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不同点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王亚兰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们有很多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点,本文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茶和咖啡做了详尽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法国咖啡文化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咖啡馆的路上,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为咖啡已经真正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晚上一顿大餐之后喝一杯ex p ress o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

中法两国两个伟大的民族,对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不断地探索使其升华成文化,中国人的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种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

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体验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然而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么?我们今天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比较吧!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

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

的, 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 , “ 中国人最爱 喝茶 . 在家 中喝茶 , 上茶馆喝 茶, 开会时喝茶 ……” . 的确 ,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 像“ 茶余饭后 ” 、 “ 粗茶 淡饭 ” 、 “ 人走茶凉” 这样带 “ 茶” 的成语几乎脱 口而出。而茶 的种类也可 真谓繁多 , 西湖的龙井 、 信 阳的毛尖 、 江苏的碧螺春 、 福建 的铁观音…… 比比皆是 , 不 绝于耳。 如若再搭 配“ 浓茶解 烈酒 . 淡茶养精神 , 花茶和肠 胃, 清茶 滤心尘” 的养生之道 , 心境就更加惬意盎然 了 1 . 2 茶文化 要想将“ 茶” 这种简单 的存在冠名成一种“ 文化 ” . 不得不提 “ 茶道” 二字。我 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 , 其 中的“ 客来敬茶 ” 自 古 就被尊奉为 则礼仪信条 , 不言 自明, 妇孺 皆知 。“ 茶道 ” 的形式多种 多样 , 比较有 名 的如云南 白族 “ 三道茶” 。 它 以独 特的“ 头苦 、 二甜 、 三 回味” , 早 在明 朝 时就成了 白家待客交友 的一种礼仪 。 至于斗茶品茗过程中手法之娴 熟, 容器之精美 , 姿势之优雅 , 都 已随着 时间的流逝 而名播 四海 。 为各 国所 效仿 。除了上述显在的文化礼仪蕴意外 . 还不得不提 的是 我国传 统 文化的三大源头—— 儒、 释、 道 。儒 家 向来 强调一个 “ 和” 字, 即天 、 地、 人的 中和 中庸之道 , 而茶文化正是主张在饮茶 中沟通思想 , 和谐气 氛, 增 进友情等等。 说到佛家 , 就必须要说禅与茶之 间的奇妙关联 。 茶 之味苦 , 饮后若 甘 , 而参禅打坐 , 自明心性 , 最终也得 出了“ 苦海无 边 , 回头是岸 ” 的结论。也就是说 , 禅和茶都是一个先苦后甜 的过程 . 都是 在 苦涩 中蕴藏着 真谛 的古朴文 明 ; 而老庄 的道家思想 . 其核心是 返朴 归真 , 道法 自然 , 超凡脱俗 。 清静无为 , 喝茶却能使心境变得恬淡 清宁 . 仿 佛和宇 宙万物 合为一 体 , 达到忘我之境。 由此 可以看 出 , 我国的茶文 化 是儒 、 释、 道三家 的合 ~ , 同时也 是天地人 的统一 . 物 质与精神 的统

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50年前,中国与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上世纪60年代两极格局中,这一突破,轰动世界。

50年来中法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都取得巨大发展。

今天我想比较一下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之间的差异。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咖啡馆的路上,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为咖啡已经真正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晚上一顿大餐之后喝一杯expresso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

中法两国两个伟大的民族,对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不断地探索使其升华成文化,中国人的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种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

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体验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然而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么?我们今天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比较吧!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

甚至在国内,关于最早原产地也有好几种说法,西南说,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江浙说等,尤其是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而且民间流传的神农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神话故事更是为茶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有哪些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有哪些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有哪些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两种饮料,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因此也代表了中西两方文化的差别。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之生长环境咖啡和茶叶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

咖啡生长在炎热的非洲、南美洲,比如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等地。

这些地方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适合咖啡的生长。

茶叶则多生长于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比如中国的杭州等地。

这炎热和温和的气候正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西方人热烈奔放,即使面对陌生人也可以热情地寒喧打招呼;中国人处世温和,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差别之种类茶叶和咖啡的种类,冲泡方法也有不同。

咖啡的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具,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冲泡出来香味馥郁,口味浓厚。

茶叶的冲泡远比咖啡要复杂。

中国的茶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几个大种,每种茶叶的加工都不一样。

冲泡茶叶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著名的就有宜兴紫砂壶。

不同的茶叶要配以不同的茶具,这样才能最好地体现出这种茶的风味来。

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陆羽用时27年所著的《茶经》就详细阐述了种茶,加工茶和泡茶的方法;而直到约公元1000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中西方历史的长度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咖啡的冲泡向来是一次完成。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早晨泡过的咖啡在下午再泡一次,称为“二度咖啡”,一时被传为总统节俭的佳话,可见泡过一次之后的咖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

茶叶正好相反。

事实上,头次冲泡的茶水称为“洗茶”,是要弃之不饮的。

茶叶的真正口味要经过两至三道开水的洗礼才能被真正品味出来,所谓“一苦二甜三回味”。

这正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生活不同态度的写照。

中国人崇尚年轻时努力工作,吃苦耐劳,这样才能在中年时期有理想的生活和财政状况,在老年时就能欣然回味年轻时所做的事情。

西方人虽然不乏这样的企业家金融家,但大多数人认为在努力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中国和西方的饮品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传统,茶和咖啡作为两种代表性的饮品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广泛的流行。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探讨两种文化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交方式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对茶的了解和研究始于唐代,而在宋代开始成为流行的饮品。

中国茶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茶叶的煮泡、品鉴、制茶工艺和茶具的制作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历史背景。

茶叶的煮泡中国的茶泡法讲究精细,不同的茶叶需要使用不同的泡法来突显其口味和韵味。

例如,绿茶需要使用较低温度的水来冲泡,茶既不苦也不涩,口感清新爽口;红茶则需要使用较高温度的水来冲泡,茶汤色泽红艳明亮,口感浓郁香醇。

茶的品鉴品鉴茶叶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品茶时需要观察茶叶外形、香气、滋味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从中体味茶叶的清香和甘醇。

品茶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社交方式,可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品茶人的心情和品位。

制茶工艺中国茶文化中的制茶工艺是世界闻名的,例如龙井茶的揉捻和炒制工艺等。

制茶工艺对于茶叶的产量、口感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注重传承和创新,不断吸取外来的技术和文化,让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茶具的制作中国茶文化中茶具的制作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茶具的种类和款式丰富,如茶壶、茶杯、茶盘等等。

茶具的制作需要考虑材料和形状的选择、工艺和装饰的设计等多个因素,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如字画、诗词等。

西方咖啡文化相对于中国茶文化,西方咖啡文化的历史还比较年轻,起源于约300年前的欧洲。

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西方咖啡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文化,并影响了全球的社交方式和经济结构。

咖啡的品种和烘焙西方咖啡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咖啡,例如摩卡、拿铁、卡布奇诺等等。

而且咖啡的烘焙工艺被认为是咖啡口感和质量的关键。

咖啡的烘焙分为深焙和浅焙两种,深焙的咖啡口感浓郁、苦涩,浅焙的咖啡口感清爽、酸味较强。

咖啡与茶文化的区别

咖啡与茶文化的区别

咖啡与茶文化的区别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咖啡与茶文化的区别,一起来看看。

咖啡与茶文化的区别茶,古称「荼」,也称「茗」,相传是由神农发现的。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古字「荼」就是今天的「茶」字。

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来使用,后来在人们反覆的医药实践中,发现茶不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清热解渴,味道也清新扑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

而在关于咖啡起源的众多传说中,____的〈牧羊人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的。

据传,在东非的衣索比亚的加法(Kaffa)地区,有一名叫科迪(Kaldi)的牧羊人,某日如常出外牧羊,突然发现羊群蹦蹦跳跳,异常活跃,他仔细一看,发现它们在吃地上的红果实。

他估计是这些红果实使得羊如此兴奋。

于是,他带著红果实去找邻近修道院的一名神父求教,神父听了牧羊人的话,也很好奇,于是把数颗红果实往嘴裡送,不一会儿,神父也变得生龙活虎。

自此,所有神父在做弥撒前都会吃下几颗红果实,后来命名其为加法果,就是流传至今的咖啡果了。

不同的人情风俗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泡法,比如绿茶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要用传统式的泡法。

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亦如茶对于中国人,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咖啡已经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

茶的文化意蕴中国人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中庸和谐,以茶雅志;道家混同物我,以茶清心;佛家明心见性,以茶著禅。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5页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5页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5页茶和咖啡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中国和西方都有丰富的茶和咖啡文化,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和传统,并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发展。

本文将比较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几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茶文化源于中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茶的饮用方式是传统的,茶被视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相比之下,西方咖啡文化相对年轻。

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但直到17世纪晚期,咖啡才逐渐进入欧洲,并变成西方的文化现象。

在西方,咖啡被视为一种社交饮料,与朋友或同事在咖啡店里喝咖啡是一种社交活动。

二、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注重尊重传统,强调家族文化和人际关系。

茶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仪式,饮茶是一种显现重视传统和尊重长辈的方式。

在中国,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茶道传统。

在这些家庭里,一杯发酵度不同、色泽和味道不同的茶,能够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

与之相反,西方文化更加注重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

咖啡文化是一种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西方文化中,咖啡是一种创新、进步和个性表达的象征。

三、饮用方式在中国,茶是冲泡后直接饮用的,无需加糖或牛奶。

中国茶的饮用过程注重品茶的乐趣,尝试不同品种的茶,品茶的轻松愉悦。

茶具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部分。

茶具的质地和设计往往代表品位和身份。

相比之下,西方咖啡文化注重口感和咖啡的加工方式。

咖啡往往加入牛奶或糖,以增加口感或减少苦涩。

此外,西方咖啡文化中的烘焙和磨豆过程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咖啡加工方式和磨豆程度能够产生不同的口感和香味。

四、饮用场所中国茶文化注重家庭环境和私人空间。

许多中国茶店建筑结构传统,装饰简约大气。

茶吧、茶馆和茶室也是许多中国人与朋友聚会的喜欢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安静,配有茶具和美好的环境,是放松和舒适的场所。

西方咖啡文化则喜欢在咖啡馆、酒吧和餐厅交换信息和社交。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折射中西文化异同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折射中西文化异同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折射中西文化异同茶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代表。

而咖啡,则与西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咖啡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的热情、自由、开放的精神。

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两大饮品。

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亦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

茶和咖啡的起源、传播、饮用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更能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演变和差异。

一、起源与发展 1.茶的起源与发展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

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我国古代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

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

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

《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

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

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

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在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曾经作为贡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流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不同点
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且茶叶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泡法。

喝茶时,需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
随添,水温适宜。

同时,配着点心、干果等一起饮用,味道更加。

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咖啡种类主要是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

其中意式咖啡,即意式浓缩咖啡,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类型。

用意式咖啡
作为基底,熟练的咖啡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其与牛奶的交融形成各种
精美的拉花图案,使之成为一种拉花审美艺术。

同时饮用咖啡还可
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还能帮助消化,甚
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茶与咖啡有着各自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人们也可根据二者不同的种类和功效有针对
性地进行选择,使其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舒缓。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

《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以物质为
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
一的产物,属‘中介文化’。

茶文化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
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
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
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是首次载入辞书的权
威性的释义。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

他们有的用茶作
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则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
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其中有人们所
熟知的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藏
族和维吾尔族的黑茶等。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艺、茶道、茶礼、茶俗在茶饮的统一性下也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民族性,如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和俄罗斯茶俗。

茶文化的形成和
发展历史悠久,它的历史传承性是以茶叶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为
基础的。

从周武王伐纣茶叶作为贡品开始,到清朝曲艺进入茶馆,
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内容
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茶文化还有地域性、差异性、共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释道合一。

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造就的,它同时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基本原则,茶具有清新、雅逸的自然
天性,能使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中国人提倡的“清静、恬淡”的哲学思想相吻合,也符合中国
传统儒道佛三家追求的“内省修行”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玲教授认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
才思想来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指导;以佛家“普渡众生”
的精神为宗旨,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
体系。

(2)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茶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完美
结合的中介文化。

茶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形和体是异常丰富的,其
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又各具特色,
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产品文化。

茶不但具有物质上的文化色彩,又具
备精神上的内涵,人们通过茶表达敬意、展显礼仪、明确志向等,
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3)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和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两种说法,由此可见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高雅性和通俗性两个方面,
在两者的统一中向前发展。

贵族茶宴、士大夫的斗茶以及文人骚客
的品茶活动,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伴生了茶的诗词书
画歌舞等,都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
常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老少咸宜,并由此产生有关茶的民间故事、
传说、谚语等,表现出茶文化的通俗性。

上层的茶文化来源于民间
通俗茶文化的土壤,而上层茶文化的提倡推崇,又决定了茶文化发
展的主要方向。

(4)功利与娱乐的统一。

茶文化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功利性。

茶是
经济作物,是人们普遍消费的饮料,喝了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
养性,以它入药可治病,用于生产化妆品还可使人青春长驻。

民间
还有许多敬茶习俗,以茶祭祖或以茶敬神等,因此茶文化表现出很
强的功利性。

同时茶文化又是一种怡情文化,人们可以以茶自娱,
观看茶艺表演,进行茶文化旅游等。

近年来兴起的茶文化节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体现了以经济为目的的功利性,又体
现了娱乐性。

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
与我国的茶文化一样,咖啡文化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内涵。

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晒干熬煮后,把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可
以有助消化。

后来发现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由于伊斯兰教严
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饮料,作为提神的饮料时常饮用。

十五世纪以后,到圣地麦加朝圣的穆斯林陆续将咖啡带回居住地,使咖啡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尔其等国。

咖啡进
入欧洲大陆归功于土耳其的鄂图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鄂图曼大
军西征欧洲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
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凭着这些咖啡豆,以及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

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

浪漫法国的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
受生活的惬意感。

这也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

咖啡对他们来
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遍布城市与乡村的
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
于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他们愿意在外面热闹的街市花一壶的价
钱买一小杯咖啡,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

美国的咖啡文化是百无禁忌。

美国人喝咖啡,就像进行一场不需要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

欧洲人冲调咖啡的种种讲究,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

美国人喝咖啡喝得自由,咖啡也同时深入他们的生活。

美国人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开咖啡。

因此美国是全球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一般而言,美国人生活比较忙碌紧张,他们经常备有一大壶电热过滤式咖啡,从早喝到晚,由于水加得多,咖啡少,滋味特别淡薄,因此,有不少人批评美式咖啡实在难喝。

美国是最大的速溶咖啡外销国家,但美国本土喝速溶咖啡的人却不多。

热情洋溢的意大利有两件事值得观光者注意,即男人和咖啡。

意大利有这样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意大利咖啡的特色,表现在它的英文名字上,就是一个快字;做得快不超过十秒钟,喝得也快,因为只有两三口。

一般意大利人起床第一件事马上煮一杯咖啡,不分男女几乎从早喝到晚,为了配合意大利式咖啡壶瞬间萃取咖啡的特殊功能,意大利的咖啡豆是世界上炒得最久的一种豆子。

中、北欧人不像意大利人那么热情如火,也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似水,他们喝得理智温和,正像他们一板一眼的民族性一样。

从奥地利、瑞士、德国,以至于北欧几个国家,品尝咖啡的习惯与口味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口味属于中浓度。

他们通常在家煮咖啡,最常使用的大多是简便的家庭用电热咖啡壶。

近几年来,北欧四国人民平均的咖啡饮用量一直名列全世界前四名。

据史料记载,咖啡进入中国是1884年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有位英国的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与中南美洲十分相似,觉得此地是个适合种植咖啡的好地方。

于是,这名商人引进了一百株阿拉伯种的咖啡树在台湾种植,成了中国咖啡的“鼻祖”,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二十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种植。

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的厦门等地还种植着一百多年前引进的咖啡树,也就是所谓的“Chinesecoffee”(中国咖啡)了。

在以后的近百年里,咖啡种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也只是“星星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