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77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 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
√
√ √
√ √ √
√
3分选
√
√
78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
√
14分解 14分解 14分解 13分解 14分解
√
79 点、线、面
√
√
80
角
√
√
81 比较角的大小
√
√
82 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
√
83 计算角度的和与差
√
√
角 84 度、分、秒及其简单换算 √
##
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缩小
√√ √
√
与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
分 28 用公式不超过2次)进行因
√√
√ 4分填
式 式分解
29 分式的概念
√
√
30 分式的基本性质
√√ √ √
√
31 约分和通分
√√
√
32 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
√
33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
√
√ √ 8分解
方
34
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 段估计方程的解
3分选 5分计
3分选
53 常量、变量的意义
√
函 数
54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
55
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 系进行分析
√ √
56 确定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
√ √
√
3分选
√
4分填
57 求函数值
√
√
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
58 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
√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一、整数1. 通解与特解通解与特解的概念及应用2. 素数的性质素数的定义及性质,素因数分解3.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及求法4.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二、分数1. 分数的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2. 分数的乘除分数的乘法和除法3. 分式的加减分式加减的运算三、有理数1. 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减的运算2. 有理数的乘除有理数乘除的运算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四、代数式1. 代数式的加减同类代数式的加减2. 代数式的乘法代数式的乘法求乘积3. 代数式的除法代数式的除法五、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3. 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带有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六、函数1. 函数与自变量函数的概念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3. 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解实际问题七、图形的性质1. 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 圆的性质圆的定义、性质及相关定理八、相似与全等1. 三角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2. 三角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实际问题九、比例1. 比例的运用利用比例解实际问题2.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3. 比与比值比的概念及比值的运算十、统计与概率1. 统计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及应用2. 概率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3. 概率问题的计算利用概率计算实际问题以上是2023年广东中考数学科目的双向细目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运用逻辑和推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广东中考的数学科目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整数、分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比例、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
2024地区一诊数学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分值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选择 )$ % 填空 )" % 填空 )+ % 填空 )% % 填空 )( % 解答 ), )$ 解答 )* )$ 解答 )! )$ 解答 $& )$ 解答 $) )$ 解答 $$ )& 解答 $" )&
形式
预设 预估
考查层次
难度 得分 了解 掌握 应用
&'*% +'$%
&'*% +'$%
&', "'%
&'* +
&'(% "'$%
&',, "'%
&'(% "'$%
探究
&', "'% &'" )'%
&', "'%
&'" )'%
开放
&'* + &'( "
直线与抛物线标准方程及及其应用 线 线 垂 直 证 明 四 棱 锥 体 积 探 究 不 等 式 证 明 极 值 点 探 究 互 化 方 程 求 范 围 或 最 值
解 绝 对 值 不 等 式 证 明 不 等 式 或 范 围 问 题
全国数学双向细目表

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07年理解有关集合的概念和意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全特称命题的否定理解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抽象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二次函数掌握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利用特值、单调、周期、奇偶判断零点与方程理解有关概念,会求零点区间、个数利用函数知识解应用题掌握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难度问题函数的综合问题掌握综合运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推理与证明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知识双掌握由Sn求an的公式掌握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述函数图象14(二次函数是偶函数求字母)函数的定义域·解析式·值域掌握有关概念集合与集合运算掌握有关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简单的集合1(不等式)函数的奇偶性等比数列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6(等比性质)掌握差比裂项求和三角函数概念公式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和差倍公式掌握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9(二倍角、和差公式约分,含π/4的)求值图象与性质掌握会用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由诱导公式画余弦函数的图象;理解它们的性质;会用"五点法"3(一个半周期闭区间上图象)用"五点法"画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图象变换掌握利用三角知识求范围最值掌握运用所学三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 、ω、Φ的物理意义y=Asin(ωx+Φ)的图象三角最值及综合应用掌握数列的综合应用理解掌握有关概念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差数列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16(基本量求d )了解共线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向量,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坐标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加法与减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4(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等问题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向量垂直的条件向量综合掌握综合不等式的概念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证明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掌握并会简单的应用;解不等式掌握二次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掌握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直线方程及位置关系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掌握两点斜率公式:一点和斜率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熟练求出直线方程.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成的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直线的位直关系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的意义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数量积正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17(实际测量,用字母表示)线性规化不等式的应用灵活运用有关概念绝对值不等式理解不等式|a+b|≤|a|+|b|圆与圆理解16(外切)直线与圆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交点个数,结合向量共线类似椭圆问题)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定义、概念双曲线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13(几何性质应用求离心率)抛物线了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7(从坐标考抛物线定义)轨迹方程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掌握综合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综合线面、面面平行线面、面面垂直18(面面垂直化为线面垂直,存在问题)三视图掌握三视图8(体积)体积计算了解会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会处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问题8,11了解球的概念11(球内接三棱锥)掌握球的性质、表面积、体积公式,球面距离综合圆的方程球椭圆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算法初步掌握程序框图5(求和)古典概型掌握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20(1)几何概型了解计算几何概型概率20(2)了解独立性检验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简单应用了解茎叶图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抽样导数概念运算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基本导数公式;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掌握导数求切线10导数应用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19掌握平均数与方差计算12统计掌握会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9掌握导数证明不等式、恒成立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及复数的代数表示和几何意义掌握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15说明21题必考有选修选考复数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备注4(全特称命题的真假)321(2)(二次函数最值及解含参二次不等式)11(指对都有的不等式)12(画图象求最值)12(综合周期、奇偶绝对值画图求交点个数)11(指对都有的不等式)10(求零点区间)18(1)9(奇偶与指数不等式结合)12(图象与对数运算结合)知识双向细目表(文史类)1(绝对值不等式与有限集)1(有限集)316(奇偶性求和)1(不等式)1(有限集)1(不等式)8(和与项的比)1517(1)14(由和求公比)7(用到定义)11(二倍角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17(1)107、11(用到)17(1)6(由定义得解析式并判断图象)11(单调区间、对称轴)16(由图象求ω、Φ进而求值)9(由图象求ω、Φ)12(求和)8(性质应用)17(求完通项、和后求和最值)17(2)13(通项应用)9(共线条件)2(用数量积坐标运算求夹角)5(由垂直求字母)7(由垂直求字母)13(由垂直求字母,非坐标)7(二次不等式解法,三个范围公共解)21(2)(讨论解含参二次不等式)20(斜率取值范围,化为不等式问题)10(线段点到原点距离)61114520(1)(1次比2次型不等式求范围)17(2)17(实际测量求值)16(解三角形求线段长)15(解三角形后求面积)17(2)20(2)(分成弧的比)20(2)(结合OA、OB垂直类似椭圆问题)20(1)由定义性质求方程20(1)椭圆定义4(离心率)42(直接求焦距)5(渐近线求离心率)1014(弦中点求抛物线方程)4(知切点求切线)9(定义应用求距离)10(用到)20(2)(切线方程)20(2)代入法求轨迹并讨论什么曲线16(求交点与原点组成三角形面积)20(2)(弦长问题)12(平行垂直判断)1812(平行垂直判断)18(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转化,求体积)18(1)1819(1)1811(三视图求全面积)1587(三视图求体积)1818(2)19(2)14(球内接正六棱柱求球的体积)7(知内接长方体求表面积)16(球中直角三角形)18(由直观图得三视图计算体积,证线面平行)9(平行、垂直,体积计算)5(求关于直线对称的圆)13(求圆的方程)20(1)(由三点定方程)20(1)(结合抛物线条件求圆的方6(三数输出最大)10(条件结构)56(图的含义)19(2)14(估计古典概型)618(2)19(2)3(散点图观察正负相关)3(相关系数的理解)16(说明直观含义)19(2)(画图并由图估计平均数)19(1)(分层抽样人数)19(1)(估计比例)(3)(用分层更好)421(切线求字母,切线与定直线围成面积)1321(1)(切线求字母)13(知切点求切线)21(1)(2)(恒成立求字母范围)21(1)(求极值)21(1)(单调区间)19(1)。
数学双向细目表

√
基本算法 基本算法 语句 语句
√
6
11
5
向量的线 性运算
线性运算
√
坐标运算
√
15
数量积的 坐标运算
√
7
5
平 面 向 量 ,
解决某些
向量的应 简单的平
用 面几何问
平
题
面
向
三视图、
量
直观图
, 立 体
表面积和 体积
几
空间直线
何
、平面位
置关系
√
√
√
13
5
4
√
线面平行 直线、平 的有关性 面的位置 质与判定
单应用
统计案例
回归分析 的基本思 想、方法 √ 及其简单
应用.
8
5
10
数学近5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2013 分值
2012
题号
分值
2011
题号
分值
2010
题号
分值
3
2
3
1
2
2
2
2
1
5
5
5
5
5
5
5
3
5
2
15
4
5
10
1
5
5
5
10
5
10
2
11
5
3
5
15
2
3
2
3
3
15
2
16
4
8
5
22
4
4
5
2
22
2
10
2
21
4
6
22
新课标双向细目表

★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解决问题
★
图形与
几何
相交线与
平行线
直线、射线、线段,角、比较角的大小
★
角平分线及性质――尺规作图
★
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垂线,垂线段及性质
★
★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尺规作图
★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
★
三角形
三边关系,重心、稳定性―――角平分线、中线、高
数学课程标准双向细目表
模块专项教材内容
了解
理解
掌握
数与
代数
有理数
有理数的意义、比较有理数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近似数
★
实数
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
★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取值范围
★
★
代数式
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求代数式的值
★
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
★
图形与
坐标
认识并能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
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
方位角的识别和应用
★
互逆命题、定理
★
统计与概率
统计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
★
总体、个体、样本、中位数、众数、频数、频率
★
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制作直方图
★
计算加权平均数、计算方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概率
概率的概念
★
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
★
点与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垂径定理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考点归纳双向细目表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考点一、代数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1 解一元一次方程1.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 整式2.1 整式的加减2.2 整式的乘除3. 因式分解3.1 提公因式法3.2 积因式分解4. 分式4.1 分式的加减4.2 分式的乘除二、几何1. 相似三角形1.1 判定相似三角形 1.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平行线与三角形2.1 平行线的性质2.2 三角形内角和3. 圆3.1 圆的性质3.2 圆内接四边形4. 三角形4.1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4.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函数与图像1. 一次函数1.1 一次函数的性质 1.2 一次函数图像2. 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的性质2.2 二次函数图像3. 绝对值函数3.1 绝对值函数的性质 3.2 绝对值函数图像四、统计与概率1. 统计1.1 统计量的计算1.2 统计图的绘制2. 概率2.1 基本概率事件2.2 条件概率的计算五、解析几何1. 直线与圆1.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2 直线与圆的性质2. 空间图形2.1 空间图形的投影2.2 空间图形的体积计算六、实际问题1.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1.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1.2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2.1 结合多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的技巧七、综合练习1. 综合练习题1.1 完形填空题1.2 阅读理解题2. 综合练习题解析2.1 完形填空题解析2.2 阅读理解题解析以上便是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的考点归纳双向细目表,同学们在备考中可根据此表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以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考点归纳双向细目表随着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的逐渐临近,同学们将面临着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和全面梳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数学中考,以下将就上文所述的考点进行更加详细的探讨和扩充。
一、代数代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因式分解和分式等内容。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1)

√
易
4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3
√
√
易
5
有理数及其运算
科学记数法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3
√
√
易
6
有理数及其运算
绝对值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3
√
√
√
易
7
整式及其加减
整式的加减
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
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
√
√
中
8
整式及其加减
整式的加减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计算
3
√
√
√
难
16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在运算过
程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
算
9
√
√
易
题号
内容
知识点
内容要求
分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抽象能力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数据观念
模型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难易程度
17
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数学学科双向细目表
题号
内容
知识点
内容要求
分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抽象能力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数据观念
模型观念
应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 识 单 元 不 等 式 与 不 等 式 组 知识与技能 编 号 知识内容 了解 理解 掌握 √ √ √ √ √ √ √ √ √ √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灵活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 √ √ √ √ √ √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 识 编 单 号 元 1 2 3 4 5 有 6 理 数 7 8 9 10 数 与 代 数 11 12 13 实 14 数 15 16 17 18 19 代 20 数 式 21 22 知识与技能 知识内容 有理数的概念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相反数 绝对值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律 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 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 根的概念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 范围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 运算法则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 量关系 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 背景或几何意义 求代数式的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 √ √ √ √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灵活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 识 单 元 视 图 与 投 影 知识与技能 编 号 ## ## ## ## ## ## ## ## ## 图 ## 形 ## 的 轴 对 ## 称 ## ## ##
图 形 的 平 移过程与方法 Nhomakorabea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知识内容 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制 作立体模型 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 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 及其应用 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 线、莫比乌斯带) 物体阴影的形成 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 阴影 视点视角及盲区的含义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轴对称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的轴对 称关系 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 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 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 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 相关性质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平移 平移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 等的性质 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平移 后的图形 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了解 理解 掌握 √ √ √ √ √ √ √ √ √ √ √
灵活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 √
## ## ##
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知 形 识 的 编 知识内容 灵活 平 号 单 了解 理解 掌握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移 元 ## 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 ## 旋转 √ 图 ## 旋转的基本性质 √ √ 形 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 ## √ 与 图 图形 变 形 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 ## √ √ 换 的 形 旋 ## 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转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 ## √ √ √ 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 ## √ √ 合进行图案设计 ## 比例基本性质 √ 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 ## √ 金分割 ## 图形的相似 √ ## 相似图形的性质 √ √ √ ## 三角形相似的概念 √ ##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 √ ## 图形的位似 √ 图 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 √ 形 缩小 的 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实际问 ## √ √ √ 相 题 似 锐角三角函数(sinA, ## √ √ cosA,tanA) 30°,45°,60°角的三角 ## √ 函数值 第 9 页,共 13 页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 识 编 单 号 元 23 24 25 整 26 式 27 与 分 28 式 29 30 31 32 33 方 程 与 不 等 式 34 方 程 与 方 程 组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不 等 式 知识与技能 知识内容 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 质 用科学记数法 整式的概念 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乘法公式:完全平方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 用公式不超过2次)进行因 式分解 分式的概念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和通分 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 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 段估计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分式方程的概念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 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配方法 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 验结果是否合理 不等式的意义 了解 理解 掌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灵活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 √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知 识 编 知识内容 灵活 单 号 了解 理解 掌握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元 ## 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 ## 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 ## 切线的概念 √ 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 ## √ √ 圆 关系 ## 切线的判定 √ ## 画圆的切线 √ ## 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 ## 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 √ ## 圆及其有关概念 √ √ ##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 ##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 ## 作角平分线 √ √ ##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 ##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 ##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 尺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 规 ## √ 腰三角形 作 过一点、两点和笔在同一条 图 ## √ 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 尺规作图的步骤 √ √ 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 ## 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 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 ## √ √ 体或实物原型 直棱柱、圆锥的侧面积展开 ## √ 图 视 第 7 页,共 13 页 图 与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 识 三 编 单 角 号 元 形 ## ## ## ## ## ## ## ## ## 图 形 的 四 认 边 识 形 ## ## ## ## ## ## ## ## ## ## ## ## ## 知识与技能 知识内容 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勾股定理 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 角三角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 正多边形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 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和判定 等腰梯形及直角梯形的有关 性质和判定 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 平面图形的镶嵌 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 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简单的镶嵌设计 圆及其有关概念 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 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性质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了解 理解 掌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 √ √ √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灵活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应用 √ √ √ √ √ √
√ √
初中数学知识点考试双向细目表
知 识 领 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题型 分值 难度及系数7:2:1 知 识 编 知识内容 灵活 单 了解 理解 掌握 经历 体验 探索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24分 21分 75分 基础题 稍难题 难题 角 号 应用 元 86 补角、余角、对顶角 √ 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 87 √ 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88 垂线、垂线段 √ 89 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 √ 90 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 过一点有且仅有直线垂直于 91 √ √ 已知直线 相 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 交 92 √ 一条直线的垂线 线 93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 与 9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 √ 平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 行 95 √ 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线 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 96 √ 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平行直线之间距离的意 97 √ √ 义 98 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 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 99 √ 角、中线、高、角平分线) 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 √ 中线和高 ## 三角形的稳定性 √ ##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 √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 三 ##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 √ √ 角 ## 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 形 ## 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 √ √ 第 5 页,共 13 页
45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 47 的解集 48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 49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 单的问题 具体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 50 的关系 从表格、图象中分析某些变 51 量之间的关系 用表格或关系式表示某些变 52 量之间的关系 53 常量、变量的意义 √ 54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 函 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 数 55 系进行分析 56 确定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57 求函数值 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 58 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 系 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 59 预测 60 一次函数的意义 61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一 62 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函 次 数 函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