离去又不愿意,犹豫徘徊。
芳香的云彩遍山而起,鲜花如雨从天上飞来。
空中传来美妙的天籁,却又听到青猿的哀鸣。
很明显,要了绝世事,这个地方最悠哉。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
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中“峭”字写出群峰髙耸的姿态,“碧”字描绘摩天峭壁的青绿,景象甚是壮观。
B.颔联调动读者听觉感官,呈现出诗人途中的所闻:山路古朴,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C.“青牛”“白鹤”皆为道家事物,被借以赞美所访之人,并表达诗人成仙的急迫心情。
D.“语来”二字巧妙地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高谈阔论的细节,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凝练。
E.全诗格调清幽飘逸,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笔法娴熟而又细膩,有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15.最后两联的画面色调截然不同,起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请加以分析。
(6分)14.BC(B项应该是视听感官,呈现诗人途中见闻;C项中诗人“成仙急迫的心情”理解有误。
)15.颈联中:“花”“青”“白”等五彩交映,画面静美和谐;尾联“暮”“寒烟等以素冷色调为主,画面清幽而寒气袭人。
(2分)后两联画面色调截然不同,颈联表达诗人寻师访友的欢快,而尾联写别后诗人的离愁与无奈。
(2分)既照应了诗题,又巧妙写出诗人情感的波澜起伏。
(2分)评分细则:依据诗中描绘色调的字,分别理解出画面的整体感觉,给2分;结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将两联画面进行比较,指出色调的不同,2分;答出所起到的艺术效果(结构与情感),2分。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拼音版

寻x ún 雍y ōn ɡ尊z ūn 师sh ī隐y ǐn 居j ū【唐t án ɡ】李l ǐ白b ái群q ún 峭qi ào 碧b ì摩m ó天ti ān ,逍xi āo 遥y áo 不b ù记j ì年ni án。
拨b ō云y ún 寻x ún 古ɡǔ道d ào ,倚y ǐ石sh í听t īn ɡ流li ú泉qu án。
花hu ā暖nu ǎn 青q īn ɡ牛ni ú卧w ò,松s ōn ɡ高ɡāo 白b ái 鹤h è眠mi án。
语y ǔ来l ái 江ji ān ɡ色s è暮m ù,独d ú自z ì下xi à寒h án 烟y ān。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 释】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
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
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
有两角,如蜗牛,故云。
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译文及赏析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译文及赏析导语:《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作者对雍尊师仰慕之意!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注释】⑴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
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⑵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
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
有两角,如蜗牛,故云。
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赏析】此诗写作时间难以确定,可能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作于蜀中。
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
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
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
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
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
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
导语:《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作者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释:
①《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
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
有两角,如蜗牛,故云。
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2]
名句: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①群峭:许多险峭的山峰。
②摩天:上摩天空。
这两句是说,雍尊师隐居的地方,处于有许多险峭山峰的山中。
这些山峰碧绿青翠,高可摩天。
雍尊师逍遥的居住在山中,不愿意记也不屑于记什么年月。
上句言其幽居之环境,下句言其飘然物外的逍遥自在的形象与心态,写隐居之状十分传神。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①青牛:传说老子曾乘青牛西游,过函谷关(或说散关),西赴流沙而不返。
后来用于咏道士的典故。
②白鹤:传说汉代桂阳(今湖南郴州)人苏耽成仙,有白鹤来迎。
后用作咏仙家的典故。
③尊师:对道士的尊称。
《寻雍尊师隐居》是一首五言律诗。
这两句描写雍尊师隐居所在地景色,青牛、白鹤都是道士喜欢的动物——春暖宜人,花开正盛,古松高耸,环境幽雅,青牛庭院卧,白鹤高松眠,好一
派仙家道风。
幽景逼真,写景如画,对仗亦工。
鉴赏:
这首诗首先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
次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
再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
最后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对雍尊师的仰慕之意,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尽在难以言喻之中,而显韵致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