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归来话备考 - 复件
从高考阅卷看如何复习备考

5分
6分
(Ⅱ) bn log3 a1 log3 a2 log3 an
1 1 1 log 3 log 3 2 log 3 n 3 3 3
(1 2 n)
7分 9分 11 分
n(n 1) 2
所以 {bn } 的通项公式为 bn
n(n 1) . 2
12 分
a1 an q 解法二: (Ⅰ) Sn 1 q
3分
1 1 an 3 3 1 1 3 1 an , 2
5分
6分
(Ⅱ)设 cn log3 an 由 an
7分 8分 9分 11 分
1 知 cn n n 3
所以 bn c1 c2 cn 1 2 n
河南省偃师高中
周成玉
一、评卷过程介绍
报道
动员
技术培训
正评
试评
制定评分细则
二、评分细则简介
高考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中有个评分说明:
1.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学生 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 比照评分参考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 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目的内容和难度, 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 该部分正确解答所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 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能给分。 3.解答右端的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 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不给中间分。
(II)设 bn log3 a1 log3 a2 log3 an ,求数列 {bn} 的通项公式.
解: (Ⅰ)因为 an
1 1 n 1 ( ) 3 3
阅卷归来话备考

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呢?遗憾 的是最终真切地感受到所有的秘诀
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 功积累之 上。
同时在作文里也能看到很 多问题 , 今年提 出批评较多 的是矫
揉造作 的模式化 的作文 , 开篇故作深沉 , 用题记或大段排 比开 头 ,
再 以排 比或某一名言结尾 , 情感虚伪 , 显得华 这 次 的现代 文 阅读得 分较 高 , 总 的原则 是尽 可 能给 学生 找 中间引用名人事例 ,
有古 体长诗 、 小说、 文言文 和戏剧等 , 其中, 优 秀作文 都有共 同的
间来熟悉课本 , 只有足够熟悉才能有 自己独特 的体 验 ; 其次, 如果
曾经陈× × 特征 : 第一类 , 腹有诗书 , 文采斐然 !这类考生能出入经史 , 文章显 有条件还可 以组 织学 生进 行专题性 阅读 和研 究性 学习 , 主任提 出的一个研讨课题 “ 到孔子那里去 寻找 ” 对我启发 非常大 , 得大气儒 雅 , 或是能 呈现别样的诗意 。其 中有一位考生将 历史 比 L 子那里 找到答案 , 我 作 旧书 , 将年份 比作这 本书 的页码 , 用非常 大气 的笔 墨细数 了 中 很 多学 生无论碰 到什 么样 的话 题都能够到孑 国几千年或辉煌或沉痛 的历史 , 获得 了教师 的一直好评 。第 二类 , 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专题研究 。而我 自己也有一个小小的尝
知识储备充足 、 语言储备丰厚 , 才能写出动人深刻 的文 尽艰辛地 搬回家的过程 , 当 时很 多 老 师 只 给 出 四 十 多 分 , 但是 , 最 储备 丰富 、 章 , 才有创新 的基础 。作 文是 高考语文 的“ 半壁江 山” , 我想在今后 后经专家 组评 定成为一篇满分作 文 , 理 由就 是“ 真 切感人” 。这样 的文 章虽然 没有什么 华丽 的词 句 , 也 没有什 么精妙 的修辞 , 但 有 的作文教学 中会在以上这 些方 面做 出努力。 在跌 撞 中、 摸索 中 、 尝试 中, 我一路走来 , 深深浅浅 的脚 印在 最朴 素 的情感 , 能释放 出人性 的光 辉 , 因此 , 语 言朴 实 、 真挚 而明 我还将一路走下去。 净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第三类 , 视角独 特 , 见解深刻很多考生在 脚下延伸 , 作文 中表 现关 注社会的责任感 , 对 当前 的社 会现实能有 自己独特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平均分: 4.16
①第一条:有些同学没筛 选出这一信息,这是失分 最多的一条。只要有时间 长、年代久这个意思都得2 分。 ②第二条:基本能得2分。 只要有“酸”的意思都得2 分。
8、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6分)
备考启示
启示一:高质量阅读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3
高 考
2019全国14卷鲁迅《理水》、2019浙江萧红《呼兰河传》
调 节选、2019年江苏卷林斤澜的《表妹》、
重点关注“乃”“专”“纷乱”三个词。“乃”表承接关系, 应翻译成“于是”4“就”。“专”译成“一心、专门、专意”都算
对,其他意思如“专横”等不对。“纷乱”是使动用法,应翻译成 动词意义的“使……纷乱”或“搞乱、扰乱”之类,其他地方的 “洛阳之人”可不译,但译成“我(或你)是洛阳人”意思错了, “年少初学”的“初”译成“开始”不对。以上各处错误一处扣1 分。(最多扣3分)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
评价。(6分)
备考启示
1.增强读懂诗歌的能力。 2.增强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3.增强规范答题的能力。 4.可以尝试做诗人和朝代专题任务群学习。
诗人专题:
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
无人画出陈居士3 ,亭角寻诗满袖风——陈与义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
评分细则
20.评分标准比较明确,3个空每个2分,超字数扣1分。 ◎每写出一处得2分,意思答对,上下文连接顺畅,即可得分。 第一处,“压力与肥胖有联系”意义明确,比较容易把握。说 “压力会使人变胖”也对。 第二处,本来应3该是低谷时,重点在于“低(谷)”的意思, 其他意思不对。 第 有三人处从总,结“注压意力4事产项生的的角时度间来”写或,“如压“力规产律生作的息时/间顺点应”节都律可/按以时。 作息/不要熬夜/夜间注意减少或控制压力/激素作用与时间关系” 等,语义也算通贯也不算错。其中要注意包含着“时间”或 “夜间”要素。 ◎每一处不超过12字,超过3个字扣1分。
阅卷归来话答题

阅卷归来话答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中”,说的是“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之所以把赫拉克利特的话作为我文章的开头,是因为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甚至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
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笔者结合多年参加中考阅卷的体会,谈一谈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明显的失误,从而找到避免不必要失误的方法,使未来参加中考的学生少犯这些不该犯的错误。
一、基础不扎实总体来说,学生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掌握的情况还不错,但是部分考生还是表现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失分过多的现象,尤其是表现在默写、注音、标点符号使用等方面。
如默写这部分,我们在平时反复训练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山重水复疑无路”“直挂云帆济沧海”“蜡炬成灰泪始干”“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句子,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在考试时出现错误,我觉得实在不该。
又如注音这部分,尽管也是平时我们在训练中经常反复训练的内容,但还是有考生出现差错。
像“shēn ān”和“shēn àn”这两个词语,应该是“深谙”和“深黯”;“修qì”和“休qì”这两个词语,应该是“修葺”和“休憩”;“xuàn 丽”和“xuàn 目”这两个词语,应该是“绚丽”和“炫目”,但是偏偏在考卷上出现混淆的现象。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复习和训练过程中反复训练的内容。
再如标点符号这一部分,尽管平时对冒号和引号的用法,三番五次地进行训练,但是还是有不少考生出现句读不清现象。
所以未来参加中考的学生,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和记忆。
读写不能分割,应同步进行,对一些易混、易错字要重点落实,对一些常见、常考、常用的词要重点关注。
二、审题不清楚纵观整个试卷,我觉得问题最大的部分还是出现在审题部分,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阅读与分析部分,还是作文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从而导致失分。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39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8、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6分)
评分细则:
8.◎参考答案三个得分点,每一点2分:指出手法名目1分,具 体分析1分。只答名目不做具体分析或只有具体分析举例没有概 括名目,正确的话都只能得1分。 ①形象描写:也3可以说成“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②言行描写:通常是将谚语(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分 开描说写的”。也如对果。考4生只答“语言(对话)描写”或“行动(动作) ③对比手法:实际上文中是反衬,说成“衬托”“反衬”“侧面 烘托”都对,但“侧面描写”不含衬托或对比意思,不对。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8、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6分)
考情分析
平均分: 3.4(3.37) 8、①学生受题干中鲁迅说的话的误导,答成了: 埋头苦干的人:是什么……; 拼命硬干的人3:是什么……; 为民请命的人:是什么……; 舍身求法的人4:是什么……; 并没有涉及塑造“中国的脊梁”的手法,这样的最多 得2分。 ②学生没理解文章中“中国的脊梁”指的是谁,泛泛 分析。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阅卷归来话备考 (语文,卷1) (共39张PPT)
8、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6分)
阅卷归来话备考

阅卷归来话备考——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教学建议【考题再现】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
有人看见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潍坊市2014年三轮作文题: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中采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对一树红彤彤的野果,父亲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还有清泉、飞鸟和翠绿的山林。
”老二回答:“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我的解读]老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了既定的目标,更留心路上的风景,享受游历的过程,说明他有一颗欣赏的心,向往诗意的人生。
老二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看到“野果”,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更在乎亲情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情,说明他有一颗朴素之心,向往感性的生活。
老三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眼睛永远盯着既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因为他有一颗专注的心,向往简单的生活。
画外音:人生原本就不完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只要保持一种好的心境,就能享受到生活的别样美丽。
我们可以心怀诗意,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不必汲汲于名利;我们或许不能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却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要心无旁骛,专注而执着,人生路上,“野果”定芬芳。
☆相似指数★★★★【作文解读】一、评价与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和大家预测的一样,仍旧是材料作文。
从总体上说,难度不大,突出人文素养和个性特色,继续保持了山东卷平易\平稳的特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和2013年相比今年根据考题的具体实际,取消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的要求,更具开放性,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如于丹所言,全国卷Ⅰ和山东卷的作文题很有意思,异曲同工地倡导了一种非标准答案,这一点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更有价值。
高考阅卷归来话作文

四川省高考分数将于6月22日公布,目前大多数科目的阅卷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最后的统分阶段。
18日,阅卷教师告诉记者,2014年的语文作文中,56分、57分、58分的高分不少,但有的低分作文也让阅卷老师“跌破眼镜”,而网上朋友圈里疯传的“零分作文”是假的,是网络恶搞的结果。
数据>>全省语文平均91分左右17日上午10点左右,全省语文试题阅卷工作进入尾声,由电脑统计了全省57万余考生的语文平均分。
语文(文科)平均分为90.97,语文(理科)平均分为91.56。
“虽然不是全部试卷的准确平均分,但剩下的试卷已经很少,这大概接近了准确数目。
”一位阅卷老师说。
对于这两个数据,有阅卷老师认为,“整体显示出考生可能因为学业压力大,不是特别喜欢读书,作文中用了不少常见的案例,缺乏一些新意”。
一位命题老师表示,目前各科平均分陆续出炉,全省考生考试成绩水平有所提高。
现代文分值下降近1分2014年的现代文阅读选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文章《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这是四川自主命题以来首次选用现代作家做现代文大阅读材料,体现了课改方向。
不过,据阅卷现场的统计,现代文的分值下降了近1分。
阅卷老师表示,分值的降低并不能表示这届学生就比上一届成绩差,这与选文关系较大。
“在课本中,郁达夫的作品只出现了《故都与秋》,学生接触较少,其余文章即便接触也在选修教材中。
考题也是关于审美,属于学生不熟悉的领域。
”一位阅卷老师说,结合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与作文等多方面呈现出的答题情况,也能窥见如今的学生阅读涉猎还不够广泛,不是经常练习的就不太会。
问题>>审题不够严谨“或”理解成“和”倒扣分从数据上看并不能说明考生整体水平的升降,但阅卷老师表示,主观题中考生们还是存在审题与书写问题,在“规范性”上有待提高。
2014年语文第20题为:“‘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阅卷归来话备考

大气深刻的语言: 把梦想和祖国相连 郑思肖在泛黄的史页上高呼:“一心中国梦, 万古下泉诗。”梦与国相连,志与国同趋。 …… 试问,千百年来我英武前辈的中国梦还能否实 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奇是否已成浮云?中国 之少年之中国还能否华彩惊艳?…… 我少年中国要有“扬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的豪气壮我国威;要有“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 中”的霸气为我国助力;要有“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雄气概贯我中华…… “我身虽瘦,必肥天下!”把梦与国相连,让 梦点亮中国,让我们一起给力中国!
记叙文巧妙点题
„„
冬风凛冽了整个世界,我在岩石和泥土中 闻瑟缩着,再没有一点温度,我累了,渐渐合上 了疲惫的双眼,眼前,依稀是妈妈和蔼的音容笑 貌,她说:“孩子,无论多苦多累多冷,别放弃 活着的希望。”我想再叫一声妈妈,扑进她的怀 里,可我很累,真得很累,意识开始模糊,思绪 也渐行渐远。 „„
6.加强语言训练
二、评分情况
• 评卷过程中,作文是否符合题意是最重要的一条线。作 文评判的的切入分为42分。判定是否符合题意后,再从 内容 、表达、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考生的写作能力, 打一个最终分数。 • 作文分数分为五类, • 一类(52-60分) • 二类(41-51分) • 三类(31-40分) • 四类(21-30分) • 五类(0—20分) 从今年的评阅情况来看,大部分作文分数集中在4145分,58分以上的作文很少,全省40多篇,不足50篇, 作文平均分接近43分。
细腻生动的语言: …… 秋天阵阵的风吹,我感觉自己身上的尘土越来 越重,我几近窒息,我再也看不见春日环绕香花 翻飞的蝴蝶,汲不到清晨甘美清凉的露水,听不 到夏日懒散鸣蝉的欢叫,闻不到叶子兄弟身上散 发的阵阵松香,我要绝望了,我哭着,却再也没 有多余的水分当作泪水供我作为泪水流淌,我不 敢大口喘息,害怕就此死去,再见不到那美好的 太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 层级为分析综合C。
• 【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如第④点 “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说成“人们( 或大家)重视不够”也算对。
2021/3/11
22.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 (1)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 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 ,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 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 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 救。
•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 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 【评分细则】★答案(1)和(2)都包含两个方面: 表现手法、具体表现及效果。每点1分。
• (l)句实际上是对比中套用比喻。如果考生只答 对比或只答比喻,都可给分。
• (2)中拟人“拟”写成“似”不给分。 • “意思对即可”:如“失望”,答“失落”也
★有些考生没有区分“意蕴”和“设置”两个方面,而是混 在一起作答。需要从中找出得分点,但最多不能超过4分
2021/3/11
问题汇总
19.【问题】:答案不具体,不全面,不深入。平 均分:2分左右
20.【问题】: 把握手法不准确,内容理解不到位 ,答案组织不规范。平均分:3分左右
占3分。
要点①(意蕴)中,将五个问句归纳成三个方面:一表明期待 、愿望,二至四表现面对现实状况的痛心无奈与不甘,五表 现担忧和呼吁。一个方面1分。
如果考生分别分析五个。如果考生没有分别分析而是总 体表述,只要有这三个方面的意思也可以。如果只是笼统说 几个问句表现了感情(或心理) 的变化,而未说明何种感 情,可给1分。
• 中学教师比例比上年大幅增加
•
体现务实透明
2021/3/11
•
三、环境纪律
• 阅卷场地实时监控,保卫人员轮流值班,评卷 场地严格实行持证出入管理制度。无评卷工作证 或照片与本人不符者,严禁进入评卷场所。阅卷 点要求全体评卷人员执行评卷工作管理规定,对 违犯者取消其评卷资格。
•
2021/3/11
体现安全保密
要点②(设置)中,“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五个问句的关 联2)0211/3/分11 ;“表现了……”(问 句的含意)1分,“形成……
★“意思对即可”:如要点②中说问句引起了思考,也是
对的(参考答案中也有“表现了……思考与追问”)。再 如“形成…/串起…”的意思,考生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 式。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关于“设置巧妙”。该文五个 问句的设置其实有四个特点:①反复使用(可参考答案中 的“反复思考与追问”):②设问、反问灵活使用:③均 在段末出现(最后一问则是在文末出现):④相互关联。 ①②③是形式上的特点,④是其内在联系。参考答案只说 出了特点④。如果考生答出①②③点(或只答1点),也 应算对。但④(内在联系) 也是重要的,如果没有答出 ,只答出①②③点的,本要点(设置)最多只能得2分( 设置的 形式特点1分,对作用的分析1分)。
• 四、阅卷过程(12号上午——19号下午)
★以高考题为例谈发现的问题
• 19.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 堡雕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 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 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问题】:答案不具体,不全面,不深入。平均 分:2分左右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 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分)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
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 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 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 【远问,题四】堡:雕版把印握刷手业法盛不况准不确再,,内寄容寓理了解作不者到的位惋,惜 和答对20案2当1/3组/地11 织雕不版规文范化。的平追均怀分。:3分左右
2021/3/11
•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评分细则】★参考答案要点①(2分):总体意思是承上 启下,但要有对所承所启内容的具体表述。如果只答“承上 启下”一词,没有具体分析,只得1分。如果只分折“承上 ”或“启下”,也只得1分。
• ★参考答案要点②(2分):其中“为……提供……”是“在 文中的作用”,“写……”、“表达…”是该段的内容,各占 1分。
可。 • 202答1/3/出11 的错误辞格不扣分。
21.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4分)
(1)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 (2)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 (3)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 (4)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问题】审题不清,概括不全面。平均分:3分左 右
2021/3/11
• ★“意思对即可”:“意思”指与参考答案相同的意思(如 “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答“平民性”、“民间感” 都算对),也可以指参考答案另外的惠思。如考生答该段描 写建安图书的历史辉煌,为与当今四堡雕版的消失进行对比 作2了021铺/3/1垫1 ,这也是正确的。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 (2)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 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 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 文。 2021/3/11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
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评分细则】答案①分析“意蕴”,②分析“设置”。各
阅卷归来话备考 - 复件
现代文阅读
一、阅卷流程
专家制定评分细则→专家解读评分细则→评卷 员熟悉标准并试评→组长审核通过→评卷员正 式评(双评)→组长时刻关注把关→专家审核
仲裁
体现公平公正
2021/3/11
•
二、组成人员
• 学科的部分博导、教授和骨干教师, • 中学教师, • 在读硕士生与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