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样本
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

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
1.样本:异常血浆蛋白质、高脂血症、白细胞数超过30×109/L、脂滴等可产生浊度,干扰Hb测定。
2.采血部位:部位不同,结果不同,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低(10~15)%。
3.结果分析:测定值假性增高的原因是稀释倍数不准、红细胞溶解不当、血浆中脂质或蛋白质量增加。
4.HiCN参考液:是制备标准曲线、计算K值、校准仪器和其他测定方法的重要物质。
ICSH公布了制备方法和规格,我国HiCN部级参考品质量标准为:
(1)图形扫描波峰540士1nm,波谷504~
502nm。
(2)Aλ540nm/Aλ504nm=1.590~1.630。
(3)Aλ750nm≤0.002。
(4)无菌试验:普通培养和厌氧培养阴性。
(5)精密度:随机抽样10支测定,CV≤0.5%。
(6)准确度:以WHO HiCN参考品为标准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示值之差≤±O.5%。
(7)稳定性:3年内不变质,测定值不变。
(8)分装于棕色安瓿内,每支不少于10ml。
(9)标签应写明产品名称、批号、含量、有效期、生产日期、贮存法等。
5.质控物
(1)ACD抗凝全血:4℃可保存3~5周,用于RBC、Hb和WBC质控。
(2)进口全血质控物:用于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RBC、Hb和WBC质控。
(3)醛化半固定红细胞:4℃可保存50~60d,用于RBC、Hb质控。
(4)溶血液:用于Hb质控。
(5)冻干全血:可长期保存,用于Hb质控。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精品课件)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可有四种结果: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
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1.70mmol/L。
(2):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
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mmol/L。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
胆固醇超过5.27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4):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mmol/L。
TC 合适范围 <5.18mmol/L,TC 5.18 -6.19mmol/L 为边缘升高,TC≥6.22mmol/L 为升高;TG 合适范围 <1. 7mmol/L,TG l.70 -2.25mmol/L 为边缘升高,TG≥2.26mmol/L 为升高;LDL-C 合适范围 <3. 37mmol/L,LDL-C 3.37 -4.12mmol/L 为边缘升高LDL-C≥4. 14mmol/L 为升高;HDL-C 合适范围≥1. 04mmol/L,HDL-C<1.04mmol/L 为降低。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
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健康人群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和达标值

健康人群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和达标值根据《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规定:1、当总胆固醇TC>6.22mmol/L(24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160mg/dl)时为高胆固醇血症;2、当甘油三酯TG>2.26mmol/L(200mg/d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40mg/d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4、健康人血脂理想范围是:LDL-C <3.37mmol/L(130mg/dl),总胆固醇 TC <5.2mmol/L(200mg/dl), 甘油三酯TG<1.7mmol/L(150mg/dl)。
仅靠化验单参考值范围判定高低不正确上述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是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但对于不同危险水平患者,血脂合适水平不同。
胆固醇水平合适与否,不是依据人群平均水平或化验单参考值,而是依据患者整体危险性高低。
因此根据化验单参考值范围判定高低与否是错误的,这是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一个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
一般人群中总胆固醇超过6.22mmol/L(240mg/d1)以上,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14mmol/L(160mg/d1)以上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目标只要低于上述指标即可。
对于中危患者(即有高血压或自身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他们应达到总胆固醇<5mmol/L(20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130mg/d1);对于高危(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他们应达到总胆固醇<4mmol/L(16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mmol/L(100mg/d1);对于极高危(有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达到总胆固醇<3mmol/L(12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7mmol/L(80mg/d1)。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偏高或偏低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
一、胆固醇的诊断标准。
1. 总胆固醇(TC),正常值应在3.1-5.7mmol/L之间,若在5.7-6.2mmol/L之间为边缘高,高于6.2mmol/L为高胆固醇。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应在2.07-3.62mmol/L之间,若在3.62-4.14mmol/L之间为边缘高,高于4.14mmol/L为高LDL-C。
二、甘油三酯的诊断标准。
甘油三酯(TG),正常值应在0.56-1.70mmol/L之间,若在1.70-2.26mmol/L之间为边缘高,高于2.26mmol/L为高甘油三酯。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诊断标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应在1.04-1.55mmol/L 之间,若低于1.04mmol/L为低HDL-C。
四、血脂异常的综合诊断标准。
1. 单纯高胆固醇血症,TC>6.2mmol/L,LDL-C正常,HDL-C正常,TG正常。
2. 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TG>2.26mmol/L,TC正常,LDL-C正常,HDL-C正常。
3. 混合型高脂血症,TC>6.2mmol/L,或LDL-C>4.14mmol/L,或TG>2.26mmol/L,且HDL-C<1.04mmol/L。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不同脂质指标的水平来判断的,通过综合评估不同指标的水平,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脂异常。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脂异常,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总之,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关注血脂水平,及时进行检测和干预,以维护身体健康。
高脂血症病历模板书写

高脂血症病历模板书写
病历模板: 高脂血症病历
日期: [填写日期]
姓名: [填写姓名]
性别: [填写性别]
年龄: [填写年龄]
过敏史: [填写过敏史]
主诉: [填写主诉]
现病史:
[填写详细的现病史,包括起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既往史:
[填写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家族史:
[填写家族遗传疾病史,包括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体格检查:
体温: [填写体温]
脉搏: [填写脉搏]
呼吸: [填写呼吸]
血压: [填写血压]
身高: [填写身高]
体重: [填写体重]
体质指数(BMI): [填写BMI]
辅助检查:
[填写辅助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初步诊断:
[填写初步诊断,如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等]
治疗方案:
[填写具体的治疗方案,如改变生活习惯、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
预后评估:
[填写预后评估,解释可能的并发症和控制疾病进展的措施]
随访计划:
[填写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和内容等]
医师签名: [填写医师姓名] 日期: [填写日期]。
高脂血症生化实习报告

高脂血症生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高脂血症生化指标的检测和分析,了解高脂血症的生化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习原理: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升高,包括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这些脂质指标的异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实习通过检测这些指标,评估患者的高脂血症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实习器材与试剂:1. 自动生化分析仪2. 试剂盒(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试剂)3. 采血管4. 离心机实习步骤:1. 患者血样的采集:采用空腹采血,采集患者静脉血约5ml,注入采血管中。
2. 血样的分离:将采集到的血样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
3. 生化指标的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将血清样本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中,放入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4.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5. 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临床医生。
实习结果:本次实习共检测了3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样。
检测结果如下:1. 胆固醇(CH)浓度范围:3.5-6.2mmol/L2. 甘油三酯(TG)浓度范围:1.2-3.3mmol/L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范围:2.1-4.5mmol/L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范围:0.9-1.8mmol/L实习讨论:根据检测结果,本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均高于正常范围,表明患者存在高脂血症。
其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升高最为明显,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实习结论: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应该加强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患者患有急性胰腺炎,同时血清甘油三酯(TG)≥11.3 mmol/L。
甘油三酯在5.65~11.3mmol/L之间,且出现乳糜样血清,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2.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而与血清胆固醇值(TC)无关。
甘油三酯(>11.3mmol/L)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甘油三酯(TG)<5.65mmol/L,HTGP患者症状和预后明显改善,且有预防价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高脂血症胰腺炎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

---------------------------------------------------------------最新资料推荐------------------------------------------------------ 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产生新的检测技术与相应的仪器,尤其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临床生物化学分析的质和量获得了精确的保证,标志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已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血脂和心肌酶的生化检验在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n 血脂生化检测 1 甘油三酯(GPO-PAP 法) 1.1 临床意义甘油三酯属于脂类,它是从食物中吸收和由碳水化合物内源性产生而获得。
测定甘油三酯对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甘油三酯升高见于:①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塞;②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③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低下、酒精中毒。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状腺亢进等。
1.2 测定原理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蛋白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甘油与试剂中的ATP 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甘油-3-磷酸在甘油-3-磷酸1 / 3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参与 Trinders 反应,生成醌亚胺色素。
该色素在规定波长处有特异吸收,且该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测定样本与标准品经上述反应生成色素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可以计算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①甘油三酯+H2 LPL 甘油+脂肪酸②甘油+ATP GYK 甘油-3-磷酸+ADP ③甘油-3-磷酸+O2 ④H2O2+显色剂+4-AA POD 醌亚胺色素+H2O 注:LPL、 GYK、 G3O、 POD 分别为脂蛋白酯酶、甘油激酶、甘油-3-磷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脂血症:
诊断原则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拟定高血脂症界限: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
其诊断原则为: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原则:
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项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拟定了血脂升高原则,同步也将血清HDL-C减少作为高脂血症诊断原则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如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
1.血清LDL-C 3.64mmol/L(140mg/dl)以上;
2.血清HDL-C 0.91mmol/L(35mg/dl)如下;
3.血清TG 1.70mmol/L(150mg/dl)以上;
4.血清TC
5.72mmol/L(220mg/dl)以上;
对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
如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
者;
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特别是直系亲
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当接受血脂检
查。
高脂血症诊断原则简介如下:
⑴英国心脏病学会原则:
1)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
2)胆固醇浓度>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
3)治疗目:减少胆固醇至<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
1)普通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胆固醇为5.2~6.5毫摩尔/升(200~250毫克/分升)人应接受普通饮食征询和危险因素建议;
3)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人饮食或饮食加药物治疗,除非其HDL胆固醇浓度>2.0毫摩尔/升(77毫克/分升);
4)胆固醇低于6.5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很少需要药物治疗。
固醇在6.5~7.8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时,少数病人需要药物治疗。
胆固醇超过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时,大多数病人需要药治疗。
⑶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现行政策(见表3)
⑷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诲筹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1)危险状态:
2)治疗指标:
对于无冠心病和其她冠心病危险因素少于2个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4.2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
对于无冠心病和有2个其她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
对于有冠心病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2.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
NCEP定义冠心病附加危险因素涉及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吸烟、高血
压、重复检查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尔/升(35毫克/分升)、糖尿病、有阻塞性脑血管病或严重肥胖病史。
⑸NCEP关于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和治疗第二次专项调查报告——成
人治疗专项调查之二(ATP Ⅱ)。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为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4.1毫摩尔/升(130~159毫克/分升)为交界性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为抱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临床评价应涉及完整病史、体格检查和基本实验化验检查。
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她冠心病正向危险因素涉及:①年龄。
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早发绝经而无雌激素代替治疗;②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爸爸和其她男性直系亲属55岁此前,妈妈和其她女性直系亲属65岁此前确诊为心肌梗死或猝死者);③吸烟;④高血压(血压≥18.2/11.7千帕或服用抗高血压药者);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0.9毫摩尔/升,即35毫克/分升);⑥糖尿病。
负向危险因素涉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6毫摩尔/升,即60毫克/分升)。
高度危险定义为存在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毫摩尔/升(60毫克/分升)则减掉一种危险因素,由于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危险性减少。
肥胖未被列为危险因素,是由于肥胖危险作用可通过其她有关危险因素作出解释(涉及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及糖尿病),但应把肥胖作为干预办法目的。
ATP Ⅱ中某些新内容明显不同于初次报告内容,这些新内容如下:
1)进一步强调冠心病危险状态在减少胆固醇疗法中指引作用。
涉及如下几种方面:
● 已知冠心病病人或其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为高度危险状态人群,要使这些病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较低水平。
● 年龄亦列为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
●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但其她方面冠心病危险较低大多数较年轻成年男性和绝经前女性,建议推迟药物疗法。
● 进一步确认绝经后妇女和其她方面正常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危险性,并建议予以减少胆固醇治疗。
2)密度脂蛋白作为冠心病一种危险因素应予以更多注意:
● 胆固醇初次检查时,应加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确认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一种负向冠心病危险因素。
● 选取药物治疗时需考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进一步强调体力活动和减肥是高胆固醇血症饮食治疗一种构成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