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技巧:病句歧义句
行测病句解题技巧

行测病句解题技巧【篇一:行测病句解题技巧】病句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数考生不会做,或者是不愿意做,看到题目总觉得特别难,病句类型不容易发现。
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就讲一下病句辨析方法。
有的考生说病句难,做起来感觉要么都对,要么都错,其实这类题目还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在做题时可以通过寻找标志来选出答案,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判断标志主要有以下一些:一、出现关联词公考中主要考查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比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这句话中关联词的位置显然不对,这句话里有两个分句,两个主语他、事业,关联词应该在主语之前,故应该改成: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那么事业会受到损失。
所以关联词的正确位置关系主要有两种,1.两个分句,两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前,2.两个分句,一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后,如网购即便宜又方便。
二、出现介词句子中出现介词,比如在...中,经过,由于,通过,随着,当,从,可以考虑主语残缺,例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这句话中开头出现了介词,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三、出现否定词语这种病句类型最容易发现,主要体现为多重否定,例如我想这应该不必叙旧,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根据句意,应该是所有人都会想象出,而此处有三个否定词,表达的是所有人想象不出。
故可以删掉第三个否定词。
四、出现一面对两面这种病句类型最容易看出,主要表现为两面词:多少、高低、是否、能否,能不能,例如他的病情能够稳定,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出现明显的两面词,做题时可以首先排除,但是有时是两面对两面,例如他是否考上,在于是否努力,这种情况就没有语病,各位考生要认真观察。
五、谓语动词出现是成为句子中出现这样的词语,比如今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的一天,主干为:劳动是一天,很显然主宾不当,所以此时考虑主宾不当这种病句。
六、定语太长,看动词是否带宾语中心词这种病句类型不是特别容易判断,例如庆安县决定推广麦田养猪,谓语动词为推广,后面麦田养猪应该是定语成分,且过长,所以这个句子少宾语,应该加上推广...模式或者经验。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病句分析之歧义句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两种可能的句⼦,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
例题:三个学校的学⽣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
总结歧义句的分类 1、多⾳字造成的歧义句 2、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 3、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4、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 5、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 6、结构切分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句 多⾳字造成的歧义句 例1:到2008年底,他还⽋款5000元。
例2:这个⼈好说话 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 例1:天⾊渐暗,⾃⾏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例2:北京图书馆收藏者章太炎的书。
例3:县⾥通知说,让赵乡长本⽉15⽇前去汇报。
解析:“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前”做动词,表往前⾛之意,则只能在15⽇这⼀天去县⾥ 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例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了两家银⾏。
解析:“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解析: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份等因素)”。
(3)⽼胡看到我们⾮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解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是“⽼胡看到我们/⾮常惊讶”,⼀是“⽼胡看到/我们⾮常惊讶”。
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 例1:欣赏⼀⾸好诗不容易,创作⼀⾸好诗更不是⼀件简单的事,⼩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做了不少的努⼒。
解析:“这⽅⾯”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不⼏天,刘备领⼤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将邢道荣和他的⼉于引兵出战。
解析:“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赛的⽔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起去青岛旅游了。
解析:“她”可指代⼩倩,也可指另外⼀⼈ 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 例1:⼀个外商投资的⽊材加⼯⼚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病句歧义句相关知识(公务员考试)

病句辨析题【提问方式】病句辨析题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解题原则】病句辨析题常见类型有五类: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①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该句中“考试”与“录取”搭配不当,属于主谓搭配有误,应该将“录取”改为“通过”。
②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该句中“月光”与“发出沙沙的声响”属于主谓搭配不当。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①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该句中谓语“提高”和宾语“专业技术人才”谓宾搭配不当,“提高”应和“水平”搭配。
②大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该句中第一个谓语动词“学习”与宾语“精神实质”搭配不当,应改成“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①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该句中主语“江西”和宾语“省份之一”搭配不当。
②童年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
该句中主语“记忆”和宾语“真情”搭配不当,可把“真情”改为“回忆”。
4、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①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优越的贡献。
该句中修饰语“优越”和中心语“贡献”搭配不当,应改为“卓越的贡献”或者是“优越的条件”。
②这家兵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造成了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5、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①研究者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
前一个分句是一种肯定语气,后一分句的能否则包涵有两面的意思,造成了一面对两面的搭配不当。
②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行测备考病句辨析三步走

从化学习中心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行测备考:病句辨析三步走在讲具体的如何做题之前,先来弄清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包括主、谓、宾、定、状、补。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谓语,谓语一般是动词构成,动词可以分为能加宾语的和不能加宾语的。
如果谓语动词不用加宾语,那么这个完整的句子就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如果谓语动词需要加宾语,那么这个完整的句子必须至少有主语和谓语,还要有宾语。
弄清句子成分之后,那么说一下病句的具体辨析顺序。
首先,提取句子主干,即画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第一步就能够看出是不是缺少句子成分,或是主谓宾之间搭配是否得当。
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解析:这个例子中,没有主语,所以通过第一步就能知道是个病句。
例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中,主语是“精神”,谓语是“浮现”,宾语是“眼前”,主谓宾都不少,但是主宾搭配不恰当。
这就是通过第一步就能判定下是不是病句。
如果这个句子必要的句子成分都不缺,并且搭配也很合适,那么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检查其他附加的句子成分,看是否运用正确,有无修饰不当或是句子重复。
所谓其他附加成分指的是定语、状语、补语。
例3: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解析:这个句子中主语“我们”、谓语“发挥”、宾语“作用”,句子主要成分是完整的,并且搭配也很正确,然后看其他的附加成分,“作用”前面的定语“充分”,搭配不当,应该把充分放在谓语发挥前加以修饰。
所以这也是个病句。
例4: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解析:该句主谓宾齐全,但是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后面的“他们”属于语意重复,不必要有。
) 做完第二步,是否就可以了呢?除了分析句子成分,还要看一下语意是否符合逻辑,也就是还要进行第三步,看句义是否符合事理逻辑或是是否存在歧义。
例5: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解析:这句话句子主干很完整,但是表意不明,是个歧义句。
行测:6招轻松搞定语病辨析题

行测:6招轻松搞定语病辨析题在行测语病辨析题目中,很多考生反映,找不出来。
所谓病句,实际上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这“毛病”是指违反了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逻辑。
如何高速、准确的找出语病,中公教育专家教大家6招。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因缺少应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明确的一种语病。
【例】我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公解析】谓语残缺。
本句缺少谓语,删去“为”,或者在最后加上“而奋斗”。
二、成分赘余成分赘余,实际上就是句子中出现了重复表达的内容。
常见的容易出现赘余的情形有: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虚词多余等。
【例】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中公解析】“诸”已含有“之于”的意思,其后不能再接“于”,可将“于”删去。
三、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语义不清的语法错误。
【例】教师心态浮躁的背后,是整体学术氛围不纯的表现。
【中公解析】“背后是……”与“是……表现”两种句式杂糅,可去掉“的表现”。
四、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比较常见的语病,主要出现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主宾之间、修饰成分与中心词之间等。
【例】汉末之王充思想,是批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及是古非今思想的代表人物。
【中公解析】主宾搭配不当。
本句的主语是“王充思想”,宾语是“代表人物”,“王充思想是代表人物”明显搭配不当。
五、歧义歧义是指一个句子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的现象。
【例】“有偿新闻”应当受到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中公解析】指代不明导致歧义。
“这”可以指“有偿新闻”,也可以指“有偿新闻受到批评”。
六、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考查的是对事理逻辑的分析能力。
【例】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中公解析】主客倒置。
主体应该是“我”,可改为“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掌握以上六种技巧,风云考场指日可待。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之语句歧义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之语句歧义一、概述歧义指句子意思失去了确定性,变得模棱两可。
多音字、多义词、指代不明、主语不明等均容易造成句子语意歧义。
【例1】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06年重庆卷第4题C项)简析: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二、语句歧义的常见类型①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05年天津卷4C)简析:“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来的人”呢,还是“晚上/来的人”?②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例1】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05年全国卷Ⅱ4C)简析:“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
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③由词类不同造成歧义【例1】自行车没有锁。
简析:“没有”既可以是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配锁),也可以是副词,表示对“已然”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上锁)。
④由语义不明引起的【例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05年全国卷Ⅰ4C)简析:“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根据前文应该为“……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例2】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05年全国卷Ⅱ4D)简析:“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
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三、巩固练习。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1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该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2、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该句中“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没条件看”。
3、词语兼类造成歧义。
如: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4、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如: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该句中,警察愤慨的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语意不明。
5、句子结构不清造成歧义。
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该句的停顿停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产生了歧义。
6、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
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
“我们解决”的可能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能还包括“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等。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考题解析:答案A。
上述备选项句子中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种语病。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行测技巧:病句辨析歧义句?不用绕着走!

行测技巧:病句辨析歧义句?不用绕着走!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晨病句这种题型对于各位考生都不陌生,曾经在初高中语文考试中都有所涉猎,而在公考当中,病句虽不是常考题型,但是每每考出,都会让同学们非常头疼,因为病句往往牵扯到汉语语法,而且大部分同学已经放下病句知识多年,那么中公教育专家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病句中常考的一种题型,歧义句。
通俗点说,歧义句虽然在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是一句话具有多种解释,从而让人不好把握的句子。
想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歧义,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表述会造成句子歧义呢?我们首先可以把歧义句分为以下几类错误类型。
①断句位置不同产生歧义例1.海贼王路飞(海贼/王路飞)可以理解为是海贼王的名字叫路飞,或者是一个海贼叫做王路飞。
例2.山上的水很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来,晚点上来)可以理解为晚上这个时间来的人,或者后面上山的人。
②施受两可产生歧义例1.巴基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是巴基斯坦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基斯坦?例2.杀死了猎人的狗是狗被杀还是狗把猎人杀了?例3.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是李大伯有说有笑,还是孩子们有说有笑?③词性不同产生歧义例1.门没有锁“锁”作为名词句子的意思就是门没有装锁子;作为动词句子就变成没有锁门的意思了。
例2.学生代表李明“代表”作为名词句子的意思是学生代表人物叫做李明;如果是作为动词那么句子就变为学生可以把李明代表了。
例3.这么大的一个学校只有我跟他学过油画“和”作为介词句子的意思是我跟随着他学习油画;如果作为连词,那么句子的意思会变为我和他两个人学过油画。
④指代不明例1.最近的意向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或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这”既可以指代暴力情节,又可以指代色情。
可以把“或”变成“和”,“这”指代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
例2.刚出门就看到小明和小强的爸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技巧:病句歧义句
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题型之一,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在一个突出的考点是加强了病句、歧义句辨析这两类题型的考查,旨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准确表达、语句结构的合理安排、语气语调的理解等,因此对考生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达到很高的水平。
本文中提供了几种常见病句类型供考生备考查阅。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语句表达题的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如下:
(一)用词不当
例1: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2: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例3: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例4: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成为”,宾语残缺。
应在最后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1)主语有多余成分;
(2)谓语有多余成分;
(3)宾语有多余成分;
(4)定语多余;
(5)状语多余;
(6)补语多余。
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五)结构混乱
(1)词序不当。
有几种情况:①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②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③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⑤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封建帝王的被阉割过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没着落,交代不清。
病句、歧义句辨析考查的是基础语法知识。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做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