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Logistics物流商论1422012年5月 物流已不再是生产、流通的派生部门和辅助手段,而是相对独立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部门。

3.3 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7]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物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法消除市场准入障碍,打破行业保护,突破制约现代商业物流发展的政策障碍,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有重点地培育发展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引入多元化的物流投入机制,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现代物流服务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商贸物流龙头企业。

3.4 以临沂大学为依托,大力培养商贸物流人才利用临沂大学的教育资源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手段,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通过市场调查、方案制作、工场实习、企业实地考察参观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了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本地市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①钦州学院商学院 王景敏 隋博文摘 要:本文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港口物流经济 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142-02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港口物流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喻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港口物流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改善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的重要引擎,对于提升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最前沿,是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发展港口物流经济后发优势突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家级开放计划示范区,涵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地区的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7个城市,总面积约为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000万。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放计划示范区,先后获批建设北部湾港、柳州国际港物流园等一批国家级示范项目。

多个重点产业园区相继建成,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北部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初步形成,陆海联运、跨境贸易逐渐发展壮大。

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开展开放合作,与东盟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枢纽。

二、面临的挑战1.发展不平衡: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南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柳州、桂林等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

2.产业结构单一: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创新能力,依赖外部资源的压力较大。

3.交通网络不完善:虽然北部湾港已经建成,但是与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

4.环境保护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北部湾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空气、土壤污染严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对策1.加强城市协同发展:在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上加强协同,强化城市功能互补,发挥南宁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

2.推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3.完善交通网络: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联通,促进物资和人员流动,加强区域合作。

4.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一片拥有丰富资源和优越区位条件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各种挑战,包括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定有效的对策,本文将对该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沿海港口,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区之一。

该地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产业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主要分布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

工业方面,主要以钢铁、化工、海洋工程装备等为主,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达的金融、物流服务为该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区域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区建设,通过加强对接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1.资源环境压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环境压力。

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等问题不容忽视。

2.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不充分。

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经济整体实力。

3.人才短缺人才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这使得该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三、对策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广 西 北 部 湾 经 济 区物 流 业 发 展 中 的 问题


广 西 北部 湾 经 济 区物 流 业 发 展 滞 后 的 原 因在
哪 里 呢?笔 者通 过 对广 西北 部 湾 经济 区物流 企 业 的
实 地 考 察 、 研 , 访 物 流 企 业 的老 总 以及 相 关 政 调 采
水平往往可 以体现 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 同时制约着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广 西
Ga — h o n c a
( unx E oo i Maae e t ar C lg , ann 30 7C ia G agi cnmc ngm n C de oee N nig5 00 hn ) l
Ab t a t T e d v lp n e e flgsi so e h wst e e o o c go h i o nr ra dsr t h s r c : h e eo me tlv lo o it f n s o h c n mi rwt n a c u t o iti .T e c t y c d v lp n flgsisi a g iB i Bu Gu fEc n mi o ei eaiey lg i g b hn e eo me to o it n Gu n x e - l o o c Z n srltv l a gn e id,wh c e tit h — c ih r srcste e c n mi e eo me to i u Gu fEc n mi o e,e e o a g i Th uh ra ay e h rbe h twe o o cd v lp n fBe—B l o o c Z n v n fGu n x . e a to n lz st e p o lms ta fc n lgsi e eo me ti h raa db ig owa d s me c u tr a u e n s e dn p te d v lp n n a e i o itcd v lp n n t ea e n rn sfr r o o n eme s r so p e i g u h e eo me ti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时也 面 临 巨大 的挑 战 。深入 分 析 7 . 3 6公里 。20 8 0 9年广 西北部湾港 箱 , 以此表 明 , 北部 湾港 口可 开发 该区域 港 口物 流 的 发展 障碍 与 对 货物吞 吐量 90 4 8万 吨 ,同比增长 适箱货源潜 力 巨大 。 策就 成 为 当前 该 区域 经 济 发展 的 1- 受全球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 63 %, 增
区域 经 济乃 至整 个 国民经济 兴 衰 最重要 口岸 。 的关键 因素 , 特别 是在 当前 国际金
个 标准集 装箱 算 ,0 7年 云 、贵 、 20
“ 一 五 ” 间广 西北 部湾 港 川 、渝 及广 西 外贸 进 出 口总额 达 十 期 I
融危机 的大背景下 , 口物流 的崛 口投 资 9 港 9亿元人 民 币, 建 l 兴 5个 4 1 3亿美 元 ,可 生成 2 27 2. 3 5. 9万
迫 切 问题 。
幅有 所放 缓 。2 1 货物 吞 吐量 0 0年
二 、广 西北部 湾港 口物 流
1 9 2亿吨 , .2 1 顺利完成“ 十一五 ” 规 的发展 障碍


十二五 ” 规 广 西 北部湾 港 口物 流 划 的 目标 。根据广 西 “ 划 ,十 二五 ” 间广 西将提升 广西 “ 期
的发展现状
5 0万吨 ,总吞吐 能力达 对落后 的位 置 , 中心位 置 的钦 州 、 防城 、 北海 是 广 吐 能力 6 0 很难为港 口物 流 的 . 0 西沿 海 的三大 主力港 口。 目前 , 广 到 1 8亿 吨 ;北 海港 域新 增 吞吐 发展提供 强大 的腹地经济支 持 。
特 别是 服 务业 发展 中首先 提 到 了 万 吨级 以上 泊位 2 6个 ,最 大靠 泊

广西物流业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分析报告

广西物流业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分析报告

广西物流业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分析报告一、广西物流业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物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广西物流总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24年物流总收入达到9869亿元,同比增长11.2%。

2.物流网络不断完善:广西积极打造物流枢纽中心,加快物流设施建设。

广西南宁卓越中心、钦州物流枢纽、柳州物流管理区等一批物流园区相继建设,物流网络不断完善。

同时,广西还通过优化仓储设施、加强运输保障等举措,提高物流效率。

3.物流服务水平提升:广西物流企业通过引进、培养高素质物流从业人员,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提供的集货、配送、仓储等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推动了广西物流市场的稳步发展。

二、广西物流业发展对策分析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加快物流枢纽和园区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物流运输能力。

2.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引入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提升广西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3.推动物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物流业的智能化发展。

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全链路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4.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政府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5.拓宽物流市场广度:积极扩大物流市场,拓宽物流服务范围。

加强与川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物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合作,拓展跨境物流业务。

6.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加大绿色物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物流业的环境友好性。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推广物流包装的可循环利用,减少物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论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以广西钦州保税港为例

论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以广西钦州保税港为例
探讨 。
关键 词 : 北部 湾 经 济发 展 保 税 港 区
作 者 在 暑 期 参 加 了源自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信 息 科 技 学 院 组 织 的
“ 中国梦之湾 ” 团队的广西北 部湾社会调 研实践 活动 . 先 后 走 访 了钦州保税港 区、 中马钦州产业园 、 防城港港 口、 东 兴 口岸 、 东 兴
三、 针对 钦 州 保 税 港 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 采 取 的措 施
( 一) 加 快 推进 基础 设 施 建 设
基 础 设施 的建 设 和 完 善 是 钦 州 保税 港 区发 展 的基 础 . 能 够 加 速 各 要 素 在 区 域 间 的流 动 . 从 而有 利 于 市 场 合 理 配 置资 源 大 力 产业培育 , 促进人流 、 物流 、 资金流 、 信息流和科技 、 人才 、 智 慧 等 资 源 要 素 在 港 口集 聚 , 打造物流 、 金融 、 商 务 等综 合 服 务 平 台 。 从 而 加 快 保 税 港 区基 础 设 施 的建 设 。推进 大 宗 商 品 交 易 平 台建 设 .
部 地 区 唯一 的保 税 港 区 。 自从 国家 正 式 批 准 实 施 了《 广 西 北 部 湾
展 中战略地 位得到极 大的提 升 , 区位优势 、 资源优 势 、 政 策 优 势
平 台, 实现生产企业 、 物流企业 、 金 融 贸易 、 服 务 等 不 同类 型企 业
( 二) 大力 发 展 教 育 事 业 . 培 养 人 才

中心地区 , 区位 优 势 、 资源优势 、 政 策 优 势 上都 非 常 突 出 , 对 于 研 提 升 港 容 港 貌 , 显 著 增 强 服 务功 能 , 加 快 推进 保 税 港 区 发 展 . 强 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一一一o.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泛北部湾区域研究I N N O V A T I O N N o.6D ec.2008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李伯兴t,曹鑫z(1.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3)(2.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3)【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建设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物流基地的设想,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通过归纳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物流运输的方式,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f文章编号】1673-8616(2008)06-0031-03T he Pr obl em a nd St r a t egy of I nt e r nat i onal L ogi st i cs B as e D evel opm e nt i n G ua ngxiB ei b u G ul f E c onom i c Z oneL I B o-xi ng C A O X i nA bst r ac t:T he as sum p t i o n of cons t r uct i ng C hi na-A SE A N ope n a nd cooper at i v e l o gis t ic s ba se i n G ua ngxiB ei bu G ul f ec ono m i c gon e w a s put f or w ar d,w hi ch i s t he oppor t uni t y of l o gi s ti cs i ndus t r y de ve l opm e nt i n t hi s ar ea.T he paper s u m s up t hem eans of10-gi s t i e s t r an s por t ati on bet w e en G ua ngxi B ei bu G u l f e conom i c gon e and A SE A N,and anal yses t he exi st i ng pr ob l em s of l o gis t ic s i ndus—t r y de ve l opm e nt i n G ua ngxi B ei bu G u l f ec on om i c zone,l ogi s ti cs i ndus t r y cooper at i on bet w e en G ua ngxi B ei bu G ul f ec onom i c zon e a nd A S E A N.Fi nal l y t he pa per put s f or w ar d t he pol icy advi ce on sp eedi n g up i nt ernat i onal l ogis t ics i ndus t r y devel opm e nt i n G ua ngxi B e i bu G u l f ec onom i c zo ne.K ey w ords:B e i b u G u l f Eo nom i c Z one of G uangxi;l ogi st i cs;s t r at egy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是指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的经济区(在交通、物流的规划中还包括玉林和崇左两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邹忠全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11期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港口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广西港口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广西港口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广西港口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广西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一)广西港口的发展史广西沿海港口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自古以来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其中,北海港是我区沿海最早开放对外的通商口岸,但解放前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港口改造,也只以中小泊位为主,规模较小。

1968年,防城港作为对越援助的战备港口开始建设,至1983年随着1、2号泊位的建成,结束了广西没有万吨级码头的历史。

1986年北海港开辟了石步岭港区并建成投产2个万吨级泊位。

1994年, “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建成2个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投入使用,并宣布正式开港,我区沿海港口建设发展跃上新台阶,港口面貌有较大改善。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关心、重视广西港口的建设。

1992年,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提出“建设大通道,开发大西南”,把广西港口的建设作为大西南经济发展重要的交通支撑。

以此为契机,全区沿海港口建设步伐加快,以防城、北海、钦州三港为主体,其它地方商贸、工业码头为补充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港口规模和服务范围均长足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西南地区联系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出海口。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速,泛珠三角经济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两廊一圈”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升温,广西和沿海三港在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突出。

以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已经成为环北部湾乃至泛北部湾港口群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二) 广西港口物流发展的基本现状北部弯海域是指包括中国的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面和越南的东北部海域。

地处北部弯顶端中心位置的钦州、防城、北海是广西沿海的3大主力港口。

2009年在项目建设全面加速的情况下,新增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20万标准箱,年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1.钦州港钦州港三面环山,港湾内水域宽阔,风浪小,含砂量少,冲淤平衡,是我区的深水良港之一。

钦州市所辖海岸线西起钦防界茅岭江口,东至北钦界大风江口,岸线总长520.8公里。

港口规划岸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4.09公里,可建1~30万吨级深水泊位约200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35个,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钦州口岸进口主要商品为锰矿、黄大豆、液化气和无烟煤等,进口货值均超亿美元;出口主要商品有液化气、磷酸氢二铵和食品级磷酸等,货值均超千万美元。

2009年钦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864.9万吨,比2008年增长42.5%,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2.北海港1984年,北海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港共有43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设计吞吐能力为710万吨,2007年,北海港突破了吞吐量500万吨,创北海港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也突破了5万TEU,同比增幅50%。

2010年一季度,北海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45.9万吨,货值3.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1%和2.2%。

其中进口118.2万吨,劲增57.4%;进出口集装箱7460标箱,增长16.9%。

3.防城港防城港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西端,港湾水深、避风,三面环山,犹如内陆湖泊,航道短且不淤积,水域、陆域宽阔。

港口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达30余公里,可建设近100个0.5~20万吨级泊位。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

1970年初建成3000吨级浮码头一个,属于战备港口。

1970年5月20日,防城港务局成立,隶属广西区交通厅管辖。

1974年8月,国务院批准防城港逐步成为对外开放贸易港,1983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9月,防城港务局由交通厅下放给防城港区管理。

1993年5月,防城港建市,防城港务局由市政府直接领导。

防城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现有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21个, 2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是中国少数拥有的大吨级海港码头,还建成了5万吨级液体化工矿石码头。

开通了东南亚、东北亚、港澳等多条集装箱航线,与80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有业务往来,建有一批大型的粮食、水泥、化肥、磷酸、植物油、液体硫磺等仓储基地。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防城港市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门户,更是我国连接东盟国际通道的“桥头堡”。

二、广西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广西沿海3个港口地域相近、干线相同、腹地叠加以及地方利益的驱动等因素,港口之间曾经出现过“价格战”争揽货源等不良竞争的局面。

尽管国家曾要求广西沿海3个港口要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分工,进行统筹开发建设,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使广西沿海港口的布局和结构性矛盾、资源粗放利用、重复建设等问题十分突出,致使港口的效益和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一)港口交通发展不平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不断锲合,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大宗货物通过广西港口出口的要求更加迫切。

比起上海、广东等出海口,通过广西3个港口出口,运输距离更近,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然而,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等因素,西南许多出口货物不得不“舍近求远”,远走沪粤港口。

这一“瓶颈”直接影响广西沿海3个港口的吞吐量,无法形成畅通无阻的物流运转。

目前,广西海、陆、空几种交通方式在总体上呈现不均衡发展。

航空基本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能力远远不能达到现代空港的水平。

随着东盟市场的扩大,航空运输的需求比例逐年上升,具有很大的潜在空间。

广西的铁路被称为“神经末梢”。

目前,广西境内运营铁路为2292公里,覆盖密度每万平方公里仅有铁路86公里,小于湖南108公里的覆盖密度,也低于贵州137公里的覆盖密度。

铁路覆盖密度小,铁路跟不上港口发展需要,直接导致对外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衔接不畅,效率不高,货运力度不够,常常导致压港现象。

(二) 港口自身投资建设能力弱近几年,尽管国家经防城、北海、钦州、东兴四大海关征收的关税及由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数额很大,如防城海关每年征收的关税占南宁海关关税的约70%。

但广西三大港口每年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很少,港口企业只能靠自身积累和贷款建设基础设施,加之投资港口项目回收期长,其直接经济效益并不高。

难免有“贡献越大,负担越重”, 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每况愈下的感觉。

(三) 港口功能定位过于单一港口功能定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港原功能定位在指导港口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这表现为港口仅局限为本地区服务,对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区贡献少,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港口发展趋势。

随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广西沿海港口各自为政的“诸侯割据”时代已经结束,港口功能较单一,仍以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为主,缺少货检、分装、包装等增值服务,因此对临港产业开发的带动作用较弱,港口的运输组织、物流服务和综合运输枢纽作用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的要求。

港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口岸配套不完善,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港口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 港口通道能力不足,技术等级较低近几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创造和发挥广西沿海、沿边和连接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独特区位优势,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加快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进程。

广西从国家整体战略和区位优势出发,提出并不断深化以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通道能力不足、技术等级偏低、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配合不够,特别是与周边省区连接的高速公路网没有形成,出海出边国际通道的海上运输通道薄弱等突出问题。

万吨级以上泊位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沿海平均水平,专业化泊位较少、通过能力较小;现有进港航道尚不适应海运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广西区位优势和在多区域合作中作用的发挥。

(五)港口集疏运条件、基础设施及管理水平不高广西三大港口的货源主要依靠云南、贵州、四川的大型企业,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

与很多大型港口城市不同,接入北部湾三大港口的铁路由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修建,属地方铁路,主要有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三条线路。

公路方面,主要是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南北高速通过钦州,在钦州又兴建一条高速公路通往防城港,称为钦防高速。

目前能够将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北部湾城市联系在一起的高速公路也只有这条。

铁路输送能力已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目前,沿海三港的进出港铁路不够完善,规模小,直通港口的铁路专用道少。

另外,港口基础设施较落后,口岸配套不完善,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效率不高,未能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

三、发展广西港口物流的对策及建议(一)加快铁路、公路等的建设,形成国际出海大通道现代化的港口群,需要现代化的国际大通道来支持。

广西沿海港口的交通应以建设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为目标,建设从广西沿海港口通往东盟、华南、中南及西南经济区的集疏运通道。

往西南方向,将以南北、钦防、水南、南百高速公路为主线,连接广西沿海港口与云南、贵州等西南腹地的综合运输通道;往华南方向,将以南宁—湛江、南宁—梧州公路为主线,形成通往广东及港澳地区的运输通道;往中南方向,以桂海高速公路等为主线,形成通往湖南及华中地区的运输通道;以南宁—友谊关、防城港—东兴等公路与越南相连,形成通往东盟的国际陆路通道。

第一,内河方面。

尽快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容工程,按二级航道标准扩建贵港至梧州航道;建设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建设长洲水利枢纽一、二线船闸。

基本实现重庆、衡阳到达广西沿海港口更为便利的目标;渠化右江,实现右江、红水河、柳黔江三条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全线贯通。

第二,公路方面。

加快沿海港口后方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通道建设,提高港口后方的疏运能力,实现重庆、广州、贵阳、衡阳货物和人直达钦州或防城港,逐渐降低出海货物的中转率和物流成本。

第三,铁路方面。

尽快完善配套柳州、南宁直通钦北防铁路,提高沿海铁路运能;尽快提高通往华中、华南、西南和钦北防港口铁路主通道运输能力,加快建设洛(阳)湛(江)铁路广西段;扩能改造黔(贵阳)桂(柳州)、南(宁)昆(明)、湘(衡阳)桂(凭祥)、焦(焦作)柳(柳州)铁路主干线;争取衡阳-南宁高速铁路早日开工;积极争取南宁-广州、南宁-贵阳高速铁路项目的尽快审批、尽快开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