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创作
任惠中:水墨人物画写生随感

任惠中:水墨人物画写生随感▲ 画家任惠中水墨人物画写生随感文/ 任惠中到现实生活中画的水墨人物写生,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不是自然状态的抄袭,它是观察、认识、分析、感悟的一个全方位的表现过程,更是一个体验、感觉、发现并能捕捉到的最鲜活生活本质的过程。
写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寻找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生动内容,写其“生”。
任惠中《惠安女》笔墨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笔墨的初始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点一滴从生活现象中积累而成的。
生活中的人物与现象,有些零碎无序,不那么集中、显现和突出,这对于我们以写实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水墨人物画而言,就要学会梳理、归纳、概括和提炼,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再发现、再挖掘、再表现那些存在于生活中的点滴笔墨元素,汇聚成一个整合完整的水墨人物形象。
任惠中《老咪淘》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汲取前人的笔法、墨法,但不是依据某一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前人的观察方式和基本审美理念,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可能要比学一两招创作方法更本质。
我们不避讳更不排斥已有且成熟的表现方法,并可广学博览。
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尽可细研精读,互切的某点就可能生出新内容,相叠之下可能产生厚实的气韵。
思想活跃了,因为品读多了而不使头脑僵化;思路敏捷了,因为不局限于某一局部约束而眼界开阔;手法多样了,因为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丰富的积累滋养出悟性,想出解决这一人物的水墨之“方”,反复锤炼下,在生动的现实生活里顺理成章生成了“法”,想方设法,因而就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
任惠中《特警战士》对写生中人物形象的个性造型、笔墨化造型,我们要执着,但不应偏执。
在具体的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以往司空见惯而不求甚解的问题,会有所新的发现和感悟,或有源流的思考,或有外延的奇思妙想,也就会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欲望。
让这些朴素而厚实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笔落墨形而上,依形得势去壮形,依形壮形得造型。
任惠中《雅集图》写生最怕以惯性的“眼光”被看待,那进入不了真实生活状态中的人物形态。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解读

对 中 国水 墨 人 物 画 创 作 的 解 读
韩 晓 峰 ( 北 省沧 州市 工农路 1 6号沧 州市 第三 中学 艺术 办 河北 沧州 0 1 0 ) 河 2 6 0 0 摘 要 : 中 国水 墨人 物 画创作需要 有 自已的主观 感受和 创造 性 , 有个人 的绘 画语 言和独立 风格 , 对 要 即能够在尊重客 观对 象, 讲究现 实主 义 的基 础上, 发挥 自己的主观 表现 力。 文首先 阐述 了中国水 墨人 物 画的发展概 述 , 论 并从 中国水墨人物 画创作造型 , 创造范 围, 以及绘 画语 言 等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了探 讨 ,旨在 不 断 创 新 中 国水 墨 人 物 画 。 关键 词 : 中国水 墨人 物画 创作 遗型 中图分 类号 : G4 2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O 0 () 2 9 0 1 3 5 2 I ) 7 b一0 1 - I 6 7
2 现 实 主 义 水 墨 人 物 画 的创 作
的 生 活 化 , 重 笔 墨语 言 的 丰 富 多 彩 , 重 体 面 造 型 , 免 会 减 弱 甚 至 忽 视 书 法 化 的 注 注 难 笔墨 语 言 。 至 会 提 出疑 问 , 书法 化 的 笔 4结语 甚 即 墨语 言 能 否 真 正 解 读 体 面 造 型 。 八 十 年 在 总之, 对于 现 代 水 墨 人 物 画 创 , 写 实 在 它必 然 不 会 进 行 的 革新 。 其次 是 对 现 代 生活 的关 注 , 关 代 之 前 , 分 的 强 调 以 西 方 文 化 思 想 来 挽 主 义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时 候 , 过 注 现 代 人 的 审 美 情趣 、 存 状 态 、 生 价 值 救 中 国 , 而 造 成 写 实主 义的 兴 盛 , 生 人 从 使笔 墨 满 足 人 对 绘 画 的 多 样 性 的追 求 。 先 要 对 首 水 并 取 向等 , 考 在 日益 发 达 的 工 业 文 明 下 的 与造 型 很 难 达 到 某 种 程 度 的 交 融 。 墨 人 传 统 人 物 画 的 深 入 研 究 和 认 识 , 从 中 掌 思 水 墨 、 彩 、 间等 的 有 机 统 一 。 些 都 是 色 空 这 对 传 统 水 墨 写 意 人 物 画 创 作 存 在 的 不 足 而 各 种 各 样 新 的 社 会 问 题 。 许 多有 代 表 性 物 画从 单 一 的 写 实 主 义 人 物 画 风 中 解 放 出 从 握 中 国 人 物 匦 创 作 规 律 , 其 薄 弱 点 作 为 以 书 在 的 现 代 人 物 画 作 品 中 可 以 看 出 , 者 对 于 来 , 法 化 的 笔 墨 语 言 又 重 新 发 挥 了 它 的 创 新 的 突 破 点 。 积 淀 了深 厚 的 传 统 功 力 作 新 的 语 言 形 式 的 运 用 和 新 的 造 型 观 念 的 注 作 用 与 价 值 。 先 , 笔 墨 问 题 而 言 , 一 首 就 第 入, 无疑 是 他 们 新 的 艺 术 观 和 新 的 审 美 趣 味的体现 。
浅谈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艺术——以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为例

国家美术典藏流民图(局部)艺术可能的范围之内,以诉诸视觉的形象,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以悲剧般的感受。
”[4]从技法上看,《流民图》在人物塑造上既采用了西画崇尚的素描手法,适当采用光影效果以突出真实感,又以中国画白描线条的造型手段增加水墨画的沉稳之风。
蒋兆和利用传统国画的散点构图法,巧妙安排人物关系的呼应开合、高低起伏。
每一组人物都蕴含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整幅画又以长卷方单勾勒出衣纹以显示人体结构,勾线和皴擦的使用相得益彰,皴擦产生的墨色弥补线条的不足,又产生了丰富的律动效果。
蒋兆和在笔墨繁简、浓淡的交替中展现传统国画的 气质。
在晚年,蒋兆和的创作大多以历史人物肖像为主,其目的是让大众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赋予青少年更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1981年的《杜甫》(图4)在用笔的藏露之中和线条的圆方之间,表现出这位伟大诗人大气磅礴的精神状态和忧国忧民的内心世界。
在其笔下,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得以重生,这些作品也流露出蒋兆和对历史和人生坚定不移的美好信念。
综上所述,蒋兆和以传统为基,选择性地接受西画。
他超越了对中国画和西画素描的纠结,着眼于整个艺术对人生密码的探究。
他超脱了具体细节的论争,发出了对中国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叩问,故意味深长[7]。
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众写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美术馆藏有的珍贵画作,是蒋兆和直面人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扩大了现实主义题材在世界美术画坛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1]李朴园. 艺术大会于艺术运动[M]//李朴园. 艺术论集. 上海:光华书局,1930:176. [2]李月辉. 崇高而苦涩的美:浅谈蒋兆和的艺术精神[J]. 魅力中国,2010(9):189-190. [3]蒋兆和. 蒋兆和画册[M]. 北平:[出版者不详],1941:自序一. [4]刘曦林. 真善美的长河[M]//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353. [5]乔乐. 蒋兆和水墨人物画《流民图》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21:18. [6]王金秀. 浅谈蒋兆和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征[J]. 青春岁月,2014(19):39. [7]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关于蒋兆和研究的文献选编》编者弁言[J]. 书画世界,2015(1):32-36.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图4 蒋兆和 杜甫纸本设色 91cm×128cm 1981 中国美术馆藏。
探析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情感与形式

探析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情感与形式摘要从绘画艺术的功能角度来讲,其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人的主观情感。
通过情感的表达显现出绘画作品的感染力,从而形成绘画艺术的生命。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它通过视觉艺术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引起欣赏者情感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绘画作品视觉艺术水墨人物画感染力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情感对于绘画艺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由于绘画艺术的宗旨就是关于人类情感的描写。
它能够使绘画作品拥有非凡的感染力,而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更是以写实主义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并体现出当前文化语境,画家通过对水墨人物画内在情感敏锐而深刻的体验进行创作,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水墨人物画艺术发展的规律,从而描绘出更加富有情感、并生动具体的水墨艺术形象。
一当代文化语境对水墨人物画所起的作用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画表现形式之一与时代语境紧紧相连,更注重情感寄托和价值意义。
当代文化语境变化对中国水墨人物画欣赏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一部分欣赏者单纯从欣赏视角在欣赏水墨人物画时得以美的享受和心灵愉悦,也有一部分欣赏者只是为了消费,他们对这些水墨人物画的观赏不会从深入进行挖掘和体味,只是简单地在绘画表面上获得暂短的感性刺激和享乐,当然还有的欣赏者只是为了投资,他们在选择水墨人物画作品时,只在乎作品投资价值,完全不会考虑作品的审美意义。
而对于中国水墨人物画来说,其创作的完整性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紧密结合,如我们看到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时,一般都要对其进行品头论足,寻找作品的精妙之处,当然也会发现其中的缺陷,以此生出许多潜在的艺术情趣,至此,一幅绘画才算真正创作完成。
而正如我们上面所论述的一样,由于欣赏者的角度不同,具有极高意象化和符号化艺术形式的水墨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突出水墨人物画的情感表现,以真正体现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绘画者对生活保有独特的敏感度,体现出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注重写实与传统文人画以及外来文化的融合,使情感表现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发展。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及我的创作实践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及我的创作实践摘要当今我们的世界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我们正在受着全世界各国文化的熏陶。
诚然,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发展前行。
在西方的写实性油画、摄影、素描、日本画等的影响下,使得当社会的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写实性绘画,更加喜爱写实性工笔人物画。
从我学习绘画开始,在工笔人物画的实践中都充分感受到了“写实性”所具有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将事物的形态照搬照抄的描绘出来,而是作者在不断地摸索、提炼的过程中,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感受它,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浓厚的思想感情,从而创作出属于极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所以,认真的去研究工笔画中的写实性因素也是我未来进行工笔画创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实性;新时期;多元化;创作研究AbstractIn our world toda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we are affected by the culture around the world. Admittedly, realistic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to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Western realistic oil painting, photography, drawings, Japanese painting,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realistic painting makes peopl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oday's world, a more realistic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love so as to embody the importance of honesty. Since I learn painting,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practice is fully felt the "real" is the charm. It is not only the drawing form of copying of things, but the author in the continuously grope, refining, go deep into the thing itself, to feel it, and to give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create our own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painting. So serious and realistic factors research of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to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creation is also my future has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 words: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 realistic; new period; diversified; Creative research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5915 摘要IHYPERLINK \l _Toc5199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5647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17793 一、概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现状1HYPERLINK \l _Toc26232 (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1HYPERLINK \l _Toc31936 1.古代时期1HYPERLINK \l _Toc8276 2.近现代时期1HYPERLINK \l _Toc19585 3.当代时期2HYPERLINK \l _Toc25772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2HYPERLINK \l _Toc25026 二、“写实性”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3 HYPERLINK \l _Toc1711 (一)当代工人人物画的写实造型3HYPERLINK \l _Toc15506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随类附彩”3HYPERLINK \l _Toc345 (三)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技法3HYPERLINK \l _Toc18723 三、何家英与冷军作品写实性分析4HYPERLINK \l _Toc12162 (一)相同点4HYPERLINK \l _Toc17377 (二)不同点5HYPERLINK \l _Toc24782 四、我的写实性工笔人物画创作与实践6HYPERLINK \l _Toc2060 结语7HYPERLINK \l _Toc23010 参考文献8HYPERLINK \l _Toc11869 谢辞9一、概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现状(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1.古代时期工笔人物画从唐代开始繁盛起来。
创作启示·浅谈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

美术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and Art133创作启示·浅谈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徐丙速(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摘要: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绘画精神的同时,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对于现阶段对水墨人物画写生与创作的学习,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写生;创作一、我的水墨人物画创作过程我的毕业创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我通过写生收集素材。
根据写生来创作,这基于对对象的感受,中国画中好的写生本身就是创作,写生不是简单的描绘、照抄,而是有创造性的发挥。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画什么起码能够很接近对象,尤其是水墨人物画,对象是有生命的,有血有肉的人,你首先要尊重对象,而不可以拿他来玩弄绘画技巧、手段,要把他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身份地位、形象特点把握住。
然后,画出创作草图,安排构图,控制黑白关系,直至画成素描小稿。
遇到细节上的问题就回到写生中去补充、修改。
毕竟,写生是素描小稿的最初来源,然而写生只是静止地观察与描绘形体,这不是创作的全部,我们靠写生获得相应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而创作的途径是速写、记忆的综合方法。
素描小稿大致完成后就可以放大稿了,如果素描小稿上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放大后问题会更加突出。
最后,根据大稿在宣纸上落墨。
我学习过速写、素描,但在中国画上的笔墨功夫欠佳,这会破坏整个创作的效果,往往是一幅画的素描效果还行,一上笔墨就感觉力不从心。
记得初学国画时,老师就强调“写意画的落笔要有胆量”。
胆子小是因为画的少,大量写生有益于造型能力的提高,但必须以不影响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为前提。
由此可见,写生是创作的重要环节,要从对象中来,尊重对象。
李可染先生非常重视写生,他认为“写生是最重要的一环”,要通过写生“掌握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能指引人“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而中国画中所谓“写生”,不能等同于西画的方法,必须结合传统绘画的写生方法,还要学会从对象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
我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教学观

. 曼 g
庭 训 . 受家 庭 的 熏 陶 ,年 轻 时 和 材 少 数 民族 题 材 等 方 面 进 行 深 入 的研 价 值 观 与 自身 的 风 格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的重 要 性。 龄 人 一 样 .下 放 到寿 州古 窑遗 址 究 ,认 真 体 验 时代 精 神 与 感 悟 生 活 的 同
的 水 墨 精 神 后 来 杜 先 生 回北 方 工 作 .
辅 导 的学 员 在 进 行 创 作 时 .他 们 总 会 表
是 大 量 写 生 、 摹 习 和 创 作 的 实 践 .不 是 在他 的 创 作 中 , 自然 的 又融 入 了 北 方 的 现 出一 种 太理 性 的 惯 性 .其 中包 括 艺 术 句 空 话 。 泥 古 不 化 .虽 笔 笔 有 来 历 .但 厚 重 及 豪 放 的 特 点 。我 从 杜 先 生 学 习 .
动 .后 考 取 安 徽 师范 大 学 阜 阳 分 时 .锤 炼 着 自 己 的 艺 术 语 言 与 观 念 在
.
毕 业 后 在 学 校 、市 青 少 年 宫 等 笔 墨 、体 裁 、形 式 上 体 现 出一 种 正 大 气
“ 笔墨当随时代 ”不是句空话
现 代 中 国 水 墨 画 从 传 统 的 古 代 文
r 野 .进 一 步 加 深 了 对 国 画 文 化 在 教 学 中 ,我 注 意 从 基 础 训 练 着 手 .手 视 勺 解 .并 确 定 了我 以后 的水 墨 画 理
当代 人 的 生活 。我 们 这 批 人 大 多 都 接 受
把 手 的 进 行 教 学 .在 写 生课 中要 求 多 观 过 学 院 的 系 统 教 育 .对 西 方 倾 向 科 学 的
亍 。 自此 十 几 年 的时 间里 .我 着 察 . 多感 受 .能 深 入 下 去 ;在 临 摹 中要 造 型 手 法 有很 好 的 掌 握 .基 础 扎 实 造 型 向
《论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范文

《论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篇一一、引言卢沉,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生动的造型和独特的笔墨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旨在探讨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分析两者在作品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理解和欣赏卢沉艺术的角度。
二、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以真实、生动、形象的造型特点著称。
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瞬间神态,通过精准的线条和构图,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造型上,卢沉注重细节的刻画,同时也善于运用整体构图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他的作品既有写实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画面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富有现代审美价值。
三、卢沉现实主义水墨画的笔墨技巧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是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重要表现手段。
他的笔法灵活多变,既有传统的笔法技巧,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元素。
在墨色运用上,卢沉善于运用浓淡相宜的墨色来表现人物的肤色、衣着和背景等元素,使得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和谐。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神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四、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在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造型为笔墨提供了表现的基础和依据,而笔墨则通过线条、墨色等手段来表现造型的细节和情感。
两者在画面中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了卢沉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具体作品中,卢沉常常通过精准的造型来突出人物的形态特征和神态变化,再运用灵活多变的笔墨技巧来表现这些特征和变化。
这种造型与笔墨的相互融合使得画面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性,又富有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
五、结论综上所述,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以生动的造型和独特的笔墨技巧为特点,使得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富有现代审美价值。
在作品中,造型与笔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卢沉作品的独特风格。
通过对卢沉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创作
张俊霞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研究生
【摘要】在中国画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诗、书、画、印相结合”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书法用笔的融入,传统人物画在写实性方面始终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写实人物画应广泛吸收写实技法,适应其表现力和视觉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前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能只有书写式的轻松小品,更要有既能反映东方艺术博大精深又能贴近时代的写实性作品。
摄影的高度发达与西方写实性绘画的导入,使中国民众对绘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写实要求极大提高,增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成为必然。
一个时期以来,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写实性绘画业已过时。
其实作为视觉艺术来讲,写实性绘画永远不会过时,况且中国绘画历来不追求绝对写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将写实性的元素加入到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融合传统水墨创作出贴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并且在创作实践中解决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写实性表现的问题。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写实写意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以传统中国画的材料作为媒介。
既然是人物画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作为表现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
然而现代水墨人物画是在吸收了西洋造型技巧和造型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水墨的写意人物画有区别也有联系,是将西方的素描技法与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相互糅合、
相互包容而形成的一种兼具东西方绘画特征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形式。
我们读中国绘画史就不难发现,中国人物画并未走过真正的写实的道路。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物画主要以古典工笔人物画为主,追求“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这种审美法则一直占据中国画的主导地位。
宋代以来,文人画逐步兴起,花鸟和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主题。
主张将书法的用笔技法融入绘画,倡导诗、书、画、印相结合,书画同源的说法便由此产生,并成为一种法则一直受到重视。
这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造型的束缚,甚至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这种形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
古代画家多为文人雅士,__________其文学修养较深,能诗善书,以花鸟草虫为表现素材,由于其主题性不强,寓意隐晦,更易符合文人雅士们抒发感情之需要。
花鸟草虫的描绘又有其随意性,不需要过分写实和肖似,形象可以简化概括,更能发挥写的功能。
诗词可以更直接更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情怀,这就更加促进了诗、书、画相结合这一形式的发展,书与画的关系日趋紧密。
然而就是这种形式,对人物画的写实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书、画、印的结合削弱了人物在画面中的分量,书法的书写性技巧为人物的真实性塑造带来困难。
长期以来。
形的准确性和形象的真实性,在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下,难以引起画家们的足够重视。
写实性问题在传统水墨人物画中,也就没能得到真正解决。
然而现代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写实性的问题是否应该得足够的重视呢?通过在自己创作的实践与体验种。
让我深深感受到现代水墨
人物画应该融入写实性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和重量感,克服水墨画易出现的轻、薄、弱的弊端。
在世人的观念中可能习惯性的认为,西洋画“写实”,中国画“写意”。
我想这只能从大的审美倾向上来区分,可是如果具体到风格流派和艺术表现手法,则西画中也不乏大写意者,如印象派诸家。
莫奈画的大教堂与李可染先生所作西域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沙罗的风景画里,我们亦可以感受到黄宾虹式的浑厚华滋。
中国古代的画家,也有很多写实的高手。
我们也有自己写实人物画的大家和传世经典,《卓歇图》、《重屏会棋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以及不胜枚举的肖像画杰作。
然而,中国的艺术,无论是戏剧、绘画,都有着自身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画的写实同西画里的写实,还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画之写实,不在于完全模拟客观对象:一是它的艺术表现目的不在于此。
二是中国画材料工具之特点,使其艺术表现的形式有别于西方之模拟自然的形式。
我认为中国画的写实,应该是由表及里的写实。
这点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感受颇深!我在创作陕北老农的过程中,创作起初我也并没有认定在我创作中的人物一定要采要那种形式来表现,“写意”或“写_______实”都有可能。
只是单纯的想要做出有感染力的作品!起初在表现形式上我更多的是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段,因为能比较快的看到画面效果。
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水墨人物画似乎就应该是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才会更有中国画的味道,我甚至觉得写实就“不中国”了!可是我反复尝试出来的写意作品,除了
“味道”之外缺乏较强塑造力、重量感甚至准确的造型。
可谓“徒有笔墨”毫无感染力可言,这与我的意愿正好是相悖的。
当我画到迷茫的时候,会到图书馆开始查阅资料、浏览画册。
学习绘画大师们的表现手法,研究他们如何将造型、构图、笔墨运用、色彩渲染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去创作有感染力的作品的。
此时我看到油画大师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罗中立的《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罗中立的《父亲》是不可取代的,他一旦诞生了。
就属于历史了。
而我认为我能从它的这幅作品中借鉴到的是他超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我想正是这样的写实性创作手法才得以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领悟之后我也开始慢慢试着转变我的观念、调整创作方向,将节奏放慢,严谨的造型,注重细节的刻画,尝试写实性的表现我的水墨人物,发现画面的效果慢慢起色!人物形象渐渐鲜活起来!可能有人担心高度的“写实会失去水墨画的特点,会沦为油画的亚种,”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担忧的问题。
其实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我们借鉴的只是一种写实方法,东、西方绘画在材料、工具、技巧以及画家本人所受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上,都存在许多差别,永远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且,中国绘画不会像西方写实绘画那样,完全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写实性表现也只是建立在以形写神
的基础之上,遵循“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法则,是带有传统中国画笔墨基因的写实。
当今是一个艺术多元化时代,多种艺术形式同时并存,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强调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表现,并不否定意笔造型和笔墨存在的价值,__________只是希望能有一种更具表现力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形式,与写意人物画并行发展,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王西军,寓“写实”于水墨————艺术教育学术论坛2006,(9)98-99
吴宪生,度物取真写形传神———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42—48
刘国辉,写实人物画的若干问题———中国画学研究品格与意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01—06
王赞,写生与当代中国画(续)———《美术》2005.(09)期9-10359文化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