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怀疑与学问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一二原文知识点第18课《怀疑与学问》一、作者简介二、理解词义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

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

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

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

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一、课文内容解析本课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论述了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文章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了论题,即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接着,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阐述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强调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字词解释1. 怀疑:对某种事物或情况产生疑问或疑惑。

2.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3. 盲从: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或做法,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4. 懒惰:懒惰的人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缺乏进取心和毅力。

5. 敷衍了事:马虎了事,不认真对待工作或学习。

三、句子分析1. “学者先要会疑。

”——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古人的治学态度之一。

2.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这句话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只有在没有疑虑的地方产生疑问,才能有所进步。

3. “大凡学问有疑乃进。

”——这句话说明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4. “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这句话强调了学者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被别人的意见或自己的偏见所蒙蔽。

5.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这句话强调了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实践的人应该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

四、文章结构分析本文的结构清晰明了,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文章开头引出论题,接着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阐述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并强调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

五、中心思想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和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学者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被别人的意见或自己的偏见所蒙蔽。

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怀疑与学问》
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 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 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做 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 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
有关治学的名言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张载
5.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6.学贵精不贵博。
——戴震
19 怀疑与学问
导入新课
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 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 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 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 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丁家的人回答说: “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cénɡ)曾经

(zēnɡ)曾祖父
【串句记忆法】 据记载( zǎi),2003年10月15 日,中国第一艘载( zài)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发射。
记少余多法:“载”表“年”或“记载、 刊登”之意时读zǎi;其余情 况读zài,如“装载、下载”等。
形近字
萤( yínɡ)萤火虫 荧( yínɡ)荧光 莹( yínɡ)晶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4张PPT)

8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视察:察看,审察【P94】 腐草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P94】
尽信书不如无书:原指完全相信《尚书》, 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 拘泥于书本。【P95】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P95】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 反驳、攻击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从文章概括两 个分论点时运用的关联词“不仅”“也”看出来。
2020/7/3
13
3.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 疑”,或“学则须疑”) 。
2020/7/3
4
文体知识:
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
①举例论证: 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使论证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使说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020/7/3
5
作者 简介
2020/7/3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 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 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 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中国 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 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 究。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 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古史辨》 《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 《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 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2020/7/3
12
2.找出本文的过渡句,说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书二】

语文 -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

语文 -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

语文-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分析: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

“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

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

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3.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①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 不应盲从迷信。
②提出“怀疑”、“思索”、 “辨别”三步,正反两面论证。
③引用孟子名言进行论证。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求知要 有怀疑精神, 不应该盲从 迷信。
5.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

②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
③举例说明。譬如国难危急 的时候……
举例 论证
④做学问所依据 的材料也有两 种:自己亲见的 事实根据;别人 的传说。
2.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①指出怀疑精神的必要性。
②用“三皇五帝”的事例加以论 证。
举例 论证
怀疑精神是 做学问的基本 条件。
③用“腐草为萤”的事例加以论 证。
总结上文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提出下文论点
承上启下,使论述逐层深入。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通过正反对比证明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2.用戴震和笛卡尔等人的例子论证论点。 3.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 4.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
分论点: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
递 进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仔细阅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
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
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得出结论
1.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
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使论述逐层深入。
【二】
品析方法
5.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
(1)
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道理论证(引证法)。运用道理论证,可 以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第1课时 顾 颉 刚
课时目标
01 理解并积累“虚妄”“不攻自破”等重点词语。 02 把握文章论点,理清文章结构。(重点)
导入
罗素:“你的学生中谁最优秀?”
穆尔:“维特根斯坦。”
罗素:“为什么?”
穆尔:“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时总露
出迷茫的神色,而且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 维特根斯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场哲学家的对话中, 猜猜:维特根斯坦最后说 了什么?
维特根斯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主动思考问题。 他缺乏怀疑精神。 …… 怀疑与学问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维特根斯坦
【一】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 者、奠基人。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 代学术史略》《中国当代史学》等。
③做学问,其次需要提倡怀疑精神。我们反对怀疑论,但不能反对怀疑精神。 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相伴随,而怀疑则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怀疑论没 有句号,永远是问号;而怀疑精神伴随着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是在寻找句号, 而且相信会有句号。尽管它可能不是最后的句号,但随着具体问题的解决,对某 个问题而言,可以画个句号。而新的疑问,又促使研究者迈开新的研究历程。这 就是研究的深入。没有疑问,永远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创造性思维就 是具有怀疑精神的思维,它打破传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最保守的思维是习惯性 思维,轻车熟路,率由旧章。古人说“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 是有道理的。读书如此,写论文如此,著书也是如此。

PPT《怀疑与学问》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PPT《怀疑与学问》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 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 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 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 展起来。
观点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材料句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 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 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 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4.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 也常常 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 学说,常常修 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一切”强调无一例外,说明“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只要是 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
第二组: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 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 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两组正反对比说理,强调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 那便是别人的传 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 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 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 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动词,按照新学说产生的一般规律排列, 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们的顺序 不能颠倒,体现了本文逻辑的严密和语言的严谨。
四个“常常”, 多次重复,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 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因素说”理论认为,智力由构成。A.理解能力与推理能力B.思维的材料与思维的结果C.记忆能力与知觉能力D.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规定,包装最大容量为450L,最大净重为A、400kgB、500kgC、600kgD、700kg 对于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主要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信息传播B.卫生宣教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C.卫生宣教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D.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E.健康教育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 件的中心任务服务 性能管理提供监视电路的当前及历史运行性能状态,修改设定电路的性能参数门限值,检测电路的等。 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不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B.信息都不能保存C.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D.信息都是真实的 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A.诊肿胀B.诊寒热C.诊尺肤D.诊疼痛E.诊润燥 骨髓穿刺的禁忌证有A.血友病B.前一次穿刺后局部皮肤感染C.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盆D.腰椎骨折E.幼儿 室壁瘤门控心血池显像的特点有A.心动电影显示反向运动,局部射血分数减低,心室缩短率呈负值B.心动电影显示同向运动,局部射血分数减低,心室缩短率降低C.时相分析局部时相提前,时相直方图见相角程变窄D.时相分析局部时相延迟 直方图见相角程增宽E.心室影像形态失常,室壁瘤部位呈局限性向外膨出 下述哪一点不符合神经内分泌的细胞特征A.属于一些特化的神经细胞B.通过胞突接受神经冲动C.由轴突释放神经递质D.由轴突释放激素物质E.释放的激素经血运输后,发挥作用 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LiB.KCsD.Na 不良反应不包括()A.副作用B.变态反应C.继发反应D.后遗效应E.戒断效应 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马头门、装载硐室等)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A.顺序进行B.交替进行C.同时进行D.分别进行 下列四个命题:①空集没有子集;②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③空集中元素个数为0;④任一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A.0B.1C.2D.3 患儿,2岁,反复阵发性咳嗽,发热4天,X线拍片见左肺全肺不张,其最可能诊断应是()A.支气管肺炎B.脓胸C.胸膜炎D.支气管异物E.肺肿瘤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行的代付款业务范围?A、代发工资B、代付学费C、代付股息D、代付保险赔付金 施工技术文件是工程建设的内业成果,是工程建设"过程控制"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它能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质量认证机构在对某施工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审核时,发现以下情况。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 报公司进行了评审,并经公司技术科科长签批下发实施。2.项目经理部总工结合现场情况的变化,对原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T梁的安装方案进行了变更,并编制了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实施。4.预应力孔道摩阻值测试报告中,给出了测 果,施工员看后,决定继续张拉。5.对以下材料、设备做出了合格放行、投入使用的决定(1)某批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并有出厂检验报告原件;(2)2003年6月1日生产的水泥,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2003年9月5日使用前复试合格。(3)2 月5日购进并入库封存的预应力张拉用的压力表于2003年9月预应力张拉时,调出直接使用。问题:请逐一指出上述哪些是不正确的做法,分别说明正确的做法。 下列不属于评估战略备选方案通常使用的标准的是。A.战略的适宜性B.战略的可接受性C.战略的可行性D.战略的可操作性 客户征信调查时对机构客户还款能力的调查内容不包括。A.用作担保品的资金或证券资产情况B.近几年的经营状况C.反映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D.变现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 设集合,若,求a的取值范围。 尾矿库使用到最终设计高程前年,应进行闭库设计,当需要扩建或新建尾矿库接续生产时,应根据建设周期提前制定扩建或新建尾矿库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新老库使用的衔接。A.1~2B.2~3C.3~4D.4~5 人体内具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A.T淋巴系祖细胞B.红系祖细胞C.粒系祖细胞D.造血干细胞E.巨核系祖细胞 不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鉴别要点的是A.早期人格是否保持良好B.病程是否呈波动性C.痴呆的严重程度D.Hachinski量表评分E.是否有高血压史 思维的主要过程是指A.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B.感觉、知觉、想象、分析、比较C.感觉、记忆、综合、分析、概括D.分析、综合、概括、记忆、想象E.感知、记忆、分析、抽象、概括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群健康保护措施的是。A.卫生清理B.饮用源地的防护与监测C.生活垃圾及粪便的处置D.防尘 关于行政法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法具有系统、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的数量繁多,种类不一C.行政法在其内容上呈现出广泛性D.行政法易于变动 在车身上切割塑料件时,切割深度限制在mm范围内。A.3B.6C.10 销户的程序: 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特点是A.宽带中空双峰频谱B.窄带中空双峰频谱C.宽带中空单峰频谱D.窄带中空单峰频谱E.峰均大于A峰。若将取样容积向左心房侧移动,则A峰增高;若向左心室侧移动A峰降低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属于无含义代码的是A.顺序码B.系列顺序码C.数值化字母顺序码D.层次码 开立基本账户的证明文件: 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左侧的原因,但哪项应除外()A.左侧的精索内静脉行程较长,并垂直进入左肾静脉,因而血流阻力较大B.左侧精索静脉受到前方乙状结肠压迫C.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在搏动时压迫左肾内静脉回流D.精索内静脉周 缔组织薄弱,瓣膜功能不健全,左侧受影响尤为明显E.下尿路梗阻时,可发生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有人曾对日本的胃癌进行过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胃癌在日本高发,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胃癌的死亡率高于美国人,但低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说明A.环境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较大关系B.遗传因素对胃癌的发生 关系C.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D.很难判断E.以上均不正确 女,43岁,患高血压病5年,多年来常头晕胀痛,心烦易怒,伴腰膝酸软无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A.肝阴虚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肝火上炎证E.心火亢盛证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二氧化硫B.氮气、钠蒸气、氢气C.氧化钙、氯化镁、苛性钠D.二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