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交通导改方案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第22卷第3期宁波工程学院学报V o.l22No.3 2010年9月J OURNAL OF N I NGB O UN I VERSI TY OF TEC HNOLOGY Sep t.2010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施斌峰(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道路秩序处,浙江宁波315040)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施工势必对原已饱和的城市核心区交通造成重大影响,这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期无法避免的问题和难题。

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的工程状况和施工特点,在分析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实施的交通组织方案和相应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组织;交通疏解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09(2010)03-0049-05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纷纷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

近10年来,已有20多个大城市不断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作和可行性研究,并还有更多的城市将投入轨道交通的建设中。

而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必然会占用城市道路,影响正常交通,而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因此,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方案和措施,将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已成为轨道建设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明显不足。

王燕等从稳定性与适应性的角度提出了交通组织基本原则[2],武欣等从/点、线、面0三个层次研究了交通组织方法[3],另有学者针对实际工程项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4~6],但整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在系统性与实用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鉴于此,本文在归纳总结日常交通管理工作所用交通组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国内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组织原则,并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交通组织方法与对应的交通疏解措施,以期为国内的交通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交通部门改造工程方案模板

交通部门改造工程方案模板

交通部门改造工程方案模板一、工程基本概况1.1 项目名称:城市交通改造工程方案1.2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瓶颈。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全面改造,以解决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3 项目范围:本次交通改造工程方案主要包括城市主干道路、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方面的改造,其中包括道路拓宽、交通信号设备更新、交通安全设施增设、公共交通线路规划优化、停车场建设等。

1.4 项目目标: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改造,实现以下目标:优化交通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建设便捷的停车设施,提高城市停车质量。

二、工程内容2.1 道路改造:对城市主干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并更新交通信号设备,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同时,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如路口红绿灯、行人过街天桥等,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2.2 交通枢纽改造:对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进行改造,包括公交枢纽、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优化枢纽布局,提高换乘效率。

2.3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公交车辆数量,提高公交运输能力,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

2.4 停车设施建设:建设多层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停车设施,增加停车位数量,缓解停车难问题。

2.5 其他配套设施改造:包括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管制系统、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等的更新改造。

三、工程实施方案3.1 项目实施步骤:本次交通改造工程分为前期规划、中期施工、后期运营三个阶段。

3.2 项目实施流程:通过招标、论证、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程序,确保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3.3 项目实施周期:本次交通改造工程预计为期三年,其中前期规划为一年,中期施工为一年,后期运营为一年。

3.4 项目实施资金:本次交通改造工程预计总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投资占70%,社会资本投资占30%。

交通导改方案要素

交通导改方案要素

交通导改方案要素引言交通导改方案是指通过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导向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优化城市交通流动的一种策略。

交通导改方案要素是制定有效交通导改方案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交通导改方案的要素,并阐明其重要性和影响。

交通导改方案要素1.道路规划和布局道路规划和布局是交通导改方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涉及确定交通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和交叉口的位置等等。

合理的道路规划和布局将直接影响交通导向系统的效果。

例如,在道路规划和布局中,需要合理安排主干道和支路的位置,以便减少交通阻塞和拥堵。

此外,还需要考虑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以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便利性。

2.信号灯和交通标志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是交通导改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们起着引导交通流动、控制交通优先级和提供交通信息的作用。

合理使用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并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信号灯的定时设置和交通标志的位置和设计,以提高驾驶员对交通导向系统的理解和遵守。

3.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能减少私家车的数量,还能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选择。

在交通导改方案中,需要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的位置和密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站点的位置和设置,以方便市民的乘车需求。

4.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导向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和控制。

在交通导改方案中,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及时分析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调整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工作模式,以优化交通导向系统的效果。

因此,在制定交通导改方案时,需要考虑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整合。

5.出行服务和信息平台出行服务和信息平台是为市民和出行者提供出行服务和实时交通信息的重要渠道。

通过出行服务和信息平台,市民可以获得公交线路、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等实时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出行决策。

在交通导改方案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出行服务和信息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和服务请求功能。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

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7标土建工程项目编码及工程编码申请资料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7标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2014年7月一、二、工程概况中新东站为后双停车线车站,西接中新站。

东联朱村站,是本线的第16个车站。

车站位于教育城二期入口与广汕公路交叉口处,有效站台里程为DK41+804.000,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DK41+726.000~YDK42+215.15。

车站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或单层)11m岛式站台车站。

全长488.2m,标准段宽为19.9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m14.52~24.08m。

车站小里程端和大里程段为盾构吊出井,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中中区间风井位于广汕公路南侧绿地内呈东西走向布置。

为地下二层框架结构,中间风井中心设计里程YDK40+488.330。

地面风亭为高风亭。

中间风井小里程端为盾构吊出井,大里程端为盾构始发井。

平面结构尺寸为39m×25.8m,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约18.508m,局部21.263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 厚地下连续墙+3道内支撑。

连续墙接头采用工字钢接头,地下连续墙砼设计等级为C35水下砼,抗渗等级P8。

中朱区间1#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Y(Z)DK42+779,施工期间主要为联络通道土体加固使用,计划采用旋喷桩进行加固。

本工程交通疏解施工道路主要在广汕公路上,中新东站及中中区间风井施工期间需迁移现有广汕公路中央、北侧绿化带及部分南侧绿化带,围蔽广汕公路大里程段北侧及小里程南侧部分道路,施工后保持双向4车道及双向人行道通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施工场地及交通疏解布置图2、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期施工场地及交通导改布置图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5、《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1998)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8、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其他工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三、道路现状调查广汕公路现状为两幅路,车行道宽36m,标准断面为:16m(机动车道)+4m (绿化带)+16m(机动车道),双向8车道。

轨道车辆翻新改造方案

轨道车辆翻新改造方案

轨道车辆翻新改造方案1. 简介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承担着城市人员出行的重要职责。

因此,车辆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轨道交通车辆也需要进行翻新改造,以保证其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延长其服务寿命。

本文将介绍轨道车辆翻新改造的方案。

2. 翻新改造方案2.1 列车化改造在轨道交通现有车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列车化改造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1.安装列车信号和控制系统,提升车辆运行的精度和速度掌控能力。

2.更换或升级车辆的制动系统,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

3.安装智能化检测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并及时修复。

通过列车化改造,能够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速度,同时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轨道改造轨道交通的铁路轨道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出现磨损和变形等问题,这将导致列车的运行速度、行驶稳定性以及安全系数等方面降低。

因此,需要进行轨道翻新改造。

具体措施如下:1.更换磨损的铁路轨道,确保铁路轨道能够满足列车的需求。

2.采用高质量的材料进行铁路轨道改造,这样可以增加铁路轨道的耐用性,提高运行安全性。

3.安装自动化轨道检测系统,及时监测轨道的状态,减少列车运行中轨道发生故障危险的可能。

通过轨道改造,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行驶稳定性以及安全系数。

2.3 车身改造轨道交通车辆的车身在长期使用中,也会出现老化及随着需求变更可能需要改变车门数量,改变车厢长度,为了增加车辆的可靠性和乘客的舒适性,需要进行车身翻新改造。

具体措施如下:1.更换车辆的车门,减少乘客上下车的等候时间。

2.更换座椅,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3.在车辆上增加智能终端装置,提供更好的乘客服务,如WiFi、USB等设施。

通过车身改造,能够增加车辆的可靠性、乘客的舒适度和服务水平。

3. 结论轨道车辆的翻新改造方案包括列车化改造、轨道改造和车身改造三个方面。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乘客服务水平,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优质的服务。

轨道施工方案例文

轨道施工方案例文

轨道施工方案例文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为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轨道施工工程,全长约XX公里,包含XX个车站和XX个区间。

工程目标是在保证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高效、有序地完成轨道施工任务,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顺利开通和运营。

二、施工条件分析2.1 地理条件施工区域主要位于城市建成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对地基进行处理。

同时,施工区域内有多条既有道路、管线需要迁改,对施工进度有一定影响。

2.2 气候条件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需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开不利天气条件。

2.3 交通条件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网络发达,有利于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运输。

但部分施工路段交通繁忙,需合理安排交通疏导措施。

三、施工流程设计3.1 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勘查、施工方案编制、材料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

3.2 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轨道槽开挖、排水设施施工等。

3.3 轨道安装包括轨道铺设、道岔安装、轨道电气化等。

3.4 联调联试包括轨道几何尺寸检测、电气设备调试、列车试运行等。

3.5 工程验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材料与设备选择4.1 材料选择轨道材料选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合金钢,确保轨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4.2 设备选择采用先进的轨道铺设设备、道岔安装设备、电气化设备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安全环保措施5.1 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5.2 环保措施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扬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质量保证措施6.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6.2 质量检测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中管线迁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中管线迁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中管线迁改工作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进行这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城市内的管线进行迁改工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管线迁改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和精心的规划设计。

本文将探讨管线迁改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工作流程。

一、管线迁改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各类管线网络也随之日益庞大,其中包括给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多种管线。

这些管线网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而在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往往需要对这些管线网络进行迁改,以保证工程的进展和城市的安全运行。

1. 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管线迁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不对相关管线进行迁改,就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隐患,甚至可能导致工程的停滞和重建。

通过对管线迁改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可以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城市的发展。

2. 维护城市管线网络的运行稳定。

管线迁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市政工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城市内的管线网络的运行稳定。

在进行管线迁改工作时,需要确保对原有管线的损坏或干扰尽可能小,以保证城市内的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只有保证了城市管线网络的运行稳定,才能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运转。

3.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品质。

通过管线迁改工作,可以对城市内的旧有管线进行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品质。

在进行管线迁改工作时,可以对原有老旧的管线进行清理和更换,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长久运行。

通过管线迁改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管线迁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实施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规划设计和精心施工。

交通导改方案

交通导改方案

交通导改方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拥堵。

为了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提高通行效率,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我们提出以下交通导改方案。

一、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车使用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人汽车使用量。

政府可通过政策补贴或优惠措施来鼓励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交通免费、电动自行车购置优惠等。

二、优化城市道路网络通过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增加交通通道的宽度,实现道路通行流畅,减少拥堵状况。

政府可以增设地下道、隧道等,以增加衔接城市道路间的通行能力。

此外,通过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信号控制等,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经济的大众交通方式。

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通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分担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政府可以通过招标、PPP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进度。

四、推广拼车出行拼车出行可以有效减少单车数量和汽车排放,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拼车出行,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拼车出行的管理规定,提供路权保障、优惠税收等政策支持。

五、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安排交警现场管理,建设高效的交通监控系统等方式,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采取以上交通改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通行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导改道路
5.2.1路面铺筑
临时交通导改道路部分采用一期围挡场地内原混凝土硬化地面;另一部分凿除4m宽、8m长的市政砖铺人行道路面,再铺筑15cm厚C30混凝土;以及加宽一期围挡外宽1.5m、长50m的非硬化地面,在此范围回填30cm回填土,再铺筑15cm厚C30混凝土作为临时交通导改道路。回填土要求碾压密实,符合混凝土路面基底回填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面混凝土要求平整、密实、沉降符合要求。见图1.1
5、现一期围挡西大门出入口一侧有一临时配电房,不影响本次交通导改线路暂不做迁移。配电房四周加设防护栏防护并设警示标语及警示灯。配电房线路需下穿本次导改道路,具体详见5.2.2主要施工工艺管线改移。
五、主要施工工艺
5.1、施工围挡
5.1.1、围挡定位
依据本次交通导改平面布置图,对改迁移围挡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后请监理与业主予以确认,与图纸不符部位及时进行调整。
5、分期施工的原则。车站及车站附属结构分期围挡施工,以实现占路还路的目的。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站附属结构工程,包括四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1号风亭及2号出入口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银安路与富强路交叉口一侧,出入口及风亭平行于银安路方向,银安路现状道路宽40米,双向6车道+2非机动车道,道路红线宽50米,迎门滩站位于城市规划建设起步阶段区域,周边建筑物较少,地下管线资料较完备,车站所处位置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少。
4
工班长
1
施工负责人
5
普工
10
现场施工
2、主要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
2
装载机
1
3
工程自卸车
1
4
压路机
1
5
混凝土摊铺机
1
6
圆盘式抹面机
1
7
振捣棒
2
8
发电机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迎门滩站附属工程1号风亭及2号出入口
交通导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 年 月
一、编制依据
1、迎门滩站一期工程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布置图
2、迎门滩站二期工程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布置图
3、现状道路交通基本情况及附近路网情况
4、现场勘察及调查的相关资料
图1.1
5.2.2管线改移
临时配电房管线需下穿宽8m的导改道路引入施工区,在混凝土路面下埋设穿线槽钢,具体工序为:测量放线→放置槽钢→安放管线→铺筑15cm路面混凝土。
五、施工部署
1、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一览表
序号
岗位/工种
人数
分工
1
生产经理
1
总体生产安排及调度
2
安全员
1
现场安全控制
3
质检员
1
现场质量监督及检查
小型停车场
小型停车场出行便道
2、施工安排
1、一期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对主体进行回填,利用回填后的场地为二期附属结构施工提供进场便道和施工场地。
2、先改移部分一期围挡,修建临时交通导改道路,再施工二期围挡,使施工与交通互不干扰。总体工序安排:二期围挡范围测量放线→二期围挡范围内征地拆迁→一期围挡改建→临时交通导改路面铺筑→二期围挡施工→主体回填→附属结构施工。
3、迎门滩站一期围挡西端出入口大门及部分围挡改移退建,即原出入口大门向后平移20m退建,临小型停车场部分一期围挡向后平移6m退建。详见附图2
4、在迁移出的地面铺筑临时交通导改道路,按3.5m+3.5m双车道,路总宽度为7.2m,总长70m。小型停车场大门正对银安路出车,经临时导改道路向西驶入银安路。
1号风亭采用钻孔灌注桩并架设钢支撑围护施工。2号出入口采用1:1放坡开挖,坡面喷网支护。
四、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改方案
1、总体导改方案
迎门滩站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即将完工,二期施工车站附属结构。其中1号风亭及2号出入口处有一处小型停车场,二期施工围挡阻断其出行道路,现利用一期主体结构工程即将完工,部分围挡有可拆除改移的条件,先临时导改道路再施工附属工程二期围挡,达到占路还路的目的。见附图1
5.1.2 基础施工
根据兰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即风速快、风力大,围挡需在非混凝土路面下加设砖基础。首先,根据测好的围挡位置线及设计图纸要求,在未硬化的施工场地内按围挡位置线砌筑砖砌基础,基础截面为370mm×12mm,见图a。施工中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相应增加其他稳固围挡措施。
5.1.3 立柱及板块设计
施工围挡采用50mm厚外蓝内白轻质双层夹心彩钢板,高度2.0m,宽3m。围挡设置方形管钢立柱及上下扣板,立柱宽10cm,高2.5m。底部砌筑500mm× 240mm的砖砌脚墙,每隔3m设一根锚入砖砌脚墙的方钢立柱,每隔12m设砖砌立柱,保证围挡稳固、整齐、美观。见图b
图a 围挡基础剖面及立柱基础剖面
图b 施工围挡平剖面布置图
5.1.4 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
施工现场原大门平移20m退建,并恢复原8m宽的实体大门;门柱采用砖砌立柱800mm×800mm(含贴瓷砖装饰),高2.8m。门柱内预埋安装部件,并在柱体内适当预埋Φ8纵向钢筋及箍筋以加强门柱的联接性、牢固性。工点名称和承建单位名称相隔写在柱子上,施工现场出入口大门两侧围挡悬挂工程概况标识牌及工程简介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防火须知及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活动记录牌、安全目标控制要素牌、文明施工告示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出入口大门详见下图:
进出大门
施工现场大门处设置警卫室,警卫人员培训上岗,统一着装,对外来人员出入进行登记。建立门卫值班制度(包括临时进出口管理内容),制度上墙。
5.1.5 M10水泥砂浆配合比
挡墙基础、砖砌脚墙、砖砌立柱及门柱均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勾缝、抹面。脚墙、立柱及门柱抹面厚度为1cm。勾缝密实,抹面平整、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及灰线平直方正。M10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水泥:砂=250:260:1450。掺合比例为:水:水泥:砂=0.96:1:5.58。
5、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程
二、编制原则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布局合理,全面展开、科学组织,保证施工连续均衡的进行。
2、严格施工组织管理,开展文明工地活动,创标准化施工工地。
3、严格遵照当地政府关于施工安全、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保与治理美化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4、占路还路的原则。车站占用现状道路,围挡施工前就近还建道路,最大限度的满足原周边交通通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