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实验: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其厚度的关系
《抵抗弯曲》教学反思

《抵抗弯曲》教学反思《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是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对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进行研究,让学生认识增加纸条的宽度与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用实验认识横梁立着安放的科学道理。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大多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
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一、强化实验体验,建立理性认识本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拉纸条和压纸条”的体验活动,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和教师演示,帮助学生对纸梁建立初步认识,让他们体验到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并不强,建立直观的认识。
本课的重点是两个对比实验的探究活动。
教师由扶到放,我先引导学生一起设计“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尤其强调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再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纸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提高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后能够轻易地发现,增加宽度和厚度都能增强抗弯曲能力,从而建立起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理性认识。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两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会意外地发现,增强厚度对增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更有效,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奥妙,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联系生活体验,加深感性认识本课的最后,我抛出了问题“横梁是立放好还是横放好?”学生也能立马回答“立方好!因为立方比较厚,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说明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细心地去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最后解释“横梁是立放好还是横放好”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现场用尺子模拟体验一下,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能够发现横梁立着放的抗弯曲能力要强得多!他们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

预测
实测
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纸梁的宽度相同,桥墩的高度相同,桥墩的间距相同,放硬币的位置相同,放硬币的方法相同。 改变的条件: 纸梁的厚度
预测纸梁能承受几个硬币(纸梁能承受的硬币数以纸梁的中部接触到桌面为准),在实验记录表填好数据。 组长领实验材料,组织组员做实验,实验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实验所需的条件。 认真进行实验操作,及时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数据。 实验完成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实验一: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二: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
抵 抗 弯 曲
添加副标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柱子:用来支承上部结构的竖向直杆。 横梁: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平放材料。
看图思考:亭台楼阁的重量主要靠什么支撑?
柱子 (桥墩) 横梁
观察图片上的房屋和桥,柱子和横梁哪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发生弯曲或断裂?
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 横梁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横梁压弯、压断…… 柱子下面是顶实的,横梁下面许多部分是空的。 横梁和柱子比较,横梁更容易发生弯曲和断裂! 所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建筑科学中的重要问题。
我们的发现:
宽度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实验二: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我们的发现:
厚度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同一根横梁,有平放和立放两种方法:
要提高这根横梁的抗弯曲能力,该怎样摆放?
平放
立放
感谢观看
添加副标题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测试数据汇总
纸的宽度
1倍宽
2倍宽
4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硬币的个数)
11组
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师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形状、宽度、厚度、长短等因素有关。
5、横梁的放法:【横梁厚度】能更大的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立着放】。
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6、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①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②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③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看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7、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8、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改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结论(我们的解释):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9、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教科版六年级《抵抗弯曲》教案及反思

抵抗弯曲(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粱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二)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难点: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不同长度的纸横梁;不同宽度的纸横梁(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出示房屋和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生:认识柱子和横梁,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师: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不容易的。
但是横梁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是很容易的。
(黑板上画草图)人们为了克服横梁的这个容易压弯、压断的缺点,必须要提高其抵抗弯曲的能力。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抵抗弯曲能力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
生:材料、长度……(2)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师:用纸搭一个纸横梁来研究一下纸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的能力的关系,首先研究纸梁的宽度,讨论实验装置如PPT。
改变纸梁的宽度,分别用1倍、2倍和4倍宽的纸梁,注意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条件。
生:自己动手研究。
师,做完实验后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生:增加纸的宽度能提高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3)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生:做厚为1张纸、2张纸、4张纸而长度、宽度相等的三个纸横梁。
清楚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改变哪个条件。
师:做完实验后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生:增加纸的厚度能明显提高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
师:引导学生比较,要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宽度和增加纸梁的厚度,哪种方法更好。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关于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宽度、厚度的纸上放硬币,比较不同宽度、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
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纸的宽度更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由此推理出横梁立着安放的道理。
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会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我认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
因此,在学生做不同宽度的纸上放硬币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本书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
”有学生补充说:“纸的厚度、长度不变,垫起的高度不变。
”还有的说:“硬币要放在不同宽度纸的中间,纸横梁以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标准。
”通过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接着,我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实验。
随后学生用四张不同宽度的纸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记录。
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并交流。
然后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教学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同样先让学生考虑要控制哪些变量,然后预测,最后再实测。
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越强。
接着让学生比较纸的宽度、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强这两种效果哪个更好一些。
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增加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更好一些。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由,学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采用了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有的想到了用弯一弯格尺的方法来验证,通过比较和验证学生确实明白了横梁立着放的道理。
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从中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

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梁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2、在《抵抗弯曲》一课中,做完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纸的宽度增加,会增加抗弯曲能力; 纸的厚度增加,也会增加抗弯曲能力。
3、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各种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 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 降低了一些抗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 料的抗弯曲能力。
4、同种材料,除了增加宽度和厚度外,还有什么办法
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观察与思 考
下面建筑在结构上 有什么共同特点
公路桥 小石桥 残桥 赵州桥 拱门
为什么要把桥做成拱形,原因在那里?
一、测试纸桥的承重能力
同样的纸平放所承受的压力
同样的纸,拱形所承受的压力
压 力
石拱桥的秘密在哪里
分享我国发达的造桥工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瓜皮拱为什么不垮呢? 因为西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 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 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所以 西瓜皮拱不会挎。
压 力
——纸拱随着承重力的增加,形状有什么变化?
通过实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为什么拱形能 够承受很大的 压力
压 力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 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 压力。
二、怎样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只
要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它的抗 弯曲能力。
两本;直尺一根
形状 实验需要材料: 5张同样大小、厚薄的纸;相同大小重物若干个;科学书
需要改变的条件:
抗弯曲能力
不改变的条件: 垫起纸高度不变;弯曲的标准不变;纸架空的距离不变;
放重物的位置不变。
操作方法:
按上图所示改变纸的形状;在不改变上面条件的前提下进行 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不同 的形状 ,抵抗弯曲能力不同
“L”形材料的哪 一部分像平放 的梁,立着放 了?
增加了 厚度
减少了宽度
Hale Waihona Puke 把薄形材料弯折 “V”“L”“U”“T”或“工” 字等形状,虽然减 少了材料的宽度, 但却增加了材料的 厚度,增加厚度是 能大大增强材料的 抗弯曲能力的。
3、“工”字钢、槽钢、( )等抗弯曲能力都比同重量、同长度的条钢强。 A A、角钢 B、正文形钢 C、三角形钢
4、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 B )。 A、增强 B、改变 C、减弱
5、用同样的材料做电线杆,做成( B )比较好。
A、空心的方形的 B、空心的圆形的
C、实心的圆形的
6、将同一块砖按照下图中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最稳定的是( B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一、判断:
1、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这是一种好办法。(× )
2、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 )
3、大小相同的同一种纸,做成不同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是 不同的。( √ )
4、火车轨道用的钢轨是一种形状稍微变化了的“工”字形钢。( √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4)

8、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1)圆柱形的瓶身不仅可以使塑料饮料瓶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变形,还可以省料。
(2)在塑料饮料瓶的瓶口、瓶底增加了塑料的厚度,同时,瓶身采用圆柱形,瓶颈和瓶底采用了圆顶形,这就大大增强了它的抗弯曲能力。
9、人体内的拱形结构
(1)头骨: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更好地保护大脑。
补全解59实验
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3、三角形框架稳定,不容易变形;长方形框架不稳定,容易变形。
4、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斜杆的推力和拉力阻止了长方形框架变形。
5、观察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是什么形状的?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纸的特点确定我们的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
(3)纸的数量是有限的,要考虑好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用纸造桥制作参考
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形桥
补全解7980实验
4、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用吸管、胶带给大塑料瓶做一个大一些的底座,在大塑料瓶中装一些水或沙子,按照大瓶在下、小瓶在上的顺序,用胶带将塑料瓶粘在一起。
我们建造的高塔抗风能力如何?
向自制的高塔用力扇风时,高塔被吹动和吹倒了,这是因为高塔是封闭的结构,所以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高塔侧面受到的阻力都比较大。
5、哪些特点使框架铁塔不容易倒?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2)肋骨:拱形的肋骨保卫着胸腔中的内脏。
(3)足弓:人的足弓构成一个拱形,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0、观察下面这些外壳,说说这些形状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这些生物的外壳都是拱形结构,能够承受外部的压力,很好地保护着它们身体柔软的部分不受伤害。鸟类等许多卵生动物的卵都近似于球形,这些形状十分坚固,当卵壳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近似于球形的结构起到了分散力的作用,因此卵壳能有效的保护其内部,达到繁衍生命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其厚度的关系
实验研究的问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其厚度有关吗
实验器材名称: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
垫起横梁的书本。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
1.把纸横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面
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2.预测2倍厚、4倍厚但长度、宽度不变的纸梁承载的垫圈个数;
3.实测2倍厚、4倍厚但长度、宽度不变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记录: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实验结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实验器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