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

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
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浏览网页、观看电视,广告总是以各种形式闯入我们的视野。
那么,广告究竟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呢?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而又有趣的机制。
首先,广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而广告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比如,一则色彩鲜艳、画面精美的广告往往能在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一个富有创意、新奇独特的广告构思也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通过巧妙运用视觉、听觉等元素,广告能够有效地打破消费者的信息过滤屏障,成功引起他们的关注。
一旦引起了注意,广告就开始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产品的特点、功能、优势等。
然而,单纯的信息传递并不足以打动消费者,关键在于如何让消费者对这些信息产生兴趣和信任。
为此,广告常常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将产品融入到一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中,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
比如,某洗发水广告可能会讲述一个因为头发油腻而备受困扰的女孩,在使用了该品牌洗发水后变得自信美丽的故事。
这样的广告不仅传递了产品能去油的信息,还让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了认同,从而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除了传递信息,广告还会利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来影响其心理。
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如喜悦、恐惧、渴望、爱等。
广告会巧妙地触动这些情感,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保险广告常常利用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强调保险能够在意外来临时提供保障,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而情人节期间的珠宝广告则会营造浪漫的氛围,激发情侣之间相互赠送礼物的渴望。
再者,广告中的名人效应也对消费者心理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消费者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某产品时,往往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
他们会认为,既然明星都选择了这款产品,那么它一定是不错的。
这种心理暗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此外,广告中的社会认同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广告中展示了很多人都在使用某产品并且非常满意,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拥有它,以免被排除在“潮流”之外。
中学生消费观研究报告内容

中学生消费观研究报告内容一、引言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消费观,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二、中学生的消费观念1. 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需求和追求物质享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中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品味,开始关注时尚潮流、社交影响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社交圈子。
2. 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1)媒体影响:中学生接触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广告和推销活动的影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时尚潮流和消费观念的引导。
(2)同伴压力:中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往往受到同伴的影响和压力。
为了融入群体,他们常常会追求和模仿同龄人的消费行为。
(3)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父母的消费行为和观念会对孩子产生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背景也会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三、中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1. 零花钱来源多元化中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于父母给予的生活费和奖励费。
此外,一些中学生也会通过兼职、家教或者做义工来获取额外的收入。
2. 消费偏好多样化中学生的消费偏好多样化,包括购买服装、饰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
他们更注重品牌和质量,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个性化。
3. 消费决策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中学生的消费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价格、品牌、口碑、推荐等。
同时,同伴的评价和社交影响也会对他们的消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学生消费观的影响1. 经济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
他们的消费需求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2. 教育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与教育密切相关。
通过消费,他们能够学习理财能力、市场观察和判断力等实用技能。
3. 社会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的购买力和消费决策能够影响市场需求和产品供应,从而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首先,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宣传和推广方面。
通过广告、电视节目、杂志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企业可以向消费者传递自己的品牌形象、产品特点和销售优势,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
例如,一些知名品牌会在电视上播放广告,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产品宣传视频,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此外,一些网红也会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数量来推广某些产品,这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其次,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方面。
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人们对于消费的态度和理念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豪车、豪宅和奢侈品等高端消费品,往往会让观众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象征,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此外,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网红会晒出自己的奢侈品和名牌包包等,让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追求,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第三,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方式和渠道方面。
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兴起,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并且可以通过网上商城、社交电商等平台购买商品。
此外,一些电商平台还会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策。
最后,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
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人们对于某些商品或品牌会产生认知偏差和情感认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
同时,媒体还会通过报道一些社会事件、新闻等内容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态度。
例如,在疫情期间,一些媒体报道了口罩等防疫用品的紧缺情况,从而引导人们购买这些商品以保护自己。
综上所述,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因此,在进行消费决策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并且不受媒体宣传和推广的影响。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儿童电视广告也在慢慢的侵入了人们的生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关注儿童电视广告,有的被视为一种榜样,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欢迎参阅。
一、儿童电视广告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电视广告是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
它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对儿童使用的产品进行广告,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等的广告,可能是儿童演示,也可能是成人演示,或者是成人儿童共同演示;二是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这种广告中的产品不是专门为儿童生产的,但以儿童为主角演示,主要是利用儿童形象做广告。
道德认知主要指个体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掌握。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就是指儿童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发展,它包括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道德因果关系的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三个方面的发展。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具有引导作用,因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标志着儿童道德发展的方向;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紧密联系,道德认知是有理性地应付面临的道德情景的一种行为倾向。
因此对儿童道德认知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儿童道德发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儿童时期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除了家庭、学校、同伴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6岁以上的儿童绝大多数能察觉到儿童电视广告的劝购目的——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如声音、画面、广告语吸引他们对广告的注意力,劝说他们去购买商品,但他们无法洞悉广告中春风化雨般地表达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认知,进而影响到道德行为。
二、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观念的消极影响由于儿童缺乏对信息的完全认知和判断能力,因此,儿童在接受广告信息的时候不能完全对广告信息进行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这样儿童电视广告中所表达的一些价值观就会对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电视广告对少儿消极影响

电视广告对少儿消极影响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壮大,电视广告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不可否认电视广告带来的益处。
但是,电视广告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少儿。
本文将探讨电视广告对少儿的消极影响。
一、过多的广告会导致少儿注意力分散电视广告在少儿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他们在观看节目时往往会遭遇无休止的广告轰炸。
不论是购物、饮食、旅游、玩具还是电子设备,各种广告无处不在,甚至在同一节目中相同的广告出现多次。
这种广告轰炸很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做其他的事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电视广告对少儿消费观念的影响电视广告通过生动、鲜明的画面、音乐以及语言对孩子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而不可回避的影响。
广告往往描绘的是一个虚构的美好世界,充斥着漂亮的玩具和闪光的饰品,这会激发孩子们的购买欲望,使他们希望拥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
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度购买,形成贪得无厌、奢侈浪费的消费习惯,最终会损害到他们的财务状况,影响他们的未来。
三、电视广告的影响力会改变孩子们的食品选择电视广告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营销手段,例如演员夸张的表情、幸福的家庭场景、诱人的食品照片等等,这种情况对孩子们的食品选择有着很大影响。
如果一个食品品牌通过广告鼓励孩子们购买其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那么孩子们就会受到很大的诱惑,选择食品的时候会更多地被广告的影响所左右,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需求。
四、电视广告对邪教和邪恶行为的影响在电视广告中,一些未经考证的无稽之谈、特效神秘的东西会对孩子们的思维产生误导,比如那些刻意扭曲科学原理的假神学,那些存在于虚构世界的邪恶角色。
孩子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来分辨他们所听到的是否真实,并容易受到影响而培养出不良行为习惯。
结语电视广告作为一种媒介广告,可以向人们传达不同的观点、品牌和服务。
但是,这种广告也可能对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使他们感到分散注意力、改变消费观念、偏离了正确的选择和价值观。
是否应该取消电视广告?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电视广告?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应该取消电视广告。
首先,取消电视广告可以减少人们的消费压力。
在电视上频繁播放的广告会让人们产生购买欲望,导致不必要的消费。
据统计,美国人每年平均看到超过5000条广告,这些广告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取消电视广告可以减少这种消费压力,让人们更加理性地消费。
其次,取消电视广告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目前,很多电视节目为了吸引广告商的投放,不得不在节目中插播大量广告,导致内容质量下降。
如果取消了电视广告,电视节目制作方就可以更加专注于提高节目质量,让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节目内容。
最后,取消电视广告可以减少观众的时间浪费。
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经常会因为广告的插播而中断观看,这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赏体验,还浪费了观众的时间。
取消电视广告可以让观众能够更加专注地观看节目,提高观看效率。
名人名句,杰瑞·塞巴斯蒂安曾说过,“广告就是一种侵犯,它侵犯了我们的视觉,侵犯了我们的耳朵,甚至侵犯了我们的思想。
”。
经典案例,瑞典于2019年宣布,将在2020年起试行取消电视广告,以提高节目质量和减少消费压力。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取消电视广告。
首先,电视广告是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
取消电视广告会给很多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销售额下降,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因此,取消电视广告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电视广告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取消电视广告将导致电视台收入减少,影响其正常运营。
这将影响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降低节目的多样性和质量,对广大观众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电视广告是一种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通过电视广告,观众可以了解到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消费决策。
取消电视广告可能会使观众失去这种信息获取的渠道,影响他们的消费体验。
名人名句,美国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威认为,“广告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取消广告将导致市场经济的失灵。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一、引言广告作为商业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销售和营销,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然而,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一个双刃剑。
本文将探讨广告对消费者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积极影响1. 提供信息和教育广告通过传递产品特性、功能和优势等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市场上的各种选择。
例如,电视广告可以展示产品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产品特点。
此外,某些广告还提供教育内容,例如健康知识或环保意识等方面,使得人们能够更健康、环保地生活。
2. 刺激需求和经济增长通过吸引人们购买商品或使用服务,广告可以激发需求并推动经济增长。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的广告策略有助于提高企业销售额,并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影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广告不仅仅是推销产品,还可以塑造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一些广告通过宣传正面的价值观念,如友善、合作和家庭等,激发人们对这些价值的关注与追求。
三、消极影响1. 引诱消费和滥用欲望一些广告可能通过夸大产品功效、美化事实或利用心理暗示等手段来引诱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或服务。
这种滥用欲望的行为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金钱,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生产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制造错误期望和压力广告经常通过运用完美的模特形象、改变真实场景或使用艺术创意等手法,制造出理想化且几乎无法达到的期望。
这样做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满足感,并导致他们感受到社会压力,以满足广告所设定的标准。
3. 广告信息过载在今天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广告信息。
这种过度曝光容易让人们疲劳并降低对广告内容的关注度。
此外,随着广告方式的多样化,如弹窗广告、短信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使得消费者难以摆脱干扰。
四、应对策略1.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通过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广告理解和判断能力,使其更好地识别和过滤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广告。
这将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做出理性决策。
2. 开展监管与规范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监管与规范,严禁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内容。
电视是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辩论辩题

电视是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电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电视节目的内容普遍偏向低俗、暴力和色情,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据统计,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会模仿节目中的暴力行为。
其次,电视节目的大量播放导致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和人际关系。
许多人整天宅在家里看电视,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社交能力减弱。
最后,电视广告的过度宣传也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促使人们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反方观点:电视并不一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电视节目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例如,许多纪录片和教育节目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
其次,电视节目也可以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方式,缓解压力。
比如,许多人在工作之余喜欢观看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来放松自己。
最后,电视也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名人名句:正方观点可以引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话,“电视对于儿童的危害,不亚于烟草和酒精。
”这句话强调了电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反方观点可以引用美国作家亨利·戴维德·梭罗的名言,“我宁愿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去听人们说谎。
”这句话表达了电视节目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正方观点可以引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的研究,他发现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证明了电视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反方观点可以引用日本电视节目《世界奇妙物语》的成功案例,该节目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证明了电视节目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广告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越来越普遍,现在的电视比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变,记得以前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液晶数字电视,真的变化很大的,通过电视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娱乐等节目,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众多电视节目播放期间,电视广告不停的穿插其中,成为每个节目不可或缺的。
基本上每个节目都有某某广告冠名播出,还有些广告已经成为流行语,“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奥利奥连小孩都会说,在他们的眼中,广告业有更大的诱惑力,有的电视广告比电视节目有更大的吸引力,电视广告从方方面面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各种观念,它也极大地影响了生活在大学的我们的消费观念。
相比网络和杂志报纸上的广告,大家更愿意相信电视广告,因为相比较来说,电视广告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大一些。
在广告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广告占据了主导地位。
电视广告以其覆盖面广、感染力强、权威性大的特点迅速发展。
任何电视节目所到之处,就是广告所到之处。
观众看电视时对电视广告仿佛身临其境,会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广告商们往往用更吸引人的广告语来吸引观众,以其权威性来看,CCTV绝对是上上之选,光那一句“相信品牌的力量”就足够征服亿万观众,我也能够理解播放广告语要有权威性,观众都非常愿意相信CCTV的广告,毕竟从收视率和覆盖率来看,CCTV是最强有力地,剩下的地方台应该就是湖南卫视、浙
江卫视、安徽卫视了。
总之电视广告已经深入人心了,大学生也是潜移默化的受众。
据我调查,大学生更多地是某个明星的粉丝,因为年龄原因,大学生还处于追星的黄金时期,会把喜欢的明星的电视剧、电影、MV 都看一遍,因为喜欢,所以明星代言的产品也喜欢,大学生应该是对电视广告的接受度最高的,就比如我吧,因为喜欢湖南卫视,喜欢快乐大本营,结果买了OPPO real音乐手机,后来才明白,OPPO的手机质量真的不敢苟同,可是因为耳边每天充斥着这个品牌的手机广告,我真的高估它了,不过还是侧面证明了电视广告的力量。
电视广告容易引起跟风现象,上面OPPO也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有部分同学因为喜欢某一品牌的广告,即使他本身对该品牌的认识面比较狭窄,但只要是出于内心的一种喜欢,这是所谓的个性偏向,他们也会像其他人宣传,其他人也会去购买,这就大大影响了大学生这一整个消费群,因为大学生比较聚集,很容易受感染。
电视广告容易使大学生追求名牌,因为趋向于年轻,大学生有更显著的品牌倾向,品牌倾向来源于他们对品牌的认知能力。
大学生更忠诚于他们的品牌,这种忠诚度表现在一旦这些大学生步入社会,拥有独立的经济实力,这种品牌忠诚度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
现在我比较喜欢苹果系列产品,可没有实际购买力,所以决定以后有钱的时候,虽然现在买不起,但是不影响我成为实在的果粉,这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力量吧。
苹果拥有影响消费观念的强大力量,房间中一个男人随意地半躺在沙发上全神贯注的玩着腿上的ipad,这就是苹果公司
革命性的产品——ipad的电视广告所描绘的画面,奇迹般的销售数字已经证明了ipad在全球引领的平板电脑的潮流。
Ipad2在中国的广告语和广告画面堪称集艺术于一身,“你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吗?你是否想学习一门新语言?或者是一个生字?也许你想多了解一些解剖学,或是天文学,你也可以精通一些新事物,或者发掘自己的新天分,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去学习,ipad2(先抛弃现在唯冠和苹果的商标之争),这则广告真的很能打动人心。
称得上经典。
电视广告在娱乐节目中的影响,特步天天向上,蒙牛超级女声等,使我们记得的不是娱乐节目本身,而是广告冠名。
大学生对这些娱乐节目的喜欢直接导致这些品牌进入到内心,爱屋及乌就是这种心情。
几个月前,广电总局下发关于禁止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禁止在片头之后,剧情开始之前,以及剧情结束之后,片尾之前插播任何广告。
这可能只能遏制一下电视广告,可是明显的感觉电视剧中植入性广告增多,毕竟广告收入是电视台的收入来源,广告也不会淡出我们的视线,对于电视广告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厌恶,只是上面广电总局禁止的那种确实很伤脑筋。
反正广告无处不在,习惯就好,话说回来,正是广告的传播让我们知道也影响了我们的消费方式。
电视广告的传播包含很多含义,从生产者来说,指具有劝导和说服目的地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电视广告在大多程度上实现了广告主的意图,也就是通知电视观众其产品的差异性、优异性和独特性,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并敦促电视观众正视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及形象,让观众正确而快乐的购买并
使用产品。
电视广告具有明显和强烈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即是商业的,又是物质的,即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特别对我们的思想价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安踏,永不止步,让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坚持信念。
鸿星尔克to be NO.1,让我们努力最终会成为第一。
这些广告用语都是很具有教育意义的,对我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
最后我要说一下韩剧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韩剧的热播,韩剧的风行。
可以说韩剧无处不在,我班里的女生也大都是每天追韩剧,韩剧场景唯美,时尚元素多,服装精美。
我发现韩剧里面每个人用的手机不是三星就是LG,这就是宣传吧,韩国人是很爱国的,他们一般不会用国外的品牌。
里面手机型号、造型都是很漂亮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喜欢韩剧就去买手机,这也促进了手机的销售量。
大学生往往喜欢模仿韩星装扮的消费心理,这种心理来源于对韩剧的热爱。
韩剧一般景色优美,善于营造浪漫唯美的意境,通过穿插色彩淡雅的场景,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里面的景色也是旅游的最佳圣地,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去看一下。
关于服装,现在“韩版”很流行,什么衣服只要贴上“韩版”的标签就会吸引很多目光,而对于韩版的东西,大学生则往往更愿意去购买,而且愿意高价购买。
韩版似乎成了潮流时尚的代名词。
这些元素通常由韩国的明星所传递,比如看《那小子真帅》的时候,我喜欢上穿帆布鞋的宋承宪,帆布鞋就流行开来了。
后来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电视作为更普遍的媒介,我们可以肯定他在传播韩剧过程中起了很大地作用。
总的来说,电视传媒特别是电视广告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从方方面面引导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着其他传媒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