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本身 也进一步破坏胰岛 B细 胞功能。胰岛
B细胞功能受损在 2型 糖尿病 发病 早期 ,在
空腹 血 糖 异 常 前 就 已 存 在 。早 在 17 96年 ,
Bu zl等 人 研 究 发 现 ,当 空 腹 血 糖 超 过 r e n l
发 症的发生 。
般而言 ,2型糖 尿病 一经 诊 断就终 身
存在并且缓慢进展 ,其发 病过 程为正 常糖耐 量一 糖耐 量受损一2型 糖尿病 。胰岛素 抵抗 和胰 岛 B细胞分泌缺 陷是其发 病和病 情进展 的病理 生理基 础。胰岛 B细 胞功能的逐渐丧
失是 2 型糖尿 病发 展的主要 驱动 因素 ,高血
等于或 超过 6 5 . %的 2型糖 尿病 患者 比例达 到 7 % [ 。研 究 表 明 ,G b 不 达 标 的重 4 3 ] H A。
要 原因是传统的阶梯 式治疗过程 中 ,单药 治 疗 向联 合治疗转换延迟 以及胰岛素 使用 时机 延迟 所致 ,导 致 患 者 在 胰 岛 素 治 疗 前累 计 G b 于 7 的 时间 超过 1 ,增 加 了 HA 大 % O年
S d ,U P S 表 明 ,强 化 控 制 血 糖 对 减 t y KD) u
少和预防糖尿病各种 并发 症 的发 生具有 重要
意义L j 因此 ,对 于 2型 糖 尿病 患 者 ,尤 1。 其是新诊断的 2 型糖尿 病患者 ,制定合 理有 效的治疗方案 ,才能长期有 效控制 血糖 ,延
dus A ) rg,O D ,再到联合用药 ,当这些方法 抵抗的不利影响 。因此 ,在 2型 糖尿病病程
的早期 ,即仍有足够 的胰岛 B细胞存在 的情
亚洲分子糖尿病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 任委员 ,广东省糖 尿病 防治研究 中心主任 ,中 山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副院长 ,内分泌科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国际 内科 学杂志》 主编 ,《 医学》 副主编 新
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观察

内蒙 古 中医药
管黏膜修复 , 其疗 效明显 优于单 用雷 贝拉唑 , 且治 疗过程 中未 发现严重不 良反应 , 患者依从 性好 , 因此我们 认为 雷 贝拉 唑联 合莫沙必利是治疗 G E R D的理想药物 , 疗效确切 , 安全性 能高 , 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1 ] 孙 忠实. 质子 泵抑制剂 的新 突破 一雷 贝拉 唑 [ J ] . 中国药学 杂志, 2 0 0 3 , 3 8 ( 4 ) : 3 0 7 . [ 2 ] 潘 国忠 , 许 国铭 , 郭慧平. 北京上 海 胃食 管反流 病的流 行病 学调查 [ J ] . 中华消化杂志 ,1 9 9 9 , 1 9 : 2 2 1— 2 2 5 . [ 3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新编 药物 学[ M] . 第1 5版 , 北 京: 人
2 8
且雷 贝拉唑用药剂 量小 , 作 用持久 … , 大大增 加 了疗 效及患 者 依从性 。胃食 管反流 病发 生 的本质 , 不是 酸分 泌过 高而 是 反 流, 与 上消化道 动力 障碍密切相关 。胃肠动力药莫 沙必利 主要 通过选择性作用于 胃肠 道肌间神经丛 的 5一H T 4受 体 , 促进 乙 酰胆碱 的释放 , 从 而影 响 胃肠道 的运动 , 可增 强食管蠕 动 和下 食管扩约肌张力 , 防止 胃内容 物反流入食 管 , 增加 胃十二指肠 收缩性与 胃窦与 十二指肠 协调性 , 减少 十二指肠 胃反 流, 改 善 胃肠排空 , 对改善 G E R D的动力障碍有明显疗效 。 综上所述 , 质子 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与 胃肠动 力药莫沙必利 联合应用 , 能明显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 , 促进 胃肠 蠕动 , 减少 酸反流 , 同时又能抑制 胃酸分泌 , 改善 G E R D症状 , 促进损伤食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及病情缓解的影响

胰 岛 素 强 化 疗 新 诊 断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l 治 对 3细胞 功 能及 病 情 缓解 的 影 响
蒋 丽华 ,胡 玲
【 摘要 】 目的 观察新诊断 2 型糖尿病 (2 M)经胰 岛素 强化治疗后 患者胰 岛 B细胞 功能改 变及 缓解期 的长 TD 选取 2 0例新诊 断 T D 患者 ,均经胰 岛素泵持 续皮 下输 注胰 岛素 ,当血糖 达标后撤 去胰 岛素 泵。记 录血 0 2M
短。方法
糖达标 时间、胰 岛素 日用剂量,用稳 态模 型评估胰 岛素抵抗指数 ( O A—I HM R)及 胰 岛 1 3细胞 功能指数 ( O H MA一1 3 ) 的变化 。撤去胰 岛素泵后 ,6 患者继 续给 予皮 下 注射预 混胰 岛素 治疗 ,随访 3年 ,观察 停 药时血 糖 达标持 续 时间 9例
u eSc o , Na h g 0 6, Chi at ho l e n an 33 00 na
【 btat Obet e oivsgt te hn e f 一cladtepr d fe si f rh sl tniera・ A s c】 r jc v T et a ag e n e o mi o a e ei ui i es et i n i eh c o1 3 l h i or sn t t n n n v t
wi y e2Da ee lts IN i u ,HULn. Gae 0 8 eatetfMein N nh n nv i rd t T p ib t Mei JA GL —h a h s lu ig rd 0 ,Dp r n o dc e f a cag U i m  ̄Ga - 2 m i o e
me ti ain swi e y—d a n s d t p i b ts mel u . M e h d 2 0 p t n swi e l n n p t t t n wl e h ig o e y e2 d a ee l t s i to s 0 a i t t n w y—d a n s d t p ib t s e h ig o e y e 2 d a e e
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分析

68 ・ 8
中国药物与临床 21 年 6 00 月第 l 卷第 6 Ci s R m d s li 。 n 00 o1, 6 0 期 h ee e ei &Cic J e 1, 10%. n e nsu 2 V . /
新诊 断 2型糖尿 病短期胰 岛素强化 治疗临床 分 析
李喜兰
近年来 , 短期持续皮 下胰 岛素输注 ( SI强化治疗模 拟 测 0 12 4 6 1 i 岛素 、 ( 岛素及 V 、 、 、 、 、0m m胰 C肽 胰
C肽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 。随即对患者进行 C I治疗 , SI 起始 胰岛素用量为 0 . U・g ・~ . 0 k d ,基 础量与负荷量按 11 4 6 : 的
比治 疗 前 [7 5 2 6 和 ( .- .)m lmn L ] 高 ( < ( 1 + 1 ) 5 + 8p o・ i ・ 升 62 P
任何降糖药 物的治疗 , 排除严重 感染 , 无糖尿病 急慢性并 发
症, 无严重的心 、 、 肝 肾等疾病。 1 治疗方法 : . 2 所有患者均收住院 , 予饮食控制 3d后 , 禁食 1 0h次 日清晨 空腹抽取 静脉 血测血糖 、 血脂 、 功能 、 肝 肾功 能、 糖化血红蛋 白。 5 %葡萄糖 5 l 以 0 Om 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
胰 岛 B细胞功能衰竭 和胰 岛素抵 抗是 2型糖尿病发病
的两个最基本 的环节 , 但研究表 明 2型糖尿病 发生发展的关 键 因素与胰 岛 B细胞功能衰竭 的关 系 比胰 岛素抵抗更为 密 切[。胰岛 B细胞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是从胰岛素脉冲分泌 受损发展 到葡萄糖刺激后 的胰 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消失 ( 尿 糖
分泌 曲线均呈现低平 , 无明显胰 岛素分泌尖峰 。强化治疗后 , 部分 患者恢复 了第一时相 的分泌 。根据 I G F计算 的 A C VT UI
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3种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评价

·论著·糖尿病新世界2020年12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作者简介]朱丽娟(1974-),女,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相关临床诊治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均营养摄入量明显增加,导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T2DM 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为进展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多发于3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发病原因有肥胖、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该病血糖不易控制,后期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
在T2DM 自然病程中,高血糖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后DOI:10.16658/ki.1672-4062.2020.23.004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3种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评价朱丽娟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云南临沧677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3种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选择该院于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予以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二甲双胍口服,后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A 组采用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治疗,B 组采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C 组采用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 指标,计算HOMA-IR、AIR、HOMA-β等,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治疗后3组FPG、2hPG 和HbA1c 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B 两组之间HOMA-IR、AIR、HOMA-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HOMA-I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的AIR、HOMA-β的恢复均高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导语: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快速减轻高糖毒性,改善患者预后。
近日,《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1(以下简称“共识”)重磅发布,以2017年《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2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研究新进展,内容涵盖的定义和临床获益、治疗的适用人群、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方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后续血糖管理等,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的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方案。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定义、流程和临床获益1997年,一项土耳其研究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患者病情缓解3,为T2DM 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至此T2DM 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的探索进程拉开序幕。
随着循证证据的累积,多项研究证实,T2DM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诱导病情缓解4-6,且0细胞功能改善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对于缓解均具有重要意义7。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每日多次(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使血糖快速达标的一种治疗方法1。
新版共识推荐,对于新诊断的T2DM 患者,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 0%或空腹血糖(FPG ) >11. 1 mmol/L ,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采用短 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图1 )。
对于已诊断的T2DM 患者,口服降糖 药治疗后HbAlc >9%或胰岛素治疗后HbAlc >7% ,可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图2)1。
一项纳入382例新诊断中国T2DM 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修复0细胞功能并改 善胰岛素敏感性(P 均<0. 0001 ),且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近50% 患者获得1年以上糖尿病缓解6。
对于不同病程的T2DM 患者,短 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胰岛0细胞功能8。
两种方法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

两种方法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岛素分泌恢复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各2周强化降糖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的效果。
方法:将初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20例患者,msii组20例患者。
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5、10、15min血浆胰岛素,0、15min血浆血糖,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及相互之间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升高更为明显,与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以部分恢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第一时相胰岛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7-02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目前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
作为糖尿病主体的2型糖尿病,其发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为主要特点。
其中胰岛素分泌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时相消失、第二时相延迟。
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意义在于抑制肝糖输出、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
目前认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可随之改善,以后的血糖控制更为容易[1]。
本实验应用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进行2周强化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对象40例,为本院2011年06月至2012年05月新诊断的依从性较好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13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大于16mmol/l。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

≥1 %, 重指 数 2 .+ . , 中 女性 5例 . 性 1 0 体 64 23 其 男 5例 . 龄 年
(2 2 岁 ( 围 在 2 ~ 5岁 ) 5- ) 范 + 56 。
1 . 2治 疗 方 法
全部 患者 采 取在 饮食 控 制和 运动 疗法 的基础 上 .通 过 每 日4次 注射 胰 岛 素 ( 餐前 注 射普 通 胰 岛素 . 前 注射 中 三 睡
『 图分类 号1 中 R5 7 8 『 献 标识 码1 文 A 【 章 编 号 】 17 — 2 0 2 0 ) 1 - 5 - 2 文 6 3 7 1 (0 7 0  ̄) 0 0 0 14统 计 学 处 理 .
2型糖尿 病 是一种 缓 慢进 展 性 疾病 , 其发 病 的 中心 环节 是胰 岛素 抵抗 和 胰 岛 B细胞 功 能缺 陷 ,因 此改 善 胰 岛素 抵
进行 短 期 胰 岛素 强 化治 疗 , 使 血糖 得 到满 意 控制 ,胰 岛 功能 可得 到 一 定程 度 的恢 复 , 部 分在 较 长 的一 段 时 间 可 且 里单纯 依 靠饮 食 和运 动治疗 就 可 以维持 血糖 基 本正 常 , [ 健词 ] 2型糖 尿 病 ; 岛素 ; 期 强化 治 疗 关 胰 短
如下。 1对 象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2 0例 患 者都 能很 好 地 耐受 胰 岛 素强 化 治疗 。 低 血糖 无
反应 记 录 。胰 岛素 强化 治疗 开始 后 不久 . 患者 的糖 尿病 症状 ( 多饮 、 尿 、 食 、 瘦) 失 。在 半年 时 , 中 6例患 者单 靠 多 多 消 消 其
上 1 皮 下 注 射 中效 胰 岛 素(P )~ 6U, 2天 调 整 胰 0点 N H8 1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g JP, et al. Lancet, 2008; 371: 1753-1760.
强化治疗前后胰岛素1相分泌的变化
Weng JP, et al. Lancet, 2008; 371: 1753-1760.
治疗
• • • • • • 门冬胰岛素 8u 三餐前皮下注射 地特胰岛素 10u 晚10点皮下注射 非诺贝特(F) 200mg 1次/日 同时给予改善循环等治疗。 要求患者严格糖尿病饮食,多饮水,适当活动锻炼。 每1-2天调整胰岛素用量。
治疗中患者血糖的变化
血糖(mmol/L) 日期 空腹 13.6 9.8 8.6 7.3 6.5 5.6 5.4 早餐后 2h 24.3 18.2 14.1 10.6 8.1 7.5 7.6 16.3 13.6 9.7 8.9 7.1 7.8 20.7 15.8 11.3 8.5 7.7 8.1 午餐后 2h 晚餐后 2h 早餐前门冬 胰岛素用量 午餐前门冬 晚餐前门冬 8 睡前地特 10
AST 30U/L;ALT 26U/L
96 蛋白26.4
胰岛功能
血糖(mmol/L) 空腹 60’ 120’ 180’ 12.8 27.5 25.6 19.2 胰岛素uIU/ml 10.5 18.9 20.4 16.3
注:此胰岛功能为患者在外院所检查
诊断
• 2型糖尿病 • 高脂血症
如何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2013版最新CDS指南: 针对新诊断的高血糖应进行更积极的胰岛素治疗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9%或FPG>11.1mmol/L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每 日1-3次注射
或
持续皮下胰岛素 输注(CSII)
或
预混胰岛素每 日2-3次注射
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带来糖尿病缓解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患者基本情况
• • • • • • 姓名: 刘××,性别: 男,年龄: 34岁 职业:公司职员 主诉:多尿、口干、消瘦3月 体重下降约12kg。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体格检查:
项目
身高(cm) 体重(kg) 体重指数BMI(kg/m2) 血压(mmHg) 173 78.3 26.16 130/80
治疗前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出院
8
10 12 12 10 10
8
10 10 10 10 10
8
10 12 12 10 10
10
12 14 16 16 16
开始加用 二甲双胍 0.5 三餐 前服
治疗中空腹血糖变化图
空腹血糖(mmol/L) 15 10 5 0
治疗前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胰岛素用量 早餐前门 冬
10
体重 睡前地特
16
午餐前门 冬
10
晚餐前门 冬
10
kg
80.5
出院后1周
出院后2周
出院后1月 出院后2月 出院后3月
8 6
4 0
8 6
4 0
8 6
4 0
14 10
10 10
80 78.5
76 74.5
注:患者坚持服用二甲双胍0.5 三餐前服
出院1周后复查血脂明显下降,1月时再次复查血脂均已正常。
结果
实验室检查指标
项目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HbA1c(%) 血浆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13.8 24.8 14.1 6.57 7.86 4.21 1.22
结果
肝功能
血肌酐(umol/L)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讨论:出院后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何调整?
治疗中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变化
血糖(mmol/L) 日期 空腹 5.6 5.3 5.1 5.3 5.6 早餐后 2h 7.5 7.1 7.5 6.9 7.5 午餐后 2h 7.1 6.8 7.2 7.7 7.3 晚餐后 2h 7.7 8.1 6.8 7.6 6.9
项目
HbA1c(%) 血浆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肝功能 6.3 4.73 1.58 2.64 1.09 AST 250U/L;ALT 30U/L
结果
血肌酐(umol/L)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76
蛋白16.8
治疗3个月体重变化图
82
体重(kg)
80 7后2月 出院后3月
3月后复查胰岛功能
血糖(mmol/L) 空腹 60’ 120’ 180’ 5.1 10.2 7.9 6.5 胰岛素uIU/ml 14.3 67.8 78.4 36.1
3月后实验室指标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