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女娲补天精品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

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你知道下面的图分别介绍的是哪一个神话故事吗?《精卫填海》、《宝莲灯》?2、你知道什么是神话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女娲补天》二、梳理文章脉络1、在你的印象中,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

生:女娲是一个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2、默读课文,思考:从本文的描写中,你知道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事?(创造人类、求神灭火、造船救人、女娲补天)你知道重点是写哪一件事?3、读题,你认为课题的中心词是哪一个?4、抓住中心词“补”质疑。

(归纳:女娲为什么补天?——事情发生的原因;女娲怎样补天?——事情的经过;女娲补天的结果——事情的结果。

)5、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写了这三个问题?三、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精神。

(一)学习第一节1、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a、自由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b、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你能带着痛苦、恐惧、焦急的心理把当时悲惨的景象给读出来吗?d、你认为此时他们最需要什么?e、在这样的环境下救人会遇到哪些困难?f从这里,你体会到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危险、不怕困难)过渡:既然天火已经熄灭了,那为什么还要补天?(二)学习第二、三节。

1、女娲做了个什么决定?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勇敢智慧)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过渡:谁愿意为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呢?生:?(1)女娲补天的材料是什么?(2)这样的五彩石好找吗?(3)想象,“女娲都到哪里去找了五彩石?”也许?也许?再也许?(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补天的艰辛?生:1、“女娲决定?补上。

《女娲补天》优质教案

《女娲补天》优质教案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起因:天塌地陷、发洪水
教师板书:起因天塌地陷 发洪水
预设2:第3、4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经过:女娲补天
教师板书:经过 女娲补天
预设3:第5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结果:人民又安居乐业
教师板书:人民又安居乐业
预设1:我圈画的内容是“斩下”“竖立”,乌龟的四条腿就撑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真是不可思议。
预设2: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女娲的坚定决心、智慧和果断。
(4)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预设:我圈画的内容是“不敢”“纷纷逃回”,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女娲的力量非凡以及勇敢和智慧。
教师板书: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
五、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师提示1:想一想: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预设:路途遥远、洪水肆虐、野兽攻击……
教师提示2:展开想象:五种颜色的石头可能在哪些不同的地方?
预设1:女娲来到了森林里,她找哇找哇……
预设2:女娲又来到了雪山上,她找哇找哇……
3.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女娲造人的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与美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认真听课文读音。
(2)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字词
(1)①教师出示词语:洪水惊慌失措混乱一项熄灭石浆塌下来流窜传颂功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得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

4.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条理地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比,体会"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叠词的妙处;能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抓住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学习如何按顺序表达。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1.学生自主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结果如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措、混”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补天”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人物形象。

3、抓住人物描写,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补天”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人物形象。

(重点)3、抓住人物描写,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看图激趣1、同学们,还记得他么?(出示盘古图片)他就是盘古。

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么?(顶天立地、力大无穷)是呀,他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能够开天辟地,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是本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于是,在导入时,我出示了本单元第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的人物盘古,让学生回忆人物的特点,简短的谈话,唤起了学生对神话特点的认识,很顺利地进入了下一环节。

】2、她,大家认识么?(出示女娲图片)女娲。

今天,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和她有关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回答提炼(1)女娲是谁?(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b、女娲怎样补天??师: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精品教案

《女娲补天》精品教案

《女娲补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理解故事的寓意。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体会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2.教学难点:分析故事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女娲补天故事视频3.课堂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女娲补天的了解。

(2)播放女娲补天故事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课堂讲解(1)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女娲的形象,分析她的勇敢和智慧。

(3)讨论女娲补天的意义,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3.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遇到类似女娲补天的情况,会怎么办?(2)小组分享: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补充发言。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激发爱国情怀。

5.课后作业(1)让学生复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女娲为主角的童话故事。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2.通过课堂讲解和活动,学生对女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倾听、表达、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4.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的神话传说。

2.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神话故事。

3.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对女娲补天的故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1】篇〗《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之前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引导他们学会“这一类”文体的学习方法,从而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

基于这一理念,这篇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中提示学生运用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到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发挥想象,尝试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基于这一学习提示,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学习目标:一是运用学过的方法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二是通过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语句,与同学交流;三是通过发挥想象,说说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试着把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比如在讲述故事起因时,要善于抓住“欢声笑语”“惊慌失措”“混乱”“恐怖”这些关键词,因为这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欢声笑语”到“惊慌失措”,这中间一定经历了令人恐怖的事情,即水神祝融惨败后恼羞成怒,把天捅了个大窟窿,而“混乱”和“恐怖”,就让读者不禁想起“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裂开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等画面。

在学生简洁、清楚讲述故事起因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划出文中与“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有关的句子(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在练习朗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注“大窟窿”“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喷涌而出”“各种野兽”等关键词语,思考并交流“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能不能换成“一道黑色的深沟”,为什么,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叠词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尝试运用叠词,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说说自己想象到的恐怖画面还有哪些。

《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女娲补天》优质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滋有味地读故事,学会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真切体会天塌下来的可怕景象,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塌下来的可怕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女娲的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品质,在阅读中感受神话那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这位人头蛇身的美丽女神就是女娲。

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话世界,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

2、(板书课题)生跟着写提示:娲、补的写法3、齐读题目《女娲补天》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女娲是怎么补天的?(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你们提的问题很好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女娲。

打开课文130页。

2、自读课文,要求(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师:孩子们,读了课文,现在让我来考一考你们,看看谁会读这些词语。

课件2出示:塌下露出熄灭喷火燃烧围困挣扎缺少冶炼液体轰隆隆熊熊大火金光四射(生读,师纠正,多音字,容易读错的词语)4、师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的故事。

)三、品读过程,感知形象。

(一)品读故事起因师引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课件3出示,雷电声)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1、生思考:究竟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抽读,课件出示句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投影。

2.生字词卡片。

3.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4、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有关教学挂图或《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他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塑造了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

比如被称为人类老祖宗的——盘古,他开天辟地,创造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又比如在29课古诗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嫦娥、牛郎、织女……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神话人物(板书:女娲)。

2、你们了解女娲吗?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介绍一下女娲。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并做简介)
在传说中,女娲是个人首蛇身的神,她模仿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个小人,从此就诞生了人类。

后来,天蹋了,女娲炼石补天,勇敢坚强地保护了人类,她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今天我们学的故事就是(板书:补天)
3、你会以怎样的心情来读课题呢?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赶快走进故事,请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故事内容吗?
教师方法点拨:(1)课文写谁的什么事
(2)补充课题法。

(课件出示)
3、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你又有什么学习妙法(出示生字词:逐行寻找规律)。

小结:中国的汉字丰富多彩,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学习,也是很有意思的。

三、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1、这篇课文讲的是女娲补天的一件事,我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直
(1)读句子 (2)看录像 (3)师生引读,合作读
中国的神话故事就是神奇,孙悟空只要轻轻一吹,就能进行七十二变,天破了,女娲也能补上,看,她只要把液体往洞里一泼,就会金光四射,OK 了。

那么,女娲补天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呢?(不是)为什么?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艰难?
请默读课文3、4小节,圈出写女娲补天艰难的词,并和同桌谈谈你的体会。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
①学生读句子
②谈体会。

教师引导:第一天,她在山上只找到一些星星零零的碎片;第二天,……于是她日夜不停地找,找了几天几夜,才找到四种颜色的石头。

③指导朗读
B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
①读句子,你从“找啊找啊”里面读出了什么?
②时间长,你觉得她会找多长时间呢?(把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课件出示,填上表示时间的词。

③真会读书,短短的四个字,就读出了这么长的时间。

请你再读这四个字,你会读出什么呢?
“地方多”,女娲会到什么地方去找呢?也请你来填一填。

课件出示,填上表示地点的词。

④我们再来读找啊找啊,你还读出了什么?
“女娲很辛苦”。

找了这么多天,这么多地方,女娲会累成什么样子?
虽然累成这样,可是女娲还是没有放弃,她会怎么想呢?怪不得人们都说她是个善良的神。

(板书善良)
C、炼石
①学生读句子②谈体会③补充资料(炼石的艰难)
5、勇敢坚强的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历尽了千辛万苦,我们再来看具体写女娲补天的句子,你觉得女娲补天简单吗?是不是金光一闪,天就被好了?她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再读补天的句子。

6、此时,你又会以怎样的心情来读课题呢?
四、女娲是个善良的神,她以自己执着的精神,找到了彩石,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拯救了人类。

那么,天塌下来时人们面临的是怎样的灾难?女娲还为人类做了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5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