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单指狭窄性腱鞘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技巧

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主要是由于屈指肌腱在纤维鞘起始部滑动障碍所致。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病人常由于病情累及至影响手指伸屈功能而就诊,女性多于男性,以老年人常见。
拇指、中指发病率较高。
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这种慢性疾病。
一症状1、先天性拇指屈肌腱鞘狭窄,家长多在偶然机会发现婴儿拇指指间关节常呈半屈曲状,搬动拇指指间关节伸直时,可有弹响。
掌指关节掌侧深部可触及硬结节。
2、成人屈指肌腱腱鞘炎,伸屈患指时有扳机样感觉,伴有弹响及轻度疼痛。
严重时手指在屈曲位或伸直位不能活动。
患指掌指关节掌侧深部可触及硬结,压痛明显。
一般病变常发生在指纤维鞘管起始处,拇指则发生在掌指关节两籽骨与鞘管形成的环状狭窄处(A1)。
鞘管壁增厚,肌腱呈结节样肿胀,致使屈肌腱的通道狭窄。
在早期,手指屈伸活动时,膨大的肌腱可勉强滑动通过狭窄的鞘管,形成扳机样动作及弹响。
严重时,手指则不能主动活动。
甚至会影响肌腱完整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治疗1、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局部制动。
鞘内注射激素后,症状可缓解。
但此方法治标不治本。
经此方法治疗症状不缓解或者反复发作者应手术治疗。
2、近年来,社会流行很多新兴模式,例如:小针刀等方式治疗腱鞘炎。
此方法在创伤小的优点中也存在相对不足。
毕竟视野不能暴露,对肌腱的损伤不可评估,鞘管切开后不能彻底清扫切除。
3、手术切除相对来说有微小创伤,但术后效果显著,可彻底根治。
(1)一般位于掌指关节掌侧皮横纹已近切开皮肤,注意不要损伤指神经。
(2)局部分离,充分暴漏肌腱及鞘管。
可直视增粗的肌腱及增厚的鞘管。
(3)纵行切开腱鞘增厚部分,并彻底切除。
注意勿损伤肌腱。
(4)肌腱嵌顿得以解除,手指可正常活动。
4、婴幼儿扳机指在6个月内常自行愈合。
如发生绞锁,影响患指活动或生长,应及早手术治疗。
狭窄性腱鞘炎怎么治疗有效

狭窄性腱鞘炎怎么治疗有效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首先要注意对症进行,一般封闭治疗法还有使用一些药膏治疗,也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其次还有小针刀法以及针灸方法,都是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 1、封闭法:在疼痛部位注射麻醉剂和糖皮质激素。
麻醉药注射后自然不痛了,但药效消失后会更痛。
除了原有的疼痛还要加上激素的刺激痛,因为激素的溶解液对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不相信可以试)。
激素的作用是去除组织的免疫力,对外来的侵入不抵抗。
组织反应不起来,可以减轻水肿和降低修复能力(减轻粘连)。
因此对一些程度屈伸僵硬程度轻的有效。
也是医生最爱用的,显示能力(麻药一打当时就不疼了,表演拙劣吧?)的方法。
特别要提醒的是:激素注射到皮下会引起皮脂肪消失,皮肤与深部组织形成瘢痕粘连。
如果激素注射到肌腱上,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肌腱断离。
★ 2、贴膏药法:我认为膏药的起源,最早就是我们的手掌。
当我们受到撞击后,会用手掌捂住受伤的地方,这样能减轻疼痛。
手掌要做事,为了让手掌能离开受伤的地方,就用树叶涂布胶水替代。
后来又发现手掌有温度,就在胶水内掺入有刺激性的药物,利用皮肤受刺激后产生炎症的发热来替代。
随着生活工业的进步,手掌的替代物由树叶,棉布,现在是化纤布(塑料布)。
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凡是膏药接触的皮肤都有水肿(皮纹变浅、细,甚至光亮),温度高于周围。
这就是利用皮肤的炎性反应换取高于正常的温度。
膏药不仅不能减痛还要添加接触性皮炎(许多人还以为是膏药过敏)的疼痛。
★3、小针刀法:这固然也算一种手术方法。
因为隔着皮什么也看不见,与瞎子一般,因此小针刀术就是瞎捣。
捣好了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了。
★ 4、针灸法:是中国人吹的神之又神的什么病都能治的治疗,其实什么病都不治,仅有安慰的作用。
就连针刺麻醉都要辅助麻药。
这是所有医院都知道的事情,可偏偏还有这个骗人的行当,这是因为有些人上了贼船下不来,只好继续行骗。
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疗效

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疗效狭窄性指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手指弯曲困难、疼痛和肿胀。
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手指肌腱在过硬的鞘内摩擦而引起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近年来,一项名为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新型治疗方法被引入,其在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方面展现出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原理、技术和疗效。
一、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原理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介入性微创手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微创技术将一根细的电针或小针头在指甲之外穿刺到狭窄的手指腱鞘内,进行松解手指腱肌的手术。
这种方法在不切断手指腱肌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舒展肌腱,减少对鞘的挤压,缓解对鞘内肌腱的压迫,从而恢复手指的正常运动功能。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技术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皮肤准备:对手部进行常规消毒,利用麻醉药物给手指静脉麻醉。
2、穿刺针入切口:手术医生先在手指上确定一个适当的穿刺点位,然后用一根细长的电针或小针头穿刺进鞘内,直到针穿过缩窄部位时,腱和鞘之间的空隙将被扩大。
3、旋转针扩张鞘:手术医生通过旋转针头的手法,扩张针穿过的区域,加速鞘内肌腱的松解。
4、针头退回至切口:当针扩张鞘的作用达到最佳时,手术医生将缩窄引起的伤害恢复到最小,并使针头回到处于切口试管中,手术即可结束。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相对传统手术较为创新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许多优点,如运用微创技术,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可以明显减小手术风险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而且治愈率较高。
根据最近对100例患有狭窄性指腱鞘炎的患者进行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治疗,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其中95例患者症状显著减轻甚至康复,剩余5例病情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研究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方法。
其治愈率高、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广泛推荐。
然而,尽管小针刀闭合松解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该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谨慎考虑。
腱鞘炎封闭治疗标准

腱鞘炎封闭治疗标准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疾病,通常由于反复的手部或腕部运动引起。
封闭治疗是腱鞘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首先需要明确诊断为腱鞘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2. 病程:封闭治疗适用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的腱鞘炎患者。
对于急性发作的病例,应先进行非手术治疗。
3. 注射部位:封闭治疗一般选择在患处周围进行注射,如肌腱鞘内、肌肉附着点等处。
4. 药物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局麻药和透明质酸等。
具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5. 操作技术:封闭治疗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注意无菌操作和注射技巧,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血管。
封闭治疗是腱鞘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病情恢复和预防复发。
腱鞘炎诊治指南

腱鞘炎诊治指南疾病简介: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活动时,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摩擦频率增加,可导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
而肌腱狭窄的腱鞘内活动时,就容易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即腱鞘炎(Tenosynovitis),又可称为狭窄性腱鞘炎(Narrow tenosynovitis)之称。
分类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炎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
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作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
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这一“隧道”时,拇指在屈仲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屈指肌腱腱鞘炎(Flexor tendon tenosynovitis)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
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
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
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
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之称。
.茎突狭窄性腱鞘炎(Styloid process narrow tenosynovitis)常发生于大拇指一侧的桡骨茎突腱鞘,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较多、较大而导致发炎。
起病慢、渐加重;大拇指一侧隆起、压痛,并可向前臂及拇指放射疼痛;有时有硬结;腕和拇指活动稍受限,活动后疼痛加重;不能提重物;急性期局部肿胀,有弹响。
指肌腱腱鞘炎(Refers to the tendon tenosynovitis)易发生在拇指、食指、中指;疼痛早晨起来较重,活动后减轻,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有时有豌豆大小结节。
严重时有弹响,患指屈而难伸或伸而不能屈。
狭窄性腱鞘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狭窄性腱鞘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一)概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桡骨茎突处,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在腕背鞘管处发生疼痛、肿胀,引起的炎症。
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于1895年由瑞士外科医生deQuervain首先报道并详细描述,故此病亦称为deQuervain病。
(二)临床表现1.多见于中老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
2.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
3.桡骨茎突处疼痛,可向前臂或拇指放射;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
4.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5.严重者拇指伸展活动受限。
(三)诊断要点1.病史多见于中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
2.体征桡骨茎突处疼痛,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桡骨茎突处可触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
3.Finkelstein试验阳性拇指屈曲握于手掌内,腕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加剧。
(四)发病机制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机制与局部解剖结构及反复慢性机械刺激有关。
桡骨茎突处有一窄而浅的骨沟,上面覆以腕背侧韧带,形成骨纤维性鞘管。
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后,分别止于第1掌骨基底和拇指近节指骨基底。
当肌腱滑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尤其是腕尺偏或拇指活动时,折角加大,增加了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
长期反复慢性刺激后,肌腱与鞘管壁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
(五)治疗方案及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例。
包括减少局部活动,热敷,外用药物涂抹,类固醇药物鞘管内注射等。
2.手术疗法适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反复发作,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
手术注意事项:沿皮肤纹理做横行切口,术后瘢痕小。
注意保护桡神经浅支。
彻底松解鞘管内的纤维间隔、粘连带或肉芽组织。
术中活动拇指以确认松解程度。
避免过多切除肌腱腱鞘而发生肌腱滑脱。
检查肌腱有无变异。
注意切除多余的迷走肌腱,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狭窄性腱鞘炎最佳治疗方法

狭窄性腱鞘炎最佳治疗方法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通常会导致手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对于这种疾病,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治疗方法的风险和好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非手术治疗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首选方法。
这包括局部止痛药物的使用,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减轻炎症,从而改善症状。
另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是非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增强手部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轻疼痛,并且有助于恢复手部功能。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有效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
传统的开放手术通过切开狭窄的腱鞘来减轻压力,从而缓解症状。
而微创手术则采用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和内窥镜等器械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那些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然严重的患者。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注射治疗、激光治疗和中药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因人而异,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进行治疗选择时,建议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自行选择治疗方法。
另外,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部,以免加重症状。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有所帮助。
腱鞘炎临床路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腱鞘炎合征临床路径一、手足外科腱鞘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腱鞘炎(ICD-10︰?)需行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松解术(ICD-9:727.403?)(二)入院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第1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澍寰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岩主译)1.病史: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或1-5岁的学龄前儿童,表现拇指或其它手指呈半屈曲状,指指间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伸指时出现弹响感。
2.诊断要点:(1)拇指或其它手指出现伸屈手指时出现指间关节疼痛。
(2)手指伸指活动时有弹响或出现嵌顿,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3.查体:拇指或其它手指掌指关节可触及豆粒样大小结节,局部压痛,屈指活动时有弹响,出现嵌顿时手指不能伸直或伸直后不能屈曲。
4.辅助检查:腕部正侧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手部拍片检查未见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第1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手术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顾玉东等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岩主译)1.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有:(1)局封及物理治疗等(2)手术治疗:腱鞘切开减压、屈指肌腱探查松解术2.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探查松解术适应症:(1)手指伸屈活动时疼痛,影响工作生活者。
(2)手指伸屈活动时出现弹响,影响手指活动者。
(3)屈指肌腱出现嵌顿,手指不能伸屈活动。
(4)局部注射保守治疗1月无效、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67.401?腱鞘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3)凝血常规;(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6)患处X线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发手指狭窄性腱鞘炎
(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发手指狭窄性腱鞘炎(ICD-10:
M65.893)
行腱鞘切开术(ICD-9-CM-3:83.0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无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指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弹响。
3.辅助检查:手部X 线片。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65.893 手指狭窄性腱鞘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除外骨折。
(四)标准住院日 5-15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
者);
(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情相关科室调整血糖;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腱鞘切开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半小时及术后24 小时预防应用抗菌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5 天。
(九)术后恢复 4-11 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
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肤坏死。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皮下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
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二、单发手指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发手指狭窄性腱鞘炎(ICD-10:M65.893)适用对象:行腱鞘切开术(ICD-9-CM-3:83.01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
术后抗生素应□长嘱,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0.9g),每次10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0.75g),
每次.75"g",每天二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250ml:2.25g),每次25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0.75g),
每次 1.5"g",每天二次
□ 长嘱, 5 %葡萄糖注射液
(100ml:5g),每次100"ml",每
天上午一次
□ 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0.25g),每次.25"g",每天上午
一次
□ 长嘱,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12.5g),每次250"ml",
每天上午一次
□ 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0.25g),每次.5"g",每天上午
一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ml:0.9g),每次10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青霉素钠(160 万单
位),每次 320"万 iu",每天二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250ml:2.25g),每次25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青霉素钠(160 万单
位),每次 800"万 iu",每天二次
术后
抗生
素应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ml:0.9g),每次 10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0.75g),每次.75""g"",每天二
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250ml:2.25g) ,每次
250""ml"",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0.75g),每次 1.5""g"",每天
二次
□ 长嘱, 5 %葡萄糖注射液
(100ml:5g),每次 100""ml"",
每天上午一次
□ 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0.25g),每次.25""g"",每天上
午一次
□ 长嘱,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12.5g) ,每次
250""ml"",每天上午一次
□ 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0.25g),每次.5""g"",每天上
午一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ml:0.9g),每次 100""ml"",
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青霉素钠 (160 万单
位),每次 320""万 iu"",每天
二次
□ 长嘱, 0.9 %氯化钠注射液
(250ml:2.25g) ,每次
250""ml"",每天二次
□ 长嘱,注射用青霉素钠 (160 万单
位),每次 800"万 iu",每天二
次"
换药□ 临嘱,特大换药,每次 1"次 " ,共
1" 次 " ,一次性
□ 临嘱,石膏拆除术,共 1"次 " ,一
次性
换药
□ 临嘱,特大换药,每次 1"次 " ,
共 1"次 " ,一次性 .
□ 临嘱,石膏拆除术,共 1"次 " ,
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