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

合集下载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
• 1.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 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的板块:太平洋板块,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南极洲位于 南极洲板块。 • 3.基本理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 • 4.理论的运用: • ⑴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板块与板 块的交界; ⑵世界上著名的山脉也位于板块 与板块的交界,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 斯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等

海陆变迁
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 人类活动 • 2.海陆变迁的例子:⑴地壳运动使海陆轮廓和 分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⑵海陆的交界地带, 海平面上升时变成海洋,下降时变成陆地;⑶ 部分沿海国家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
大陆漂移
•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2.基本观点:2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叫泛 大陆,周围海洋称为泛大洋,后海陆 分布格局。 • 3.证据: • ⑴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相吻合; • ⑵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 ⑶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海陆的变迁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编辑本段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

②较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传统地质学最早发现了地球表层的垂直升降运动,证据是在高山上发现海相的沉积岩,并且有海中特有的贝类化石。

这表明某些大陆地区的地壳在过去的地质年代中曾经是海洋。

地质学中有所谓海进和海退之说,表明局部地壳是有升降变化的。

但是传统地质学否认地球表层曾有过大尺度的水平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后总结了一系列的地学研究成果,证明地球表层在地球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陆的相对位置曾有过显着的变化。

最主要的证据是:①全球地震带勾画出6大板块的轮廓,证明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

②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陆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极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据各大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绘制的极移曲线,在近代趋向重合于今地磁极位置。

七年级地理教案 海陆的变迁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 海陆的变迁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海陆的变迁9篇海陆的变迁 1教学目标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

海陆的变迁

海陆的变迁

简介板块运动的证实:
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并在月球上放置了第 一只激光反射器,利用激光反射原理精确地测算地球上不同 测站之间的距离。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已确定 夏威夷与日本之间正以11.1厘米/年的速度靠拢,夏威夷和澳 大利亚之间正以6.8厘米/年的速度靠拢,上海与澳大利亚之间 正以6厘米/年的速度靠拢;而北美与欧洲之间则以1.1~1.4厘 米/年的速度互相分离。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魏格纳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认为在2~3亿 年前,地球上只有一 块大陆,以后逐渐分 裂,“漂移”到现在 的位置,形成了目前 海陆分布的格局。
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前搜集了很多证据,但也有不少科学 家质疑。支持和反对的依据各有那些?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相似
(第一证据)
证 据
大西洋两岸大陆生物有亲缘关系 一些古生物的化石也是同类的 有些岩层是连续的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大西洋两岸大陆不能完全拼合 并不是所有岩层都连续
不 足
大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海洋探测技术发展
各大洋的海底地形图
大西洋海底地形(S形山岭)
♣ 3.下列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大陆漂移学说其构想源自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能相互吻合 B.魏格纳认为全球大陆在2亿多年前曾连为一体

C.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得知,在2亿多年前,大西洋尚未 形成
D.魏格纳同时提出“海底扩张学说“,合理证明了“大陆漂移 学说”
♣ 4.下列不是由于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碰撞形成的是( D )
四、小结
1、解释海陆变迁的理论发展: 大陆漂移假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海陆的变迁

海陆的变迁

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请你预言一下,几千 万年甚至是几亿年之后,地中海与红海面积会 出现什么变化。 提示:由教材六大板与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
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由运动 方向看处于扩张状态,因此红海将变成大洋,面积将 扩大。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且处于 碰撞、挤压状态,因此地中海将消失,甚至隆起形成 山脉。
大陆板块发生深断 裂,形成裂谷(如 东非大裂谷,孕育 新的大洋)
裂谷持续扩大,海 水涌入,形成狭长 的“年轻的海” (如红海)
“中年”大洋(如大西 洋),比较宽阔,最初 断裂处,上涌的岩浆形 成典型的大洋中脊
大洋发展的后期,边缘古老 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 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如 环绕太平洋的海沟)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 行严密的论证呢?
轮廓、地层、动植物等。
大陆漂移移的证据2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从大陆漂移的证据1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
大陆相临的大陆边缘大致吻合;从大陆漂移的证据2可
以看出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有海牛 和鸵鸟的分布;说明在很早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 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由于大陆的分离、漂移 (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两块大陆被辽阔 的大西洋所阻隔,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13.中国 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级,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并波及大半个中国及海外等地。 人员及财产伤亡惨重。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8.9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 震,死亡83万人 其次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7.6级地震,官方数据 死亡25.5万人(估计可达65.5万人)。

海陆的变迁

海陆的变迁

3、阿尔卑斯山形成
4、珠峰不断在升高
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仍在挤压碰撞,珠 峰不断增高。
5、英国很少地震的原因?
英国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英国
日本
亚洲和欧洲分界:
A
B D C
2
土耳其海峡 B 直布罗海峡 D E C A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变迁
一、沧海桑田
默读P36页,思考:
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一、沧海桑田
读P37页三幅图,思考: 1、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 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大西洋
北美洲
非 欧 北冰洋 洲 洲 亚洲
太 平 洋
大 非洲 西 印 洋 度 南极洲 洋 太平洋
大洋洲
填空
1、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陆地占 29 %。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 分是海洋, 三 分是陆地。 2、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半球, 海洋主要集中在 南 半球,北极周围以 海洋为 主, 南极周围以 陆地 为主。 3、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 叫做 岛屿 , 大陆 和它周围的 岛屿 合起来叫 做大洲。 4、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亚洲 ,面积最小的 是大洋洲 ,位置最靠南的是 南极洲。 5、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和北冰洋 。 海峡 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陆地伸向海 6、 洋的凸出部分叫做半岛。
A乌拉尔山 ; B 乌拉尔河 ; C 里海 ; D 大高加索山 ; E__________ 黑海 1 土耳其海峡 F__________ 亚洲和非洲分界: G 苏伊士运河 ; H__________ 红海 F E 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 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 I 白令 海峡 G 欧洲和非洲分界: 3 H 直布罗陀 海峡 I地中海

《海陆的变迁》地理诗文

《海陆的变迁》地理诗文
2.形成山脉碰撞挤,裂谷海洋分裂离: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 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山脉,主要分布在板 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
3.交界活跃集火地,太平地中喜马骑: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 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物等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对此,魏格纳提出了 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 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 布状况。
板块的运动
亚欧⑴非⑵印⑶美⑷太⑸极⑹, 若干小板⑺补空隙。 板块岩石非整体, 内部稳定运动移。 形成山脉碰撞挤, 裂谷海洋分裂离。 交界活跃集火地⑻, 太平⑼地中喜马⑽骑。
地理诗文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
沧海桑田换地貌, 海陆变迁原因找。 地壳变动陆地凹, 东部海底⑴有河道。 升降海面⑵海变高, 喜马拉雅⑶化石抱。 人类活动莫小瞧, 荷兰围海陆地造。
【注释】 (1)东部海底: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 (2)升降海面:海平面的升降。 (3)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山。
【相关知识】 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许多。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
原因有很多,例如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 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欧洲的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陆地低于海平面。

海陆的变迁ppt课件免费

海陆的变迁ppt课件免费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海陆变迁的实例
红海的形成与扩张
总结词
红海的形成与扩张是一个典型的海陆变迁实例,它展示了地球板块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巨 大影响。
详细描述
红海的形成起始于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的分离,导致海水涌入裂谷并形成了现今的红 海。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继续扩张,这主要是因为非洲板块相对于阿拉伯板块向北移 动,使得红海两侧的地壳逐渐分离。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红海本身的形态,还对周边地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海陆变迁的启示
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历程
古代神话与传说
01
古代人类通过神话和传说表达对海陆变迁的认知,如大禹治水
等故事。
地理学发展
02
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人类开始对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等有更
深入的了解,逐渐认识到海陆变迁的现象。
科学研究与发现
海岸线的变化
总结词
海岸线的变化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重要 方面,它受到多种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 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海岸线变化包括海滩侵蚀、沙洲形成、海 平面上升等现象。这些变化受到风、水、 潮汐、冰川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 ,海岸线的稳定性面临挑战,这不仅影响 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对人类社会和经 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未来海陆变变迁的研究,结合地球科学理论 和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未来海陆变化进行预测 。
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