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 PPT课件

⒈ 财政联邦制模式
⒉ 财政单一制模式
5
三、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一)保证政府和财政职能的履行 (二)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不平衡 (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6
四、财政管理依据国家政权结构
建立 (三)财政管理体制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三)支出调控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14
五、我国分税制的改革和完善
(一)进一步明确、统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 与财权,合理划分税种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所得税分享改革
15
第9章 财政管理体制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 了解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掌握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 了解我国分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技能目标
➢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针对目前我国实行的分税制管 理制度,分析其成效、利弊及完善对策
➢ 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与我国进行比
较,分析其利弊
2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3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财政管理的层次、结构和机构的设置 (二)各级财政的职责划分 (三)各级财政的收支划分 (四)各级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4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和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⒈ 分级性
⒉ 整体性
⒊ 规范性
⒋ 相对稳定性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二)按税种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 (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原体制中央补助、地
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五)配套改革和其他政策措施
13
四、我国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还不够 科学、规范
财政体制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 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 出职责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
② 中央可支配财力增长有限 ③ 财权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④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制度性 缺陷,均等化转移支付占比低。 ⑤ 县、乡财政困难 ⑥ 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不到位
5、近期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3) 我国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 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 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 支出。
②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③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④ 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2、财政体制的类型
根据财力的集中与分散、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 同,财政体制大体上分为以下类型:
(1)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 (2)以中央分税制的分级预算体制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其 基本内容是: • 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职能划分支 出范围;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意义
实施宏观政策 B
提供收入来源, 矫正财政纵向失 衡
A 中央对地方
C
补偿地区外溢性
特殊社会目标
E
D
矫正财政横向失 衡
4、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效与问题
(1)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总体上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 成效,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① 国家财力显著增强 ② 中央调控能力增强 ③ 加强和改善了国家宏观调控
LOGO LOGO
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
目录
第一节:财政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1、财政体制的概念和实质 2、财政体制的类型 3、财政体制的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预算管理体制根据国家各级政权的职责范围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并规定收支划分的方法。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
由于国家预算集中了国家的主要财力,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财政分配的基本形式,通常也把预算管理体制称为财政管理体制。
2、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规定预算外资金(见预算)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
预算外资金在性质上属于财政资金,但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而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
3、税收管理体制规定各级政权机关在税收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
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在各级政权组织之间,不仅对税种及税收的减免权有明确的划分,而且对税收稽征管理的职权也有具体的规定。
4、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完成其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所具有的经费支配权限和责任,经费开支的范围和管理形式,以及在完成任务和计划后对经费节余可以分享的权利。
5、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规定在使用国家投资过程中,国家与建设单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改造的单位)及其职工之间各自的职责和全面完成国家任务后应得的利益。
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专业银行信用管理体制和建设单位本身的财务活动,不属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范围。
6、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规定国营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国家与企业、职工之间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企业收入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责任、权限和利益。
资金(包括企业固定资金和企业流动资金)和积累的分配是财政管理体制直接处理的。
涉及企业与银行以及企业内部关系的,则分别属于银行信用管理体制和企业本身的财务活动。
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统一收支管理体制逐步转向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过程。
不同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有过各种变化,集中和分散的程度不同,分级管理的形式也不同。
在大部分时期内,是同当时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
财政管理体制(5.2)

3、现代西方财政理论对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
西方财政理论界是从公共产品的分析入手的,普遍承认政 府具有资源配臵、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这三大职能:
事关国家全局利益的收入分配职能 中央政府 稳定经济职能
地方政府 地域性较强的资源配臵职能 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提出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几个原则:
2、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特征和形式
转移支付制度虽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多数国家国家的转移交付制 度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弹性化 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不是一成不变的, 避免固化中央政府的支出 结构,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公式化 不少国家都设计出较为科学的公式,作为拨款的依据,从而提高了转移支付的 透明度和规范性,排除了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一旦公式被认可,就照此 办理。 法制化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转移支付制度有力的保障。不仅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外部环 境法制化,而且,转移支付制度本身也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 鼓励性 设计转移支付应鼓励健全的财政管理,抑制无效率的财政行为。因此,不应设 立专门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转移支付。 可预见性 拨款机制应保证地方政府所得份额的可预见性,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地安排与 使用这些资金,因此,转移支付制度的意图、基本思路、主要方法、所采用的 数据与分配结果等,应高度透明化。
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自建国以来,我国财政 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
总的趋势是根据“统一 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 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 级管理的体制。
1、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生产停顿、职工失业、通货膨胀等残破不堪的经 济局面,只能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是把国家收入和支出的支配权集中在中央,即“统收统支”制度,收支两 条线。 -优点:中央是唯一的分配主体,实现了经济资源的集中安排使用。 –缺点:不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形成最大合力。 2、“一五时期” 我国从恢复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经 济发展变化相适应,财政下放了权限,实行中央、省(市)和县(市)三 级财政。把地方收人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 入,支出大体上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 出范围。 3、1958年~1959年 这一时期,经济管理体制作了较大的改革,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 财政管理体制也相应作了重大的改革,即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收入归地 方,支出也相应地下放,实行以收定支,确定收支比例、五年不变,但只 执行了一年,而后改“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做法。 4、1961年~1966年 1961年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与国民经济调整 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作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集中财政,加强财政管 理,强调“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账。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掌握)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3.财政收支的划分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例题1·单选题】财政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A.领导与被领导B.财政分配C.利害D.事权[答疑编号91113011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2·单选题】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B.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税收管理体制C.财政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D.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级包干[答疑编号91113011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例题3·多选题】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A.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B.实行政府采购制度C.财政收支的划分D.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E.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答疑编号91113011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CDE【例题4·单选题】(2007年)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间的()。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财政管理体制分为财政联邦制模式和财政单一制模式。
4、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一是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二是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5、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6、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
7、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财政管理体制

第五讲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依据。
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力财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履行其相应的职能,就需要在各级政府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的分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以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和管理关系。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处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关系的预算、税收、财务等各方面的体制,其中最核心的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因此,狭义的财政体制是指预算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与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确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将以预算管理体制为其主要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分为集权型、分权型、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类型。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属于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
(二)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1、统一政策与分级财政相结合。
财政管理方针政策、全面性法律法规、重大的改革措施由中央统一制定并颁布实施。
在统一的政策法规下,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具有独立的职责权限、收支范围和财政预算。
坚持统分结合原则,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兼顾。
财政管理体制的确定,既要有利于维护财政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地方在经济、地理、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情况,把规范统一的管理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
3、财权和事权相对称。
事权是一级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及相应的管理权限;财权是一级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拥有的财力及可支配的管理权限。
事权是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的重要前提,只有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才能确保各级政府履行责任的财力需要。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政府间职权的划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4财政管理体制

五、财政管理体制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是指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2011年修订)①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②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③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12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④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4、了解包干型的优缺点优点:①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②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权,有利于各地区发展经济社会事业;③有利于地方制定和执行长远规划,保持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④带动了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支持配合了其他领域的改革。
缺点:①体制形式不统一、不规范;②体制的政策目标不明确,财政分配关系的变革财力切割、财权集散而展开;③财政包干制度大多是包死上交中央数或者低弹性增长,中央财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
3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1980年至1993年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是“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1)1980-1984 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体制(2)1985-1987年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4)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和规范中
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
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
3.财政收支的划分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
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建立政府
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例题1·单选题】财政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
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A.领导与被领导
B.财政分配
C.利害
D.事权
[答疑编号91113011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2·单选题】
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B.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税收管理体制
C.财政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
D.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级包干
[答疑编号91113011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例题3·多选题】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A.政府间财政转
移支付制度
B.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C.财政收支的划分
D.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
E.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答疑编号911130117:针对该题
提问]
【答案】ACDE
【例题4·单选题】(2007年)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间的()。
A.财政管理机构设置
B.财政收支划分
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
D.税
权划分
[答疑编号91113011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