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省教育厅职成处左其琨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研究并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文化即为文明,有广义的文化概念,亦有狭义的文化概念。

所谓广义的文化概念就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

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理论的东西等等。

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为语言、文学和艺术。

由此,不难理解校园文化是什么。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亦有广狭之分。

所谓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施、专业设置、技术特征、课程设置、制度、管理、教学传统、校风、校纪等等。

亦有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诸如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校风校纪、优良传统等等。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这就是有形的校园文化与无形的校园文化。

有形的校园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

学校校园里的图书馆、实验楼、实训楼、各种各样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厂、实习车间、教学车间等,都是一定的载体。

再有学生社团,他们是一种自治组织,有章程、有领导、有社员、有活动,比如摄影小组、体操队等。

所谓无形的的校园文化,可以认为是无载体的,是抽象的。

如校风、教学、学风、学校的好传统、思维习惯、学术氛围、专业氛围、企业氛围等。

讲到北大,大家就知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到清华,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校园文化是如同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特征。

学校是文化组织、教育组织、传承组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主要是教师、学生、实习工厂的师傅和技术人员与给教师、学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学校的领导)。

因此,校园文化有它独有的特征:第一,互动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

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作用是关键。

浅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230 ) 20 5
生 ” 去 的 地 方 。 加 之 我 国的 中职 教 育 起 步 较 晚 , 教 学 目标 才 在 和管 理 上 与 普 高 相 比有 一 定 的差 距 .没 有 形 成 自己 的特 色 和
Hale Waihona Puke 优 势 , 养 的 学生 与社 会 还 不 能 完 全 对 接 , 得 中职 生 的就 业 培 使 形 势 并 不 是 很 理 想 。因而 , 多 中 职生 都 有 自卑 理 。他 们 在 很 t l , 中学 时 的 基 础 较 薄 弱 , 习 习 惯 不 好 , 课 吃 力 , 学 情 绪 较 学 上 厌 普 遍 , 的还 经 常 旷课 , 架 斗 殴 , 等 。 针 对 这部 分学 生 , 有 打 等 一 味地 对 他 们 进 行 指 责 , 对其 进行 惩 罚 , 果 并 不 理 想 。理 想 的 效 方 法 就 是 结 合 他 们 的 身 , 点 , 行 疏 导 教 育 , 之 形 成 良好 t特 l 进 使
_ 墨
浅 论 中 K 学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R ,
朱巧 玲
( 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苏 淮安 淮 江 摘 要 :校 园 文 化 是 学校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学 校 是 精神 、 学校 活动 、 学校 秩 序 和 学校 环 境 的 集 中体 现 , 有 重要 的 具 育人 功 能 。加 强 中等职 业 学校 校 园文化 的 建 设 , 于贯彻 落 实 对 党 的 教 育 方针 , 化 育人 环 境 . 进 中职 学生 全 面发 展 具 有 十 优 促 分 重要 的 意 义 。可 当前 的 中职校 园文 化 建设 没 有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 有形 成 应 有 的 育人 氛 围 本 文 从 中等 职 业 学校 校 园环 境 没 存 在 的 问题入 手 , 试 构 建 具 有魅 力 、 尝 活力 的 和 谐 校 园文 化 。 关键 词 :中职 学校 校 园文化 建设 建设 思路 教 育 部 副 部 长 吴 启 迪 在 第 四 届 全 国 职 业 学 校 “ 明风 采 文 大赛 ” 彰 会 上 指 出 : 有 德 有 才 重 点 用 , 德 无 才 培 育 用 , 表 “ 有 无 德无 才弃 之用 。这 代 表 了很 多企 业 的用 人 理 念 。” 育 之 本 德 教 育为 首 , 想 学 生成 才 必 须 让 其 先 成 人 . 已 成 为 职 业 学 校 的 要 这 教 育 共 识 。可 是 如 何 开 展 “ 近 实 际 、 近 生 活 、 近 学 生 ” 贴 贴 贴 的 德 育 工 作 却 是 大 部 分 职 业 学 校 的难 题 。 校 园 文 化 作 为 学 校 教 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学 校 隐形 德 育 的 主 渠 道 , 是 对学 生 的 价 值 观 、 生 观 、 业 观 等 具 有 潜 移 默化 的 影 响 . 长 期 以来 没 有 人 择 可 得 到 足 够 的重 视 。 面 我 就 职 业 学 校 校 园 文 化 的 内涵 、 设 现 下 建 状 、 因及 建 设 思 路 措 施 逐 一 分 析 。 成 中职 校 园文 化 的 内涵 文 化 是 一 种 传 统 , 人 类 文 明 的 积 淀 。 园 文 化 是 指 主 导 是 校 文 化 ( 以课 堂 教 学 为 代 表 的理 论 文化 ) 外 的 文化 活 动 和 现 即 之 象 , 包 括 校 园 建 筑 设 计 、 园 景 观 、 化 美 化 等 基 础 设 施 的 它 校 绿 内容 , 包 括 学 校 的 传 统 、 风 、 风 、 风 、 际 关 系 、 同 的 也 校 教 学 人 共 价 值 观 ,以及 学 校 的 各 种 规 章 制 度 和 学 校 成 员 在 共 同活 动交 往 中 形 成 的 非 明 文 规 范 的 行 为 准 则 。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 对 于 发 挥 和 激 励 广 大 师 生 的 办 学 积 极 性 起 到 了很 重 要 的作 用 ,对 于 提 高 学 校 的 办 学 质 量也 有 极 大 的推 动 作 用 。 教 育 部 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 部 关 于 加 强 中等 职业 学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意 见 , 职 成 [0 0 8 指 出 . 园 文 化 是 学 校 教 教 2 1 1号 校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学 校 精 神 、 校 活 动 、 校 秩 序 和 学 校 是 学 学 环境 的集 中体 现 , 有 重 要 的 育 人 功 能 。 强 中 等 职 业学 校校 具 加 园 文 化 建 设 , 于贯 彻 落 实 党 的教 育 方 针 , 化 育 人 环 境 , 对 优 促 进 中 职学 生全 面发 展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明确 加 强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的 指 导 思 想 。 以邓 小 平 理 论 和 “ 三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持 育 人 为 重 深 坚 本 , 育为先 , 德 弘扬 社 会 主义 先 进 文化 , 设 平 安 、 康 、 明 、 建 健 文 和谐 校 园 。 动学 校 形 成 务 实 向上 的 校 园文 明风 尚 . 设 体 现 推 建 社 会 主义 特 点 、 代 特 征 和 职 业 学 校 特 色 的校 园文 化 , 进 学 时 促 生全 面发 展 和 健 康 成 长 。 二、 中职 学校 校 园 文化 建 设 的重 要 性 中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有 其 客 观 的背 景 , 期 以来 , 会 舆 长 社 论 对 中职 教 育 存 在 很 多 偏 见 . 为 中职 就 是 上 不 了高 中 的 “ 认 差

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日益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也逐渐凸显。

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教育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德修养有所欠缺。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软实力之一,不仅关乎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深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如何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助力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2 研究意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现状,分析影响其建设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期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案例分析,可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完善我国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体系。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校园文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背景与意义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如何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问题02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校园文化现状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特色和创新,不能很好地与当地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缺乏吸引力。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如校园美化、设施设备更新等,缺乏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缺乏与当地文化和产业的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当地的文化和产业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但目前,很多学校缺乏与当地文化和产业的紧密结合,缺乏吸引力。

缺乏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建设。

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忽略了这一点,缺乏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

0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规划,确保各项设施和建筑风格统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策与建议统一规划积极争取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等多渠道资金,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然后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紧张、校风校纪不严、学习氛围淡薄等。

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学校管理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社会环境影响等。

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师生沟通、优化教学环境、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等。

最后给出了对策实施方案,包括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等。

总结回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实施方案、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其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学生数量逐渐增加。

由于学校管理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较低,社会声誉不佳。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单一等问题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将以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建议和对策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社会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1.2 问题意义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主要的问题是校园文化缺乏凝聚力和认同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不够密切,学校内部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校园氛围不够浓厚。

这些问题阻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凝聚力,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而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需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通过调研分析学校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特色,确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文化建设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保障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过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监督和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多校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多校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因此, 要不时给他们打气, 让他们丢掉包袱, 轻装前进, 同时, 要使他们明白,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要他们多参加实践, 培养动手能力, 这无疑对他们的学习能起
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 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对学
生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要真正做好学生德育工 作, 必须取得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 师, 家长自 始至终对学生品行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事实证 明, 家庭教育的成败,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许多 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 都与家庭失教或家庭不和谐有关。 所
作为传递和发展文化,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重要场所的 中等职业学校, 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 探讨 多校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在今天来说极具现实
意义。 一、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界定与构成 1.什么是文化 与校园概念的相对稳定性相比,文化则是一个极为多维
性和复杂性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 把握校园文化的前提是 确定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中的“ 文化” 一词, 其原意有二:一是为敬神而耕 作, 二是为生计而耕作。后来其内涵不断丰富, 运用于物质生 活方面, 意味着耕作 , 运用于精神生活方面, 则指宗教崇拜。 在我国古代,文化” “ 是指“ 人文化成” 以文教化”这与 和“ , 西方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 “ 文化” 概念被广泛关注是在19世纪下半叶, 英国著名学 者E"B泰勒在其名著《 原始文化》 一书中指出:“ 所谓文化或文 明乃是指知识 、 信仰、 、 艺术 道德、 、 法律 习俗以及包含作为社 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 体。"20世纪中叶, 美国著名学者A-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五种

中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中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高 了教 师的职业幸福指 数 , 构建 了和谐快乐 、 民主平 等的师生
关系 。
4 . 融合企业性。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 校园文化建设要 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 注重与企业文 化接轨 。在特色校园 文化建设 过程 中 , 我校十分注重校企 文化的对接 与融合 , 通过
多种 形 式 , 形 成 了富有 职教 特 色 、 促进学生技能成才 、 生 成 职 业 道德 的校 园 文 化氛 围 。
提炼 出“ 办教学企业 , 育能工巧 匠” 的办学理念 。在实训车间里
“ 差之毫厘 , 谬 以干里” “ 比能竞技 , 精益求精” “ 就业靠竞争 , 上
化。
2凸显职业性。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 服务 于职业教育 的培养 目标 , 着力提高学生 的职业道 德 、 职业 意识 和职业技能。近年来 , 我校在考察包括德 国在 内等西方 国 家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 院等各类 不同职业教育办学模种直观性的文化 , 它直接表现 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它是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的前提条件 , 是校 园内各种 客观实体 存在的总和。大到整个校 园建 筑的设
教学企业 , 育能工巧 匠” 的办学理念 , 在 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的同
时, 十分 注重校 园文 化 的建 设 , 形 成 了独 特 的校 园文 化 。本 文将 管 窥该 校校 园文 化建 设 的 一 些做 法 ,作 为 中职特 色校 园文化 建
设 的有 益探 索 。
去, 充分发挥校 园文化建设 的主导 角色 和主体作 用 , 极大地提
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精神 、 物质文化整合 系 统, 它包括校园环境 、 教学设施 、 管理制 度等 物化 内容 , 也包 括 学校 的传统 、 校风 、 教风 、 学风 、 人际关系 、 集 体舆 论 、 文体 活动 等非物质内容 。 即包括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行为文化和精神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孙其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研究并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
文化即为文明,有广义的文化概念,亦有狭义的文化概念。

所谓广义的文化概念就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

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理论的东西等等。

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为语言、文学和艺术。

由此,不难理解校园文化是什么。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亦有广狭之分。

所谓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施、专业设置、技术特征、课程设置、制度、管理、教学传统、校风、校纪等等。

亦有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诸如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校风校纪、优良传统等等。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这就是有形的校园文化与无形的校园文化。

有形的校园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

学校校园里的图书馆、实验楼、实训楼、各种各样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厂、实习车间、教学车间等,都是一定的载体。

再有学生社团,他们是一种自治组织,有章程、有领导、有社员、有活动,比如摄影小组、体操队等。

所谓无形的的校园文化,可以认为是无载体的,是抽象的。

如校风、教学、学风、学校的好传统、思维习惯、学术氛围、专业氛围、企业氛围等。

讲到北大,大家就知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到清华,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是如同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特征。

学校是文化组织、教育组织、传承组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主要是教师、学生、实习工厂的师傅和技术人员与给教师、学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学校的领导)。

因此,校园文化有它独有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

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作用是关键。

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个好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氛围、学术氛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学生和老师,老师和校长之间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的。

第二,渗透性。

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校园文化,象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我们很多校长来自于普通中学,对此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传承性。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技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

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

但却是持续的、永生的。

比如,文革前很多名牌学校(包括许多中专学校)都有许多保持有学校特色的地方,后来受到文革的冲击,很多内容有损失,但它的文化精神没有被去除,文化的实质仍不会改变。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得到的。

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不断提升。

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包括职业学校的学生去工厂实践实习,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情操。

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这一点在职业学校尤其突出。

工厂企业特别重视“团队精神”。

一次,我在芜湖参加一个教育界与企业家座谈会,日本企业家就谈到一个流水线上有100多个工序,任何一个工序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要求每个环节都是严格的,不能出差错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

这就要求员工要有团队精神,配合协作。

日本企业里工具的摆放有企业的严格要求,必须按要求的位置、方向摆放,从哪里拿,还要放回到原位,不能有差错。

这就是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

通过体育训练进行团队精神的训练,如小组登山。

一个队员也不能掉队,否则,会影响整个队的成绩。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技术比赛,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生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文化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奋发向上的人。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是人才成长的环境与场所。

学生的身心状况如何,体质、知识、专业、技能、智慧、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的整体品味和在社会上的声望。

说到这个,大家都很有体会。

我们的职业学校,老百姓不认我们,我们招生难,办学难。

不仅老百姓不认,甚至地方政府也不认我们。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学校的整体品味不能吸引人,在社会上的声望不是很好。

我去看了一些学校,破破烂烂的,一点专业设备也不没有,家长怎么能放心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去呢?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校长,如国家的投入不够等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但也不是说跟我们完全毫无关系。

我们也有办得非常好的学校,招生火爆,学校都已装不下。

有位校长向我反映,它只有20多亩地,却招生近2000人,在校生已达5000人。

我问他为什么招生这么火爆。

他说学校所有的学生学习毕业出去之后都能够有一门技术,就业很好,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专业教师,社会声望好,深得学生家长的信任。

这就是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带来的优势。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全体学生的素质、精神风貌等问题,涉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问题。

所以必须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用心建设校园文化。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省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校领导、
老师重视;校园环境、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校园文化活动很有成效,有声有色;较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了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少学校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这些学校的校长还在愁招生,愁就业,愁建设,还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

2、浅表理解校园文化。

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开展文体活动。

比如各班级的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硬笔书法赛、文艺活动等。

3、照搬普通高中模式。

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4、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技术文化严重脱节。

具体说来:
(1)缺乏个性。

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都是照搬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所有学校的师生在谈及自己学校的特点时都是如数家珍:有科技节、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有运动会、读书活动、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演出等活动。

学校整体环境也与普通中学大同小异,校园、教室里遍布科学家的名人名言。

置身于这些学校无法感受到职业学校的气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也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

(2)缺乏系统性。

不少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面上,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第二课堂。

因此,绝大多数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完全依赖学生工作处(政教处)和团委。

尽管很多学校制度建设和学生管理很到位,成效也很明显,不少学校在概括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时也对此津津乐道,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其它层面则不尽如人意。

(3)缺乏时代性。

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囿于传统老框框,不能根据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特征和学校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实际来改变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创新思路,将“超级女生”、“上网”等所谓的流行文化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进行坚决堵击,而不是有目的地引导,不少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是“希望学校与时俱进”。

(4)缺乏平衡性。

一是体现在国家重点职校和民办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行业办职校相对较差;二是体现在资金投向上,活动经费普遍投入比例高,而硬件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少。

这些不平衡无法满足学生对校园文化教育的需求。

我们从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有关数据可看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