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坂东镇中心小学本部小学邱建梅

学校组织学习了“人民的好儿女——妙手仁医吴孟超”之后,我被吴孟超的敬业精神、高尚医德、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吴老的敬业精神。他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他创造的“吴氏刀法”以精准见长、快速著称,心到刀到,如行云流水。即使这样,他仍不顾89岁高龄,坚持每晚在卧室继续工作,双休日经常到病房查房,撰写论文,并且每年主刀完成近200台手术,在这样的高龄仍能精神饱满地坚守岗位忘我工作,让我特别感动,同时我联想到自己,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呢?

首先,我要学习吴老踏实的工作态度,朴实的做人风格。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因此,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课上的教学,还是课后的批改及总结,都要尽力将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的起学生家长,对得起学校的培养,让社会满意,这才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

其次,我要学习吴老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是脱离实践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以执行教学目标要求自己,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向科学的殿堂迈进。

再次,我还要学习吴老对待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他视病人为亲人,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后,他都顺手为他们拉好衣服,系腰带、掖好被角,并弯腰把鞋子放到方便穿的地方……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很繁杂琐碎,我应该向吴老对待他的病人那样,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有爱心和包容。平时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问题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激励他们朝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吴孟超医生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一辈子好好学习。

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文档

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文档 Advanced deeds of Comrade Wu Mengchao 编订:JinTai College

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 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本文档根据事迹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 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很多人都想知道,吴老的手术成功率为什么那么高,为 什么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很清楚,他不完全是靠技术,更不是靠运气。他真正的过人之处,是他对待每一台手术都极其认真负责。 尽管吴老医术高超、经验非常丰富,但他对每一台手术 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管这个病人是谁,不管病情轻重,不管病人的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结果多么肯定,他都要在 动手术的前一天,再次和b超室的医生做一次术前病灶确认,上手术台之前,还要在看片灯上再次查看病变部位,验证一下,好做到万无一失。 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病情时,吴老一定要召集专家会诊。 一次会诊不满意,就再来一次,甚至换一批专家会诊,充分吸

纳各个方面的意见,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见到,把各种应对措施都制定好,他才会上手术台。 我想,这就是吴老的手术为什么总是做得那么好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我每次跟他上手术台,心里就很有底气。 去年冬天,上海有个肝癌病人,在一家医院做手术,腹 腔打开后,医生说,这个肿瘤靠腔静脉太近,没法切,我们这里正好有肝源,建议做肝移植。病人经济条件不允许,医生就把刀口又缝上了。他的家人不甘心亲人就这样等死,找到了吴老。 吴老仔细研究了病人的资料,觉得切除肿瘤的可能性是 有的。但他没有轻易动手,而是两次组织专家会诊,并把病人的亲属请到会诊现场,详细地了解病人的情况,每次会诊都用去了很长时间。吴老这样严谨负责,几次把病人亲属感动得流泪,他们说:“吴院长,我们先来找您就好了。你们这样认真,我们到这里看病,就是治不好,也认命了。” 手术开始了,这时,我注意到吴老十分从容,上台、开腹、探查、剥离、切除……流畅地操作着,一切就像以往做过的无数例高难度手术那样,最后是有惊无险,成功地把肿瘤切了下来。走出手术室,摘下口罩的时候,吴老轻轻地说了一句:

有感于参观王选事迹陈列馆

有感于参观王选事迹成列馆 就要离开无锡了,距开车还有四个小时,真不想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仓促间又不可以远行,只能就近再浏览些街景。偶然抬头,看到路牌上标志着东林书院,想必是那座创建于北宋、明代东林学者们讲学的古书院,到底是一处古迹,决定去看看。东林书院居然就在下一个街口,一路走过,到处是断墙残垣和建筑材料,看样子书院也在维修,走到门口便没有进去,意外地发现旁边是王选事迹陈列馆。 大概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知道王选这个人,因为我们手中使用的电脑激光打字排版技术是他的贡献,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就不多了,如我,仅仅知道有这个人而已。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只是一处普通的纪念馆,甚至没有路牌标示,原本想进去看看消磨一下时间,不曾想这无心插柳的偶遇,却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非常的震撼。 王选事迹陈列馆右侧是东林书院,左侧是无锡第一女子中学,门口很冷清,参观者寥寥无几,只需在门卫处登记一下便可以自由进入。展厅静悄悄的,昏暗的灯光里我做了一次穿越,一步之遥就迈进了历史。展出由王选的童年生活开始,详实地介绍了他大

学年华、创业时代、辉煌时期,以及他以大家风范奉献一生的图片、音像和实物资料。 那些珍贵的图片和实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伟人的人生,王选出生于上海,在衡山路一间石库门里度过了童年,做会计的父亲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人,这对王选以后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科研作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母亲是一位旧中国的大家闺秀,传统教育使她成为典型的贤妻良母,对孩子平等慈爱。家里的五个孩子一直生活在严父慈母式构建的中国家庭,一家人亲密和睦、平等友爱,孩子们得以在一种和谐温暖、开明进步的家庭环境里自由自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选在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这是上海一所最好的学校。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接着又在北大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尽管也经历了五七年的反右斗争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样荒诞的政治运动,王选却以不懈的努力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和优秀企业家﹑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两院院士。因为始创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他成为了当代毕昇,使使用象形文字

最新吴孟超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简介和先进事迹

【知识百科】 中国科学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22年生于福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996年,吴孟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成功进行世界第一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等,以这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材料: 编者按: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在与吴老接触半个月后撰写的这篇人物传记,把吴孟超院士放在中国历史上苍生大医的背景中去考量,追溯他的性格、心志、学识在20世纪的祖国如何形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为骄傲的人物,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是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杰出院士,是拥有55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时值建党90周年,我们特首发此文以飨读者。 第一章 这是个近乎神奇的人,他仿佛就是为了战胜侵害人类生命的肝癌,而来到这个世界。 在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中国医生做过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1960年,他打破了这个零记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刀成功施行了肝脏手术的外科医生。这年他38岁。 至今,他已经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这是个世无其匹的数据。令人惊叹的数据还有: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有近30%的患者已活过了10年。迄今,如果肝癌手术后复发,人们更觉得不好办了。在他这里,经他初次手术和复发后再手术的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最长者已有45年,今已82岁,仍然健在。这些成就对于人类与肝癌的搏斗,无疑是巨大鼓舞。 他有一双神奇的手,比一般人的手要小,显得精致而灵巧。他青年时期曾“下放”到黄土高原去搞医疗,也经历过知识分子都要参加的劳动,那是个讲究手里有老茧才光荣的年代,他劳动时总戴着手套,防止长茧。这在那时,不免要给他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精选5篇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精选5篇 1、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在观看了《信仰》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信仰》这部纪录片共分三集,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没错!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为大我而不为小我,这是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道德;履行共产党员义务、服务社会发展,这些都是道德。 可是,我们都知道道德好、为人民服务好,然而在面对利益和欲望的诱惑时,为什么有的党员信仰那么脆弱,道德底线不堪一击?这是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作为一名党员,要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认清“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小我好比身上的一个个器官,无数个器官组成了人体。既然是一体的,就要共同为了人体的健康而互相协作,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顾整个人体。试想,如果人体

2021年《复兴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 ___ ___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下面由来给大家 ___复兴之路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兴之路》分为“千年局变”(1840年-1911年)、“峥嵘岁月”(1912年- ___)、“中国新生”( ___-1976年)、“伟大转折”(1976年-1992年)、“世纪跨越”(19 ___年-xx年)和“继往开来”(xx年-xx年)6部。正如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所言,拍摄此片的目的,“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走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 ___和触摸幸福。” 《复兴之路》给人最初的表观印象就是电视传媒与文史政论的 ___结合。该片不仅珍稀、原始影音资料丰富,对实物实景打造不惜重力,而且剧中有多场真人模拟的历史情景再现,高新科技影视手段的运用,触人心弦的解说与配乐,都令这部片子的可视性、临境性和普教性得到了近乎极致的发挥。《复兴之路》同时又是一场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外专家的“盛会”。该片以曾主编过《---传》《 ___传》《 ___传》等著作的中国近代史和 ___党史专家金冲及为学术顾问,摄制组同期采访了150余位包括 ___党史研究室、 ___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早稻

田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 ___官员和 ___亲历者。专家们多视角、客观地诠释了中国近代以来所经历的临危、思变、御辱、图存、 ___与复兴等不同发展阶段,并使这百余年的历史以更加立体、鲜活的面容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复兴之路》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___、---、---这些引路者,也看到了那些从未放弃民族复兴梦想的平凡人,他们同样令我们深深感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人辈出的民族,伟人辈出的民族必定是伟大的民族,因为伟人需要伟大的民族来孕育。为此,作为此民族中之一员,我们自当以本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为荣,更当以创造崭新的民族历史与文明为任。“大国崛起”虽非数日之功,征途漫漫更难一帆风顺,但比照此前160余年间的任何时刻,走在“复兴之路”上的国人都将更加怀有如此自信:中华之崛起,虽遥必当及。 通过观看《复兴之路》,全体党员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激昂的斗志。同时,全体党员纷纷表示,作为学校保卫处的一员,要立足本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办事效率,为维护广 ___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学校、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 ___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 ___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

对王选和冯锦华事迹的评价及启示

对王选、冯锦华事迹的评价与启示提到细菌战诉讼,人们立即会联想到王选,那个用流利的日语和英语在日本的法庭上、在国际会议上慷慨陈辞的中国女子。侵华日军的细菌战暴行惨绝人寰,日本政府对此一直秘而不宣,战后美国为了得到日军的细菌战资料,与日本人一起隐匿了这段历史。纸里从来都包不住火,更何况是这样的惊天罪恶呢。在日本工作的冯锦华为表示对日本首相小泉参拜了靖国灶神的抗议,用红漆在靖国神社侧门的一个石雕底座上喷写了日语“该死”字样,这一举动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冯锦华的举动,虽然他是出于对日本首相的愤怒,但当我们细细来想这件事的时候就会觉得难免有些冲动。不可否认,他的举动之中蕴含着内心满满的愤慨,对于民族的一种强烈责任与热爱。可是,对于他本人来说结果却是严重的。他虽然宣泄出了内心的愤怒,却也触犯了法律,我们就难免会去想这是不是不值得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刚烈爱国的影子,他所持有的一份爱国态度,这些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份情感,但我们也不得不斟酌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忽然一下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到日本来留学,为什么要学习日本文化,拼命了解日本社会。一下子找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经历的全部意义。” 王选以一种忘我的姿态投入到细菌战调查和后来的诉讼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即使有个问题已经被问了无数遍:国家都已经放弃赔偿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打这个官司?但王选不这么看,通过诉讼,让日本的法院认定二战期间日军曾经在中国战场使用过细菌武器,全面认定了原告方面提出的受害申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用到“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一类的词,就凭这一点,王选说:我们胜了。王选奋斗的目标绝不在于复仇,而是呼吁人们正视战争和战后冷战政治在战争受国民众、尤其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造成的至今未愈的创伤,以正义和平、生命尊严的价值共识感召跨国公民运动,争取跨国司法救济,致力于中日“人民之间的和解”。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忘却了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把这一切都淡化了,留下了创伤就会是永久的。王选以一个普通中国女性身份,坚守民族道义,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为中国受害者向日本讨公道,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根标杆,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榜样。

“名医大家” 吴孟超院士观后感

“名医大家”吴孟超院士观后感 前不久,党委组织我们观看学习了纪录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看完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感动之余,不禁为他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崇高的境界所折服,他为医学界起了标杆。 吴孟超院士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个深爱着祖国的忠诚赤子,一个心里永远装着患者的医生,一个至今仍然在科学道路上冲锋不止的老兵!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87岁仍每天在手术台上做1至3台手术。他在长达50多年的肝胆外科职业生涯中,几乎每天在动手术刀,一双手曾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由于对祖国怀着深深的爱,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他用精湛医术护佑百姓健康,以高尚医德温暖病人心灵,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朴素情怀和感人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为了给病人省钱,他做了三条规定:只要确保疗效,用药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不准给病人过度检查等。我们医护人员应当像吴孟超那样,坚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以让患者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做事情,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年轻护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学习吴老那种事事为患者想,处处以患者先,心里永远装着患者的精神。吴老身上焕发出来的精神之光,仿佛是照亮我前进之路上的灯塔,吴老身上蕴含的道德力量,可以净化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人的一生,是悠悠岁月中的一瞬间,护士这职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神圣,平常到几乎不能平常的地步,每当病人一个个的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确是病人身心的健康和灿烂的笑容,对病人我更是倍加予以悉心照料,每一次的吸痰,我都做到轻柔快;每一次的翻身,都将病人的肢体处于功能位;每一次的护理操作,都是在呼唤病人名字中进行,当我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时,当我向病人倾注自己一片至诚时,我看到了病人眼中闪动的晶莹,我听到了病人心中满意的赞许,我更感觉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重量……看到这些,我就更能体会到那句话:病人的微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财富。 我们的先辈南丁格尔女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够做好。如今,我们也正在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博爱之心,延续着先辈救死扶伤的方式,修补着每一个缺失健康的人的人生。 时光就在平凡、忙碌、辛苦中悄悄的流逝,这是一个需要奋斗才能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做为神经外科的护士,面对的是一个个走在死亡边缘的患者,我们只有时刻准备,敢于拼搏,在与时间不断的赛跑中,才能驱走病魔,延续生命。当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原动力汇集成一股合力时,我们的工作必将会在巨大的推力下,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蓬勃发展。新时代的号角召唤着我们前行,让我们携手与共,在名医大家崇高精神的指引下,以良好的道德,优质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医院贡献出所有的力量。 2011-11-13

心得体会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报告》,她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我感动于她对教育的挚爱、执着;感动于她对日常工作的勤奋、追求;感动于她的乐于奉献,她的甘为人梯。她在27年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却彰显出她伟大的人格。在她的精神的鼓舞下,事迹的启迪下,我想我也要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吴邵萍式的好辅导员。即使不能取得像她一样的业绩,也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心中有爱的辅导员。 我刚来到这里,从事一项我以前从未从事过的职业——大学辅导员;这与我以前我从事过的工作不同,所以大学辅导员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几天的了解,我逐渐地认识到,在辅导员这片土地上耕耘,要想获得丰收,需要挥洒的不仅仅是辛勤的汗水,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注重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是对学生进行的感情投资,也是严格管理和感情投资的结合。特别是那些有着自卑心理的学生,赞美他身上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优点,都可能燃

起他心中前进的勇气。尊重和欣赏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如果你真诚地赞美每个学生。那么这就足以促使学生们更加友好交往和努力学习。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称赞,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2、身正是范,做好表率 凡为人师者,需为学生之率。我们要去教学生,管理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做到,而后才能要求学生做到。打个比方,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整洁卫生,如果我们自己外表邋遢,办公室杂乱无章,那我们在学生心中还有威信吗,我们的话有人听吗?“正人需先正己”,平日里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事方法态度及自己的外表,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3、用心、细心、耐心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是:事小、杂、多.我们遇到和处理的都 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是不要小看这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酿成大错,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关注他们,细心地关怀他们,耐心得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相信每个辅导员都做过好多这样的事情。4、加强思想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好多同学就像一叶浮萍,没有根,不知道明天要飘向何方,特别是大一学生,不知道现在该忙什么、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我想,学生的迷茫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他们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逃课、旷课是家常便饭,迷恋网络游戏,沉浸在恋爱中不问它事!。为此,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诚信品质和社会责

观纪录片《王选》有感.docx

80分钟的时间有多短,短得甚至来不及好好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80分钟的时间又有多长,长得几乎全面描绘了一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便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方正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王选》,短短80分钟,通过对“改革先锋”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生动讲述,展现了王选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以及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看完后,更是由衷地感慨:现在我们能轻松地使用汉字输入法打字、上网,能开开心心地阅读各类中文书籍,都离不开王选院士辛勤、忘我的付出,过程之艰辛更是让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在无任何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称为“当代毕昇”,绝不过誉。可以说有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完成了汉字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效率提高了上千倍。假如没有这个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不会迎来出版物极大丰富,知识普及加快的时代,更谈不上飞速发展。 但王选又不只是一位科学家。他以一位“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身份参与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方正模式”。他反复提出,中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他的这一思路也为后来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新方向,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了新的道路。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王选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制和推广。因此,在科研方面,王选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要善于“延迟满足”。王选说:“在计算机领域内,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用一项技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支起了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世人所敬仰。“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是王选的座右铭。王选总结自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时,在第一点就指出,青少年时代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懂得要为别人考虑,要以身作则。他认为,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个好人。对于季羡林先生的好人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多一点就是好人”,王选觉得可以降低一点,认为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王选胸襟开阔,慷慨大度。几十年风风雨雨,见识了无数荣华富贵,对于名和利,王选观点明确“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士,因为我做不到忘名的地步,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1991年王选将自己多年来获得的30万奖金捐献给了北大数学学院,设立“周培源数学奖学金” 2001年,他从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金500万中,以“等额匹配”拿出900万,设立了“王选科技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有科技创新和市场前景的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其去世后,根据王选生前遗愿,在其多年捐款的基础上成立了“九三王选关怀”基金,多年来为受到大病困扰、生活困难的社员雪中送炭,缓解了燃煤之急。 在王选成为方正领导人之一后,他还是坚持原来简朴的生活,并提醒科研人员不要为名利诱惑。王选说:“科学研究给人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最初的动力,决不是想获什么奖,或得到什么名和利。他们之所以狂热的追求,是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王选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身为科技界的名人、九三学社领导人,但他始终虚怀若谷。虽然拥有多种领导人的头衔,但王选最常用的名片上写的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勇于创新 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王选同志认为,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坚信计算技术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这一选择,为他今后的科技报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1年,王选同志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

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学习吴孟超事迹有感 坂东镇中心小学本部小学邱建梅 学校组织学习了“人民的好儿女——妙手仁医吴孟超”之后,我被吴孟超的敬业精神、高尚医德、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吴老的敬业精神。他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他创造的“吴氏刀法”以精准见长、快速著称,心到刀到,如行云流水。即使这样,他仍不顾89岁高龄,坚持每晚在卧室继续工作,双休日经常到病房查房,撰写论文,并且每年主刀完成近200台手术,在这样的高龄仍能精神饱满地坚守岗位忘我工作,让我特别感动,同时我联想到自己,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呢? 首先,我要学习吴老踏实的工作态度,朴实的做人风格。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因此,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课上的教学,还是课后的批改及总结,都要尽力将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的起学生家长,对得起学校的培养,让社会满意,这才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 其次,我要学习吴老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是脱离实践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以执行教学目标要求自己,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向科学的殿堂迈进。 再次,我还要学习吴老对待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他视病人为亲人,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后,他都顺手为他们拉好衣服,系腰带、掖好被角,并弯腰把鞋子放到方便穿的地方……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很繁杂琐碎,我应该向吴老对待他的病人那样,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有爱心和包容。平时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问题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激励他们朝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吴孟超医生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一辈子好好学习。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导读:本文《金箍棒传奇》观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张琦 上周四,我们在校园里观看大棚电影,电影名字叫《金箍棒传奇》,真是让人高兴。你们想知道故事讲的什么吗?下来我就来讲一讲这个富于幻想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讲孙悟空和金箍棒之间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中,金箍棒是一个名叫品香的人变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孙悟空在一个房子睡觉,把金箍棒交给沙和尚好好保管,说是放在耳朵会容易发炎,可是第二天一早起来,没有看见金箍棒,只看见一个姑娘。问她是谁?品香说:“她不知道,也不知道她家住在哪里?”他们就带着这个姑娘上路了,唐僧说有可能会在路上遇到认识这个姑娘的人。 孙悟空没了兵器,很着急,他把师父和两位师弟带到龙宫去找龙王选兵器,龙王见到唐僧行了个礼,唐僧一直盯着龙王的胡子还开玩笑的说真像龙须面。孙悟空把他们来的目的告诉了龙王,龙王给他推荐了一把刀,孙悟空一点也不在乎那把刀,看准的是仿真金箍棒,随即拿到手,还没等龙王讲完那把刀的作用,他们就走了。 一天毁灭星君与唐僧作对,他打不过孙悟空,就想了一个卑鄙的办法,他趁品香一个人时,就骗品香说是孙悟空杀了她的相公,品香

信已为真开始恨孙悟空。孙悟空和毁灭星君开始了战斗,毁灭星君吃了唐僧,功力大增,孙悟空又没有了金箍棒打不过毁灭星君,但是他还一直保护着品香,最后他把所有真实的情况告诉了品香,品香回心转意,他们俩联合起来打毁灭星君,孙悟空为救品香先让她走,但还是被毁灭星君看出来了,就一个激光射向品香,在这关键时刻,孙悟空挡了上去,品香被这一切感动了,放弃重生的机会,再次变回金箍棒。孙悟空这下比以前更厉害了,几个回合下来,一棒把毁灭星君打跑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品香她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她放弃自己重生的机会,甘愿作孙悟空的武器,从而战胜邪恶,打败毁灭星君的故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课文《桥》中的老汉和《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他们都是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们都是让我们敬佩的人,我以后要以他们为榜样,无私奉献,不计得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3.1王选教授简要事迹

王选教授简要事迹 王选,男,汉族,江苏无锡人,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 王选教授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76年,他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这一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八项中国专利。以此为技术核心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占据了祖国内地99%的报业和80%的书刊(黑白)市场,以及港、澳、台、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90%的华文报业市场。新增产值三十余亿元,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引发了全球华文报业和出版印刷业一场深刻变革。其后又率领北大方正研制出日文、韩文和西文出版系统,成功打入日、韩及欧关市场,实现了民族软件产业走向国际化的目标。 以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核心的电子出版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实现了从铅排作业到计算机操作的彻底技术改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是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最为全面和成功的行业之一,成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同时为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创造了必要条

王选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篇欣赏

王选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篇欣赏 篇二 80分钟的时间有多短,短得甚至来不及好好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80分钟的时间又有多长,长得几乎全面描绘了一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便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方正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王选》,短短80分钟,通过对“改革先锋”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生动讲述,展现了王选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以及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看完后,更是由衷地感慨:现在我们能轻松地使用汉字输入法打字、上网,能开开心心地阅读各类中文书籍,都离不开王选院士辛勤、忘我的付出,过程之艰辛更是让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在无任何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称为“当代毕昇”,绝不过誉。可以说有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完成了汉字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效率提高了上千倍。假如没有这个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不会迎来出版物极大丰富,知识普及加

快的时代,更谈不上飞速发展。 但王选又不只是一位科学家。他以一位“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身份参与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方正模式”。他反复提出,中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他的这一思路也为后来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新方向,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了新的道路。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王选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制和推广。因此,在科研方面,王选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 要善于“延 迟满足”。王选说:“在计算机领域内, 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 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 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用一项技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支起了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世人所敬仰。“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是王选的座右铭。王选总结自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时,在第一点就指出,青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宣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 “赤胆忠心好党员,爱党爱国爱人民,无怨无悔树正气,立德立言又立功??”,“吴老那放眼未来早抓人才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举贤荐才的伯乐风范,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博大胸怀,敢闯新路培养人才的大家气魄,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在祖国大地争相传颂,他身上体现了民族之魂、时代之美、军人之德、医圣之慧。 我们要像吴孟超同志那样的爱党、

报国、为民。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无比忠诚,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 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祖国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爱他就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哺育了我们成长,我们也要立志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生长在党的关怀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群众为亲人,时刻为人民着想。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优秀的党员,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党的宗旨,虽没有光辉的事迹,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向先进者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时刻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学先进,争先进。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无数光环的照耀下,他坦然面对,并没有因为荣耀而停

步不前,而是一直在手术台上默默奉献着宝贵的生命。 吴孟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87岁仍每天在手术台上做1至3台手术。他的敬业精神让人惊叹,因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而他却不走寻常路。医院工作占去了他的大半生,他以此为乐。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没有倒下,只要还有活动的可能就不能停下本职工作,为工作鞠躬尽瘁。 吴孟超谨记老师的教诲“医生就是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坚持不能见死不救的原则,坚持对病人一视同仁,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病人的好评。反观现在很多医生,没有医德,不为病人着想,为的是怎样为自己谋取利益,导致病人花了钱病却不见好。如果那些违背良心的医生能多像吴老学习,我们的看病贵问题就能在一定

最新读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有感资料

大家智慧 ——读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有感 最近,读完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感慨颇多,尤其那句“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高度概括了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结合自身工作,唯有将自己融入到审计的大集体里面,知难而上、谦虚谨慎,最终才能完全实现自我价值。 王选院士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他所主持研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光与电的时代,引发了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一场深刻的变革,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 感受一:克服困难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当面对投资审计复杂繁琐的程序时,内心难免有烦躁抵触情绪。王选教授却说:客服困难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在研究激光照排系统过程中,面对国外同行的嘲笑,王选教授选择了“自己动手”。18个年头里,他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礼拜天,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上午、下午、

晚上,“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像普通人那么生活。”家中失掉了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这个乐趣是难以形容的,当看到全国99%的报纸都用了自己开创的印刷排版技术,这种既感动又难以形容的心情,就是一种享受。记得居里夫人也讲过,科学探索研究,其本身就是一种至美、一种享受,带来的这种愉快本身就是一种酬报。著名诗人歌德也认为,一个有真正才干的人,都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感。当面对一个又一个审计难题时,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享受克服困难的过程。 感受二: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常大。“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正确的名利观就是我们不要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应该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能力培养跟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要看得远,不要由于暂时的清贫而困惑。“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王选教授选择激光照排研究时,在计算机同行里被看不起,当时很时髦的项目,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的结构等等,搞这些研究的人就说:“王选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要信任知识的价值,相信知识的价值最终会体现。在审计工作中,我们也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淡泊名利,相信审计的价值终将随着调查、评价和审计建议的提出,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事迹材料-吴孟超先进事迹

吴孟超先进事迹 篇一:吴孟超先进事迹报导 向吴孟超同志学习 他是爱党爱国爱民的杰出院士;他是手术台上的一盏明灯;他是肝脏外科领域中的一代宗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老先生。 6月15日下午3点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举行,礼堂坐满了人,中科院的处级以上干部和学生听取了该报告会。报报告会成员分别是第二军医大长刘振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士长程月娥、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王红阳、湖北省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职员王甜甜、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 忠诚赤子 他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来自于吴老的切身体会。吴孟超5岁时,随母亲漂洋过海,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每年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出国留学后就不再回国。吴老这一感人事迹这无不激励我们这些年轻人们要怀有一颗立志报国的忠诚赤子。 坚强战士 快到九十高龄的吴孟超老先生,就去年动刀多达100多次,至今吴孟超已经做了14000多例肝脏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早已功成名就的吴老,在不少人眼里,本可以选择尊荣,选择享受,选择超脱,甚至还可以选择很多,但他选择了继续前行。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吴孟超同志曾反复表达过个人的心愿:“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吴孟超拿了那么多第一,拥有那么多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宣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 “赤胆忠心好党员,爱党爱国爱人民,无怨无悔树正气,立德立言又立功……”,“吴老那放眼未来早抓人才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举贤荐才的伯乐风范,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博大胸怀,敢闯新路培养人才的大家气魄,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在祖国大地争相传颂,他身上体现了民族之魂、时代之美、军人之德、医圣之慧。 我们要像吴孟超同志那样的爱党、报国、为民。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无比忠诚,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 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祖国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爱他就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哺育了我们成长,我们也要立志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生长在党的关怀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群众为亲人,时刻为人民着想。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优秀的党员,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党的宗旨,虽没有光辉的事迹,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向先进者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时刻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学先进,争先进。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无数光环的照耀下,他坦然面对,并没有因为荣耀而停步不前,而是一直在手术台上默默奉献着宝贵的生命。 吴孟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87岁仍每天在手术台上做1至3台手术。他的敬业精神让人惊叹,因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而他却不走寻常路。医院工作占去了他的大半生,他以此为乐。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没有倒下,只要还有活动的可能就不能停下本职工作,为工作鞠躬尽瘁。 吴孟超谨记老师的教诲“医生就是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坚持不能见死不救的原则,坚持对病人一视同仁,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病人的好评。反观现在很多医生,没有医德,不为病人着想,为的是怎样为自己谋取利益,导致病人花了钱病却不见好。如果那些违背良心的医生能多像吴老学习,我们的看病贵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扩散开来,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得遵守那个行业的行规,不能触碰道德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