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宋月华

内容担曼文本分三部分,总结近年不断谈论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王个原因;分析了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理解为真实性的诸种因量及科学和认识论发展的甘景;指出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却长期困扰着史学界,成为史学家不断谈论的新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有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指导;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是就其能发现阐明过去、说明现在、指导未来的规律而言;有人则把历史学的科学性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比如,发表于(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的。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以下简称扬文),即是如此。该文认为:“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诸位同仁。

近年来。始终有人不断地谈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文革”时期,“四人帮”以嫉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始作桶,暗放毒箭,大搞影射史学。他们用主观杜撰的儒法斗争史来构筑蟹个中国思想史;借“批孔”大批“宰相儒”影射周总理;俗所谓“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以“揪现代大儒”,企图打田一大批老干部,炮制所谓。中央法家领导集团”以阴谋组阁;借“风庆轮事件”批所谓“投降卖国”的“儒”;借所谓评(水济)以宋江架空员盏,恶毒政击邓小平同志。江育更借吹捧吕后、武则天妄想实现其现代女皇的梦想等等。以历史影射现实,企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枚。o把史学践踏得不成样子,严重损害了历史学的声誉,使一门严肃的科学变成了他们搞阴谋的工具,沦为他们役使的婶女,窒息了历史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为了肃清其流毒,为了解放思想、澄清是非,开始了对他们的深入批判,对这仲订尊革命旗号的极“左”思想开始了清算。为了历史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置又受到大家的普遍雹视。关于这一点,杨文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过去强调党性或阶级性,招它们凌架子科学性之上,甚至认为越革命就越科学,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珐污了历史科学的声誉。其次,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出现了不尊重历史事实,将古人现代化、以历史比附现实托古改制,甚至因现实需要改铸历史的倾向,使历史沦为现实的注脚。比如,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的人,用西方的发展道

路来裁剪中国的历史,强中国就西方,抛售了种种奇谈怪论。什么早熟沦、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不典型沦、超稳定结构论等等,都是这种戴有色眼镜的产物。因为他们处处以西方人的脸孔照中国,必然造成中国人头发不黄、眼球不蓝,这个不是那个也不行。由现实而及历史,使历史蒙受了不白之冤。然而,他们的批判经不起推敲,根本不符合历史实际,缺少起码的历史常识。比如,处于主张大力开放的善良动机,他们批判中国古代历来闭关锁国,从而造成了今天之闭关落后。但是,只要稍行历史常识的入都会如;逻,八故始终足小国古代的主流。不然。几千年的民族大融合没法解释,盛唐长安的各国留学生没法解秤,三条婉蜒起伏、横直欧亚大陆、连续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之路也没法解释。针对这种连基本的史实都汉捣请进。就育目闭幽发疆、乱作主张的“海派”学风,人们提出了质疑。这是史学界重视历史真实,提阴历史科学性的又——个原因。第三,从整个中国史学发展田程来讲,雹荣笔直书、求真、不6b不隐足—‘个传统。从9:的起源来说,。 ”字,许懊(说文解字)解彬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巾,中,正也。”段五裁引(玉藻)人右史之育解释记事,以“君举必书。良史节法刁;隐”解即中正。江水则进而认为“个。为育府之簿书,“凡官有簿书谓之中,故诸宙言治中受中,小司逮断庆民议狱之中,皆谓搏书,犹今之案卷也。此中字本义,故革文书者,调之史。”①既如此,更要求如实直书,所以,从史的起源及职能来说,如实直书、公正不隐这一点看的是比较清楚的。从史家流传的故事巾,如南史氏、麓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都说明捣历史研究是以求真为历史学的最高宗旨。近人王国维曾赞曰:“国韧之学大,乾弱之学招,迫成以降之学新。”o乾窥之学核在何处呢?乾船之学就是考26学,精就箔在考据上。乾届学者拘泥于一字一句的点滴史实的考据,他们的根本宗旨就是刨根问底,恢复原来的面目。主张读书耍跟如明月,大小批缪均不许放过。考据之风遍及全国,史家不以考据即不足以齿诸史林,把史学引入到考据学之一边。当时虽曾引起过章学诚文化史学的强烈反抗,但胚夫够树,仅溜氏之力用能抵此经风骤雨,考据之学顺势发展着。直到回顿刚疑古求真,僻斯年建立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以及要把历史学建设得如同地质学、生物学一律的科学之箔神,实质上都是抱着同一宗旨的。这种以考据为能事之风,影响中国近三个世纪,直到七十年代末仍有“回到乾易去”之议沦,史坛求其之风。不可谓不盛。本来十九世纪是自然科学大丰收的18纪,人文科学纷纷向自然科学贸齐,追求历史学的科学也就促成了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天然结合。这是把历史学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的第三个原因。

从整体上翟,这种强调科学之风与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可以说且一脉相承的。前两个原因是直接的近因而后’—个原因是内在的

根本原

H,。

在1:述背段”厂,把历史学的钠。学性理解为真实做有一定道理,宵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

持先,以注的史学家所推祟的“直书”和“求真”,都是讲的一种史德、并不是史学的最高准则,更不是就史学的根本位务而言的。比如,孔于认为“书法不隐”才是“良由”。6I刘知几认为“吸而知其丑。憎而知其镑,善恶必书,斯为实尿。”⑥指出“如茵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咫,披我元件,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按名今古。至若齐史之组赋,司马迁之述汉非,韦田仗正于吴朗,崔浩犯讳于旗国,或身膏斧销,取笑当时。”刘知己对此非常赞许,认为象“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错之肆悄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o因为阶级社会,历史的者述解释权操持在统治者手巾,历史总是被歪曲,所以,史学家总是特别推祟那些敢于“荣笔直书”、拥有“宁为兰折玉碎,不作瓦砾长存”之钟律气节的良史。这实际上是从史德的层面—2:营怠的。不是就历史学的基本届性而亩的。

在西方也是如此,希罗多箔在写(希波战争史)时声明:“我的责任是在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并:11一定就相倍这些事实是真实的。——我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酱作。”②公元放二世纪欧洲员著名的史学家波里比亚,也是主张求真的。他说:“‘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如果挖去某人的双目,这个人统终身残废了;同样,如果从历史lh挖去了‘真实,,那么所剩下来的岂不都是无稻之淡。”④这种求真、直书的传统,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姓史学家加以自勉的优秀美部。都是就文学家所应有的史德这一思面而百的。这种良好的史镕,当然要影响到他们的治史方针,必以求真为要务。但是,这还不能算是—‘种治史的广泛原则,也不是就历史学的基本周性上来谈论科学性的。至于后人据此加以推广,将这种质朴的.守真变成为穷根索源,以考据为最高目的治学思想,这是后来的事,此处暂且不论。

我们知道,历史作为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变化过程,是纷蟹复杂的,只追求一种史镕还远远不够,汇必须于历史有—“套醉学的认勿理念和手段,否则。也必然同样台流于空谈。五不雕不成拐.历史之原

状即或能求出来,摆在面酣,如不借助于主体加以认

识,仍不过是一堆毫无意义可育的废品而巳。比如

对于封建社会史,古代史学家始终颂扬着直书、实

录,然而,如果我们没有唯物史观的锐利武器,不能

指出剥削阶级的阶级局限,看不出他们仗警歪曲历

史、篡改历史之弊病;固守其窜句,必然弄不清历史

之真相,反而会被潦赛的育词所迷惑。所以,史锡只

是一个史家所必备的索质之一,而不是全部。

当然,史德与史学家的才、学、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更不是对立的,它们有内在的统一性。有丰富的才、学、识三长,而不具备良好的史撼,不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而只有史穗没有系统的历史认知理论,更谈不上史学家。竭正了这一态度,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赛的。只讲史槐,以此代替一切,必然窒息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求真、真实是历史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并不能涵摄整个历史学,把历史学的科学没等同于真实性是一种误解。

其次,长期以来,强调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教条主义的保护神。历史研究当然霄婴科学性,但科学性决不等同于真实姓。历史学是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如果离开了人的思想、理论的指导,追求一种绝对客观的“排除了主观”的纯粹历史,不仅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要追求真实、客观就必须排斥主观的因赢,然而,历史学又不可能离开主观。这样就使一批人相信只有经典作家说过的、肯定的才是科学的。只有这种育论才可以指导历史研究,否则即认为是的科学或反科学的.盲目搭斥其他理论,拒绝史家的主观能动作用,控越发展,宣息了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一种教条主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越洪真实,越追求真实,就势必越固守经典作家的柬句教条和格守一些具体的结论,就越排斥新思想,排斥研究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越燃越紫,最后就只舱卡住自己的脖子。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难物史观是正确的,它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我们历史研究的指南,但这不等于说,马克思、思格斯的一切具体结论都是正确的,更不能把它视为万古不变的教条。

再次,就历史的研究过程而言,把历史学的科学住等同于真实性,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大家都知道,历史作为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变化过程,一去不复返,它到底是个什么样于,谁都不知道。比如:3于之为孔于,已经过去,万古不变,但这个绝对的3于,我们永远不能知道。历史上所知的孔于,是后1对于上述“不可知”的孔于的主观认识,因为孔于』貌怎样,谁都不知道。孔于死后百年左右,通过(5语),我们可以看出,再传以三四代的糯家弟子把l子视为圣人,视为诲人不倦的大师,视为不得志的J才,看为中国传统与正统文化的提倡者,凡此一切1多少合乎百年前孔子在世时的事实,倒显得不那d重要。所可注意的是,(论语)中所表现出的这个子于,正是战国初期政治社会开始大乱时,主张保守C求安定的儒家思想。他们都希蟹借薯复古以安全食会,所以也就描写了一个好古博古的大师与圣人再进一百年到了战国晚期,如以(苟子>一书的孔3为代表,孔子已作为各国的摄相,七日而诛少正

卯成风十足,是(论好)中历不见的。孔于又为鲁司寇、断案的方法奇持,为一般人历不能了解。鲁君向3l于问难,孔于竞傲气十足。通过这个孔于我们可U省出战国中期以下的百家争鸣,群士争助,各思谋桶一宫半职的热中之士,所特别标检的故事。这个31于巳远不如(论语>中的孔于之超然,其分别就在团国初期的儒家尚不似战国中期以后儒家的急求樱进,而急求仕进正是战国中期以后诸子百家的共同特征。对于这种情况有两种代表性主张:一是科学主义历史哲学主张应该通过不同的关于孔于的记载,进行比较、考证,直到最后弄清孔于的本来面目。即求真,主张不要被各种现象所述感,耍透过记载考的主观,并排除这种主观,要拨开乌云见霄天,这或许符合畅文把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的主张;另有一种意见认为。孔于原貌如何,谁都不知道,也不必去追问,我们只要透过(沦语)、(葡于)中有关孔于的记载,搞清楚战国初期与中后期不同时代的追求与特征就足够了,因为这种”绝对的真实水难求得,即或求得也无意义。有意义的过去,真正的历史知识,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对于过去活动的认识。”这个认识当然是主观的,它的价值也是主观的。“生而为人,不能脱离主观,一只要人仍为人,他对于来来只能摸索,对于现在只能猾测,对于过去只能就他对于现在的量法与对于未来的希望而给它一个主观的意义。Do这种主张认为历史学本身是主观的,历史过去如何,不知道也不必去追问,关樱在于人为地赋给它某种解释和意义,这是人文主义历史曾学的主张。①

在人文主义历史哲学看来,历史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认识、解释,并不在叹息已逝的过去。就现实而官,历史虽一去不复返,但现实却是此在的,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摆在我们面前,这可不必去埋怨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对于现实,如果我们不透过杂乱无彦的现象,喀去一些无意义的琐事,借助于主观思维,提出某种解释。赋予—定意义的话,那么现实虽摆在我们面前,但又有什久意义呢?历史也是如此,历史作为过去的现实。也必然层峦摄婶、蟹茂芜杂,不可能也没必要皓首穷经,企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只能把历史上的大事、大致经历搞清楚就足够了,搞历史研究并不是就事沦事,而是因事论理。其实,对于科学史学派而盲,真实绝对客观也水远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傅斯年是标榜科学史学的.对于客观一事,他只是承认:“在社会科学和在自然科学一样,是个理想的境界,窑寐求之,尚义求之刁;得。仿保庄于说:‘规不可以为圆·,也仿佛‘几何原本,的命题,是不能画出来的;然若完全放弃了这个祈求,以为一切社会的方法都是从某一种主观的法规,这对于社会科学之进步,当然是一个大障碍了。o⑥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而已。然而,傅斯年曾极力主张罗把历史学建设得如同地质学、生物学一样的科学。但是。后来却不得不求诸多元主义,

开始怀疑起客观来。既然真实对于历史学来说是一个理想境界,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杨文还主张历史学的科学性就等同于真实性,以求真为耍务,认为追求科学就是迫求真实,槐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岂不是要把历史学引入死胡同吗?不关注现

实,“知古不知今”。不注重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历史学必须失去生命力和方向。当然,人文主义历史哲学派把史学变成一种毫无客观性可盲的相对主义的东西,我们也是不赞同的,这里姑且不谈。 ·

最后,我们不妨把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的背景再放大,迟求纯客观、排除主观的真实,这种“科学”思想实际上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发展的产物。

经典物理学(即牛顿物理学)的创立,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这种建立在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观念上的经典物理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低速世界运动的客观规律。由于牛顿理论构造上的裕美和实用的巨大威力,使人确信它已完全解决了宇宙中的全部问题。但经典物理学是从封闭、简单的世界田景出发,适用于解决单个粒于和单个轨道的运动问题。在经典力学中,时间是可逆的,这样也就谈不上发展、变化,过去与未来就毫无区别。在这个世界图景中,每一个粒于都按既定软道运动。整个世界象一个招密、严团的庞大机器,只要一经推动,齿轮就会按既定方式传动下去。过去决定耪未来。只要知道厂一个系统的韧始状态条件,既能按着运动定律推算出这个系统今后的一切状态。未来是由过去严格决定的,因而被称为决定论。在这种背景下,兰克提出了史学家应该而且也能够超然物外地纯客观地“按历史的本来面目来书写历史”。这就是追求纯客观历史,企图建立科学的历史学.把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的大背景。这种根源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实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对于这一现象,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个进行过批判:“人为了历史而存在,而历史则为了证明真理而存在。在这种批判的庸俗化的形式中重复了思辨的高见:人和历史所以存在,是为了使真理达到自我意识。”因此,“历史也和真理一样变成了特殊的个性,即形而上学的主体,而现实的人类个体反例仅仅变成了这一形而上学的主体的体现者。”四这种把人类历史与自然运动机械比附,必然导致对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的忽视,对个性的抹杀。所以,19世纪后半叶德国勃兴的历史主义思潮,便是对这种机械论的挑战。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雷出,把科学性与真实性等同的历史阶段链和局限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沦的出现,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权威性。相对沦把物质与时空密切联系起来,空间连同时间一起成为随运动速度而变化的东西,彻底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说。员于力学体系成功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不仅推翻了原于是物质不可分的最

小微粒的传统观念,更有意义的是它捎毁了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

论。“员于跃迁”打破了“自然不飞跃”的古者格言。“酗不准原理”使任何判断性实验成为不可能。“任何一种研究自然的目的,原先是尽可能按照自然界本来面目,也就是在没有我们的干预和我们的观察的情况下去描述它,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o“这使得严格把世界和我汉分开成为不可能了。”①自然界已深深地入比了。现代科学彻底打破了机械决定沦的幻想,那种

认为在“世界之外”完全客观池反映外界、精确预言

未来的一切,实际上只是一种神话。”人是万物之

灵。,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之区别于动物界,就是因

为人有思想、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是一种有目

的、在一定理沦指导下的社会活动。动物只能消极

地适应、受制于自然,而人却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并改

造自然。人类能够在实践中选挥——创造薯自己的

命运,而不是一种脱离人的神秘力量在决定着人类

的命运。

科学已经丧失了那种君临万物,不偏不倍,作为最后仲裁者的无尚地位。我们今天的史学研究也不应抱残守缺,纠缠于历史真不真实这一无法成立或者说无法证实的命题不放。顺应时代潮流,把史学科学性探讨的重点,由单纯强调对客体的6L识,发展到对容体和主体的认识并重这一角度来力D以雹新思考。

毫无疑问,历史学当然是一门科学。与其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从而导致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沦争的话,勿宁说历史学原本就是一门人文科学。(此点容另文洋沦。)对其科学性须予以雹新解释。如果还以历史学是否真实作为衡量其科学性的标准,则是不合时宜的,也是片面的。历史学发展到今天再在是否真实,是否能客观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上争来吵去,已经毫无意义。

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历史嚎实对科学的历史学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比如说有云彩是下雨的必要条件。没有云彩下不成雨,但是有云彩不一定天天都能下成雨,如果没有其它条件,云彩或许永远下不成雨。历史学也是如此。“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官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no历史学的琴弦,还要靠史学家指头的拨弄。我们说历史学是科学,是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变化过程能提供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同时又因为人类社会确实存在

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通现象(即规律),所以,历史学不仅能够成为科学,而且本身也确实是科学的。这种史学的科学观承认史学寥体对主体的最终决定作用,同时又承认主体可以能动地置铸客体,创造并反映史学的客体。它要求历史学家在置构历史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必须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志越、滞要,首先创造自己的主体,置构自己的心灵。同时,这种创造与置构又不是主观随意的,最终要受史学客体的制约。这种经过主体的鉴别、筛选、化台、提升而量构的历史,表面看似主观的,受历史学家的心灵活动支配,但它的内容,实质上则是客观的、有根据的,因而也是科学的。这样就把唯物史观作为一种自觉的研究历史的理论武器,而不是教条。这既坚持了历史学的科学认识功能,又在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就史学的容体而亩,大致可分为商部分:一是历史基本事实,二是历史知识(或有哲学意义的历史)。历史基本事实是指确凿存在过的并且能够认识的历史现象,比如孔于的存在,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确确实实有这样一位思想家。再如,公元6D 221年,察·始臭统一中国,我们知道战国末期碗确实实有一位案王赢政,他灭六国统一了中国。求真,应是对这些基本事实的考证、考实性认识。对于这种历史基本事实,尽管它B过去,无法直接证实,但仍可以勾道,因为史料可证实。不能因为它巳过去,而史料又有主观之介入,就否认这一基本事实的存在。否则,历史学就失去了成为一门科学的资格。而对于孔于的思想学说如何?赢政怎样统一。因什么而统一?则是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的问题,这种解释是霄耍不断雹新研究和改写的,因为时代必然要求这样。对于这个问题,历史相对主义错在连这一基本事实也不承认,而历史客观主义又一味强调求真,省不到历史解释的相对性,或者说,只强求历史按它的模式解释,而不允许别人有另外的解褥,从而使历史学只拘泥于点滴事实和干篇一律,覆不到历史的不断交化和发展的一面。

对于有哲学意义的历史(历史知识),一般地说,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这是进入史学家视野的真正容体。对于这些历史知识,不要说历史真相说不太清楚,就是真相说得再清楚,也有署问题的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的各种不同看法,这是允许的。对现实的认识和解释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这是否说历史就没真事了?成为相对主义的东西,没客观性、科学性可育了呢?不是的。它的科学性就在于:从广义上说,我们承认历史的基本事实(历史本体)制约着对历史的解释,制约着有哲学意义的历史。换句话说,有哲学意义的历史随蓉时间的推移,总是朗着与历史基本事实相吻合而不是相背离的方向发展。所以,从根本上说,历史学是科学的、也是客观的。

在这个问题上既要批判历史相对主义不敢也不愿讲求真的错误,比

如,只要他们认为某种历史现象没意义,该历史现象就不存在了,这是一种走极端的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又要批判历史客观主义把求真作为史学的最终目的,贬混历史学。客观地说,求真只是史学的初级阶段,远远没有完成史学所应该完成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史学区别于旧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即此。早在1929年,郭沫若就指出,对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整理,的终极目标是‘实事求是’,我们的‘批判’精神是要在‘实事之中求其所以是,。,整理,的方法所能做到的是‘知其然’,我们的,批判,精神是要‘知其所以然,。‘整理’自是,批判,过程所必经的一步,然而它不能成为我们所应该局限的一步。”o对于历史。我们不仅要知道其当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这就需要认识、解释,要运用历史知识,要借助于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的理论武器。如果将史学仅停留于求真的初级阶段,把求真作为史学的最终日的,只会降低史学的地位,把史学研究引入死胡同,直至取消历史科学本身之存在。

因此,史学研究既要避免钻牛角“捉虱子”,把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的错误,又要防止不顾历史事实。喷云吐算”、官之无物的错误,使历史学尤其是历史认识论研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注6:①用朝民答:(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杨向群:“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见<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4期。

②转引自葛思春主编:(历史科学报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④王国维:<现堂集林)24卷。

⑤(左传>宣公二年。

⑥刘匆几:(史通·惑经)

⑦(史通·直书>

⑧⑨转引自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棍要)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

20、53页。上海人

⑥宙海宗:“历史过去释义”,(中央时报)(昆明版)民国35年1月31日。⑩参见侯云颠:“值海宗早期史学思想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3期。

⑥(傅斯年全集>,[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四册,第364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第100—10l页。

0w·海森堡:<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g78年版,第77页。.

⑩w·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2页。此处均转引自冒团“自然观与历史观”一文。

⑩转引自“论历史思维”一文,<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4期。

⑥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自序”。(作者: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宋月华 内容担曼文本分三部分,总结近年不断谈论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王个原因;分析了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理解为真实性的诸种因量及科学和认识论发展的甘景;指出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却长期困扰着史学界,成为史学家不断谈论的新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有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指导;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是就其能发现阐明过去、说明现在、指导未来的规律而言;有人则把历史学的科学性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比如,发表于(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的。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以下简称扬文),即是如此。该文认为:“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诸位同仁。 近年来。始终有人不断地谈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文革”时期,“四人帮”以嫉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始作桶,暗放毒箭,大搞影射史学。他们用主观杜撰的儒法斗争史来构筑蟹个中国思想史;借“批孔”大批“宰相儒”影射周总理;俗所谓“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以“揪现代大儒”,企图打田一大批老干部,炮制所谓。中央法家领导集团”以阴谋组阁;借“风庆轮事件”批所谓“投降卖国”的“儒”;借所谓评(水济)以宋江架空员盏,恶毒政击邓小平同志。江育更借吹捧吕后、武则天妄想实现其现代女皇的梦想等等。以历史影射现实,企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枚。o把史学践踏得不成样子,严重损害了历史学的声誉,使一门严肃的科学变成了他们搞阴谋的工具,沦为他们役使的婶女,窒息了历史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为了肃清其流毒,为了解放思想、澄清是非,开始了对他们的深入批判,对这仲订尊革命旗号的极“左”思想开始了清算。为了历史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置又受到大家的普遍雹视。关于这一点,杨文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过去强调党性或阶级性,招它们凌架子科学性之上,甚至认为越革命就越科学,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珐污了历史科学的声誉。其次,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出现了不尊重历史事实,将古人现代化、以历史比附现实托古改制,甚至因现实需要改铸历史的倾向,使历史沦为现实的注脚。比如,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的人,用西方的发展道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7-07-27T09:37:06.6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作者:张彦珠[导读] 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730600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地位却从未提高过。受到中高考升学率的强劲压力,历史一直处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被冷落的位置,以致历史教学在这些年来从未有过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历史课备受冷落,历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被忽视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历史老师也很少回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用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历史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得到的经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寄希望于对我国的历史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师反思进步成长 一、历史教学现状 1.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但新事物到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朝夕间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如当今的历史课程,虽然国家在新课改中要求历史课为基础课,必须让学生好好学习它,而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程的地位还是相当低。对某校历史课程课时的调查中显示,学生每周上历史课最多只有三个课时,这其中包括高中的文科班。看到这样一个数据估计令大家触目惊心,但这就是事实,只能接受。 2.交流少,研究少。历史课因为不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省市还是学校都很少组织交流研讨会,所以历史课是很少融入新的见解、新的想法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历史老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学课件对历史课程进行生硬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学不到应学的知识,就连历史课本身也是没有进步和发展的。 历史课程虽是对过往事件的一种认识和了解,看似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实际上却需要更多的思想汇聚。要解读一门学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单就一种思想偏执地思考历史事件所带来的警示和借鉴,很容易陷入一种思想局限的窘迫之中。所以,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交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 3.师资少,素质低。师资不够且素质较低是我国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观察各大中学的历史教师,可以清晰地发现,历史老师只有寥寥数位,且大部分不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对历史的了解大多局限在简单的基本历史课本之中,自身在课后也没有对相关的一些历史读物有研读的精力。 二、教学反思的必要 1.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的角色转换,无疑反思性教学是让高中历史教学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教育要求,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反思性教育是大势所趋。新课改之后,体现了更为人文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是一个时代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非是以课本为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适合学生,尤其是历史这样一门看似死记硬背,实际更需要开拓性思维的课程。死板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在这样的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十分有限。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一是自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二是他们的反思可以影响他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尽量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求索,最终他们也会在自己努力中获得答案,还拓展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思想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本思想,课堂以老师为主,主要是老师为核心带领学生学习。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大多是照本宣科,既没有可疑点让学生提出疑问,也没有创新点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和意义。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反思:第一,备课反思。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做的一系列准备。在备课阶段历史老师就要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反思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多给自己提些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课中反思。在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对自己所上课程没有兴趣,老师就要反思:今天的内容有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有没有与之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联系?是不是可以从中穿插些别的内容…… 第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对一天课程的一个总结和反省,是发现不足的最好时机。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自己一天上课的情况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总结自己在课上的优势与不足,反思在课上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得到提升。课后反思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周明芬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4,(48),56。 [2]陈澎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研究[J].治学之法,2011,4,(28),66。 [3]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教学实践,2013,1,20。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初二政史地]浅谈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收获、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学得怎样。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师生的课前准备 一是了解学情,紧扣目标,充分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好的脚本,才能有更精彩的表演。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了解学情,农村初中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且良莠不齐,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材,以学生的眼光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特别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历史课程的三大目标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就成了海市蜃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演变成“无土栽培”。 二是引导并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和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会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的效益,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激发兴趣与调动积极性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导入的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悬念导入等。 二是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人物画像,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要注意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课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四是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热情而富有想象力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流畅、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是转变观念,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能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验到历史课的真正魅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三、知识的落实与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摘要]历史剧因其取材方面不同于一般影视剧的特殊性而往往引发争议,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剧从本质上来讲是以历史为题材而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历史进行艺术化讲述意味着允许虚构。历史剧面临的困扰不在于正说与戏说两种样式之间的比例是否失衡的问题,关键在于历史剧整体创作理念的厘清,正说、戏说各自承担起题中应有之义才是历史剧的出路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剧正说戏说创作理念 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视剧。顾名思义,历史剧所叙述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历史上有其人其事。这就意味着历史剧不等同于古装戏,历史剧是古装戏之一种,与一般古装戏不同的是它的讲述不可任意为之。而应以历史为取材来源。同时历史剧又是以剧为本体,这决定了历史剧不是严谨的教科书。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某种视角的对于历史某一片段的审视、渲染、发挥,应该凸显它的戏剧本色。 时下的历史剧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研究着笔墨于历史剧分类的精细化上:不论是将历史剧两分的历史纪实剧、历史故事剧:还是将其三分的历史正说剧、历史亚正说剧、历史戏说剧,或是正说剧、改编剧、戏说剧:此类研究往往

是将已有剧目进行归类,分别列举其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特点之所在。种种类别划分自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止步于类别划分与特点罗列,此类研究对于历史剧的再创作并无多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种研究致力于析解历史剧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差异,以历史记载为准绳指摘历史剧的失误,探讨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做法仍有欠妥之处。 首先,探讨历史真实问题以历史记载为准绳难以立足。历史真实问题即历史剧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事实。历史记载是主观化之后的产物,因此,以史书为准则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就等于以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为标尺度量另一种思想产物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立足的。当然,历史记载的主观色彩并不能成为否定史书文献在研究历史方面所具备的价值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某些荒唐的戏说剧以“历史不可追寻”为理由进行自我辩解的挡箭牌。确定的一点是。纠缠于历史剧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偏差、要求历史剧“为史学买单”,这种做法有失允当。 第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历史真实是实有层面的,发生过的、存在过的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虚假的、伪造的:艺术真实则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现的内蕴的真实。是抽象层面的,具备历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就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之所在。倘若拘泥于历史真实的严正,失去了趣味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历史剧只能沦为生硬刻板的教科书。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尽量在课堂上少讲,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老师角的轻松学生学的省心。 第二: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教参和课标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教学几年来,感觉自己的知识好像越来越少,能给学生的也不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教师要竖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在上课的某一个发问,不是你看了几本本学科的教科书里能给你的。我们的某些奇妙的教学设计的诞生,不是你看课本所得到的,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从某个所谓名师那里学到什么对你非常管用的“教学技巧”,所有这一切都是靠你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第三:要有一种洗课的意识。课前的洗课,如同洗菜、洗衣服,去掉不需要的东西,使课堂不臃肿,提高课堂的效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等,都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和思考。 第四:要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第五,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行为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聂幼犁教授认为:“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 教学就其效果判断,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所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主导着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有效性在实践上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就是学生是主体主动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兴趣需要培养。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政事堂 3.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4.明确提出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中国割让出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到19世纪80年代,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三大 8.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外国的侵略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洋务运动的诱导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0.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真实性和原真性

87 讲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有 “真实性”和“原真性”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这涉及到英文的翻译,也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正确表述。 先说翻译,英文“authenticity”这个词有“真正”、“真实” 的意思,也有“确实”、“可信”的意思,还有“原初”、“最初”的意思。一个生活中的词汇用到专业的学术文章中,往往有其特定的意义,或是用了原词的某一部分意思,或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调的是一层新的意思。在《威尼斯宪章》中用了它,取的是什么意思?强调的哪一层意思呢? 《威尼斯宪章》中讲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一是规定要保存历史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二是要保存全历史信息,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如同让人读出历史长卷的各个章节;三是修补时要和整体和谐,但又要和原来的部分有明显区别,让人可以区分真假;还有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件所强调的真实性包括了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即由最初刚刚建成的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并非只是要求原初的真实。 再看看中国在法规政策方面的说法,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文物的保护维修应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何为“原状”?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公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说:必须原址保护,易地保护要经批准;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工程应当尽量多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的痕迹,恢复的部分应以现存实 物为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原状”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实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这和《威尼斯宪章》中讲的原则是一致的。 知道了这些专业背景,再来看看“authenticity” 这个词该怎么翻译?外国的词汇要想在中文中找到完全一致的对应词是很难的,不是包含的意思的范围不一致,就是在包含的多项意思中所要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authenticity”翻译成中文,就得考虑中国人是怎么从中文的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的。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和“实”的意思相似,只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这两个词哪个更接近“authenticity”的原意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但从专业用语上看“authenticity”所要表达的不只是“原初的真实可信”,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的含义。 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 “真实性”和“原真性” 王景慧 【作者简介】 王景慧(1940-),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09-06-29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11-0087-01【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 蒋碧勇 (公安县车胤中学,湖北荆州434300)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促进教学从“灌输”转型为“对话”的一种教学创新,这种对话式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简明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我想就此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基于真实性情境。我们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教育中的真问题,必须是一个“互通的问题”——“研究者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互通,研究者 个人生命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之间的互通”[1] 。 前不久,我在本校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戊戌变法”,内容是“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我认为:公开课不仅要求展示教育理念,更要教师在真实的情境里用行动诠释,反对上课任务化,开课形式化,课中不讲话,课后讲假话。通过公开课,共同经过一种合作、探究、对话(师生、生生、师生、人本)的专业体验,即使完不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也可为评课提供一种“案例”,供以后不断地完善。另外,不断开展对话,激励学生反思,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课前我首先统计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提供相关材料印发出来。结果发现这些问题很有价值,如,维新派与洋务派怎么不联合起来变法?光绪帝为什么不是维新派?慈禧太后到底对维新变法是一个什么态度?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的死值吗?等等,确实需要我们反思。 1.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思。关于这一节内容,人教版教材没有“维新派行动退步论”,并强调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 试”。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注意到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时,顽固派攻击他们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既从另一个角度点明了当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初步觉醒,也说明了形成中的近代中国观与专制王朝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余英时先生在《 二十一世纪》发表文章“戊戌政变今读”就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比较抽象,学生反映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根据材料原创了一道材料分析题,其立意要求学生“同情性理解”张之洞和李鸿章等洋务派既资助又反对维新派的行为并认识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意义(该题属于课后探究,经调查学生反映较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到光绪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出版的《时务报》第21册的读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麦孟华与梁启超的两篇文章:麦孟华的文章放言“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竟与《时务报》前此刊出的声音“民权”之益的调子,好似正异其趣;另一篇则是梁启超介绍从美国的“墨尔斯根省之大学”毕业,“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唯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的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之事迹的文章。两文一出,都引发了《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如高凤谦就不认为麦孟华的文章是唱反调之作,在他看来,“中国之患,在于事权无属,故百事废弛。非伸民权,即君权亦无所寄”,而要提倡“民权”,在“论议措辞”方面,便“不可过激”……另一位读者是一代奇士刘鹗,引发他的注意力的则是梁启超生花妙笔下的“江西康女士”,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教材[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1-0035-04 【收稿日期】2007-12-16 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542期SumNo.542 2008年第1期No.1,2008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1023168.html,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彭文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3期 【摘要】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备课、导入、提问、评价、作业、教师合作等几个环节谈了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和看法,揭示了历史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通过深化历史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8-02 从教二十多年来,感觉目前的历史教学仍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的内容呢?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如何上好每一节历史课,需要历史老师解读教材,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要写好教案,首先要能够找到本课程目前最好的教学资源。这包括课程标准、名师的优质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如果你找到了本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那么自己的备课才能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其次,要舍得花足时间写出详细的、完整的教案,包括本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堂讲稿、阅读清单、考试试题、教后反思等。通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能大致明确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掌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选择好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新课程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不仅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块。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讲究导入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人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即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摘要:?历史学即史料学?是傅斯年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初见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文中详细表述了史语所研究工作的标准和宗旨,包括扩充研究材料与工具、反对国故、反对疏通等学术思想。而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不仅在档案整理和考古发掘上取得重大成果,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知名学者。虽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尚有缺陷,学术界对其赞赏和批评皆多纷论,但其对于现代史学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傅斯年史料学学术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基础上,筹备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为史语所所长,并发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就职宣言,也是其治所大纲,在此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史语所是纯粹的学术机关,在?整理国故?运动后成为史学界主流,在傅斯年的领导下成就辉煌,受到国际公认,开创了?集团研究?之先河,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在史语所研究成就获得一定国际地位的同时,对于傅斯年?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史料派观点,各方学者众说纷纭,赞成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研究成就对现代史学影响重大且持续至今,而对时下学术风气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其原文是?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①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所提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因此不可仅从?历史学即史料学?这一句话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而因全面把握傅斯年的整个史学思想体系。?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完整阐述主要是《史学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不仅是傅斯年系统阐述其史学观念的主要体现,也是其一生教学讲授的基本教材。据傅斯年所拟目录,这份讲义共分七讲,依次为:第一讲,论史学非求结论之学问;论史学在‘叙述科学’中之位臵;论历史的知识与艺术的手段。第二讲,中国及欧洲历代史学观念演变之纲领。第三讲,统计方法与史学。第四讲,史料略 ①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