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面点制作基本功
中式面点制作电子课件项目4面点制作的基本技术

表4-8 制皮要求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二、提褶包的成形
(1)面团准备:将基本功考核中调制的面团扎水揉制成柔软、均匀 的面团,并进行醒面。
(2)提褶包的成形:捏褶方法为提→拉→推→捏。 (3)提褶包的成形步骤(见图4-1)如下:
① 上馅。左手托皮,中间上馅。 ② 捏褶。右手拇指在皮内、食指在皮外向斜上方抻拉皮子,并向 前推成褶,捏紧。 ③ 收口。重复捏褶动作,直到最后的褶与第一个褶捏合。
4 面点制作的基本技术
实训一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一)和水饺成形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实训一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一)和水饺成形
任务目标
通过对面点制作基本功的练习,掌握 用调和法和面。
熟练掌握搓条、下剂的方法和标准。 熟练掌握单手擀皮和双手擀皮的方法。 通过对常见水饺成形的练习,熟练掌
表4-5 揉制法揉面要求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一、面点基本功考核
3. 搓条要求 搓条要求如表4-6所示。
表4-6 搓条要求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一、面点基本功考核
4. 下剂要求 下剂要求如表4-7所示。
表4-7 下剂要求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一、面点基本功考核
(1)搓条。调制面团后搓条,搓成光滑、粗细均匀的长条。 (2)下剂。把长条下剂子30 个,剂子大小一样、外形均匀。 (3)擀皮。擀饺子皮10 个,以数量343 排列。 (4)饺子成形。用面作馅,包饺子10 个,要造型统一,大 小一致。
实训二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二)和提褶包子成形
任务目标
熟练掌握面点基本功的每一步操作。 考核学生面点基本功,检查学生的
面点基本功实训教程课件

模块四 中式面点制作的成型技艺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成型技法的应用
•理解各种成型技法的形成原理 •掌握运用各种技法
模块四 中式面点制作的成型技艺
训练任务一:挤捏
训练任务一:挤捏
【训练准备】 1.原料:面粉200克,冷水100克。 2.工具:面杖(橄榄杖),刮板等。 【实训案例】
水饺成型
【操作方法】 配料——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成型
粗细均匀,圆滑光润。
模块三 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艺
训练任务四:下剂技艺
训练任务四:下剂技艺 【训练准备】
原料:面团1000克。
【操作方法】 1.揪剂:左手轻握剂条,从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并顺势往下 前方推摘,即摘下一个剂子。 2.挖剂:面团搓条后,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从拇指和食指间 (虎口处)露出坯段,右手四指弯曲成铲形,手心向上,从剂条下面伸 入,四指向上挖断,即成一个剂子。 3.拉剂:右手五指抓起适当剂量的坯面,左手抵住面团,拉断即成 一个剂子。 4.切剂:将搓成的坯条平展在案板上,右手拿刀,从坯条的左边一 头开始,按顺序进行切、剁。
模块二 中式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学习内容:
训练任务一: 认识中式面点制作设备 训练任务二: 认识中式面点制作工具
模块二 中式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学习目标
认识中式面点制作常用设备与工具的种类 掌握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性能 能够熟练的使用设备与工具 掌握设备与工具的保养方法
模块二 中式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模块三 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艺
训练任务一:和面技艺
【制作关键】
1.根据面团软硬的需要,掌握掺水量。 2.和面时以粉推水,促使水、面粉迅速结合。 3.掌握好不同面团的调制方法。 4.操作姿势要正确、规范。 【质量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讲义

《中式面点制作》讲义面点制作的基础操作技术,包括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上馅、成形、成熟等内容。
这些操作技术根据制作品种的不同,又有区别,所以要学会用好,掌握要领,才能制出行美味香的面点第一部分基础操作:(不包括机械)一、调制面团:包括和面和揉面两个过程。
通过这两项操作动作,使调制成的面条均匀,柔软,光滑,软硬适宜。
由于各类面团的性质,要求不同,操作动作所引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如冷水面团要求韧性强、有劲,因此和面和揉面时,要用捣、揣、摔、压和反复揉搓的动作,以使面团吃水均匀,表面光滑,面团柔润。
有事有些硬面食品,还需借用杠子来压,才能刚好的把面团的筋性揉出来。
热水面团的情况则不相同。
在和面、揉面时,需边和边加水,边搅,边揉搓,和好面团后一般不再揉搓,防止产生筋性,失掉柔糯性。
油酥面团和面时,要用擦的动作,成为“擦稣”,不能用揉的动作,因为面粉中掺入油脂,油比水的渗透型慢,特别是容易凝固的猪白油更应注意。
否则,油、面不易结合成团。
而在水油面团时、情况又有不同,需要用揉的动作,这样才能使们结合成团。
二、成形的准备工作:包括搓条、下剂、制皮、上馅的过程。
为面点制品的成形打下基础,这也是基础操作技术的重要内容。
搓条,是把面块错捋成圆棍形的长条便于下剂;下剂是把搓成圆条下成一个个的剂子,下剂的方法是用掐、揪、切等;制皮是用按、擀的方法,把皮子擀成圆形面皮;上馅,既把馅料夹在皮子上包上馅心。
这一系列的操作动作,是在很快的时间内,联系完成的;每个动作都为下道工序打下基础,所以在操作中,每个动作都能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
此外,由于我国面点种类很多,有些品种需要有特殊的基础操作动作,如坤面在和好面团后,要经过溜条、摔条、坤拉等动作;刀削面则是用刀削面团成面条;春卷的皮子是将稀软的面团在热铁勺内摊皮;煎饼是用面糊在烧热的鏊子上摊制而成熟的。
如此等等,都要求有不同的手法,完成操作任务。
面点制作程序图↑→→→→→→↑↑→第二部分面点制作基础知识一介绍几种面团1、什么叫面团各类粮食粉料《包括面粉、米粉、和其他杂粮粉》掺入适当的水、油、蛋、和填料后,加以调制《包括和面、揉面》,使之粘连,成为一个整体的团块即是面团。
中式面点第四章

第二节
(三)模具成形法
1.印模 2.套模
成形方法
3.盒模 4.内模
(四)其他成形法
1.镶嵌法 2.挤注法
作 业
1.何谓成形方法?成形方法可分为哪几大类?
2.何谓手工成形法?它有哪几种?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成形是面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 、 、 、 等操作工序。 2、根据手法的不同,下剂有 、 、 、 等 四种方法。 3、在面点制作中,常用的制皮方法有 、 、 、 和 五种方法。 4、在面点制作中,常用的手工成形方法有 、 、 、 、 、 、 、 八种方法。 5、在面点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成形方法有 、 、 、 、 、 、 七种方法。
第四章
第一节
一、成形的概念
成形技艺
成形的基础技艺
成形是根据面点成各种 形态的面点成品或半成品的操 作过程。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搓 条
制 皮
上 馅
下 剂
第一节
一、搓
成形的基础技艺
条
1.搓条的方法 2.搓条的基本要求 1)搓条时要揉、搓、抻相结合,两手用力 均匀,使条粗细均匀。 2)要用掌跟揿实推搓,不能用掌心。
二、基本成形方法 (一)手工成形法 (二)工具成形法 (三)模具成形法 (四)其他成形法
第二节
(一)手工成形法 搓条 1.搓 搓形
成形方法
手上搓 案上搓
第二节
2. 包
成形方法
①无缝包 (豆沙包、大包子) ②包拢法(烧卖) 1)包的种类 ③包捻法 (馄饨)
④包卷法 (春卷)
⑤包裹法(粽子) ⑥包捏法(花色点心)
第一节
二、下
成形的基础技艺
剂
(摘剂、摘坯) (铲剂) (掐剂)
面点基本功教案-定义说明解析

面点基本功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面点基本功教案导语:面点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方法也有很多技巧。
掌握面点的基本功,可以让我们在家里制作出美味的面食。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面点基本功教案,让大家可以轻松学习并掌握面点制作的技巧。
一、准备工作1.准备食材:面粉、水、盐、油等。
2.准备工具:面板、擀面杖、刀等。
3.准备容器:碗、盘等。
二、制作过程1.制作面团将面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搅拌成均匀的面团,然后搓成光滑的面团。
2.醒面将搓好的面团放入盘中,盖上湿布,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醒发。
3.擀面取出醒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慢慢擀成薄片。
4.切割用刀将擀好的面片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三、制作面食1.馒头将切好的面块搓成圆形,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
2.饺子将馅料包入擀好的面片中,将边缘捏成饺子的形状。
3.面条将擀好的面片切成细条状,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即可。
四、小贴士1.面团中加盐可以增加面团的韧性和弹性。
2.醒面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
3.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油,可以提升面点的口感。
结语:通过学习上述面点基本功教案,相信大家对面点的制作技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实践,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功,制作出美味的面食,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示例2:面点基本功教案导言:面点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制作方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丰富多样的美食。
在中国,面点多种多样,有馒头、饺子、包子、面条等等。
面点的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面食。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面点基本功的教案。
一、准备工作1. 准备食材和工具:面粉、水、盐、油、馅料等。
工具有面擀、刀具、面筋等。
2. 调制面团:先将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再加入盐和油,使面团更加有弹性。
3. 准备馅料:根据需要选择各种馅料,比如鲜肉、蔬菜、豆腐等。
二、面擀与包制1. 馒头的制作:先将面团揉成长条状,再将其分成若干个小面团,用手揉成圆球状。
面点技术

目录4---1 中式面点基础知识 (2)一、面点的概念 (2)二、面点的发展概况 (2)三、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 (3)四、面点制作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3)五、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4)1、面点制作设备 (4)2、面点制作工具 (5)3、面点成形工具 (5)4、成熟工具 (5)5、常用刀具 (5)6、其他工具 (6)4——2 面点制作基本技术动作及操作程序 (6)一、基本技术动作 (6)1、和面 (6)(1)抄拌法 (6)(2)调和法 (6)(3)搅和法 (6)(4)手工和面的要领 (7)2、揉面 (7)3、搓条 (7)4、下剂 (8)5、制皮 (8)6、上馅 (9)二、面点操作的一般程序 (9)1、原料准备 (9)2、工具准备 (10)3、操作过程 (10)4---1 中式面点基础知识一、面点的概念面点制作是中国烹饪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中式面点选料精细,品种繁多,做工考究,营养合理,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面点是面食与点心的总称,餐饮中俗称为“白案”,包括用米和杂粮等制作成的饭、粥、羹、冻等,统称为米面制品。
二、面点的发展概况我国的面点制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成点制作的雏形。
我国面高速发展,物资交流和信息空前迅速,中式面点也迎来了交流和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各地面点也迎来通过对前辈技术的总结、交流和创新,使我国面点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如面点由完全手工生产方式正在向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又如出现了大量的中西风味结合、南北味结合、古今风味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制作精细的面点食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中式面点技术是经历面点厨师的不断实践、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三、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我国地域广阔,气体条件、各地物产、经济发展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我国的面点制作在原料选择、口味、制作技艺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味流派。
面点制作基本技能及流程

面点制作基本技能及流程
1.和面的方法
a)抄拌法
b)调和法
c)搅拌法
2.需要准备的工具:
案台,刮刀,小秤,量杯等
3.和面的基本比例:
面粉500g,糖100g,水220g,泡打粉9g,酵母4g,猪油30g
4.揉面的手法及要求:
a)叠揉法
b)擦制法
c)单揉法
要求:a 面团的原,辅料要混合均匀
b 面团要达到增筋,柔润,光滑等
c 揉好的面团要静置10分钟
5.搓条
1)平均用力推搓,先内后外,边推边搓,逐次向两侧延伸
2)搓条时,搓出的条子粗细要均匀,光滑圆润,无裂缝
3)左右手用力应均匀,推搓的速度也应一致
6.下剂:
1)揪剂2)挖剂3)剁剂4)拉剂
7.制皮:
A.按皮(中间厚,两边薄)例如莲蓉包,豆沙包
B.擀皮(中间稍厚,四周稍薄)例如叉烧包,生肉包
C.压皮(平展,圆整,厚薄大小适当)例如粉果
D.拓皮(平展,圆整,厚薄大小均匀)例如酥皮菠萝包,红豆酥皮包
8.面点的成型:
1)卷---单卷,双卷,例如葱花饼
2)包,例如莲蓉包,汤圆
3)捏,例如叉烧包
4)剪,例如猪包
9.成品的流程图示
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面点成型。
《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教学基本要求(14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面点基本制作技术,面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程序,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法,独立制作各式面点,为学生继续提高技艺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业高素质技术人才所必需的中式面点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中式面点制作技艺的基本操作技术:面团调制、制馅、成型、成熟和美化装饰等操作技能,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达到中级面点师的操作技能。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面点制作的特点。
2. 了解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及代表性品种。
3. 掌握合理搭配宴席面点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熟练掌握各类面团的调制方法。
2. 熟练掌握各类馅心的调制方法。
3. 掌握中式面点常用的成型手法。
4. 掌握面点制作的各种成熟方法。
5. 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季节的变化合理组配宴席面点,具备更新面点制作的技能。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 积极进取,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训练1.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和面、搓条、分剂的技能。
熟练掌握制皮、上馅、成型的技能。
2.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技能标准(见附表1~附表6)(二) 中式面点制作技能1. 煮、蒸面点成熟技能掌握煮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掌握蒸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2. 煎、炸面点成熟技能掌握煎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掌握炸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3. 烙、烤面点成熟技能掌握烙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掌握烤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4. 炒制面点成熟技能掌握炒制面点成熟的技能。
(三) 宴席面点的设计和制作1. 宴席面点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宴席面点的组配。
2. 宴席面点的配置和制作初步掌握宴席面点组配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面点操作基本功任务一:面点基本操作技术——和面一、概述:面点基本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等方面,是面点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基础操作,只有学会了这些基础操作,才能进一步学会各种面点制作技术。
基本技术动作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学习面点基本技术动作是制作面点的主要基本功。
二、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面点基本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2.掌握和面的主要操作方法及适用面团。
3.领会基本技术动作的要领。
4.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学习重点:1.和面的重要性。
2.和面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
3.和面的基本手法和适用范围。
四、环境条件:面点操作台、和面容器(缸、盆)或和面设备(和面机等)、刮板、抹布等。
五、学习知识:(一)实践性知识:和面方法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中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团的质量,能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和面点制作工艺能否顺利进行。
和面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抄拌法、调合法、搅和法等三种,其中以抄拌法使用最广泛。
一、抄拌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多的冷水面团和发酵面团等,在缸盆内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将面粉放入缸(盆)中,中间掏一坑塘,第一次放入水量(占总水量70~80%),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
使面粉与水结合,呈花片状时加入第二次水(占总水量的20~30%)继续双手抄拌成为结块的状态,然后揉搓成团,达到“三光”(即面光、手光、容器光)。
3.注意事项(1)和面时以粉推水,促使水、面粉迅速结合。
(2)双手按照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的方法。
(3)根据面团软硬的需要,掌握加水的次数和掺水量。
二、调合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少的冷水面、烫面和油酥面团等,在案板上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薄边厚的圆形小坑(圆坑塘形),将水倒入中间,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使面粉与水结合,而成雪片后,再掺入适量水揉成面团。
3.注意事项(1)面粉在案板上挖小坑,左手掺水,右手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
(2)操作中手要灵活,动作要快,防止水溢跑到外面。
(3)根据面团的要求,掌握面粉与掺水的比例和次数。
三、搅和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粉料较多,用开水调制的面粉、米粉面团或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等,在缸盆内使用工具进行搅和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将粉料放在缸盆里,中间掏坑(也可不掏坑),左手浇水,右手使用工具搅和,边浇边搅,搅匀成团即可。
3.注意事项(1)调制烫面时,开水浇在粉料中间,搅和要快,使水、面尽快混合均匀。
(2)调制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时,要分次加水,顺着一个方向搅和。
(3)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粉料与水温、水量的比例和次数。
(二)理解性知识:和面的要求和面是将粉粉制原料中加入水(或油、蛋、奶、糖浆等),经拌和使之成团的一项技术。
由于其是面点制作的首要工序,故在操作时必须掌握以下要求:一、和面的姿势要正在和面时,特别是面粉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臂力和手腕力量,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起到省力高效的效果。
正确的和面姿势应该是:两脚自然分开,站成丁字步,站立端正,上身要适当前倾,这样便于用力。
二、掌握掺水比例和面的掺水量与面粉的干燥程度、气候的冷暖、空气的干湿度、水温的高低、面团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有关,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调制冷水面团和温水面团时,应该采用分次(2~3次)加水的方法,使面粉慢慢吸水,面团逐步上劲。
掺水量要根据面团的用途而定。
水饺面团一般是面粉500g掺水150g~175g。
春卷皮面团掺水量在300g~350g左右。
在调制热水面团时,应该采用一次加足,保证水温把粉料烫透。
在拌成雪花片状后淋上少许冷水揉成面团。
蒸饺、锅贴等面团的掺水量在面粉500g掺水200g左右热水。
米粉面团中的烫粉面团是米粉500g掺水量在200g左右。
三、和面的质量要符合面点制作的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和面方法或何种面团,都要讲究操作动作熟练,掺水比例恰当,和面做到匀、透、不夹粉粒,达到面光、手光、容器光的“三光”要求。
四、和面的手法要熟练实际操作时,无论采用哪种手法,都要讲究动作迅速、干净利落,这样,粉料才会掺水均匀,不夹带粉粒。
特别是烫面,如果动作慢了,不但掺水不匀,而且生熟不均,成品内有白团块,影响成品的质量。
六、实施和建议:1.明确和面的手法及要求。
2.本次学习的重点是调制面团,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做些实验面粉500g调制蒸饺皮面团,究竟需要添加多少水,才能符合面团的质量要求。
二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调制150g面粉为例,在3分钟内完成一块符合质量要求的面团。
3.在操作结束时以小组间相互评价、比较,并谈谈自己的操作得失。
4.根据教师的演示,学生进行科学操作。
首先要明白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其次是要善于动脑及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
这里面也包含着教师指导与自己的求学精神。
七、学习评价:1.自我评价(按照和面评价标准)(1)自我评价(2)同学间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2.教师总结:(1)学生在和面操作过程中掌握情况。
(2)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3)教师再次演示,并强调和面操作要领。
相关学习资料:A.制作水饺面团:冷水面团的调制方法:面粉放案板上,分次倒入冷水,拌成雪花片状,用力反复揉搓成光滑而有劲的面团。
注意事项:(1)水温要适当。
(水温以不得超过30℃)(2)要掌握好掺水比例。
(3)面团要用劲揉搓。
(4)要静置饧面。
(使面团中的粉粒有一段吸水的时间)B.制作蒸饺面团:热水面团的调制方法:面粉放在案板上,扒一浅坑,倒入沸水,用刮板由内向外抄拌匀,和成雪花面,摊开晾凉后淋上冷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备用。
热水面团的要求和关键:烫面要求:粘、柔、糯。
操作关键:烫透、揉透、冷透。
操作注意事项:(1)沸水要浇匀:使面粉的淀粉均匀吸水,膨胀和糊化,产生粘性。
使蛋白质变性,防止产生筋力.(2)把沸水烫熟的雪花面摊开散热。
否则制品不但会结皮,而且制品表面粗糙,容易开裂。
(3)要淋上冷水揉团。
这样面团糯性更好,制品吃口糯而不粘牙。
评价标准:和面质量评价标准八、巩固与提高:1.和面的要求有哪些?2.简述和面的手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实例:饺皮的制作一、简介:饺子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点心,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们常以其谐音或取意为“早得贵子”、金榜题名为“骄子”等。
表达人们欢乐、祝福、喜庆的心情。
特别在北方地区,每到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用饺子来招待宾朋好友。
饺子制作的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用冷水调制的水饺和用温水或热水调制的蒸饺。
本项的工作任务是学习饺子皮的擀制,其中包括以下工作环节: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等基本工艺流程。
这些工艺流程是制作大多数面点所必须的程序,也是检验一个人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正确学会操作的方法,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善于勤学苦练和刻苦钻研技术。
同学们根据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二、工艺流程:面粉和面掺水和成团揉面下剂制皮其他辅料三、操作步骤:1.和面:同学操作主要在案板上进行,和面运用的手法主要是调和法。
温水面团的调制方法:采用50℃左右的温水掺入面粉中,(加水量比冷水面团稍多),揉制成软硬适当的面团。
提示:也可以用一半沸水烫面,一半冷水面,掺和在一起揉成面团。
注意事项:(1)水温要掌握得当。
(2)要散尽面团中热气。
2.揉面:揉:关键:既要揉“活”又要有“劲”。
用力要适当,顺一个方向揉,不能用力过猛或来回翻转揉面,使面团揉至表面光滑即可。
3.搓条:手法:双手掌跟按住面团,均匀用力推搓,先中后外,边推边搓,逐次向两侧延伸。
剂条的要求:搓出的条要求粗细均匀(制作饺子的剂条一般以直径2公分为宜),表面光洁,符合制品规定的质量要求。
4.下剂:先将搓好的剂条,用左手捏住,露出与坯子相同大小(大约2公分长)的截面,然后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面剂使劲顺势摘下。
5.制皮:制作饺皮:摘下的剂子每只重12.5g的剂子,用掌跟向下按成扁圆形,用面杖擀制成直径8厘米、厚薄一致、圆整的皮子。
四、交流与反思:1.面团的软硬程度对饺皮制作有何影响?2.如何才能使擀出的饺皮更符合要求?五、评价标准:饺皮评价标准(面粉100克)任务二:面点基本操作技术——揉面一、概述:揉面的作用是使面团内部结构进一步均匀、增劲,表面光滑、柔润等,这也是衡量面团质量的关键。
揉面基本技术动作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面点揉面的重要性。
2.掌握揉面的主要操作方法及适用面团。
3. 掌握揉面的操作要领。
4.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学习重点:1.揉面的基本手法和适用面团。
2.揉面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
四、环境条件:面点操作台、面点刀具、盛装容器、刮板、抹布等。
五、学习知识:(一)实践性知识:揉面的手法在面点制作中,根据不同的面团应该选择不同的揉面方法,达到揉面的要求。
揉面主要可以分为捣、揉、揣、摔、擦等五个动作。
一、捣1.适用范围面团数量较多,要求劲力较大的冷水面团、发酵面团、水油面团等,在缸盆内操作的方法。
2.操作方法在缸盆内双手握紧拳头,在面团中间用力向下捣压,使面团向缸的周围延伸,再把面团叠拢到中间,继续捣压反复多次,直至把面团捣透上劲为止。
3.注意事项(1)双手握紧拳头,要用力向下和周围捣压。
(2)捣压的次数与程度,以面团光滑有劲为止。
(3)在捣压冷水面团时,可以边捣压边加少量水,这样面团更加容易上劲。
二、揉1.揉面姿势身体离案板一拳,两脚稍分开,站成丁字步,上身稍前倾。
2.揉面手法可以分为二种方法:(1)双手揉:双手掌根压住面团,用力伸缩向外推动,把面团摊开;从外逐步推卷回来成团,再反复向外推动摊开后翻卷,直至成为光滑的面团。
适用于揉较大块面团。
(2)单手揉:左手压住面团后部,右手用力前推,再把面团翻卷,反复推压翻卷,直至面团光滑为止。
适用于揉小块面团。
3.揉面关键⑴既要有劲,又要揉活。
要用手腕着力,又要着力适当。
⑵揉面必须顺一个方向翻卷,面团内容易形成面筋网络而光滑。
⑶根据面团的要求,确定揉面的时间和质量。
三、揣1.适用范围面粉数量较多或面团较大,在缸盆里操作的方法。
2.操作方法将双手握紧拳头,交叉在面团上揣压,边揣边压边推,把面团向外揣开,然后卷拢再揣,反复多次揣压至面团光滑为止。
这种方法与捣的方法比较相似,在面团较大的情况下,会同时使用两种方法,使面团快速达到光滑有劲的目的。
3.注意事项⑴捣是握拳向下捣压,而揣是双手握拳交叉揣压。
⑵也可以边揣边沾水,使面团容易上劲光滑。
⑶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揣的力度和时间。
四、摔1.适用范围适用于面团较软、劲力大的面团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