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底层常见问题三-串口

合集下载

stm32-串口实验遇到的问题

stm32-串口实验遇到的问题

stm32-串⼝实验遇到的问题
1.Printf函数不能在调试助⼿⾥正常打印?
前提是已经重定向了printf到串⼝,⽽且已经在option⾥勾上了use microlib,⼀切配置都毫⽆问题,在main.c⾥简单printf(“balabala”);却不能在调试助⼿⾥打印出来,点发送也只能发送在调试界⾯输⼊的内容;
2.解决⽅案
(1)将连接电脑的串⼝线,拔⼀下,再插⼀下,点击发送,打印就OK了;
(2)上⾯这种⽅法⽐较笨重,还有⼀种简单的⽅法:直接reset,就会直接答印了;
3.分析
实质上两种⽅法有根本的区别,读者⾃⾏实验判断;由于我是⽤串⼝烧写程序的,在烧写时会关闭调试助⼿的串⼝,等烧写完再打开调试助⼿的串⼝,在这段时间内,⼀条printf打印信息已经被发送完了,但根本没被调试助⼿接收到,所以只要reset⼀下,就会马上打印你想输出的信息了;
4.总结
⼀开始以为是调试助⼿的问题,到处下载其他的调试助⼿,实则结果都⼀样;然后再排查程序的问题(重定向),也没问题;再着查看配置的问题,⽐如引脚的配置,波特率的配置,也都没问题;最后偶然插拔了⼀下usb线就可以了解决问题了;再最后发现reset更为有效。

所以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发现,遇到问题,只要⼀⼀排查所有的可能性,最终是会发现答案的。

stm32串口通信死在接收中断中的解决方法

stm32串口通信死在接收中断中的解决方法

stm32串⼝通信死在接收中断中的解决⽅法现象: 使⽤stm32f0xx系列的芯⽚,串⼝1使⽤接收中断时,当接收到⼀个数据时死在串⼝中断中,发⽣了串⼝中断溢出。

原因解释:在使⽤⼀个串⼝发数据的传感器过程中,发现程序第⼀次进⼊串⼝中断之后不再执⾏主函数的内容,中断中的内容也不执⾏。

查询⼤量资料后发现:串⼝在接收数据过多时,会出现串⼝溢出错误,并进⼊溢出中断(ORE中断)。

接下来是错误产⽣原因以及解决⽅法。

(1)什么是ORE中断?为什么会产⽣?产⽣原因如上所述。

ORE标志位在USART_SR寄存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打开串⼝接收中断时,同时也就打开了ORE中断。

(2)如何解决?看了上⾯的资料之后,我知道程序是死在了串⼝溢出中断。

处理中断时,我⾸先想到的是清除这个中断标志位,但是遇到了很多⿇烦。

解决⽅法: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加⼊清除标志位,否则会卡死在串⼝中断服务函数中 */ uint8_t ucTemp; if(USART_GetITStatus(DEBUG_USARTx,USART_IT_RXNE)!=RESET) //检查 USART 是否发⽣中断 { USART_ClearITPendingBit(DEBUG_USARTx,USART_IT_RXNE); // 清中断标志 ucTemp=USART_ReceiveData(DEBUG_USARTx); } if(USART_GetFlagStatus(DEBUG_USARTx,USART_FLAG_ORE) == SET) // 检查 ORE 标志 { USART_ClearFlag(DEBUG_USARTx,USART_FLAG_ORE); USART_ReceiveData(DEBUG_USARTx); }}。

STM32单片机串口通讯故障排除处理过程

STM32单片机串口通讯故障排除处理过程

STM32单片机串口通讯故障排除处理过程STM32串口发送必须先检测状态,否则第一个字节无法发出,发送完毕,必须检测发送状态是否完成,否则,发送不成功,使用stm32f10x调试串口通讯时,发现一个出错的现象,硬件复位重启之后,发送测试数据0x01 0x02 0x03 0x04.。

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为:0x02 0x03 0x04,第一个数据丢失。

换成发送别的数值的数据,如0x06 0x0ff,则接收到0x0ff,0x06丢失。

错误依旧。

故障排除过程:1、刚开始怀疑是接收端的错误,我是使用电脑串口,运行串口辅助调试工具接收,换成其他软件后,发现故障依旧,而且电脑软件一直是开启状态,不像和电脑软件有关。

2、使用单步调试,单步运行各个发送指令,都正常。

能收到0x01 0x02 0x03 0x04的数据。

间接的排除了不是电脑软件的问题,而是其他的错误。

3、单步调试运行虽然正常了,但连续运行时,错误依旧。

现在有点摸不到头绪了,单步运行正常,看起来编程没有出错,那故障在哪里呢?测试程序如下USART_SendData(USART2,0x01); //A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 //B USART_SendData(USART2,0x02); //C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USART_SendData(USART2,0x03);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USART_SendData(USART2,0x04);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4、猜测,也许是因为某个特殊原因,使第二个数据覆盖了首个数据,使得首个数据丢失。

STM32HAL库之串口详细篇(基于HAL库)

STM32HAL库之串口详细篇(基于HAL库)

STM32HAL库之串⼝详细篇(基于HAL库)⼀、基础认识(⼀) 并⾏通信原理:数据的各个位同时传输优点:速度快缺点:占⽤引脚资源多,通常⼯作时有多条数据线进⾏数据传输8bit数据传输典型连接图:传输的数据是⼆进制:11101010,则通信使⽤8条线同时进⾏数据传输,发送端⼀次性发送8位数据,接收端⼀次性接收8位数据。

(⼆) 串⾏通信原理:数据按位顺序传输优点:占⽤引脚资源少缺点:速度相对较慢,通常⼯作时只有⼀条数据线进⾏数据传输8bit数据传输典型连接图:传输的数据是⼆进制:11101010,则通信使⽤8条线同时进⾏数据传输,发送端⼀次性发送8位数据,接收端⼀次性接收8位数据。

8bit数据传输典型连接图:传输的数据是⼆进制:11101010,则通信使⽤1条线进⾏数据传输,发送端⼀次性发送1位数据,接收端⼀次性接收1位数据。

串⾏通信的分类:1.单⼯:数据只能在⼀个⽅向上传输,通信双⽅数据只能由⼀⽅传输到另⼀⽅2.半双⼯:数据可以错时双向传输,通信双⽅数据可以⽀持两个⽅向传输,但是同⼀时间只能由⼀⽅传输到另外⼀⽅。

3.全双⼯:数据可以同时双向传输,通信双⽅数据可以同时进⾏双向传输,对于其中⼀个设备来说,设备需要⽀持发送数据时可以进⾏数据接收。

串⾏通信的通讯⽅式:l 同步通信:带时钟同步信号的传输,如SPI、IIC、USART(同步)l 异步通信:不带时钟同步信号的传输,如UART、USART(异步)常见数据传输协议:(三) UART和USARTUART:通⽤异步收发器USART:通⽤同步/异步收发器,其可选使⽤异步⽅式,那将和UART⽆区别,如果是同步,则需要多⼀根时钟线(USART_CK)(四) STM32的USART注意:l 通常USART1接⼝的通信速率较快,其它USART接⼝较慢。

如STM32F103C8T6的USART1接⼝通信速率是4.5Mbps,其它USART接⼝的通信速率是2.25Mbps。

stm32串口时序误差

stm32串口时序误差

stm32串口时序误差
串口通信时序误差是指在STM32微控制器中使用串口通信时,由于时钟偏差、波特率误差、数据传输延迟等原因导致的通信时序不准确的情况。

串口通信时序误差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丢失或者干扰,严重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造成串口通信时序误差的原因可能包括:
1. 时钟偏差,由于晶振精度、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系统时钟频率偏差,会影响串口通信的波特率准确性。

2. 波特率误差,设备之间的波特率设置不一致或者波特率发生漂移,导致通信时序不匹配。

3. 数据传输延迟,串口硬件或者软件处理数据的延迟会对通信时序产生影响。

4. 环境干扰,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电源干扰等因素也可能对串口通信时序造成影响。

解决串口通信时序误差的方法包括:
1. 确保系统时钟稳定,使用高精度的晶振,并对时钟进行校准
和补偿,以减小时钟偏差。

2. 波特率校准,定期对设备之间的波特率进行校准,确保波特
率的一致性。

3. 优化数据传输,减小串口数据传输的延迟,可以通过硬件加速、DMA传输等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4. 抗干扰措施,在系统设计中考虑到外部干扰因素,采取屏蔽、滤波等措施减小环境干扰对串口通信的影响。

总之,串口通信时序误差对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在系统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
化和改进。

stm32多任务多数据串口接收及处理方法

stm32多任务多数据串口接收及处理方法

stm32多任务多数据串口接收及处理方法STM32多任务多数据串口接收及处理方法通常涉及到使用中断服务程序(ISR)或轮询方法来接收串口数据,并在多个任务之间分配和同步处理这些数据。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和策略,用于实现这一功能:1. 初始化串口:首先,你需要初始化串口以进行通信。

这包括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2. 配置中断:STM32的串口通常具有一个接收中断。

你可以配置这个中断,以便每当一个新的字节被接收时,它就会触发一个中断。

3. 中断服务程序(ISR):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你可以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并将其放入一个全局变量或数据结构中,以便其他任务或函数可以访问它。

4. 多任务处理:你可以使用一个任务或一组任务来处理这些串口数据。

这可能涉及到解析数据、执行某些操作或将数据发送到其他设备。

5. 数据同步:在多任务环境中,你需要确保数据的同步。

这意味着,当一个任务正在处理数据时,其他任务不能同时访问或修改这些数据。

这通常通过使用互斥锁、条件变量或其他同步机制来实现。

6. 轮询:除了使用中断,你还可以使用轮询方法来检查串口是否有数据可供读取。

这种方法可能在某些应用中更简单,但可能不如中断方法效率高。

7. 错误处理:不要忘记在代码中包含错误处理逻辑。

这可能包括检查读取的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任何传输错误等。

8. 优化:对于高性能应用,你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优化策略,如非阻塞读取、缓冲区管理、流量控制等。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实现细节将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STM32的具体型号。

建议查阅STM32的参考手册和相关文档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示例代码。

STM32串口教程

STM32串口教程

STM32串口教程STM32是一种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系列。

它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适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

其中,串口通信是STM32常用的外设之一,可以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收发。

本文将介绍STM32串口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一、串口的基本原理串口是一种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按照比特位的顺序传输,一次传输一个位。

数据的传输包括一个或多个字节,每个字节由8位组成,其中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和可选的奇偶校验位。

串口通信需要两根信号线,一根用于发送数据(TX),一根用于接收数据(RX)。

二、STM32串口的配置配置串口的步骤如下:1.设置GPIO引脚功能和模式:将串口的引脚配置为复用功能,并设置引脚的模式为推挽输出。

2.使能串口时钟:根据串口的编号,使能对应串口的时钟。

3.配置串口参数: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参数。

4.使能串口:使能串口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三、STM32串口的使用方法配置完成后,即可使用STM32的串口进行数据的收发。

下面是使用STM32串口的一般流程:1.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串口的发送缓冲区,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2.接收数据:检测是否有数据接收到,如果有则读取数据。

在发送数据时,可以使用printf函数实现方便的格式化输出。

为了使用printf函数,需要先配置printf函数的底层接口。

可以使用标准库提供的函数重定向方法,将输出重定向到串口。

在接收数据时,可以使用中断方式或轮询方式。

中断方式需要配置串口的中断,并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轮询方式是在主循环中不断检测数据是否接收到,并进行读取。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串口通信乱码问题:可能是波特率设置不正确导致的,可以检查波特率设置是否和目标设备匹配。

2.串口接收数据丢失问题:可能是接收缓冲区溢出导致的,可以增加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或者使用中断方式处理接收数据。

STM32串口通信学习总结

STM32串口通信学习总结

STM32串口通信学习总结STM32是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32位单片机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其中,串口通信是单片机中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本文将对STM32串口通信学习进行总结。

1.串口通信原理及基础知识在STM32中,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是负责串口通信的外设。

USART提供了多种模式的串口通信,包括异步模式(Asynchronous)、同步模式(Synchronous)以及单线模式(Single-wire)等。

2.STM32串口通信配置步骤(1)GPIO配置:首先需要配置串口通信所涉及的GPIO引脚,通常需要配置为复用功能,使其具备USART功能。

(2)USART配置:根据需要选择USART1、USART2、USART3等串口进行配置,设置通信模式、波特率等参数。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标准和参数保持一致。

(3)中断配置(可选):可以选择中断方式来实现串口数据的收发。

通过配置中断,当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中断,从而实现接收数据的功能。

(4)发送数据:通过USART的发送寄存器将数据发送出去,可以通过查询方式或者中断方式进行发送。

(5)接收数据:通过读取USART的接收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同样可以通过查询方式或者中断方式进行接收。

3.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波特率设置错误:在进行串口通信时,波特率设置错误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需要根据外设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波特率设置,并在STM32中进行配置。

(2)数据丢失:在高速通信或大量数据传输时,由于接收速度跟不上发送速度,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可以通过增加接收缓冲区大小、优化接收中断处理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3)数据帧错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数据位错误、校验错误等问题。

可以通过对USART的配置进行检查,包括校验位、停止位、数据位等的设置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M32底层常见问题汇总(三)
串口使用常见问题
MEI14 All right reserved
1.1编译报错
1)`printf引用报错
●解决方法包含头文件如下
1.2 串口不输出
●解决方法:
1}检查GPIO功能,保证GPIO初始化成功
2)测量TX电平,保证串口初始化成功
3) 检查晶振,保证时钟(晶振、分频系数)与硬件相同。

截图以外部晶振25M为例
4)如需使用printf需要勾选微库
1.3 使用串口猎人输出乱码
解决方法
1)关闭、启动串口猎人一次,排除串口猎人不稳定问题
2)检查参见1.2 -3)、4),排除软件错误
3)输出是否检查flag如图
4)输出数据“0xaa”,用示波器检测芯片电平是否正确(理论上应为低-低高低高-低高低高,应该是的吧= =),排除程序错误
5)检查波特率、停止位、校验位等设置是否匹配
6)检查是否使用芯片,管脚电平过芯片后必须用USB转串口(DB9封装那个)连接串口猎人
7)输出字符串可先检查ASCii码是否正确
8)输出中文时要使用ANSI编码。

(Edit->Configration如图,不推荐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