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分析试验报告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TCP/IP网络协议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2. 熟练掌握 TCP/IP体系结构;3. 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4.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
二、实验类型分析类实验三、实验课时2学时四、准备知识1.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2.TCP/IP 协议3.Sniffer工具软件五、实验步骤1.要求掌握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
内容包括:●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2.协议分析(一):IP协议,内容包括:●IP头的结构●IP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3.协议分析(二):TCP/UDP协议,内容包括:●TC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UDP数据结构分析六、实验结果1.IP协议分析:(1)工作原理:IP协议数据报有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20字节,是IP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首部分为,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首部检验和、源地址、目的地址、可选字段和数据部分(2)IPV4数据结构分析:2.TCP协议分析:(1)工作原理:TCP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的三条报文来建立的。
第一条报文是没有数据的TCP报文段,并将首部SYN位设置为1。
因此,第一条报文常被称为SYN分组,这个报文段里的序号可以设置成任何值,表示后续报文设定的起始编号。
连接时不能自动从1开始计数,选择一个随机数开始计数可避免将以前连接的分组错误地解释为当前连接的分组。
(2)TCP数据结构分析第一次握手:第二次握手:第三次握手:3.UDP协议分析:(1)工作原理:与我们所熟悉的TCP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的顶层。
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UDP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报的形式。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我们开展了主要协议分析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
2. 掌握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培养网络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机、网线、Wireshark软件。
2. 实验网络:局域网环境,包括路由器、交换机、PC等设备。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析以下协议:1. IP协议2. TCP协议3. UDP协议4. HTTP协议5. FTP协议五、实验步骤1. IP协议分析(1)启动Wireshark软件,选择合适的抓包接口。
(2)观察并分析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字段。
(3)分析IP分片和重组过程,观察TTL值的变化。
2. TCP协议分析(1)观察TC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号、确认号、数据偏移、标志、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等字段。
(2)分析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终止的过程。
(3)观察TCP的重传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3. UDP协议分析(1)观察UD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2)分析UDP的无连接特性,观察UDP报文的传输过程。
4. HTTP协议分析(1)观察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请求行、头部字段、实体等。
(2)分析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状态码、缓存控制等特性。
(3)观察HTTPS协议的加密传输过程。
5. FTP协议分析(1)观察FT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命令、响应等。
(2)分析FTP的文件传输过程,包括数据传输模式和端口映射。
实验四TCPIP协议属性设置报告

实验四TCPIP协议属性设置报告1.实验目的与简介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协议之一,它提供了网络通信中的可靠数据传输和连接服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置TCP/IP协议的属性,来了解和掌握TCP/IP协议的一些基本特性和优化方法。
2.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以本地局域网为实验网络环境。
实验中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网络设置界面和命令行窗口。
3.实验步骤3.1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进入网络设置界面来设置本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是用于区分不同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而子网掩码用于定义本地网络的范围。
3.2设置默认网关默认网关是指当计算机要向其他网络发送数据时,首先会将数据包发送到默认网关。
在网络设置界面中,可以设置默认网关的IP地址。
默认网关通常是本地局域网内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
3.3设置DNS服务器DNS(域名系统)服务器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
在网络设置界面中,可以设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本地路由器或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DNS服务器。
3.4设置TCP/IP属性通过命令行窗口可以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当前TCP/IP属性的详细信息。
可以通过命令行窗口中的一系列命令来设置TCP/IP属性,例如设置TCP缓冲区大小、调整TCP拥塞控制算法等等。
3.5实验结果与分析设置完TCP/IP属性后,可以使用一些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网络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延迟和丢包率,使用速度测试工具来测试网络带宽等等。
4.实验总结与心得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对于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TCP/IP协议的一些基本特性和连接调优方法,并且掌握了调整TCP/IP属性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调整TCP缓冲区大小可以提高TCP连接的传输速度,并且可以通过调整TCP的拥塞控制算法来改善网络拥塞时的传输性能。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简洁)

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
年级 201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生姓名陆长鹏学号 201007140315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实验报告须知
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
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2012 年月日。
TCPIP协议分析_实验四__20121105

图4-3-1
项目4-4:解释两个ICMP Echo数据包之间的差别
(1)打开跟踪教材文件Chapter04中的ping.pkt,如图4-4-1.
实验中使用Ethereal对ICMP协议数据包文件进行分析,掌握构造过滤器,并懂得测试网络允许的MTU,以及了解两个ICMP数据包之间的差别和ICMP出错消息的原因。
六、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成绩
图4-2-3
项目4-3:确定和测试你的网络ICMP协议所允许的MTU
在项目4-2的基础中,如图4-3-1:
图4-3-1
(1)、链路层的首部开销:14字节;尾部开销:4字节
(2)、IP首部开销:20字节
(3)、Echo Request数据包中的ICMP首部的开销:8字节
(4)、用总的1518减去(1)至(4)的数据算出的MTU是1472字节。
图4-4-1
(2)根据Packet#1回答相关问题,如图4-4-2.
图4-4-2
a.Packet#1中ICMP标识符数字是:0x0200
b.Packet#1中ICMP序列号:0x1100
c.Packet#1中ICMP校验和的值:0x3a5c
(3)根据Packet#2回答相关问题,如图4-4-3:
图4-4-3
《TCP/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4
实验项目名称:运用Ethernet捕获数据包,分析数据包和设置IP流量过滤器
学 号
姓 名
tcp ip协议实验报告

tcp ip协议实验报告《TCP/IP协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TCP/IP协议的理解,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工具:Wireshark、Putty三、实验内容1. 使用Wireshark监测网络数据包利用Wireshark工具,实时监测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观察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规则,以及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
2. 使用Putty进行远程连接通过Putty工具,进行远程连接实验,模拟TCP/IP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场景,了解TCP/IP协议在远程通信中的工作原理。
3. 分析网络数据包结合Wireshark抓包结果和Putty远程连接实验,分析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探讨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包括数据封装、传输流程和错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实验结果1. 通过Wireshark监测数据包,了解了TCP/IP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和传输规则,包括TCP头部、IP头部等内容。
2. 利用Putty进行远程连接,实际体验了TCP/IP协议在远程通信中的应用,加深了对TCP/IP协议工作原理的理解。
3. 分析网络数据包,深入探讨了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包括数据封装、传输流程和错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TCP/I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六、参考文献1. 《TCP/IP协议详解》2. 《计算机网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TCP/I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对TCP/IP协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网络通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TCP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4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实验项目编号:B03862704 实验项目名称:传输控制协议TCP一、实验目的:1. 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重传机制。
二、实验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教学实验平台三、实验原理(或要求):TCP报文格式TCP连接的建立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应答信号写为ACK。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TCP连接的释放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附加标记的报文段)。
如图TCP重传机制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
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四、实验步骤: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
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进入TCP连接视图。
在“服务器信息/IP地址”中填入主机C的IP地址;使用“端口扫描”获取主机C的TCP端口列表,在“服务器信息/端口”中填入主机C的一个TCP端口(大于1024);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 segment size”字段,它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
TCPIP协议分析_实验3_分析IPv4和IPv6数据包

《TCP/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序号:3 实验项目名称:分析IPv4和IPv6 数据包20网工学号姓名专业、班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22-9-14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步骤和结果动手项目3-1:使用Wireshark软件查看IPv4数据包首部所需时间: 20 分钟。
项目目标:学习使用Wireshark软件查看IPv4数据包的首部。
过程描述:本项目介绍如何捕获网络上的一个数据包,选择一个特定的数据包,查看该数据包的IPv4首部。
你可以捕获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或启动Wireshark 软件,打开从本书配套网站上下载的文件IPv4Fields.pcap,直接跳到第(8)步。
(1)启动Wireshark软件(单击“开始”,指向“所有程序”,然后单击Wireshark。
也可以单击“开始”,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Wireshark",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2)单击Capture菜单,然后单击Interfaces 菜单项,出现Capture Interfaces 窗口。
(3)可能会显示有多个网卡,选定一个在Packets栏显示了实时数据包的网卡,然后单击Start 按钮,出现Capturing窗口。
(4)打开一个命令提示符窗口(单击“开始”按钮,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5) ping 本地网络中的计算机IPv4地址。
(6)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exit命令并按Enter键,关闭命令提示符窗口。
(7)在Wireshark软件中,单击菜单栏上的Capture,然后单击Stop (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Stop 图标)。
(8)在数据包列表面板(上部面板)中选择一个TCP数据包(9)在数据包详细内容面板(中部面板),展开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 如图所示。
(10)查看Version和Header lenght字段的值。
(11)展开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 查看Total Length和ldentification字段的值,然后再收起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项目编号: B03862704 实验项目名称:传输控制协议TCP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重传机制。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3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教学实验平台
三、实验原理(或要求):
TCP报文格式
16位源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
位序号32 位确认序号32F
P U A R S 4位首6保留(16I
位窗口大小 C 部长R S S Y 位)N
N T G K H 度位紧急指针16位校验和16 选项数据
连接的建立TCP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 TCP是面
向连接的协议。
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
要建立的连接,(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ackseq始化序列号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
确认的应答号。
ACK,应答信号写为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
号写为SYN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
优质范文.
连接的释放TCP附加标记的报FIN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如图。
文段)
TCP重传机制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
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优质范文.
..
四、实验步骤: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
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进入TCP连接视图。
在“服务器信息/IP地址”中填入主机C的IP地址;使用“端口扫描”获取主机C的TCP端口列表,在“服务器信息/端口”中填入主机C的一个TCP端口(大于1024);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报文1 报文2 报文3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Number
ACK
SYN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 segment size”字段,它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报文4 报文5 报文6 报文7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Number
ACK
SYN
优质范文.
..
五、实验记录或结果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
六、思考题: TCP连接过程中要使用三次握手?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在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答:3如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果不这么做,死锁是可能发生的。
谢删除眉页击可wor档下后可修改辑。
欢迎您的光临的完充,到内能满,并学生需要通过单纯的本内谢页眉以删脚。
以修光临欢迎您wor文档载后编辑双击的完到内充,需要能满本内单纯的,并学生通过补
优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