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叶青蛇

合集下载

一年级我最喜欢的描述动物的作文

一年级我最喜欢的描述动物的作文

一年级我最喜欢的描述动物的作文在我一年级的时候,对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然而,我最喜爱的动物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熊猫的珍贵与可爱,也没有山猫的敏捷与机智,更没有孔雀的华丽与高傲。

它,就是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顾名思义,因它的颜色而得名。

它的身体与竹子极为相似,这种与生俱来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使它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伪装大师。

据说,这种颜色还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可以帮助它在野外躲避天敌的追捕。

竹叶青蛇常常缠绕在竹子上,与竹子融为一体。

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它游动的速度极快,如同闪电一般,一闪身就不见了踪影。

这使得它在捕食猎物时能够出其不意,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那些粗心大意的小动物。

尽管竹叶青蛇具有毒性,在全世界的蛇类中排名第七,甚至比五步蛇还厉害,但这并没有削弱我对它的喜爱。

相反,我对它的毒性充满了敬畏。

我深知,这种毒性是它生存的一种策略,也是它在自然界中保持平衡的一种方式。

然而,人类对竹叶青蛇的恐惧往往超过了对它的了解。

由于对其毒性的误解,人们常常对它敬而远之,甚至采取捕杀的行动。

事实上,竹叶青蛇是捕鼠的能手。

尽管它的身体细长,但它却有着惊人的吞食能力,能够轻松地吞下一只老鼠。

它捕捉老鼠时,总是悄悄地游到老鼠身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老鼠的尾巴。

接着,它会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享受着自己的美味佳肴。

有了竹叶青蛇的存在,庄稼地里的老鼠数量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庄稼也能够茁壮成长。

农民们的收成因此有了保障,生活也会更加富足。

竹叶青蛇浑身是宝,它的蛇胆可以被制成中药,据说具有明目功效。

它的皮可以制作成优美的古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而它的肉也可以食用,并且富含蛋白质,味道据说十分鲜美。

然而,我希望人类能够认识到竹叶青蛇的重要性,并且不捕杀它们。

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的朋友。

在与竹叶青蛇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尊重和敬畏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弱小的老鼠,还是强大的竹叶青蛇。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通体翠绿的蛇我们现在最熟悉的就是两种。

一条是大名鼎鼎的竹叶青。

还有一条是常常被认为是竹叶青而惨遭毒手的翠青蛇。

那么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有哪些呢?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一、毒性
竹叶青众所周知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

虽然咬人不至死。

但其实是因为注毒量小,毒性还是厉害的。

而翠青蛇呢性格温顺,且最重要的是——无毒。

二、体型
竹叶青线条看起来更轻盈苗条,更好看。

全身能长到60厘米到90厘米。

翠青呢看起来要圆润很多。

比竹叶青也大,全身长达80到110厘米左右。

三、头部
竹叶青是典型的三角脑袋,看起来就危险。

眼睛小,黄色或者红色,瞳孔呈直线。

头顶的鳞片特别细小。

翠青呢头是圆的。

尖头毒圆头无毒一般情况都是。

翠青蛇眼睛可大了,呈黑色。

四、鳞片花色
竹叶青颜色更偏青色、而且有白红侧线。

当然也有没有侧线的。

鳞片细小、腹部黄青
翠青蛇全身更绿,深绿色。

鳞片比较大,全身都很光滑。

翠青看起来可爱些。

事实上白蛇传里的小青的原型指的就是翠青蛇而不是常人认为的竹叶青。

五、尾巴
尾巴是最快最容易辨认是否是竹叶青的了。

竹叶青的尾巴呈焦黄或者焦红。

特别闲鱼
翠青的尾巴要更纤长,但是尾部不变色。

被咬一口走五步就丧命,国内有一千万只,目前无几人敢抓

被咬一口走五步就丧命,国内有一千万只,目前无几人敢抓

被咬一口走五步就丧命,国内有一千万只,目前无几人敢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蛇,有一些是它们的个头比较的小,又比如说,我们以前在农村中经常可以看得到的竹叶青,这种蛇的个头最长的也就一米多一点点,比较小的也就十几厘米而已,但是竹叶青虽然个头比较的小,可它的毒性却是非常的强,如果我们人被竹叶青咬到了,以后不去医院及时治疗的话,那么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丧命的情况,所以农村里面的人非常的害怕遇到竹叶青。

当然有一些是他们的个头是比较大的,就比如说在南方地区有些,经常可以看到蟒蛇。

在我们中国,还有这样的一种蛇类,它的毒性极其的强,基本上没有人敢去碰它,这是因为,他还有极强的攻击性,如果人一旦轻易靠近的话,他就会主动攻击人类,这种事就是让很多人都会闻风丧胆的五步蛇。

五步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们中国南方地区的毒蛇,目前来说,想要见到五步蛇,主要在我们中国的湖南,广东,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

因为五步蛇是一种非常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蛇类,因此在这一些地方能够看到数量极其多的五步蛇。

,目前来说,在我们中国,国内至少有1000万条的五步蛇,所以在很多的农村地区里面,很多农民出去务农的时候,常常会和五步蛇不期而遇,而且有时候还不只会看到一两条五步蛇,往往来说,他们会看到四五条五步蛇,可见在我们中国,五步蛇数量是有多么的多了。

了解五步蛇的人都知道,这种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名字,这主要是因为和它的毒性是分不开的。

在农村中,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如果被五步蛇咬到了一口,那么一定会在五步内就会丧命,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

当然没有人亲自做过这样的实验,可是通过这一个传说,我们就可以知道,五步蛇的毒性确实是非常的强。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正确的实验,把几毫克的五步蛇的毒液提出来,竟然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毒死好几十只小白鼠。

除了毒性非常的强烈以外,五步蛇还有一个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害怕的地方,这就是他具有一种主动攻击的能力,而且这种攻击性还非常的强,所以目前在我们中国,并没有人敢去抓五步蛇。

解读中国境内的十大著名毒蛇

解读中国境内的十大著名毒蛇

解读中国境内的十大著名毒蛇一、竹叶青蛇白唇竹叶青,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克。

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开形成一条白色纵线,有的在白色纵线之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

有的有双条白线,再加红线。

亦有少数个体为全绿色。

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

二、白眉蝮白眉蝮,全长1米,重达1.5公斤。

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

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

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

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分布区域: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三、灰蓝扁尾海蛇灰蓝扁尾海蛇,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

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

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

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分布区域: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四、尖吻蝮尖吻蝮。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

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

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

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

体形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

背鳞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

分布区域: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

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

竹叶青:神话中的青蛇

竹叶青:神话中的青蛇

竹叶青:神话中的青蛇作者:范毅来源:《森林与人类》2017年第07期竹叶青属于有鳞目蝮亚科,广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地区。

它们身体翠绿,尾部鲜红,三角形的头上嵌着一对亮黄色的大眼睛,外形让人过目难忘。

竹叶青蛇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湿性阔叶林、热带雨林是它们理想的生存空间。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蛇的种类约3000多种,除了南北两极以外,遍及各地。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蛇的存在。

我们在野外、自然科普读物、故事、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动物园都能看到蛇的身影。

蛇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之一。

它们倏忽无踪,双目冷峻,让人不寒而栗;全身有灿烂花纹,光滑如绸缎一般;冬天死而不僵,春天蜕皮又生。

这些都使人将蛇与神或者超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并对蛇产生崇拜、恐惧等,进而形成了大量有关蛇的创世神话。

有的以创世者、救世者的身份出现,有的以灭世恶神的身份出现,其外形特点也被用于象征权力的手杖、兵器甚至冷兵器的外形上面。

蛇在中国是最为精彩的元素之一。

上古女娲氏是人首蛇身的样貌,《山海经》有不少关于蛇的记载,道家四神兽的玄武是蛇与龟的结合体……中国四大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配角青蛇小青,率直、聪明、机灵,关键时候为白蛇付出一切的情深义重又更有另一番魅力。

尤其近代香港作家李碧华根据《白蛇传》为原形创作的小说《青蛇》更是体现了这一个性的角色特点。

再加上导演徐克跟李碧华合作拍摄电影《青蛇》,加上张曼玉的出色演绎,为这一角色更深度刻化,让人更加喜欢上青蛇。

为什么古人用青蛇而不用其他颜色的蛇创作这个角色呢?我认为,青蛇外表的翠绿美艳,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身体为绿色的蛇类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属绿瘦蛇、翠青蛇和竹叶青。

有人认为《白蛇传》中的青蛇小青这一角色原型是翠青蛇,可能因为觉得翠青蛇性情温和、无毒,有观赏性,又跟小青这名字贴切。

然而仔细研读《白蛇传》和资料查验深究,我断定故事的主角小青不是翠青蛇,而是竹叶青——这种冷艳的蛇也正是我心中最美野生动物。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翠青蛇和竹叶青蛇都是比较常见的碧绿的蛇的品种,从颜色和体型来看,两种蛇都比较相似,但是它们是不同的蛇,经常会用自己的绿色来当做保护伞,他们在体型上有所区别,翠青蛇的体型要稍微大一些,从头部来看竹叶青蛇的头部更大,而竹叶青的眼睛很小,竹叶青的尾巴相对也比较短。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      1、体型:竹叶青蛇全身可达60~90厘米;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稍大。

 ★      2、头部:竹叶青蛇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顶有细小鳞片;翠青蛇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蛇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

★ ★      3、眼睛:竹叶青蛇眼很小,瞳孔椭圆形,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

★ ★      4、身体:竹叶青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

腹面淡黄绿色;翠青蛇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

 ★      5、尾部:竹叶青蛇尾较短;翠青蛇尾细长。

  竹叶青蛇是一种毒蛇,它们的毒液是一种血循毒毒素,被竹叶青蛇咬伤后,会有剧烈的疼痛感,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对这种疼痛厉害的患者需要环封闭注射普鲁卡因,来减轻疼痛感,同时进行积极的解蛇毒的工作。

竹叶青的资料卡

竹叶青的资料卡

竹叶青的资料卡竹叶青的简介竹叶青也是武夷山比较常见的毒蛇。

它的身体是绿色的,不仔细辨认会与无毒的翠青蛇相混起来,但是它的尾巴焦黄,这正是与翠青蛇相区别的地方。

因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当地人叫它「焦尾仔」或「火烧尾」的青竹蛇。

竹叶青有扑火和聚居习性。

昼夜活动,多在夜间寻食。

竹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会主动攻击人。

竹叶青属营卵胎生蛇类,会从泄殖孔生出小蛇来。

竹叶青,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

详细介绍分类地位: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在吉林省长白山也曾发现其踪迹。

栖息地:树栖性。

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适合温度:22—32度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

头顶有细小鳞片。

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

腹面淡黄绿色。

瞳孔椭圆形,红色。

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食欲:一般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生存状况:较常见竹叶青的种类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但世界上同样也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竹叶青亚种,以下例举一部份竹叶青名称:白唇竹叶青,福建竹叶青,台湾竹叶青,扁鼻竹叶青,墨脱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海岛亚种竹叶青;哈氏竹叶青;坎布里竹叶青;大眼竹叶青,分布在泰国和中南半岛;坡普氏竹叶青;红树竹叶青;苏门答腊竹叶青;斯里兰卡竹叶青;缅甸竹叶青;冈氏竹叶青。

关于我国竹叶青蛇毒的研究概述

关于我国竹叶青蛇毒的研究概述

[25,30]1前言分离出TLE 。

蛇毒中TLE可分解FG结构里A肽或B肽。

TLE 竹叶青蛇属(Trimersurus Lacépède,1804)隶属于爬行降解“脱肽链A纤维蛋白”是可溶性单体,不受血液中纤维蛋白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蛇亚目(Serpentes)蝰科稳定因子(XIII F)催化交联,它可通过微循环不停地在血管内(Viperidae)。

鉴别特征为,头大呈三角形,头背被以小鳞。

皮细胞表面形成微血栓,并易被血浆溶解、吞噬细胞清除,减[15,30]体背及两侧为鲜绿色,腹面为浅绿色。

体侧有一条黄色雌蛇或少血液中Fg含量,引起纤维蛋白血症。

此外,竹叶青蛇毒中白色体伴以红色雄蛇的纵线, 尾端呈焦红色。

体长尺左右,尾含有抑制剂Trigramin可抑制Fg与被ADP活化的血小板结合,但有缠绕性,为树栖蛇。

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我国南部。

我国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并且阻断人vWF和被凝血酶活化的血小[27][30,36]已知有7种,即:白唇竹叶青蛇T.albolabris(Gray,1842),板糖蛋白II b/IIA复合物的结合。

抑制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在[30]台湾竹叶青蛇T. gracilis(Oshima,1920),墨脱竹叶青蛇 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也受到影响。

[15]T.medoensis(Zhao,1977),福建竹叶青蛇T.stejnegeri周宁等(2005)在关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蛇毒血[42](Schmidt,1925),西藏竹叶青蛇T. tibetanus(Huang,清治疗竹叶青蛇伤致DIC的疗效”实验中得出,大剂量糖皮质激[12]1982),乡城竹叶青蛇T. xiangchengensis(Zhao,Jiang,and 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伤致DIC可明显缩短凝血指标恢[25]复时间及提高疗效。

可以对竹叶青蛇毒起较好的中和作用,取Huang,1978),云南竹叶青蛇T. yunnanensis(Schmidt,[41,44][30]19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竹叶青蛇摘要: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medoensis(Zhao, 1977)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其分泌毒液主要含血循毒。

竹叶青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主要活动于亚热带气候,据王乃平等研究,1990年广西蛇伤中竹叶青蛇伤位居第二(占20.20%),是蛇伤的主要蛇种。

且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大楼盘绿化的改善,城市竹叶青蛇咬伤病例越来越多,加上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包括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物种价值等,因此对其生活习性、咬后的治疗方式等的研究更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竹叶青蛇;经济价值;生活习性;治疗方式On the Snake TrimeresurusAbstract: Trimeresurus [Trimeresurus medoensis (Zhao, 1977)] is one of China's top ten venomous snakes, their venomous poison containing mainly bulky. Trimeresuru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its main activities in the subtropical climate, according to Wang Naiping other studies, in 1990, Guang Xi Trimeresurus snakebites snakebites ranked second (accounting for 20.20%), is the main snakebites snake specie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large real estate green improvements, the city Trimeresurus snake bite cases more and more, combined with its own economic value, including medicinal value, ornamental value, the value of other species, so their lives habits, treatment, and other research is inevitable. Key words: Trimeresurus; economic value; habits; treatment前言部分竹叶青蛇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蛇种。

福建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为竹叶青蛇伤的高发区分布于我国广泛的地区。

虽然咬伤很少致命,但因其性情冲动、具有攻击性,且动物的自然保护色致使其不易察觉,咬伤案例更是大大增加。

再加上它具有的各种经济价值,所以对竹叶青的研究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外形特征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medoensis(Zhao, 1977),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爬行纲、蝮蛇科的一种毒蛇。

竹叶青体长2米以上.头部呈三角形,头背部覆以细小鳞片。

仅眶上鳞较大,左右鼻间鳞相隔1~4小鳞,上唇鳞9- 12枚。

第一上唇鳞与鼻鳞之间有鳞沟截然分开,有颊窝。

背鳞中段土9-21行,两侧最外1-3行平滑,其余均起棱。

体色以绿色为主,头顶青绿色.体背和侧面草绿色.身体两侧具有黄白色各半或红白各半的纵线纹,腹面淡黄色。

尾背及尾的尖端焦红色,因此有人又称它“焦尾巴”。

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但世界上同样也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竹叶青亚种,以下例举一部份竹叶青名称:白唇竹叶青、福建竹叶青、台湾竹叶青、扁鼻竹叶青、墨脱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海岛亚种竹叶青、哈氏竹叶青、坎布里竹叶青、大眼竹叶青(分布在泰国和中南半岛)、坡普氏竹叶青、红树竹叶青、苏门答腊竹叶青、斯里兰卡竹叶青、缅甸竹叶青、冈氏竹叶青。

2 生活习性竹叶青蛇生活于海拔150~200O米的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或岩石上。

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昼夜活动,夜间活动更频繁;以蛙、晰蝎、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适合温度在22—32度之间;性情为神经质,具攻击性。

3 分布范围竹叶青蛇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4 经济价值蛇产品具有多种综合性用途,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蛇蜕,是蛇类蜕下的皮壳。

中药称"龙衣"除冬眠期外均可收集入药。

具有祛风、明目、解毒、杀虫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如疥疮、肿毒和带状疱疹等。

2.蛇胆,中医学认为,蛇胆具有行气化痰、搜风祛湿、清肝明目,平胆熄风的功用。

可治疗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还能治疗风湿痛、小儿惊风、老人中风等多种疾病。

3.蛇血,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群众素有饮鲜蛇血的习惯,除治疗关节痹痛和变形外,还有"升白"作用。

4.蛇内脏,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有些地区的群众也用薪蛇(尖吻蛇)睾丸治疗梅毒病。

5.蛇毒,虽能伤害人畜,但若善加利用,乃可化害为利而成良药。

此外,还可从中提取到许多难得的成分作为现代科学研究之需。

因而,被誉为“液体黄金”的蛇毒,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蛇毒主要具有五个方面的用途:止血和抗凝血;制备抗蛇毒血清;镇痛;降血压;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蛇毒酒的研制。

6.蛇油,多用于治疗冻疮、烫伤、慢性湿疹等。

7.蛇干和蛇肉,具有祛风解毒、镇静止痛的功能,能治疗风湿脾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

此外两广、港澳地区人们有喜食鲜蛇肉的习惯;蛇皮还能制乐器琴膜和鼓皮等。

蛇类动物作为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具有相应的社会价值。

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得人将蛇类作为一种观赏动物进行圈养,而竹叶青因其美丽的外形特征,更是深得广泛消费者的喜爱。

5 养殖与孵化蛇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的动物。

自孵化生出后2~3年性器官成熟。

蛇类在春季或秋季发情交配。

在蛇的繁殖季节,雌蛇尾基部的一种腺体能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雄蛇凭借这种气味追踪雌蛇。

在繁殖季节,一条雄蛇可与几条雌蛇交配。

在每年的繁殖季节,雌蛇虽然只有一次性接受交配,但存于雌蛇泄殖腔内的精子在3年内仍有受精能力。

因此,人工饲养中,公、母蛇比例1:8便可。

蛇的生殖有卵生与卵胎生两种。

蛇卵长椭圆形、卵壳坚硬,呈乳白色或浅黄色。

卵多产在隐蔽良好,有一定温度、湿度的草地、落叶、肥堆中。

大多数蛇产完卵即离开产卵处,让卵在自然条件下孵化。

竹叶青蛇是卵胎生.一般而言,其产仔期为7一8月,每次产4一15仔。

由于蛇卵的孵化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为提高孵化率可进行人工孵化。

根据不同蛇种的产卵期,及时检查是否怀卵。

检查时,首先用一只手将蛇的颈部捏住,动作要轻,另一只手从蛇的腹部轻轻按摩滑动至肛孔。

若在腹蜕措到有凹处距肛孔越近,越说明快要产卵了。

必须尽快将快要产卵的雌蛇关进蛇箱或产卵了。

必须尽快将快要产卵的雌蛇关进蛇箱或产卵室产卵。

产下的蛇卵生必须及时放入孵化器内孵化。

孵化器采用木箱或水缸均可。

孵化方法以银坏蛇为例,先把大水缸放进阴凉干燥的孵化室,缸内放半缸(至少30厘米厚)的半干半湿的松土或细砂,然后将蛇卵平放于松土或细砂上面。

缸面上盖有孔竹筛或铁丝网,以防老鼠吃蛋或小蛇出后逃逸。

用适量新鲜干燥的稻草(麦秸或羊草)浸水1小时,湿透后拧干水放在卵面上,经3~5天再将草湿透拧干放上,以此方法调节湿度。

每隔10天将卵翻动一次。

整个孵化期,室温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以50%~90%为宜。

经25~30天孵化,便可从卵壳外看到胚胎发育情况。

若卵胚中的网状脉管逐渐变粗,逐步扩散,说明胚胎发育良好,能孵出小蛇,若胚胎没有肪管或脉管呈斑点状且不扩散,说明胚胎已经夭折,则不能孵出仔蛇,需及时剔除。

一般孵化期多为40~50天。

仔蛇出壳时,是利用卵齿划破卵壳,呈2~4条一厘米长的破口,头部先伸出壳外,身躯缓慢爬出,约经过20~23小时才完全出壳。

则出壳的仔蛇外形与成蛇一样,活动轻盈敏捷。

但往往不能主动摄食和饮水,必须人工铺助喂以饵料。

6 竹叶青蛇的毒性与治疗6.1 毒性特征竹叶青的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

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

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

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

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6.2 治疗按照治疗的部位可划分为:(1)局部治疗。

①局部结扎法:在野外被竹叶青蛇咬伤,可在局部近伤口处结扎,一般不超过2 h,放松1~2min,达到延缓蛇毒吸收的目的;②伤口爆灼法:于伤口处,用高温方法破坏蛇毒;③负压吸引排毒:可用针刺伤口,但绝不能切开伤口排毒。

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伤口出血不止,万一出现此类情况可用点状加压包扎止血法。

但目前很多文献资料仍主张切开或清创排毒。

同时用抗蛇毒血清+利多卡因或糜蛋白酶+利多卡因在伤口或伤口上一关节作环形封闭。

糜蛋白酶有分解蛇毒蛋白的作用,抗蛇毒血清具有中和局部蛇毒的作用,肿胀疼痛明显时给予局部外敷40%硫酸镁甘油溶液。

(2)全身治疗。

抗蛇毒血清是世界上公认的对毒蛇咬伤治疗最有效的药物。

体外实验证明,用同亚科、不同种属的五步蛇、蝮蛇的抗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毒有交叉免疫及中和毒素的作用。

研究证实有交叉免疫作用和中和出血毒素及促凝毒性作用,两种抗蛇毒血清的混合液对竹叶青蛇毒有协同作用。

临床上也有很多关于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伤成功的报导。

按照治疗方式可分为:(1)西医治疗。

处理步骤:①及时行伤口清创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部分病例予沿牙痕处切开皮肤至皮下,使用负压减少残留毒液,必要时可予胰蛋白酶及利多卡因行局部封闭。

②应用抗蛇毒血清:在静滴抗蛇毒血清时加用5~10 mg地塞米松,以预防过敏或减轻患者对抗蛇毒血清过敏症状。

③针对患者选择滴注对肝、肾功能毒性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预防或治疗伤口感染,常规肌注抗破伤风血清。

④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减轻患肢肿胀,维持细胞稳定性,如地塞米松10 mg,每天2次,可酌情增减。

常规滴注奥美拉唑40 mg,每天1次或每天2次,以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应激性溃疡。

使用维生素C、肌苷,以改善细胞代谢,维持细胞稳定性。

⑤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电解质、能量平衡。

⑥严重并发症的处理:出现循环功能衰竭和(或)肾衰竭时,补充有效血容量及扩管、抗休克,防止DIC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