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社团校本课程
美术社团校本课程教材——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水彩画、折纸、粘贴画

七、教学实施
1.教学安排:每学期共计16周,每周一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90分钟。
2.教学流程:
a)开场介绍: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介绍本节课教学目标。
b)新课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c)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理论知识,配合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九、教材与材料
1.教材:选用适合中学生水平的素描、色彩、折纸等教材。
2.材料:根据课程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绘画材料、折纸纸张、粘贴画材料等。
十、教师要求
1.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美术社团校本课程教材——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水彩画、折纸、粘贴画
一、素描几何体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素描几何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2.教学内容:
a)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及透视原理
b)素描几何体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c)不同质感的表现方法
3.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品讲评。
2.教学内容:
a)折纸的
3.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动手实践、作品分享。
六、粘贴画
1.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利用粘贴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
a)粘贴画的材料选择与制作方法
b)粘贴画的创意构思与表现手法
c)粘贴画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3.环保理念: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合理使用绘画材料,减少浪费。
十二、课程拓展
1.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览,拓宽艺术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美术社团校本课程教材——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水彩画、折纸、粘贴画

中心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美术社团校本课程——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水彩画、折纸、粘贴画年级:3—8年级学科:中小学美术编者:目录第一章素描基础教程(一、二、三)………………………………第二章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第三章素描静物教学教案……………………………………第四章水粉画教学教案………………………………………第五章折纸………………………………………第六章粘贴画………………………………………第七章国画教学(树)……………………………………素描基础教程(一)--序言及学习须知学画画关键有3点,就是动手、动手、动手。
素描的概念(兼思想教育、热身)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
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
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
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
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一、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1、用笔的要求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小学绘画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教材《国画》

校本教材前言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学习一些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习中国画,不但能激发少年儿童对绘画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天赋才智的发挥,还能陶冶少年儿童的美好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培养了“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教师与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要试着用小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孩子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来欣赏儿童画,这才能共同引导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快乐的绘画殿堂。
目录1.第一课:中国画的简介 42.第二课: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73.第三课:了解写意画 144.第四课:学画写意画(菊花) 185.第五课:学画写意画(螃蟹) 226.第六课:学画写意画(竹子)26第一课中国画的简介中国画的起源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有劳动中创造 出来的古代文化艺术。
据潘天涛的《听天阁画谈》所讲:"吾国文字先有契书而后有笔书。
吾国绘画亦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其发展之情况,大体与文字相同”。
中国画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艺术遗产。
远在黄帝时代中国画即绘有《五岳真形图》。
我国的许多画家,在熟练掌握了传统技法的基础走遍了祖国的绵绣江山,在创作中使中国画不断向前迈进。
中国画简介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
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
绘画社团教学计划

绘画社团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绘画社团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计划,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了解不同绘画风格和流派,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展示个人独特的艺术观点。
二、教学内容1. 基础技能训练- 素描技法:掌握线条、明暗和形体的表现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构图能力。
- 色彩运用:了解色彩理论,学习色彩搭配和调和技巧,掌握色彩表现的基本原理。
- 水彩与油画:熟悉水彩和油画的材料和工具,学习各自的绘画技巧和特点。
- 探索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和实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和风格。
2. 艺术史与艺术欣赏- 绘画流派:介绍不同的绘画流派,如印象派、写实派、抽象派等,让学生了解各派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 著名艺术家: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包括但不限于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 博物馆之旅: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拓宽视野。
三、教学活动安排1. 主题讲座和示范-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介绍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进行绘画示范,让学生观摩老师的实际操作过程,学习到正确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2. 绘画实践课程- 设计针对不同主题的绘画课程,如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等。
-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同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 艺术展示和评比- 组织绘画社团成员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 定期组织艺术作品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四、评价与反馈1. 学生绘画作品评价- 针对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重点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有待改进之处。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共同成长。
2. 教学计划评估- 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效果。
-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绘画社团教案

绘画社团教案教案标题:启发创造力和发展艺术技能的绘画社团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发展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时间:10周适用对象: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周:主题:基础绘画技巧入门活动:1.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社团的目标和意义。
2.介绍绘画素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教授基础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明暗处理。
4.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练习,如画静物、风景等。
第二周:主题:水彩画技法初步活动:1.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
2.示范水彩画的涂抹、渐变、水染等技巧。
3.引导学生运用水彩画技法完成简单的作品。
第三周:主题:素描技巧训练活动:1.介绍素描的作用和基本技法。
2.指导学生掌握轮廓线、透视和阴影处理等技巧。
3.组织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四周:主题:色彩运用与创意发挥活动:1.探讨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调色、色彩对比和色彩运用原则。
3.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实践,发挥创意和个性。
第五周:主题:剪纸艺术体验活动:1.介绍剪纸艺术的发展和特点。
2.示范剪纸技巧和样式。
3.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作品,并展示分享。
第六周:主题:传统中国画初探活动:1.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传统技法。
2.指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中国画的构图、线条和水墨运用。
3.组织学生绘制中国画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第七周:主题:卡通与动漫绘画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了解卡通与动漫绘画的发展和风格。
2.示范卡通与动漫绘画的线条和表情技巧。
3.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绘制个性化的卡通与动漫角色。
第八周:主题:多媒体绘画体验活动:1.介绍多媒体绘画的概念和创作方式。
2.提供电脑绘画软件教学,并示范其使用技巧。
3.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绘画方式创作作品。
第九周:主题:绘画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价和指导。
绘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绘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第一篇:绘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绘画》课程实施方案盐湖区东郭小学一、课程开发目标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课程开发安排美术课程:儿童画、蜡笔画、装饰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实施(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校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
教导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成员由各类课程的开发教师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本着“根植儿童文化激发其艺术灵性”的原则,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
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开发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目标明确。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及学生的实际,课程资源的情况来安排。
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的教材;怎样组织这些内容,准备哪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如何设置等问题,然后是课程实施预设:涉及课程实施方法、如何组织教学,一周的课时安排,场地的安排、人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是课程评价建议:如何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
“艺术教育校本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温情,附着到每一个发展主体上,延着主体的个性特长润湿、蔓延,甚至深入到主体的骨髓中去,使主体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
绘画社团教案

绘画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画基础知识: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2. 绘画技法:素描、水彩、油画等;3. 绘画作品欣赏与分析;4. 绘画创作和展示。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绘画基础知识1. 导入: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
3. 示范教学:老师展示绘画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绘画练习。
第二课:绘画技法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素描、水彩、油画等绘画技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示范教学:老师展示不同绘画技法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创作实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第三课:绘画作品欣赏与分析1. 导入:通过欣赏一些艺术品,让学生培养对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作品欣赏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要素。
3. 讨论与交流:学生就自己观察和分析的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思路。
第四课:绘画创作和展示1. 导入: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3.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和创作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现;2.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3.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
绘画校本课程

绘画校本课程背景绘画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绘画教育的发展,我们提出了绘画校本课程的构想。
目标绘画校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艺术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自主创作和欣赏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
内容绘画校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绘画技法:学生将研究各种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以掌握基本绘画技能。
2. 创意表达: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绘画来表达个人创意和情感,培养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3. 艺术鉴赏:学生将通过研究各种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4. 绘画实践:学生将有机会进行绘画实践,尝试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形式,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方法绘画校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教师将起到引导学生研究的作用,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和艺术表达方法。
2. 实践训练:课程将注重实践训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绘画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3. 小组合作:课程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和互相激励,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4. 艺术展示:课程将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赞赏。
评估方式绘画校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内容:1. 作品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将会被评价,评估学生的技巧和创意表达能力。
2. 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考试评估:适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估,以确定学生的研究成果。
结语绘画校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绘画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在绘画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就一条艺术之路。
以上是关于绘画校本课程的介绍。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并让他们享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原实验学校绘画社团校本课程指导教师:焦德仓2015.03《素描》教程第一部分:石膏几何体、静物素描教案课程名称:石膏几何体、静物素描教学目的: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静物、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
为上好其他绘画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参观法、图片展示法,谈话法。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 参考书目:《素描静物教学对话》宫六朝编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 7-5310 -1463 -7《素描石膏几何体》宫六朝,张新凯著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7-5310-1180-8/j.973《素描静物》张路光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ISBN7-5310-1177-8/J.970教学工具准备:1 教具---写生台、衬布、景物、石膏几何体若干、范画、印刷画页、画册。
2 学具---素描纸、中华绘图铅笔、HB、B、2B、4B、削笔刀、橡皮。
学时:6╳10课时分配:一理论部分6课时。
1 概述: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素描的工具材料。
2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3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基本透视原理。
4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光影规律。
5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构图。
6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
7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8长短期素描作业的表现方法。
二实践部分54课时作业1:立方体、白衬布要求:线造型,立方体的各条棱边线必须服从透规律。
简单画出白色石膏不同面,由于受光角度不同所呈现的不同深浅调子。
作业2:立方体,陶罐,浅灰色衬布写生。
要求:线造型略加光影,仍然训练学生对形体和透视现象的理解。
作业3:深灰色衬布,圆锥体,瓷灌,立方体。
(要求同上)作业4:球体景物,十字交叉体,金属器、黑色衬布。
要求:全因素描,画出物体的质感量感。
作业5:学生自己选择摆放一组静物作为考试得题目。
评分标准:物体的形状比例准确,符合绘画透视原理;构图大小前后要有层次感、有节奏感。
明暗素描关系正确,有空间感,立体感,能体现出物体的质感量感。
写实素描-----静物、石膏体几何写生课讲义一概述(一)素描的基本概念: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
基本分为线素描和光影素描,线造型素描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
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等。
(二)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1 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我们把它分为写实素描和意向素描。
一般来说写实素描是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
意向素描是比较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
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
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
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铅笔:-芯为石墨和胶泥混合制成,软硬以字母H、B来区分,H硬,B软。
易着色又易擦易改,柔和细润,刻画出深浅和不同层次的丰富调子,易掌握,由于前的黑度有限,和白对比较弱,画面有时缺乏力度。
炭笔:芯为碳粉与粘合剂制成,分为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脆,颜色深重,画出的效果强烈,表现力丰富,着色强难擦改。
炭精笔:碳粉、胶、动物的混合物,分黑、棕两色,他比炭笔更为松软,色浓重细润,用笔可粗可细,表现力强,但着色强难擦改。
木炭条:细木枝密封燃烧碳化而成,质地松脆,色调柔润丰富,但附着力差,已掉色,难深入刻画。
钢笔:水之色,表现有局限性,深浅色调由不同疏密的线条排绘而成,组织线很讲究。
橡皮擦:涂改、擦浅、柔滑色调。
纸笔:用毛边纸、宣纸卷裹而成,将其前端削尖如笔状,用以擦、揉色调,也可借助粘着的颜色,划出细腻丰富的色调效果。
纸:专用素描纸,也可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不同薄厚、不同粗细面的纸。
二静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三基本透视原理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4圆透视,5投影透视,6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更详细的内容应在透视学理论课上解决)。
四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
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五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
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六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1、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由表及里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
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
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4 、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
七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1、形与体---星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
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
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 、线与面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八、写生的方法步骤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
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
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九、实践课部分(一)、石膏几何写生(27课时)石膏几何体写生应把握的要点及作业检查:1、要点把握:(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必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忌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
(2)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忌看一点画一点,表面地扑捉明暗调子。
2、作业检查:(1)角度选择是否表现物象的主要形体特征?(2)构图设计是否饱满而有节奏?(3)明暗调子是否正确,画面是否不明快,灰,脏。
(4)是否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量感?(二)、静物素描写生、(27课时)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任务前面我们在石膏几何体写生部分中,学习和理解了形体结构关系及其明暗调子的基本知识,静物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上部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固有色与质感变化的新课程,物体的造型形态也呈显出更为更复杂的多样性,因而他为我们的素描造型训练提供了更多更为丰富的的内容。
2、要点把握(1)色感与明度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因而关于物象的色彩感觉只想通过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
因而在静物写生中,准确观察和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别,对于色感的传达致关重要。
明度关系的表达是一种相对关系的表达,因而我们无许也不可能在白纸与铅笔的黑白这一限色调中表达出对象世界光与色的强度。
因此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格局和规律,以黑白色调层次恰当的明度比例,来概括和表现出对象色彩的明度效果。
因此,画面黑白色调的分寸感是静物写生的重要训练内容。
我们需要在各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范围内,细致敏感地辨别和把握色彩明度的层次关系,以获得准确的色调依据。
(2)质感的表现有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
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
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
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达内容,它可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
(3)量感的表现由物体的重量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量感。
在绘画表现中体感和质感是造成物体量感的重要因素。
如果画面出现的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平面,纵然表现出了质感,却难以产生量感。
而不同的质感又会唤起人们不同的量感经验,如绸缎的柔薄产生的轻感或陶瓷的粗厚产生的重感等。
3、作业设置(1)以线为手段的体面结构素描——短期的理解性辅助练习。
要求运用前面石膏几何造型规律,以提炼和归纳的造型理念研究和分析复杂的静物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
(2)明暗调子调子全因素描——长期的表现性练习。
要求运用前一部分课程内容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明暗调子刻画出物体的体积、量感质感和色感,进一步提高深入的写实能力。
4、作业布置景物的布置主要注意几点:(1)选择静物主题明确,内容搭配符合逻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