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黄山奇石的描写和赞美。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黄山的奇石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难点:对黄山奇石奇特形状的想象和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黄山奇石图片、生字词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黄山的奇特之美,激发学习兴趣;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教师辅导;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和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4. 课文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 重点句式讲解:分析课文中描绘奇石的句式,如“像不像”、“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6. 想象与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黄山奇石,教师指导;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黄山奇石板书设计:黄山水奇石山像山像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3. 想象一幅黄山奇石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形状和景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描绘黄山奇石时,部分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需要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黄山的资料,了解黄山的历史和文化,下一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黄山奇石图片的展示在情景引入环节,我展示了黄山奇石的图片。

这一步骤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通过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奇特之美,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词,尝试朗读,搜集黄山奇石的相关图片。

(学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黄山图片,简介黄山。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总结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

(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课方案2二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黄山奇石的奇异,培育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如何详细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的,有是如何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结起来。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过程】课前两分钟准备:板书:山今日课前两分钟许老师想让大家谈谈带山字的词语。

一、讲话引入,揭露课题1、方才有同学说到了“黄山”那我们此刻就来聊一聊相关“黄山”的话题。

课件出示“黄山”。

2、有没有同学到过黄山,许老师也没有,那我们一同去实地观察一下,真的有你们介绍的那么美吗?课件出示:看黄山资料录象。

3、此刻你想说什么吗?(看录象后进行沟通)黄山是中国的名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自然风景变化莫测,山体宏伟奇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

今日我们侧重去研究一下黄山的奇石。

(课件出示: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奇”是罕有、特别的意思,由于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二、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2、进行沟通:你读懂了什么?⑴ 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神仙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抚琴”等。

⑵ 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风趣。

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神仙”、“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 也出此刻黄山的山岳了。

⑶ “仙桃石”、“猴子观海”、“神仙指路”、“金鸡叫天都”详尽的介绍,“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抚琴”等简单介绍。

小结: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能够运用在我们平常的作文里。

黄山的奇石既然那么奇异,我们得认真研究一下,他“奇”在哪处。

今日我们来侧重研究这四块奇石。

三、学习第2自然段“猴子观海”1、自由读一读,“猴子观海”它奇在哪处?2、沟通:读懂了什么?⑴ 让学生细读要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绘动向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绘静态的词语,品尝想象的境界。

《黄山奇石》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我们伟大的祖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其中有23个省。有的省份地理面积要比世界上的一 些国家还大呢!
学习课文
谁来提醒大家,在写这两个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南”字第一笔是短横, 竖笔略向左斜。下部要比上部 宽大,里面的竖上端不出头。
写“部”字时注意 右边的“阝”是两笔写 完,最后写竖。
学习课文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 三角形 奇形怪状
学习课文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黄山,知道了黄山上有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 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这些奇形怪状的 岩石,等着我们去好好认识它们呢。
看到这些风景区,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上这些词语说话。
学习课文 说了这么多风景区,请你看看“区”字的演变过程。
“区”的原意是小盆之类的容器,大家看第一个甲 骨文就会发现,它的字形像盆内盛有很多东西。后来慢 慢地演变成今天的简化字“区”,多指地域的意思。
学习课文
省 你还知道哪个省? 你的家乡在哪个省?
仙桃
仙人
仙女
猜一猜,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用“仙”字呢?
黄山仙山多仙果,仙人仙女多神仙。
学习课文
在语文园地一里,我们知道有的字 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 窄,“狗”字属于哪一种?
左窄右宽
学习课文
奇形怪状的石头
学习课文
强 壮 壮 形容有力、强盛时,要用“壮”。 形 状 状 形容样子和情况时,要用“状”。
课文提到了哪些奇石?用直线画出它们的名字。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学习课文 读了这些奇石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你也能像作者这样展开想象,为下面的奇石 起个有趣的名字吗?

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讲解逐字稿

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讲解逐字稿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以“奇”入手,导入新课。

1 Ppt出示“奇”。

师:小朋友们,这个字我们一年级学过了,谁会读呀?你来,你来,齐读。

读了这个字后,想到了什么词语呢?【预设组词:奇怪、奇特、奇形怪状……】2老师再送你两个,我们一起读好它们(ppt出示:千奇百怪奇形怪状)3(ppt第一页“奇”后面出现“石”变成“奇石”),老师现在加一个字,把它变成一个词语了,谁来读读?你来你来,齐读师:那你说说:什么样子的石头叫奇石呢?预设答案:【奇怪的石头,奇形怪状的石头——】对的呢!反应真快,还用上了前面读过的词语呢!4.在我国安徽黄山,有很多奇怪的石头,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黄山奇石》,我们去找找它们。

5.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9黄山奇石(黄山很快就写过去)我们在写奇的时候,上面的大字头,捺要谦让,变成了点,下面的长横拉拉长,稳稳地托住上面。

6 齐读课题。

二、以“奇”为引,初读感知请小朋友们轻轻翻开课本到46页,摆好读书姿势,自由朗读课文,读对字音,读通句子。

别看课文不是很长,但是课文中的生字挺多的,句子也挺长的,小朋友们可要用心哦。

读完后,你能还圈圈那些有趣的石头名字哦,开始读吧。

预设: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这组同学读得很专心!要读出声音来哦!读完后圈圈哦!三检查文中字词过渡:大家在读的时候发现了吧,课文中的词语还真多呢,第一组排着队来了!第一组:著名中外闻名师:你有什么发现?生:都有一个“名”字那你来读读呢?(预设你的“名”读得很到位!)谁再读?(预设:“闻”的前鼻音你也区分开来了,不错!)我们一起读师:是啊,不仅有名这个字,而且名气还挺大的呢!中国人外国人都知道!老师再送你一个词,全世界人都知道!举世闻名师:我也感觉你读得越来越有名气了!第二组:仙人仙桃仙女师:第二组词也来了?谁来读?齐读师: 仙这个字也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国汉字很有特点的,有些字一看字形就能知道字的意思。

大胆猜,什么样的人称为仙人?对呀,仙人都住在神秘莫测的高山里,所以啊,看字我们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教案示例课文标题黄山奇石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视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中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名山。

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

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

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

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

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的风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著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第周星期第节2014年月日
课题
2黄山奇石
教学
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一、作业:
1、抄写生字词。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板书设计: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神奇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教学
后记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3、交流展示
【互动交流】
1.两人小对子:
对子抽查自学自研学习情况
2.A、B组群学:
小组长主持:
(1)看图,用自己的话说黄山奇石。
(2)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
(3)请你来当小导游,把你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
【展示提升】
单元一:我是识字大王!(积极自信地参与老师准备的各种字词冲关游戏。加油,你一定行的!)
要求:1.小组成员安静独立完成。
2.对子间应互查,组长记录错误情况。
师巡视,小组自主进行,展示错误。
同时提醒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
第5段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哦!
dū( )
都<
dōu( )
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尤其()
老师第三次巡查,了解学情。
同时提醒学生读书的姿势
要求:
1.小组按抽签决定展示地顺序。
2.至少一半以上的组员参与,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合作。
(猴子观海)、(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课后练习题】
提高题(坚信你最棒!!!)
3.选择题
“黄山奇石”中“奇”的意思是()
1)少见的、特殊的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4)表示姓
4.选做题
挑选喜欢的石头编童话或把它画下来。
搜集黄山资料,把黄山介绍给更多的人。
(给小组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约5分钟。)
课题: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设计人:刘德平审核:日期:2016.9
学习目标
1.随文学习,会认14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导学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黄山奇石
仙人 仙人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
,伸着
手臂指向前方。

段导读:这段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奇石——“仙人指路”,用了三个动词“站、伸、指”,便把这块奇石写得栩栩如生。

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dū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段导读:这段话介绍了奇石——“金鸡叫天都”。

这几块巨石奇在“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就像公鸡打鸣那样形象逼真。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

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句导读:这句话对少年儿童予以希望,让他们去发现,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的情感。

]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黄山的奇石还
有很多。

有种种神通的人。

啼:某些鸟兽叫。

著名:有名的。

1.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会认本课出现的生字。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录像片。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黄山。

谁认识这个词?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

你们想不想看一看那里的风景?(看录像《黄山四绝》《黄山奇石》。

)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录像,领略了祖国四大名山之一——黄山的奇妙景色。

黄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奇松苍劲,怪石林立,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尤其是黄山的奇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这一大景观——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注音的生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点?
(3)在书上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上面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课文围绕黄山的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块奇石。

)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领读。

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从这一段的内容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一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

第一,黄山风景中外闻名;第二,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第三,黄山风景秀丽;第四,黄山有许多有趣的怪石。

)
(2)你怎样理解“闻名、秀丽、神奇、尤其”这几个词?
2.学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黄山奇石是黄山最突出的景观。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你拿出笔,在书上画出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挂图。

“仙桃石”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课文,圈出重点词并体会。

(飞、落。

)
②小组讨论:“仙桃石”奇在哪儿?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的?
(“仙桃石”奇在石头像桃子,“桃子”刚巧落在石盘上。

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

)
③文中哪两个词把“仙桃石”写活了?(飞、落。

)
用动作演示“飞、落”,体会其神奇。

④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两段向我们介绍了几部分内容。

(这两段介绍了两部分内容,“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

)
②出示挂图。

“猴子观海”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看挂图,圈出重点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猴子观海”奇在这块石头在陡峭的山峰上;奇在外形像猴子;奇在姿势、神态很有趣。

)
结合图文,说说你对“陡峭”的理解。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 从哪儿可以看出姿势、神态很有趣?(从“抱、蹲、望”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来。

)
猴子本身是特别好动的,此时此刻,它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正在看什么?你怎样理解“翻滚的云海”?(猴子被“翻滚的云海”吸引住了。

“翻滚的云海”,就是在高耸入云的黄山峰顶向下看,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

) “猴子观海”真是神奇而有趣,你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
③“仙人指路”又是怎样的神奇呢?出示挂图。

边看图边读这一段。

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描述的?
(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的。

用了三个动词“站、伸、指”,把“仙人指路”描写得栩栩如生。

)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有趣的语气来。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金鸡叫天都”。

)
②“金鸡叫天都”奇在哪儿呢?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了呢?
(山顶上的几块巨石形状很像一只雄鸡,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它奇在“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就像公鸡打鸣那样形象,真是逼真。

)
③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奇石的有趣的样子。

3.黄山奇石真是太神奇了,黄山的奇石仅仅只有这几种吗?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想象它们的样子。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
(2)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请你想象除了书上介绍的几种,还会有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你发现的奇石吗?(还会有“猴子捞月”“猪八戒吃西瓜”“猛虎下山”,等等。

)
(3)请你把你发现的奇石写成一小段话,下节课读给大家听。

4.学完了课文,黄山奇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甲:黄山奇石真是太神奇了。

学生乙:黄山奇石太有趣了。

学生丙:我真想到黄山去看看,领略一下那里的奇妙风光。

5.你们喜欢黄山奇石吗?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齐读全文。

四总结
通过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我们共同领略了黄山的神奇。

黄山奇石奇在形状,酷似某些人或物;奇在有情趣,能引起我们的许多遐想;还奇在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我们的祖国真是太美了,太神奇了!希望同学们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描写景点的句子,把它背诵下来。

1.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时,应注意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为大多数同学没有去过黄山,但如何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资源,让学生欣赏到大量黄山的图片,使他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既有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刻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

在教学中,当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时,为减少老师繁琐的讲解,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想象其他奇石的样子并口头表述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鼓励学
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