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练习.doc

医学遗传学练习.doc
医学遗传学练习.doc

医学遗传学练习A

一. 名词解释:

1.亲缘系数;2.交叉遗传;3.适合度; 4.干系;5.动态突变

二. 填空:

1、遗传病是————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可主要分为:————、

——————、——————和——————四大类。

2、一个群体的易患性平均值的高低,可以由该群体的—————作出估计,易患性高低衡量的尺度用正态分布的—————作单位。

3、幽门狭窄的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所以,该病男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风险将比该病女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风险——————。

4、同胞之间的血缘系数为——,他(她)们——级亲属;姑表兄妹之间的血缘系数为——,

他(她)为——织亲属;叔侄之间的血缘系数为——,他(她)们为——级亲属。

5、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异常引

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6、——是临床上诊断单基因病的首选方法。

7、肿瘤细胞内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称为——。其可分为——和——两类。

三. 选择题:

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出现、分开依次是:

A. 中期、后期、末期

B. 间期、中期、后期

C. 前期、中期、后期

D. 间期、前期、后期

E. 前期、中期、末期

2、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

A. 智力低下、眼距宽、鼻梁塌陷、通贯掌、趾间距宽

B. 智力低下、头皮缺损、多指、严重唇裂及腭裂

C. 智力低下、肌张力亢进、特殊握拳姿势、摇椅足

D. 智力低下、长脸、大耳朵、大下巴、大睾丸

3、小鼠单倍体细胞核中DNA的含量是2.5(Pg),其次级卵母细胞内的DNA含量是:(单位

Pg)

A. 2.5

B. 5

C. 7.5

D. 10

E. 20

4、一对夫妇均不秃顶,他们的父母也不秃顶,但妻子的哥哥是秃顶。请你预测该夫妇的子

女成年后头部秃顶的情况:

A.女儿无秃顶,儿子均秃顶

B. 女儿无秃顶,儿子秃顶的可能性为1/2

B.女儿无秃顶,儿子秃顶的可能性为1/4

D. 女儿无秃顶,儿子秃顶的可能性为1/8

E. 儿女均不秃顶

5、人类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正常,第二次卵裂时某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假设以后的细胞分

裂都正常,那么,这个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A. 46

B. 45

C. 46/45

D. 46/45/47

E. 46/47

6、下列疾病属于延迟显性遗传的是()

A遗传性舞蹈病 B多指症 C 软骨发育不全 D 齿质形成不全症

7、外显子的含义是指真核生物中

A.DNA的调控基因B.结构基因中的间隔顺序C.结构基因中的编码顺序D.间隔顺序和编码顺序的总称

8、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突变率计算公式为()

A v=sq2

B v=1/3sq

C v=1/2H

D v=sp

9、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负荷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体平均所带有的

A.等位基因B.易患性基因 C. 显性基因

D.复等位基因E.致死基因

1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易位是()

A 14,21 B9,22 C2,5 D11,21

11、下列哪个基因是抑癌基因()

A ras

B ph

C Rb

D BLM

12、产前诊断的非侵袭性方法是()

A羊膜穿刺法B绒毛取样法C脐带穿刺术 D B超

13、下列哪些不属于携带者()

A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杂合子B平衡易位染色体

C迟发外显者 D 21三体综合症患者

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代表隐性患者的概率是()

A p2

B 2pq

C q2

D p+q

15、多克隆细胞群肿瘤中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

A 干系

B 旁系

C 众数

D 多克隆

16、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

A.跳跃基因 B. DNA的一个片段C.断裂基因D.DNA的重复序列E.重叠基因

17、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患儿发病的家族性B.先天性 C.酶的缺陷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E.染色体畸变

18、21三体型先天愚型的最常见病因是

A.父亲高龄,精于减数分裂发生不分离C.受精卵分裂发生不分离B.母亲高龄,卵子减数分裂发生不分离 D.以上都不是

19、受精卵第二次分裂时如果发生体细胞不分离可以导致

A、三倍体B.三体型C。部分三体型D.嵌合体E.以上都不是

20、超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23条B.45条C.46条D.47条E.92条

四. 问答题:

1、猫叫综合症的病因、病征如何?

2、相互易位产生怎样的遗传学效应?

3、请写出α地贫的四种疾病类型及它们的基因型

4、什么叫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种?

5、简述非整倍体发生的机理。

6、什么是原癌基因?简述癌基因激活方式?

医学遗传学练习B

五. 名词解释:

1. 遗传印记;

2.近婚系数;

3.随机遗传漂变;

4.联合概率;

5.基因治疗

六. 填空:

1、色体畸变的原因包括:——————、——————、——————、——————和——————。

2、遗传负荷是指群体中由于——的存在而使群体的适合度———的现象,包括——和——,通常用群体中每人平均所携带的——的数目来表示。

3.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缺乏——酶,该病为——遗传方式。

4.在现有的条件下,产前诊断技术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及——。

5、根据诊断时期的不同,遗传病的诊断可分为———、———和———三种。

6.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核酸片段,称为——。

七. 选择题:

1、发病率与近亲相关的遗传方式有:

A. AD遗传

B. AR遗传

C. XD遗传

D. XR遗传

E. 伴Y遗传

2、人类受精卵的第一、第二次卵裂正常,第三次卵裂时某个细胞的某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假设以后的细胞分裂都正常,那么,这个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A.46/45/47,三种细胞系的比例为:1 :1 :1

B.46/45/47,三种细胞系的比例为:2 :1 :1

C.46/45/47,三种细胞系的比例为:4 :1 :1

D.46/45/47,三种细胞系的比例为:6 :1 :1

3、父母都是A型血,生育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是;

A. 只能是A型

B. 只能是O型

C. A型或O型

D. AB型

4、一红绿色盲的男子与一完全正常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的后代中:

A.女儿全部是红绿色盲患者

B. 儿子全部是红绿色盲患者

C. 儿子全部是红绿色盲携带者

D. 女儿全部是红绿色盲携带者

5、真核细胞结构基因的侧翼顺序指:

A. 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

B. 启动子、内含子、终止子

C.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D. 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

6、在1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 人,N型血有l600人.

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

A.非遗传平衡群体 B.遗传平衡群体

C.X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7、已知父亲患并指症症(AD遗传),母亲手指正常,婚后生育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女儿,

他们再次生育时,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的概率为:

A. 1/2

B. 1/8 C、3/8

D. 1/4

E. 3/16

8、在一个十万人的城镇中调查遗传病时,发现有10个白化病儿(6男、4女),由此可见,

在这个群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是:

A. 1/10,000

B. 1/5,000

C. 1/100

D. 1/50

E. 1/100,000

9、型红细胞贫血症是β链的()发生了突变

A颉氨酸B精氨酸C赖氨酸D谷氨酸

10、珠蛋白肽链基因的碱基缺失是1或2 个碱基时,造成的突变称为()

A 单个碱基置换

B 密码子缺失或插入C移码突变D融合基因

11、下列疾病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的是()

A 血红蛋白病

B α地中海贫血

C β地中海贫血 D白化病

12、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引起的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D LDL受体

13、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与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其遗传方式是

A. 隐性遗传B.完全显性遗传C.不完全显性遗传D.共显性遗传

E.多基因遗传

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代表杂合子携带者的概率是()

A 、p2B、2pq C、q2D、p+q

15、多克隆细胞群肿瘤中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

A 干系

B 旁系

C 众数

D 多克隆

16、不完全显性遗传(半显性遗传)是指

A.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显性基因不外显,杂合子表型正常

B由于显性和隐性是相对的杂合子表型介于纯合于显性和纯合子隐性之间

C.男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有成对等位基因的一个表现出来

D.一对共显性基因在杂合子时两个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

E.一对位点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在不同个体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17、父亲为红绿色盲(XR)患者,母亲正常,其后代

A男孩为红绿色盲患者B.女孩为红绿色盲患者

C.女孩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男孩、女孩全是红绿色盲患者

E.男孩、女孩均正常,但女孩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18、一般讲近亲婚配提高某种遗传病发病风险非常明显的是

A.XR B.XD C.AD D.AR E.染色体病

19、受精卵第二次分裂时如果发生体细胞不分离可以导致

A. 三倍体B.三体型 C. 部分三体型D.嵌合体E.以上都不是

20、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的含义是

A.一个人有46条染色体B.一个人有46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人的每个体细胞都有46条染色体 D. 一个人的所有细胞都有46条染色体E.以上都不是

八. 问答题:

1、是遗传病?遗传病的特征?如何判断一种疾病是否有遗传病因?

2、简述遗传病治疗原则。

3、按细胞遗传学将先天愚型分为哪三类?核型如何?各自产生原因是什么?

4、下面是一个苯丙酮尿症(AR)患者的家系,PKU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10000

请回答:(1)I1、I2、II5、II6的基因型?

(2)Ⅲ3和Ⅲ4生患儿的风险为多大?

(3)Ⅲ2随机婚配所生后代发病风险多大?

5、简述聚合酶链反应(PCR)原理?

6、G6PD缺乏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服用哪些类药物时能引起溶血反应。

医学遗传学练习C

九. 名词解释:

1. 细胞融合;

2.表现度;

3.移码突变;

4.原癌基因;

5.阈值

填空:

1、人类染色体核型共分————组,其中有随体结构的是————和————两组

染色体,共————条。

2、人类的指关节僵直症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引起的,外显率是75%。如果杂合个体之间结婚,

子女有此病的比例是——一。

3.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一酶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一。

4、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一表示,近亲婚配后代选出纯合的可能性用——一表

示。

5、G6PD缺乏症又称——一病,它由一——酶遗传性缺陷所引起

6、服用大量异烟肼后,异烟肼慢灭活者体内易积累——一,引起——一;而快灭活者体内

易产生——,引发——。

7.携带者的检出方法包括——、——、——和——四个水平;

8、一个家系中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约20%)、发病年龄早、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家族

称为——一。癌家族

十. 选择题:

1、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的数量之比为1∶2∶2时,此细胞

正处在:

A. G1期和前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前期和中期

D. 后期和末期

E. 前期和末期

2、下列哪一项是先天愚型患者的核型

A.45,x B.46,xx C.47,xxY D.45,xX,一14,一2l,十t(14q,2lq) E.46,xx,一14,十t(14q,2l)

3、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异固缩是下列哪一时期

A.婴儿出生后B.从受精卵开始至整个生命期

C.从受精卵至胚胎第16天之间D.胚胎期第16天至整个生命时期E.只出现在胚胎的第16天

4、基因型Aa和Aa人婚配,其子女可能的基因型比例是

A.50%AA,50%aa B.100%Aa C.75%Aa,25%aa

D.25%AA,50%Aa? 25%aa E.50%AA,25%Aa,25%aa

5、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由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A.红绿色盲B.先天性聋哑 C.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D.猫叫综合征

E.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

6、所生子女若l/4A型,l/4B型,l/4AB型,1/4 O型,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应是

A. I A I A×I B I B B.I A i×I B i C. I A i×I B I B D. I A I B×I B i E.I A I B×ii

7、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

A.β0/β+A B.δβ0/δβ+

C. β0/βA

D.β+/β+

8、G6PD缺乏症遗传方式是

A.AD (不完全显性) B.AR

C.XD(不完全显性) D.XR

9、细胞DNA克隆的基本步骤是:

A.构建重组DNA分子→选择增殖细胞克隆→转化→分离重

组DNA克隆

B.构建重组DNA分子→选择增殖细胞克隆→分离重

组DNA克隆→转化

C.构建重组DNA分子→转化→选择增殖细胞克隆→分离重

组DNA克隆

D.细胞克隆选择增殖→构建重组DNA分子→转化→分离重

组DNA克隆

10、以寡核苷酸探针作基因诊断时,若待测基因能与正常探针及突变

探针同时结合,则表明该个体为( )

A.正常个体B.患者C.杂合体

D.无法判断E.以上都不是

11、某白化病(AR)患者与一基因型和表型均正常的女子婚配,他们子女发病情况如何

A.女儿都发病,儿子都正常B.儿子都正常,女儿都发病C.子、女均有l/2可能发病

D.1/4可能发病,但子、女机会均等

E.子、女表型均正常,但都是携带者

12、一个男性血友病(XR)患者,他亲属中不可能患血友病的是

A.外祖父或舅父B.姨表兄弟C.叔、伯、姑 D.同胞兄弟 E.外甥或外孙

13、白化病是由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的先天性代谢病这一实例说明了

A.莱昂假说B.多基因假说C.“二步突变论”假说

D.一个基因一条多肤链假说E.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

14、一个男子具有某一个Y连锁致病基因,他亲妹妹的儿子也带有相同基因的可能性是:

A. 0

B. 1/4

C. 1/2

D. 1/8

E. 100%

15、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只杂合体的黑毛豚鼠,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含

有白毛隐性基因的约有:

A. 25万个

B. 50万个

C. 100万个

D. 200万个

E. 400万个

16、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

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代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

A. X R X R× X r Y

B. X r X r × X R Y

C. X R X r × X r Y

D. X R X r × X R Y

E. X r X r × X r Y

17、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已知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1:4:4:1,

问自交产生后代基因型是AABB的概率是:

A. 1/16

B. 4/16

C. 1/100

D. 4/100

E. 100/100

18、怀疑胎儿为无脑儿,且孕妇有先兆流产的倾向,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产前

检查( b )

A.胎儿镜检查B.B型超声扫描c.绒毛取样

D.羊膜穿刺取样E.以上都不是

19、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为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

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E. 父亲

20、人类耳垂游离(L)对耳垂附着(l)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眼睛蓝色(b)为显性。

一个棕色眼游离耳的男人与一个蓝色眼游离耳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色眼附着耳的女儿,倘若他们再计划生育,生一个蓝色眼附着耳的儿子的概率是:

A. 1/8

B. 3/8

C. 4/8

D. 3/16

E. 1/16

十一.问答题:

1、线粒体DNA的遗传特征?

2、简述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

3、请谈谈基因突变对其决定的氨基酸的影响有哪些?

4、PKU有哪些主要的临床特征?简述其分子机理

5、何为β4,γ4?简述其产生原因?

6、请举例说明癌基因的激活可能是怎样的?

医学遗传学练习D

十二. 名词解释:

1.复等位基因;

2.外显率;

3.定位克隆;

4.选择系数;

5.易感性

十三. 填空:

1、有丝分裂器是由 ------------、------------、------------构成的临时性细胞器,专门执行有丝分裂的功能,确保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2真核生物中,一个正常生殖细胞所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 ------------、其上含有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 。

3、———婚配可提高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几率。

4、当选择系数S=——,适合度f=——时称完全选择;如果选择放松后,某基因型个体的选择系数S变为——,适合度f变为——,称完全选择放松。

5、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合成受到抑制,结果使———珠蛋白相对“过剩”所引起。

6、遗传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及——。

7、应用异烟肼治疗对,应加服——,以消减神经损害。

8、某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63条,称为——。

9、原癌基激活后形成——。

10、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具有———特异性标记染色体,可作为白血病诊断

依据之一。

十四. 选择题:

1、哪种组蛋白分子不是构成核小体的核心成分?

A. H2A

B. H2B

C. H3

D. H4

E. H1

2、择系数s与f适合度之间的关系是()

A s=1/f

B f=1/s

C s=1-f

D f=1-s

3、珠蛋白肽链基因的碱基由G突变为C时,造成的突变称为()

A 单个碱基置换

B 密码子缺失或插入C移码突变D融合基因

4、Hb C病属于()

A 血红蛋白病

B α地中海贫血

C β地中海贫血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引起的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D LDL受体

6、半乳糖血症由于()缺乏引起的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D LDL受体

7、药物反应的个体变异中连续变异是受()调控的

A 常染色体

B 性染色体 C单基因 D 多基因

8、当MR小于12.6 者为()

A 强代谢者

B 弱代谢者

C 携带者

D 突变者

9、一对夫妇双方表型正常,生有一个色盲的男孩,和一个性腺发育不全合并色盲的男孩,

这个色盲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

A. 100%父亲

B. 100%母亲

C. 50%父亲;50%母亲

D. 体细胞突变

E.70%母亲;25父亲

10、一对正常夫妇,生有两个正常的女儿和两个患病的男孩(一个患血友病,一个患蚕豆花

粉病,都是XR遗传病),设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为h,蚕豆花粉的基因为a,基因h与a 之间没有互换,那么孩子母亲的基因型是:

A. X HA X ha

B. X Hh X Aa

C. X Ha X HA

D. X Ha X hA

E. HhAa

11、一个男性血友病患者,他亲属中不可能是血友病的是:

A. 外祖父或舅父

B. 姨表兄弟

C. 叔、伯、姑

D. 同胞兄弟

E. 外甥或外孙

12、染色体病是指:

A. 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引起的疾病

B. 染色体倒位或易位引起的疾病

C. 染色体数目增加引起的疾病

D. 染色体数目减少引起的疾病

E.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13、一个先天性聋哑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和表现型均正常的女子婚配,他们子女的发病情况

将是:

A.所有的女儿都发病,所有的儿子都正常

B. 所有的儿子都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是携带者

B.女儿均有1/2可能性发病

D. 儿女均有1/4可能性发病

E. 儿女表型正常,但都是携带者

14、重复顺序的基本序列只有1-6bP,通常重复10—60次并呈高度多态性的DNA序列称为( )

A.小卫星DNA B.微卫星DNA

C.单拷贝顺序DNA D.高度重复顺序DNA

E.cDNA

15、基因探针是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标记核计酸序列,它( )

A.必须包括整个基因序列 B.只能是基因序列的一部分

C.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D.只能是DN4

E.只能是RNA

16、Turner’s综合征患者的核型是下列哪一项

A.47,xxx B.46,xY/47,xxY C.46,xx/46,xY

D.45,x E. 45,xx,一14,一2l,十t(14q,2lq)

17、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突变率计算公式为()

A v=sq2

B v=1/3sq

C v=1/2H

D v=sp

18、吸取羊水最佳时间是()

A 6-8周

B 12-18周

C 16-20周

D 18-20周

19、Bloom综合症患者不具有下列哪些细胞遗传学改变()

A 染色体易断裂

B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C四射体结构D费城染色体

20、孕期17周时需为胎儿做细胞遗传学检查,应采取(d )

A.胎儿镜检查 B.B型超声扫描 c.绒毛取样

D.羊膜穿刺取样 E.以上都不是

十五. 问答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

2、估计多基因病发病风险时,应考虑哪几方面的情况?

3、是否可以用核型分析诊断苯丙酮尿症,为什么?回答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及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足,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假定被治愈的患者生育率与正常人相同,即完全放松选择后,经过多少代发病率比原来增高4倍?已知PKU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适合度为0.2。

4、白化病(AR)的群体发病率是1/10000,在选择压力增强到最大时,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使基因频率降低一半?

5、阐述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致病的机理。

6、举例说明遗传病治疗中药物及饮食疗法有哪些原则。

医学遗传学练习E

十六. 名词解释:

1.分子病;

2.卫星DNA;

3.易患性;

4.遗传咨询;

5.癌基因

十七. 填空:

1、计算以下细胞形成的配子数

1) 5个初级精母细胞;-------------。 2)5个次级精母细胞;-------------。3)5个初级卵母细胞;-------------。 4)5个次级卵母细胞;-------------。2适合度是指一个个体能够生存并能把他的—————传给下一代的能力。选择系数指在——————作用下,降低了的——————。

3、平衡群体中白化病(AR)的发病率为1/10000,致病基因的频率为——软骨发育不全(AD)的发病率为1/l6900,致病基因频率为——。

4、血红蛋白分子是由两条——和两条——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每条珠蛋白链各结合一个——。

5.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表现为——遗传方式,它是由于——蛋白遗传性缺陷所致。6.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

7.异烟肼灭活有关的酶是——。

8、直接参与肿瘤发生的两类基因是——和——,其作用分别是——和——。

十八. 复合选择题:(请选出所有正确答案)

1、多基因病的发病风险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A、群体发病率B、亲属等级C、病情的轻重

D、发病阈值E、近亲婚配

2、K1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核型是

A.47,xYY

B. 47,xxx

C. 47,XxY D.48,Xxxx

E.45,xY,一14,一2l,十t(14q,2lq)

3.近亲婚配率高,则:

A.AR病发病率增高 B.AD病发病率增高

C.平均近婚系数高 D.平均近婚系数低

E.XR病发病率增高

4、孕8周时用基因诊断技术为胎儿做产前诊断,应采取( )

A.胎儿镜检查 B.B型超声扫描 c.绒毛取样

D.羊膜穿刺取样 E.以上都不是

5、G6PD缺乏时会导致机体中下列哪些物质增多(↑)或减少(↓)

A H2O2和NADPH↑,GSH↓

B H2O2和GSH↑,NADPH↓

C GSH和NADPH↑,H2O2↓

D H2O2↑,GSH和NADPH↓

E H2O2、GSH和NADPH↑

6、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子代的同一染色体或基因源于不同性别的亲代时,可以引起不同的功能或表型差异,这种现象称:

A. 遗传印记

B. 动态突变

C. 基因组印记

D. 亲代印记

E. 限性遗传

7、有些遗传病没有家族聚集现象,这是因为:

A. 该遗传病是染色体病

B. 该遗传病是体细胞遗传病

C. 该遗传病是线粒体病

D. 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E. 该遗传病是当代新发生的突变引起的单基因病

8、多基因病的特点是:

A、有家族聚集倾向B、发病率有种族差异

C、每种病的发病率均高于0.1%

D、患者同胞的发病风险为1/2或1/4

E、近亲婚配后代发病风险增高较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明显

9、可消除或减轻H2O2对Hb氧化作用的物质是

A NADP D GSSG

B NADPH E GSH

C G6PD

10、脑肿瘤可用下面哪些治疗技术:

A.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B. 自杀基因

C.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D. 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E. 维生素疗法

十九. 问答题:

1、什么是遗传病简述其分类以及彼此之间的主要区别?

2、下图为某个遗传病的系谱,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

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

3)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3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多少?

3、简述三体性与单体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的机理。

4、Lyon假说的要点?

5、以表兄妹为例说明近亲婚配的危害。已知表兄妹婚配的近婚系数为1/16。

6、简述遗传型与非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区别,并说明为什么?

医学遗传学练习F

二十. 名词解释:

1.特异标记染色体;

2.系谱分析;

3.cDNA文库;

4.罗伯逊易位;

5.延迟显性

二十一. 填空:

1、人类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请写出下列情况中细胞内染色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 2)精子;-----------。

3)第一级体;-----------。

2、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缺乏———酶,该病为————遗传方式。

3、药物治疗遗传病的原则可以概括为——————。

4、对于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来讲,杂合携带者的频率大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倍。对于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来讲,发病率可看成——基因型的频率,致病基因频率约等于——发病率。

5、一个个体的适合度与其——和——有关,但最终由——决定。

6、白化病I型患者缺乏——酶,

7、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送给下一代。

8、以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对点突变疾病做诊断时,若待测标本能与正常探针结合,而不能与突变探针结合则为——;若能与突变探针结合,而不能与正常探针结合则为——;若能与两种探针司时结合则为——。

9、遗传性恶性肿瘤通常以常染色体——遗传方式遗传。其发病年龄较——多为——发病。二十二. 问答题:

1、请谈谈基因突变对其决定的氨基酸的影响有哪些。

2、根据下面系谱图请回答:

①遗传方式?

②Ⅱ3的致病基因来源?

③先证者的基因型?/

④Ⅲ3和正常男性结婚后,女儿和儿子的患病率?

3、多基因病再发风险估计应注意什么?

4、写出下列核型的疾病名称,并解释其发生的遗传学机理。

47,XXY;45,XO; 46,XX/45,XO;47,XY,+21

5、基因突变,可通过哪些方式影响机体的药物反应?

6、细胞癌基因可分为哪几大类。

7、在一个产院,有A,B两位妇女同时生孩子,各生下一个女儿,产程中有一次停电,产后A认为B的孩子更像自己,怀疑弄错了,经与医院商议无效,不满,于是向法院起诉,经过鉴定:A夫妇的血型为AB型和O型,孩子的血型为B型;B夫妇的血型都是B型,孩子为O型。试问,他们的孩子是否弄错?为什么?

8、什么是遗传印记,它在遗传病发病中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9、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差异?

10、什么是Lyon假说,它有何实验依据?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为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上好大学的遗传学实验课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遗传学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所有医学遗传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改革的具体措施 1.重编实验指导,筛选实验内容 实验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原理轻操作、重实验报告轻实验过程”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及时重编实验指导,结合理论教学,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书合二为一,出版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这一部分内容中,共有7个实验,实验内容保留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实验项目,例如正常人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动手操作配对染色体和分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并记忆核型及核型分析的概念和意义;人类皮纹分析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借助印泥在实验报告上清晰的印出指纹和掌纹并加以分析,学生掌握了皮纹的类型及人类皮纹的多态性。与此同时又增加了能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设计性实验,例如以4~6人为一个实验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实验内容,例如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群体分析、人类遗传病分析(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等,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文献查阅及案例查找,最终制作幻灯片汇报。在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過程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完善,在医学遗传学实验课上通过PPT演示、播放动画短片的形式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步骤展示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没有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例如系谱分析和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分析这两个实验,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探索和相互交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3.量化实验考核,规范学生操作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及与课本思考题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步树立学好数学信心。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观察力,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源于基础,高于课本,教材中难度较大,思维型强的知识。 2、贴近学生比较现实的数学问题。 3、数学报或奥林匹克起跑线的有关内容。 五、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计算技巧,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数学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思考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部分学生思维狭隘、分析、比较、综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启迪和辅导下,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开放性,生活型、智趣性的思维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性,全面发展。 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课堂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数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八、活动安排: 本学期共安排16课时,每周一课

医学遗传学

多选: 1. 遗传病的特征: A.疾病垂直传递 B.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 C.有特定的发病年龄 D.有特定的病程 E.伴有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2. 家族性疾病具有的特征: A.有家族聚集现象 B.有相同的环境因素 C.有相同的遗传环境 D.一定是遗传病 3. 哪些疾病属于单基因疾病: A.体细胞遗传病 B.线粒体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病 4. 在猫中,基因BB是黑色,Bb是玳瑁色,bb是黄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玳瑁雌猫与一只黑色雄猫的后代可以是: A.雌猫中黑色与玳瑁色各占一半 B.雄猫中黑色与黄色各占一半 C.雌猫只会有玳瑁色 D.雄猫只会有玳瑁色 5. 不完全连锁指的是: A.二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的位置可以有变化 C.这二对基因位置变化的频率决定于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D.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也可以移到另一对染色体上 6. 一个B型血的母亲生了B型血男孩和O型血女孩,父亲的血型是: A. 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为O型,子女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A.AB型 B.B型 C.O型 D.A型

8. 父亲血型是AB型,母亲是O型,子代中的血型可能是: A.A型 B.O型 C.B型 D.AB型 9. 父亲血型是B型,母亲血型是A型,他们生了一个A型血的女儿,这种婚配型是: A.IBIB×IAIA B.IBi×IAIA C.IBIB×IAi D.IBi×IAi 10.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血型为AB型,子女中可能有的血型是: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1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一定是无病的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患病的 C.患者的其他亲属中不可能有患病的 D.患者双亲可能是近亲 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常无病,但有时为近亲婚配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同病患者 C.不连续传递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1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征是: A.患者双亲中常常有一方是同病患者 B.双亲常为近亲婚配 C.同胞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2 D.患者子女必然发病 14. X连锁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男性患者病重,女性患者病轻 C.交叉遗传 D.男性患者的外祖父一定患病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1、火车的长分别是200米、300米,它们相向而行.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通过此人窗口的时间是8秒,则 坐在快车上的人见慢车通过此人窗口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秒. 2、乙、丙三人,甲每五天去李老师家,乙每四天去李老师家,丙每六天去李老 师家。三人在1997年元旦去了李老师家,下一次三人在李老师家相聚是几月几日? 3、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472错看成427,结果商比原来小5,但余 数恰巧相同.则该题的余数是______. 4、一项工作先由甲单独做45天,再由乙单独做18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人 合作可30天完成。现由甲先单独做20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还需要______天. 5、甲容器中有纯酒精340克,乙容器有水400克,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 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时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70%,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20%,则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 甲容器的混合液是______克. 6、红黄两种玻璃球一堆,其中红球个数是黄球个数的1.5倍,如果从这堆球中 每次同时取出红球5个,黄球4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红球剩9个,黄球剩2个? 7、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乙跑一圈还差80米时俩人第二次相遇,求跑道 的长是多少米? 8、1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 长必须是整厘米数.如果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不要求都相等,那么最少可以分割成 ______个小正方体.

9、AB两数都只含有质因数3和4,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已知A有12个约数,B有8个约数,那么A+B=______. 10、一个正方形形的一组对边增加6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4厘米,结果得到的长方形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原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1、一个大长方体木块表面涂满红色后,分割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体,其中只有两个面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恰好是16块,那么至少要把这个大长方形分割成______个小长方体.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 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

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八大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八大思维方法 目录 一、逆向思维方法 二、对应思维方法 三、假设思维方法 四、转化思维方法 五、消元思维方法 六、发散思维方法 七、联想思维方法 八、量不变思维方法 一、逆向思维方法 小学教材中的题目,多数是按照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顺向思维的。逆向思维是不依据题目内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从反方向(或从结果)出发而进行逆转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是训练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思维形式上的一对矛盾,正确地进行逆向思维,对开拓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灵活性,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

解:这是一道典型的“还原法”问题,如果用顺向思维的方法,将难以解答。正确的解题思路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最后的结果出发,一步步地向前逆推,在逆向推理的过程中,对原来题目的算法进行逆向运算,即: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列式计算为: 此题如果按照顺向思维来考虑,要根据归一的思路,先找出磨1吨面粉 序是一致的。 如果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形成另外两种解法: ①不着眼于先求1吨面粉需要多少吨小麦,而着眼于1吨小麦可磨多少

列式计算为: 由此,可得出下列算式: 答:(同上) 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遇到问题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在开拓思路的同时,也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对应思维方法 对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现代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应思维包含一般对应和量率对应等内容,一般对应是从一一对应开始的。 例1 小红有7个三角,小明有5个三角,小红比小明多几个三角?

这里的虚线表示的就是一一对应,即:同样多的5个三角,而没有虚线的2个,正是小红比小明多的三角。 一般对应随着知识的扩展,也表现在以下的问题上。 这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要求出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必须先求出上、下午共生产化肥多少吨以及上、下午共工作多少小时。这里的共生产化肥的吨数与共工作的小时数是相对应的,否则求出的结果就不是题目中所要求的解。 在简单应用题中,培养与建立对应思维,这是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这是因为在较复杂的应用题里,间接条件较多,在推导过程中,利用对应思维所求出的数,虽然不一定是题目的最后结果,但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这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这种思维突出地表现在实际数量与分率(或倍数)的对应关系上,正确的解题方法的形成,就建立在清晰、明确的量率对应的基础上。 这是一道“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遗传学重点名词解释

Chapter 1 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的明显的能够遗传的特征。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所决定的一个性状,作为一个遗传单位进行传导。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遗传学中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真实遗传(true-breeding)自带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纯系(pure line):能够进行真是遗传的品种。 三个假说:(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颗粒遗传因子) (2)显隐性(3)分离 表型(phenotype):个体形状的外在表现。 基因型(genotype):决定个体表型的基因形式。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的不同形式,是由突变形成的。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成为纯合体。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侧交:杂交产生的后代与隐性纯合亲本交配以检测自带个体基因型。 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后,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chromosome)常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质(euchromatin):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部位,是构成染色体DNA 的主体,在间期呈高度分散状态。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用碱性染色质染色时着色深的部位,又分为组成型染色质. 组成型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染色体上的大小和位置恒定,在间期时,仍保持螺旋化。如着丝粒。 兼性异染色体(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起源于常染色质,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可转变成异染色质。如x染色体失活。 着丝粒(centromeres):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高度浓缩的区域。 核型分析(karyotype):是指某一物种染色体的组成,通常用中期染色体的照片,铵长臂的大小或总的长度排列,用来表明物种的特点以及和亲缘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带型(banding patterns):用特定的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后,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大小既有高度的染色体的专一性。 端粒(tele mere):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有许多成串短的序列组成。 端粒的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前导链和后滞链5’末端在消除RNA 引物后造成的空缺。 细胞周期(cell cycle):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开始的这段时间。 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osome):染色体复制,着丝粒的DNA也复制,尽管仅能看到一个着丝粒。复制了的染色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拷贝。 G1 S关卡:检测细胞大小和DNA是否受损伤。 G2 M关卡: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之前检测细胞的生理状态。(如果DNA复制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附答案) 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附答案)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学习数学,重要的是要掌握答题方法。根据题型的不同,采取的解答方式也不一样。想要掌握答题方法,必须先掌握相应的答题思维。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答:姐姐的苹果不变仍然是个,哥哥有(个)苹果,弟弟有(个)苹果,这时的苹果最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答:年龄差不变,小明一直比小强大(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小明前后各人,再算上小明共有(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答:第二天看了(页),第三天看了(页),第四天看了(页)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答:两次数的时候都数了小明,小明被重复数了,需要减去,所以这一队共有(人)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答: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答: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答: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答: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答: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集锦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集锦 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如:1 2 3 4 5 6 7 8 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 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

的最接近数,即89 比100 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 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 的问题。整个程序如 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能力训练题

1.如果△是○的24倍,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1)△+24=○(2)○+24=△(3)△24=○(4)○24=△2.在每行里填上括号并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运算结果等于右边的数。(1)3()3()3()3=1(2)3()3()3()3=2(3)3()3()3()3=3(4)3()3()3()3=43.找出下面各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4,8 ,16 ,32 ,(),()(2)243, 81, 27, 9,(),()(3)2 ,5 ,11 ,23 ,47,(),()(4)8 ,24, 12, 36, 18,(),()4.不进行计算你能看出下面哪几组题的得数相等吗。(1)38+42+6()38+(42+6)(2)799+82()82+979(3)563+56()56(3+1)(4)300(23)()300235.在下面()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同。(1) 2+4+1=2()4()1(2) 12-6-2=12()6()2(3) 2+8+3=2()8()3(4) 13+24=1()3○2()46.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1)3()=1()(2)6()=2()7.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111名同学。一班有35人,二班和三班的人数相等。二班、三班各有多少人?8.小虎家养了18只母鸡,五月份下了450个蛋,比四月份多下了36个。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9.用7、8、0、5四个数字,你能组成几道乘法式题?10.学校买来4个足球用去22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买4个篮球要用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训练 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实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各阶段教材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实行。 一、从具体的感性理解入手,积极促动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增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实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水平培养的重要手段。不过,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水平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理解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水平。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准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能够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理解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能够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准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精心设计的练习,开阔学生的思路。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不规则显性:P582.分子病:P94 3.移码突变:P18 4.近婚系数:P86 5.罗伯逊易位:P436.遗传咨询:P127 7.交叉遗传:P63 8.非整倍体:P47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P23 10.易患性:P100 11.亲缘系数:P86 12.遗传性酶病:P1OO 13.核型:P31 14.断裂基因:P13 15.遗传异质性:P63 16.遗传率:P63 17.嵌合体:P47 18.外显率和表现度:P63 (以上均为学习指导的页码)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半合子。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连锁群。 4.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体。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或流动规律。8.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遗传。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多体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异常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单基因遗传。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多基因遗传。18.基因频率等于相应重合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产前诊断。 21.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0个和2个X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携带者。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倒位环。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显性遗传,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显性基因。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染色体不分离,可造成嵌合体。26.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亲缘系数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近婚系数表示。29.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30.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或数量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高分辨带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和非整倍的变化。 34.a地中海贫血是因a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a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5.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颠换。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本文适合幼儿园大班以上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阅读,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 (1)△+24=○ (2)○+24=△ (3)△24=○ (4)○24=△ 2.在每行里填上括号并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运算结果等于右边的数。 (1)3()3()3()3=1 (2)3()3()3()3=2 (3)3()3()3()3=3 (4)3()3()3()3=4 3.找出下面各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8,16,32,(),() (2)243,81,27,9,(),() (3)2,5,11,23,47,(),() (4)8,24,12,36,18,(),() 4.不进行计算你能看出下面哪几组题的得数相等吗。 (1)38+42+6()38+(42+6) (2)799+82()82+979 (3)563+56()56(3+1)

(4)300(23)()30023 5.在下面()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同。(1)2+4+1=2()4()1 (2)12-6-2=12()6()2 (3)2+8+3=2()8()3 (4)13+24=1()3○2()4 6.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1)3()=1() (2)6()=2() 7.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111名同学。一班有35人,二班和三班的人数相等。二班、三班各有多少人? 8.小虎家养了18只母鸡,五月份下了450个蛋,比四月份多下了36个。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 9.用7、8、0、5四个数字,你能组成几道乘法式题? 10.学校买来4个足球用去22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买4个篮球要用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1、单位换算。 40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18平方米=()平方分米 5千米20米=()千米 4.2时=()时()分

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

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总则 1. 倡导全体实验室人员发挥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精神。强化德行修养、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竖立以实验室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2.严格保密制度,我单位所有未公开的实验结果、过程、数据、计算程序、材料、样品都属于本室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如擅自转移、泄密、非法交易获利等,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实验室仪器、设备、随机资料、软件、质粒、菌种及细胞等实验相关用品等未经实验室主任批准一律不得移动、外借或赠送。 4.经管理人员许可,使用指定范围的仪器,不得擅自开关或使用实验室中其它设备。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直到赔偿具体见《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 不得将与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否则取消带入者进入实验室资格。 6.严格考勤制度,周一至周五每天八点到实验室,四点五十下班,离开一天以上需向管理人员请假,两天以上向实验室主任请假。违者按学生管理条例予以处罚,乃至退学。 7. 注意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做实验时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具有危险性实验需经过实验室主任批准。 8.保持各自包干区域、管理设备清洁,衣物、鞋、帽按指定地点放置,实验完毕清洁桌面,清洗物品,公用物品归回原位具体见《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9.在加热、烘干、蒸馏、高压灭菌前后,所用仪器及其电源线需进行检查,且需专人看管。各种有毒、易燃、易爆、易挥发化学药品使用执行安全操作具体见《实验室安全制度》。 10.定期参加实验室的各种学术活动,及时递交论文及论著并参加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具体参见《人员培训制度》。 11.在毕业(离开实验室)前将借用工作服洗干净以及钥匙、试剂、加样枪、实验记录、材料、成果、质粒、菌种及细胞等一切实验相关物品移交管理人员后,方准予离开。 二、管理人员职责 1. 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特性。 2. 爱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及时安排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 3.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进行检测工作。 4.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5. 认真负责做好检测工作,力求减少质量差错,杜绝质量事故,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相关仪器管理人员指导使用者正确使用仪器。 7. 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防火、防盗,保证仪器设备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