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糖尿病性白内障

通过定期眼科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 白内障等眼病的发生风险。
05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抗糖尿病药物
针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抗糖尿病药物,以控制血糖水平, 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抗炎药物
研究抗炎药物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中的作用,寻找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以 减缓白内障的进展。
并发性白内障是指由于其他眼 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病 变等)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受到 外伤引起的晶状体混浊,与糖
尿病无关。
03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糖尿 病性白内障的重要措施,通过合 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
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利用飞秒激光技术辅助完成白内障手术,具有精度高、创伤小的优 势。
术后护理
01
02
03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检查视力恢复情况及是否 有并发症发生。
眼部护理
遵循医生指导进行眼部护 理,保持眼部清洁卫生, 避免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控制血糖等,有助于术后 恢复。
糖尿病性白内障
目录
• 糖尿病性白内障概述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症状与诊断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01
糖尿病性白内障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由于长期高血 糖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 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
分类
根据病变程度,糖尿病性白内障 可分为两大类,即真性糖尿病性 白内障和合并老年性白内障。
糖尿病与白内障的内容

糖尿病与白内障的内容
*导读: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会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眼部的并发症有眼底出血与白内障等。
……
糖尿病是因人体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所引起的糖代谢
紊乱的一种疾病。
这里的“糖”字是泛指一些碳水化合物,如食物中的糖、米、面、蔬菜、水果等,都含有糖的成分。
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会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眼部的并发症有眼底出血与白内障等。
白内障除少数先天性或因外伤引起的以外,很多是因晶体内含物代谢紊乱引起晶体混浊所致。
晶体好象是照相机的镜头,晶体混浊犹如用了一块毛玻璃来做照相机的镜头,光线被阻挡。
晶体内含物的代谢紊乱,在老年人中颇为多见。
故白内障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糖尿病病人如未得到有效治疗,白内障往往发生较早,发展较快,程度也较严重。
尽管目前有许多眼药水可以用于白内障的治疗,但疗效皆不能肯定。
用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去除挡住光线的障碍物,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白内障可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等。
发展到成熟期即告失明,此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但在手术前,应检查明确双眼的光感定位良好,眼内压力正常,眼部无炎症及无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尿毒症等,才能预期有较好的效果。
白内障的病人常伴有糖尿病,欲手术治疗白内障,必先满意地控制糖尿病。
否则很容易引起感染和眼内出血的并发症。
白内障的科普知识

白内障的科普知识白内障作为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它是指眼睛晶状体透明度的变化,导致视力模糊、光线散乱等视觉问题。
白内障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给个体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带来困扰。
了解白内障的科普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为大家介绍白内障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眼部疾病。
一、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患上白内障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透明度会逐渐降低。
因此,年龄是最主要的导致白内障的因素之一。
6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
2. 遗传因素:遗传倾向可能会增加罹患白内障的风险。
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了白内障,那么你也可能更容易患上这种眼部疾病。
3. 长期暴露在阳光下:长期暴露在强烈阳光下,特别是不戴太阳镜遮挡紫外线的情况下,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
紫外线对晶状体产生损害,从而促进白内障的形成。
4. 吸烟:吸烟被发现与罹患白内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晶状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
5. 有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白内障。
这些疾病会导致眼部组织损伤,进而促进白内障的形成。
6. 使用某些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如强效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增加罹患白内障的风险。
此外,长期使用其他特定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也与白内障发生相关联。
二、白内障的典型症状1. 视力模糊:白内障会导致视力变得模糊不清。
患者可能感觉到周围的物体变得模糊,无法清晰地看到远处或近处的事物。
这种模糊视力与近视或老花眼有所不同,因为它是由晶状体的混浊引起的。
2. 光线散乱:白内障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光线的散乱或出现耀眼的阳光。
在强烈的光线下,如太阳直射或车灯的照射下,视觉质量可能会更加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白内障使晶状体无法有效地聚焦光线。
3. 对比度降低:患有白内障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对比度的降低。
他们可能很难分辨出颜色之间的差异,例如黑色和蓝色的区别。
糖尿病性白内障诊治流程

糖尿病性白内障诊治流程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与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白内障风险,其白内障发病时间较常人早20年,进展风险增加5倍。
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临床工作中,超过五分之一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极有可能同时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等,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患者的视力受损。
因此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我们有必要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有所了解。
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与糖尿病相关的一种代谢性白内障,主要分2种类型。
➤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糖尿病因素和老年因素的共同作用,临床表现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但是发病更早,进展更快。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于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中青年及少儿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糖尿病)。
就像上述病例中的阿良那样,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晶状体生理状态下的主要供养方式是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无氧酵解,由于糖尿病患者房水中血糖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所以进入晶状体内的葡糖糖增多,较高的葡萄糖水平激活多元醇通路,升高的渗透压引发内质网应激,使晶状体本身的代谢发生障碍,多山梨醇等代谢产物集聚,与葡萄糖一起通过渗透作用吸引水分进入晶状体,导致晶状体膨胀,损坏了内部结构,晶状体变浑浊,即白内障。
事实上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元醇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学等均有关系,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症状和诊断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表现类似于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分为4期,包括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在白内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感到屈光的改变,并随血糖浓度的高低而呈阶段性的屈光变化,血糖浓度升高,血液中的无机盐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之更加变凸而形成近视。
白内障形成之后由于晶体混浊,主要表现为眼前阴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等。
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因】(一)发病原因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升高。
(二)发病机制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最后定论。
但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晶状体内存在糖代谢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生化和病理基础。
晶状体通过4个代谢通路利用葡萄糖。
其中3个通路(糖酵解、戊糖支路、三羧酸循环)取决于由葡萄糖向6-磷酸葡萄糖转化的速度,由己糖激酶(hexokinase)催化。
作为补充代谢通路,在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催化下,使葡萄糖转化成山梨醇(sorbitol),山梨醇在多元醇脱氢酶(Polyol dehydrogenase)的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果糖(fructose)。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己糖激酶较醛糖还原酶有较高的活性,山梨醇通路几乎不发挥作用。
而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可以通过房水迅速扩散到晶状体内,使己糖激酶活性达到饱和,并激活醛糖还原酶。
过多的葡萄糖则通过山梨醇通路转化成山梨醇和果糖。
这类糖醇一旦在晶状体内产生,便不易通过囊膜渗出,从而造成山梨醇在晶状体内积聚,增加了晶状体的渗透压。
过多水分进入晶状体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结果形成囊泡、水隙和板层分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这一过程如进一步加重,则个别晶状体纤维破裂,钠离子释放进入晶状体,引起进一步吸水。
同时,晶状体内成分外漏,使钾、谷胱甘肽、氨基酸和小分子蛋白部分丧失,依次产生晶状体皮质和核的混浊。
【症状】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以密集的前囊膜下小空泡形成开始的。
在年轻患者,这些小空泡可迅速发展成典型的灰白色斑片状混浊,位于前、后囊膜下皮质浅层,这种形态被描绘成“有如点点雪花飘荡在铅灰色的天空背景”十分贴切。
其后,随病情发展,晶状体终于陷于全面混浊状态。
糖尿病白内障进展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基质迅速发生的高度水肿,水隙大量形成,其结果导致晶状体膨胀增大。
在任何一糖尿病患者,尤为年轻人,无论是否存在晶状体混浊,血糖迅速增高可导致明显的近视,而如将血糖迅速降至正常,则有可产生远视。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盖滴典必殊眼药水 , 点眼动作轻柔 , 勿 压迫眼球 。 2 . 4 病情观察 密切 观察 眼部分 泌物 的性状 、 颜色, 有 无眼胀 、 头疼 、 恶心 、 呕吐等 高眼压 症状 , 并 给予 及 时处 理 , 每 天观察角膜 、 前房 、 眼底 情况 。认 真 听取患 者 主诉 , 并注 意用 药后反应 ; 监测血糖变化 , 发 现异 常及 时报 告 医生处 理 , 严格
控制饮食 。
3 .出 院指 导
盲的主要原 因之一 , 不但导致患者 的生活质量下 降 , 而且 还会 造 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和社会 负担。糖 尿患者治愈 出院后 若血
糖 控制不好并发症较 多 , 因此加 强 出院指导对 防止 糖尿 病性 白内障非常重 要。2 0 0 9年 9月 ~ 2 0 1 0年 9月我 院 收治糖 尿
—
最小 4 8岁 , 入院时血糖均符合糖尿病诊 断标准 。入院后给
予控制血糖 , 局部点 消炎眼药水 , 完 善术前检查 , 如 心电图 、 胸
指导 患者注 意眼部 安全 , 术后 3
透、 人工 晶体度数测量 、 A B超 、 血常规 、 出凝 血时间、 大便常规 、
尿常规。出院后及时给予院外指导 , 并 电话随访 , 效果满意。
好 治疗 护 理 。
治疗的顺从性 , 提高了糖尿病性 白内障的治愈率 , 改善 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 , 还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 的信心 , 减少 了患者 的身
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
2 . 3 眼部护 理 患 者术 后 回病 房 、 勿揉 术 眼、 挤 眼、 用 力 咳嗽 打喷 嚏及 突
正确合理 的出院指导 是防止糖 尿病性 白内障并发症 发生 的重要措施 , 是糖尿病患者治疗 的关键环节 , 糖尿病性 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状症与治疗?3原则选晶状体、7措施早预防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状症与治疗?3原则选晶状体、7措施早预防糖尿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代谢异常疾病,目前暂不可治愈,但是,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前文《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已有介绍,本文重点介绍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性白内障首先了解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
晶状体是人眼球中重要的光学部件,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称为白内障,最终可以导致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指由于患有糖尿病而引起的白内障。
图片来自网络分类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两类:1、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较为少见,主要见于年轻(<30岁)的严重糖尿病患者,双眼起病、发展迅速,可在数日、甚至48小时双眼晶状体完全浑浊,很少超过几周,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
多是发生在患者血糖急剧升高和酸中毒时。
2、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白内障发病率更高,为非糖尿病患者的3~10倍。
病因与发病机制1、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30 岁血糖控制不好的年轻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白内障的晶体浑浊类型以皮质浑浊最常见,尤其是后囊下浑浊,其特点是进展较快,常常双眼同时发病。
病变初期为无数分散的、雪花样或点状浑浊,浑浊位于囊膜下的皮质区,并且很快融合,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浑浊,视力可见明显下降。
严重者可失明。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这样的。
在白内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屈光的改变,并随血糖浓度的高低而呈阶段性的屈光变化,血糖浓度升高,血液中的无机盐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之更加变凸而形成近视;血糖浓度降低后,晶状体内水分渗出,晶状体变为扁平而形成远视。
这种屈光的改变反映了晶体内糖及其代谢产物如山梨醇的积聚,糖成分的增加,渗透压升高,导致晶体的水化和肿胀。
白内障知识点总结归纳

白内障知识点总结归纳
白内障是一种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以下是关于白内障的知识点总结:
1. 定义:白内障是指眼睛内的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睛,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的疾病。
2. 分类:白内障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等。
3. 病因:白内障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老化、代谢紊乱、外伤、辐射、药物等。
4. 症状: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逐渐下降,可能伴有眩光、色彩变淡、复视等现象。
5. 诊断:医生通过眼科检查,如裂隙灯检查、验光等,可以确诊白内障。
6. 治疗: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即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眼药水等药物进行治疗。
7. 预防:预防白内障的方法包括避免过度用眼、避免外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
8. 并发症:白内障手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等。
9. 康复:白内障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如使用眼药水、避免剧烈运动等。
10. 注意事项:白内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过度用眼,避免外伤等。
总之,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
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后需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白内障的方法包括避免过度用眼、避免外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性白内障(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代谢性白内障又可称并发性白内障,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病人。
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二病因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升高是诱因,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最后定论。
但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晶状体内存在糖代谢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生化和病理基础。
三临床表现1.发生于老年者,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
2.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病人。
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混浊,完全混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迅速扩展为完全性白内障,以后囊下极部多见;常伴有屈光变化,血糖升高时,表现近视;血糖降低时,表现远视。
四检查1.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定量,明确糖尿病。
2.眼部特殊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2)视网膜视力检查;
(3)视野检查;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五诊断根据糖尿病史,血糖、尿糖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患者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雪片状混浊为其特点,有时混浊迅速扩散可诊断。
六鉴别诊断与其他代谢性白内障如半乳糖性白内障,低钙性白内障的主要鉴别点在于患者的全身临床表现不同。
七治疗1.发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晶体混浊可能部分消退,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改善,滴用治疗白内障滴眼液;
2.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可在血糖控制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摘出术,如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3.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
八预防1.控制食物:糖、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
2.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
3.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4.并发性白内障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控制血糖;慢性葡萄膜炎应积极查找病因,并坚持治疗,预防复发。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