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P工厂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厂区内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废弃物收运处理以及食堂的环境卫生管理。
3.职责:3.1凡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和外来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3.2综合行政部为公司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3.3公司的基建、绿化、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3.4环境卫生设施的开支经费由综合行政部提出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部监督使用。
4.正文4.1总则4.1.1综合行政部应当加强有关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4.1.2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
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4.1.3卫生清理的标准是:4.1.3.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上无浮尘; 4.1.3.2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4.1.3.3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 4.1.3.4照明灯、电风扇、空调上无浮尘; 4.1.3.5书橱、镜子上无浮尘、污迹,书橱、档案橱内各类书籍资料排列整齐,无灰尘,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4.1.3.6办公桌上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水具无茶锈、水垢;4.1.3.7桌椅摆放端正、干净整洁;4.1.3.8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无灰尘、浮土; 4.1.3.9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 4.1.3.10花坛、绿地内无杂草、杂物。
4.2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扫与保洁4.2.1公司公共区域(包括厂区、公共绿地树木、员工宿舍寝室等环境)的清扫与保洁,由综合行政部负责安排人员进行。
4.2.2公司各部门(车间)应当按照综合行政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并实行“门前三包”的责任制管理;办公室各部门的卫生,由各部门负责日常清扫、保洁。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1目的:建立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标准及管理程序,保持厂区环境卫生。
2范围:适用于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
3责任:3.1各部门负责人:按本程序要求进行相关管理活动。
3.2清洁人员:负责厂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和保持。
4内容:4.1厂区环境4.1.1厂区环境分为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
4.1.2厂区环境应清洁、整齐,排水通畅,无杂草,无积水,无蚊蝇孳生地。
4.1.3生产区、生活区分开并按GMP相关要求布局,各区域有明显的标志。
4.1.4空气清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
无酸性烟雾及粉尘,厂区周围无空气污染源。
4.2厂区道路4.2.1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保持清洁、通畅、平整、不起尘。
4.2.2严格人流物流分开原则,确保运输途径不对药物及原辅料产生污染。
4.3厂区绿化4.3.1厂区绿化可以有效地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大气中微生物,减少露土面积,美化环境。
厂区绿化系数须达30%以上。
绿化面积厂区绿化系数= (1/3绿化、1/3道路、1/3厂房建筑)厂区面积(包括建筑占地面积)4.3.2绿化以种植草皮及绿色灌木为主,不宜过多选用观赏花木及高大乔木,不得种植产生花絮、绒毛、花粉等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植物。
4.3.3草坪定期杀虫并记录,定期用管道末梢水浇灌植物并记录。
4.4厂区物品的存放:厂区内车辆及其它物品必须放在规定的区域,定置、定量、按要求放置(附厂区定置管理图)。
不得在其它地方任意乱放。
4.5废弃物及垃圾处理4.5.1厂区内不得堆放废弃物及垃圾。
生产中,工作中的废弃物及垃圾按《废弃物、垃圾管理程序》执行。
4.5.2厂区邻近的废弃物、垃圾堆放站必须与厂区之间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位置要远离生产区。
4.5.3卫生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齐全(采用烘手机)。
4.5.4卫生间消毒设施健全,有专人负责消毒。
4.6厂区内施工:厂区内施工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将施工现场与厂区周围环境隔离,有明显的施工标志,不得对厂区环境、原辅料运输及药品的生产过程产生污染。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2页SMP-SM-01001-1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总经理、质量部、生产部、供销部、办公室1.目的建立公司环境卫生保洁、绿化的规定,保持企业环境整洁。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道路、道路窨井沟、草坪、大门、水池围墙、雨棚以及建筑物的四周和屋顶,污水和雨水管道,办公区。
3.责任者公司保洁员、绿化员;行政人事部负责人监督本职责的实施。
4.内容4.1.公司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工作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和检查,每周一下午由行政人事部负责人牵头组织QA主管、公司安全员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
4.2.道路、草坪、大门、水池、围墙、建筑物的四周和屋顶以及垃圾场,由保洁工清扫和清除。
4.3.保洁工作内容4.3.1.每半年对建筑物屋顶清扫一次,及时疏通室外污水和雨水管,每季清理一次,每月冲洗一次。
4.3.2.每月对雨棚顶冲洗一次;每周擦拭大门、形象墙和室外照明器具一次。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2页/共2页SMP-SM-01001-1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3.3.办公区洗手间、洁具间、办公区公共区域每天由保洁员清洁,包括地面、门窗、便池、小便斗、洗手池及镜等,应做到无污迹,并随时保洁。
每月一次全面清洁包括墙面、天花及灯具。
4.3.4.保洁员每天清除草坪和建筑物四周的杂物每周一次清理道路窨井沟内的杂物。
工厂卫生工作制度及流程

工厂卫生工作制度及流程一、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健康,维护工厂形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工厂卫生工作制度及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部门和员工。
二、卫生管理组织1. 成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工厂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卫生管理小组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厂长担任。
3.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卫生工作。
三、卫生工作制度1. 个人卫生(1)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
(2)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
(3)员工在生产区域内不得化妆、戴手表、项链、戒指等首饰。
2. 环境卫生(1)生产区域内严禁吸烟、随地吐痰,如发现处以罚款。
(2)生产区域内不得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设备、工具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分类放置,按规定进行处理。
3. 食品安全(1)食品存放应有专门的食品存放间,标识清楚,保持通风干燥。
(2)员工在生产区域内不得进食,喝水应在指定区域。
(3)生产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别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卫生工作流程1. 日常卫生清洁(1)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洗手消毒。
(2)生产过程中,定期对设备、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3)生产结束后,彻底清洗生产区域地面、墙壁、机器设备等,确保无遗留原材料、包装物。
2. 定期卫生检查(1)卫生管理小组定期对各部门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卫生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作为员工绩效考核依据。
3. 突发事件处理(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卫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及时向厂长及相关部门报告,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五、卫生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 通过厂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卫生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工厂_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工厂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工厂良好的生产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车间、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
三、环境卫生管理职责1. 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各部门落实环境卫生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在本部门得到有效执行。
3. 全体员工: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个人和工作场所的卫生。
四、环境卫生管理内容1. 工厂整体环境(1)保持工厂地面、墙壁、门窗等设施的清洁、整洁。
(2)设置垃圾桶,分类收集垃圾,定期清理。
(3)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
2. 生产车间(1)保持生产车间地面、设备、工具的清洁,及时清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
(2)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 办公室(1)保持办公室地面、墙壁、桌椅等设施的清洁、整洁。
(2)定期清理办公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3)对办公室内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及时清理。
(1)保持宿舍地面、墙壁、床铺等设施的清洁、整洁。
(2)宿舍内禁止乱扔垃圾,定期清理废弃物。
(3)宿舍内禁止饲养宠物,保持宿舍卫生。
5. 食堂(1)保持食堂地面、墙壁、设备等设施的清洁、整洁。
(2)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3)食堂废弃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保持食堂卫生。
五、环境卫生检查与奖惩1. 环境卫生检查(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2)对环境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奖惩措施(1)对在环境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和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车间环境整洁、安全,提高员工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及生产区域。
三、组织机构1. 车间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2. 车间卫生管理员:负责车间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卫生检查、监督、整改等。
3. 员工: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车间卫生管理工作。
四、卫生管理内容1. 工作区域卫生(1)工作台面、设备、工具等保持整洁,无油污、灰尘、杂物。
(2)地面、墙壁、天花板等保持清洁,无蜘蛛网、灰尘。
(3)垃圾及时清理,分类存放,不得乱扔。
2. 卫生设施(1)洗手池、厕所等卫生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
(2)定期对洗手池、厕所进行消毒,确保卫生。
3. 通风与照明(1)保持车间通风良好,通风口无堵塞。
(2)照明设备完好,光线充足。
4. 食堂与宿舍(1)食堂、宿舍保持整洁,无异味。
(2)餐具、厨具等定期消毒。
五、卫生管理流程1. 车间卫生检查(1)车间卫生管理员每日对车间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通报。
2. 卫生整改(1)车间卫生管理员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
(2)员工发现卫生问题,应立即报告车间卫生管理员,共同解决。
3. 卫生培训(1)车间卫生管理员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车间卫生培训。
4. 卫生考核(1)车间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车间卫生进行检查和考核。
(2)考核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作为奖惩依据。
六、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影响车间卫生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车间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厂房内外卫生控制程序

厂房内外卫生控制程序厂房内外卫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保障员工健康和生产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厂房内外卫生达到卫生标准,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卫生控制程序。
一、建立卫生控制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控制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卫生管理职责、卫生控制标准、卫生检查与监测、卫生培训与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卫生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厂房内部卫生控制1. 设立卫生责任人: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卫生责任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卫生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卫生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卫生工作的开展。
2. 建立卫生巡查制度:企业应定期进行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巡查内容包括场地、设备、工具、用具的清洁度,卫生间、食堂的卫生情况,垃圾分类和处理等方面。
3. 加强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明确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垃圾应及时清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垃圾滋生细菌和异味。
4. 确保空气质量:厂房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及时更换过滤网,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应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5. 加强设备设施清洁: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与食品生产相关的设备。
清洁和消毒工作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彻底去除细菌和污染物。
三、厂房外部卫生控制1. 建立外部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外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对厂区周边环境的管理要求。
包括垃圾收集和处理、排水管道的维护和清洁、厂区周边道路的清扫等方面。
2. 建立卫生隔离区:企业应在厂区周边建立卫生隔离区,防止污染物进入厂区。
卫生隔离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3. 加强卫生检测:企业应定期进行厂区周边环境的卫生检测,确保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检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方面。
公司企业环境卫生管理程序规定

公司企业环境卫生管理程序规定为切实搞好厂区环境卫生工作,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全员卫生素质,创造一个整洁、清新、优美、有序的工作场所,本着“讲卫生人人有责”的理念,根据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落实环境卫生制度,坚持每天上班开始工作前打扫各区域卫生,各工序主管进行检查,做到窗明地净,桌椅摆放整齐,无杂物。
厕所、走廊、楼道清洁,做到楼梯扶手、门、窗无灰尘,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明亮、整洁、优美。
(二)环境卫生实行值班制度。
在职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值日,发现卫生不整洁现象及时清扫,全天常态保持工作场所卫生干净、清洁。
各区域工作场所卫生由各相关工序工作人员清理,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整洁有序,桌椅设施、窗台玻璃无灰尘,地面无脏迹等。
(三)检查督办。
由本厂环境卫生负责人对各工作场所卫生的值日情况进行日检,作好检查记录,并及时向局主管领导汇报。
对拒不清理卫生的人员或不按要求清理的人员进行规劝教育。
(四)讲究公共卫生,注意保洁,工作场所及厕所卫生无乱倒、乱吐、乱扔现象。
(五)爱护工厂设施及厂区内花草树木及开水用具、电器设备得。
(六)工作场所、楼梯、走道及厕所内外,要求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影响环境卫生整洁的现象。
(七)厕所内要保持清洁,无污水,无粪水外溢,无蚊蝇滋生地;室外卫生要保持无杂草、废弃物等;水源周围要保持清洁,防止水源污染,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t限公司文件編號:
發行版次:
共6頁
OP-26
1
第1頁
文件編號發行版次生效日期總頁數
疋: 認: 批:
題目:工厂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OP-26
:2012年12月1日
:6 (包括本頁)
期:
(程序負責人)
期:
(管理者代表)
期:
(總經理)
印有受控文件章為受控文件,
請參閱受控版本文件。
受控印章
文件編號:
XXXXt限公司發行版次:
共6頁
1.目的:
本规范为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工作指引。
2.范围:
此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3.定义:
3.1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1.1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主要材料;
3.2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3.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4厂房:指用于产品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有关作业之全部或部分建筑或设施;
3.5制造作业场所:包括原料生产、处理、加工调理及包装等场所;
3.6管制作业区:指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与原材料之进出及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等,须有严
密管制之作业区域;
3.7 一般作业区:指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外包装室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管制作业区
之作业区域;
3.8夕卜来杂物:指在制程中除原料之外,混入或附着于原料、半成品、成品或内包装材料之
污物或令人厌恶,甚至致使产品失去其卫生及安全性之物质;
3.9有害动物:指会直接或间接污染产品或传染疾病之小动物或昆虫,如老鼠、蟑螂、蚊、蝇、
臭虫、蚤、虱等;
3.10适当的:指在符合良好卫生作业下,为完成预定目的或效果所必须的(措施等);
4.厂房及设施:
4.1厂房配置与空间:
4.1.1厂房应依作业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的配置,以避免交叉污染; 4.1.2厂
房应具有足够空间,以利设备安置、卫生设施、物料贮存及人员作息等,以确保产品之安
全与卫生;
4.1.3制造作业场所内设备与设备间或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之信道或工作空间,其宽
度应足以容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之接触而污染产品。
4.2厂房区隔:
第3頁XXXXt限公司
4.2.1凡使用性质不同之场所(如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原料处理场等),应个别设置
或加以有效区隔;
4.2.2厂房原则上包括办公室、制造场所、品管区域、包装区域、原料仓库、材料仓库、
成品仓库、废料房、模具房、厨房及厕所等;
4.3厂房结构:
厂房之各项建筑物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维持干净,并应为能防止产品遭受
污染(如:有害动物之侵入、栖息(如蜘蛛网)、繁殖等)之结构。
4.4安全设施:
4.4.1厂房内配电必须能防水;
4.4.2电源必须有接地线与漏电断电系统;
4.4.3高湿度作业场所之插座及电源开关宜采用具防水功能者;
4.4.6在适当且明显之地点应设有急救器材和设备,必须加以严格管制,以防污染产品。
4.5地面与排水:
4.5.1地面应使用非吸收性、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藏污纳垢之材料铺设,且须平坦
不滑、不得有侵蚀、积水;
4.5.2废水应排至适当之废水处理系统或经由其它适当方式予以处理;
4.5.3排水出口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
4.5.4屋内排水沟之流向不得由低清洁区流向高清洁区,且应有防止逆流之设计;
4.6墙壁与门窗:
4.6.1作业中需要打开之窗户应装设易拆卸清洗且具有防护产品污染功能之不生锈纱网,
但清洁作业区内在作业中不得打开窗户;
4.6.2管制作业区对外出入门户应装胶帘门(或空气帘)。
门扉应以平滑、易清洗、不
透水之坚固材料制作,并经常保持关闭。
4.7照明设施:
厂内各处应装设适当的采光及(或)照明设施,照明设备以不安装在产品加工线上
有产品暴露之直接上空为原则,否则应有防止照明设备破裂或掉落而污染产品之措
施;
4.8通风设施:
4.8.1制造、包装及贮存等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应装设有效之换气设施,以防
止室内温度过高、蒸汽凝结或异味等发生,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8.2在有臭味及气体(包括蒸汽及有毒气体)或粉尘产生而有可能污染产品之处,应
有适当之排除、收集或控制装置;
4.8.3管制作业区之排气口应装设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而进气口应有空气过滤设
备,两者并应易于拆卸清洗或换新;
第4頁XXXXt限公司
484厂房内之空气调节、进排气或使用风扇时,其空气流向不得由低清洁区流向高清洁
区,以防止产品包装材料可能遭受污染。
4.9仓库:
4.9.1应依原料、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性质之不同,区分贮存场所;
4.9.2原材料仓库及成品仓库应隔离或分别设置,同一仓库贮存性质不同物品时,亦应
适当区隔;
4.9.3仓库之构造应能使贮存保管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品质劣化减低至最小程度,
并有防止污染之构造,且应以坚固的材料构筑,其大小应足供作业之顺畅进行并易于维
持整洁,并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
4.9.4仓库应设置数量足够之卡板,并使贮藏物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5公分以
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之搬运;
4.9.5仓库应有温度记录,必要时应记录湿度。
4.10厕所:
4.10.1应设于适当而方便之地点,其数量应足供员工使用;
4.10.2应米用冲水式,并米不透水、易清洗、不积垢且其表面可供消毒之材料构筑;
4.10.3厕所之外门应能自动关闭,且不得正面开向制造作业场所,但如有隔离
设施及有效控制空气流向以防止污染者不在此限;
4.10.4厕所应排气良好并有适当之照明,门窗应设置不生锈之纱门及纱窗;
4.10.5员工进入厕所前,须在衣帽间脱下制服及手袖等,并按照相关提示进行,以保
障符合卫生需求.
5.机器设备:
5.1设计:
5.1.1所有产品加工用机器设备之设计和构造应能防止危害产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尽
可能易于拆卸),并容易检查,应有使用时可避免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它可能
引起污染之物质混入产品之构造;
5.1.2产品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以减少产品碎屑、污垢及有机物之聚
积,使微生物之生长减至最低程度;
5.1.3贮存、运送及制造系统(包括重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之设计与制
造,应使其能维持适当之卫生状况;
5.1.4在产品制造或处理区,不与产品接触之设备与用具,其构造亦应能易于保持清洁
状态。
5.2生产设备:
5.2.1生产设备之排列应有秩序,且有足够之空间,使生产作业顺畅进行,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而各个设备之产能务须互相配合;
第5頁XXXXt限公司
522用于测定、控制或记录之测量器或记录仪,应能适当发挥其功能且须准确,并定期
校正;
5.2.3以机器导入产品或用于清洁产品接触面或设备之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
处理,以防止造成间接污染;
6.卫生管理:
6.1环境卫生管理:
6.1.1邻近道路及厂内道路、庭院,应随时保持清洁,厂区内地面应保持良好维修、无
破损、不积水、不起尘埃;
6.1.2厂区内草木要定期修剪,不必要之器材、物品禁止堆积,以防止有害动物孳生;
6.1.3厂房、厂房之固定物及其它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作适当之维护,以保
护产品免受污染;
6.1.4排水沟应随时保持通畅,不得有淤泥蓄积,废弃物应作妥善处理;
6.1.5应避免有害(毒)气体、废水、废弃物、噪音等产生,以致形成公害问题;
6.1.6废弃物放置场所不得有不良气味或有害(毒)气体溢出,应防有害动物之孳生及
防止产品、产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遭受污染。
6.2厂房设施卫生管理:
6.2.1厂房内各项设施应随时保持清洁及良好维修,厂房屋顶、天花板及墙壁有破损时,
应立即加以修补,且地面及排水设施不得有破损或积水;
6.2.2应经常整理、整顿、保持清洁,并避免地面积水、壁面长霉等影响贮存产品卫生
之情况发生;
6.2.3制造作业场所及仓储设施,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纱窗、纱网、空气帘、栅栏或捕
虫灯等)防止或排除有害动物;
6.2.4厂房内若发现有害动物存在时,应追查并杜绝其来源,但其扑灭方法以不致污染
产品包装材料为原则;
6.2.5管制作业区不得堆置非即将使用的原料、包装材料或其它不必要物品;
6.2.6制造作业场所内不得放置或贮存有毒物质。
6.3机器设备卫生管理:
6.3.1用于制造、包装、储运之设备及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6.3.2用具及设备之清洗与消毒作业,应注意防止污染产品、产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
6.3.3用于制造产品之机器设备或场所不得供做其它与产品制造无关之用途。
6.4人员卫生管理:
6.4.1手部应保持清洁,工作前应带手套,凡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不得蓄留指甲、
涂指甲油及配戴饰物等;
文件編號: 發行版
次: 共6頁
642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整洁之工作衣帽及发网,以防头发、头屑及外来杂物落 入产品、产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中,必要时需戴口罩;
643工作中不得有抽烟、嚼槟榔或口香糖、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产品之行为。
不得使汗水、唾液或涂抹于肌肤上之化妆品或药物等污染产品、产品接触面或内 包装材料; 644访客之出入应适当管理,若要进入管制作业区时,应符合现场工作人员之 卫生要求。
XXXXt 限公司
OP-26
1 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