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doc

合集下载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当代的小学生,应该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里是好学生,在社会上是好公民。

应该具有怎么样做人,怎么样爱他人,怎么样爱祖国等美德。

还应当会研究,会劳动,会生存,会合作,会交流,会健体。

具体目标如下一年级:(一)认知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2、懂得按时上学放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3、懂得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知道上课听讲的重要性;4、懂得课间活动要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5、明白完成作业的必要性,知道做作业要用心写,写工整,写整洁;6、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以当好值日生为荣。

(二)情感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热爱父母,热爱祖国;2、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3、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耍;4、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对人应该有规矩。

二年级:(一)认知1、知道要从小培养认真、细心做事的好惯,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2、明白养成抓紧时间研究、做事的重要性;3、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4、使学生认识到,上课认真听讲,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5、教育学生学会谦让,爱帮助同学,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6、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7、知道拨打电话“119”可以恳求消防队灭火。

(二)情感1、爱祖国,爱国旗,在升国旗时应认真对待;2、知道有了错误应该承认;3、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4、知道怙恃养育后代的辛苦,爱好本人的怙恃。

三年级:(一)认知1、懂得遇到危险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不顾后果而蛮干;2、知道主动研究是有研究自觉性的表现,是研究好的重要条件,可以提高研究效果;3、知道每个集体中的成员都是集体的主人,应当关心集体,热爱集体;4、知道做事有始有终是有毅力的表现,是做好事情的前提;5、有自我保护意识,能分辨是非;6、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光荣,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既是自己的责任,又可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

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一、德育工作总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1、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包括校园内礼仪,教室内礼仪,路队制礼仪,集会时的礼仪;2、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永盛小学学生一日常规》;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5、庆祝国庆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爱国情感;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7、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8、认识国旗,国微,会唱国歌。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巩固和提升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具体内容:(1)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2)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深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国家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教学方法与措施1. 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热情。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德育评价与反馈1.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各年级德育目标

各年级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1—2年级1、常规养成教育(1)知道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养成认真仔细学习的习惯。

(2)了解学校的《一日常规要求》,遵守学校常规。

课间做有益游戏,注意安全。

(3)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爱护同学。

2、集体主义教育(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活动守纪、听指挥。

(2)热爱集体,为集体做好事,乐意帮助他人。

3、爱国主义教育(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2)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道首都北京,热爱家乡。

(3)知道我国需要与外国友好相处,热爱和平。

4、文明礼貌教育(1)讲文明讲礼貌,说话会用文明礼貌用语。

(2)说话做事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3)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废弃物。

5、其他(1)诚实勇敢活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2)爱惜粮食和衣物,注意节约,不浪费。

(3)学习自我防护知识。

3—4年级1、常规养成教育(1)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2)遵守学校的《一日常规要求》,课间做有益活动,楼内行走右行礼让、慢步轻声,注意安全。

遵守公共秩序。

(3)尊敬父母和师长,与邻里和睦相处,帮助残疾人。

2、集体主义教育(1)服从集体规定,有为集体争光的想法。

(2)关心集体,珍惜集体荣誉,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3、爱国主义教育(1)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有民族自豪感,了解国旗、国徽的含义。

(2)知道革命传统、爱国英雄故事,知道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要团结、平等、互相尊重。

(3)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

4、文明礼貌教育(1)待人热情有礼貌,主动和客人打招呼。

(2)初步学会待人接物的日常礼节。

(3)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庄稼和小动物。

5、其他1)为人正值,待人宽厚,讲信用。

(2)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妙,参加一些科技活动。

5—6年级1、常规养成教育(1)养成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2)遵守学校常规,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学生分层次德育目标(一、二年级)

学生分层次德育目标(一、二年级)

南峰学校分层次德育目标体系“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德育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心工作。

历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确定德育目标,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成为贴近学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实体,从而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一、总体目标用南峰“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成为为人处事好、学习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工作重点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三、各阶段德育目标(一)一、二年级德育目标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①升国旗集合要迅速,队列要整齐。

要严格遵守升国旗规定,奏国歌、升国旗时不得喧哗吵闹,应面向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明确祖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②知道自己所属的集体,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团结友爱。

树立为班级争光的意识,明确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③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树立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④结合品德语文课进行“我长大了干什么”理想教育活动。

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⑤认识党旗图案的构成,知道目前党的总书记的名字,知道党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组织。

2、品德教育目标①诚实,和同学团结友爱,能用日常生活用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

学会谦让,有错就改,诚实勇敢,团结友爱。

②不任性,不灰心,不固执,在师长指导下,克服困难,能把开了头的事做完,有始有终。

能按照师长的分析与指导努力克服困难,能初步表达自己的决心。

③在师长带领下,有秩序地参加公益活动。

校内外一致,在公共场所维护集体利益,爱护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学生分层次德育目标(一、二年级)

学生分层次德育目标(一、二年级)

南峰学校分层次德育目标体系“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德育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心工作。

历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确定德育目标,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成为贴近学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实体,从而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一、总体目标用南峰“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成为为人处事好、学习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工作重点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三、各阶段德育目标(一)一、二年级德育目标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①升国旗集合要迅速,队列要整齐。

要严格遵守升国旗规定,奏国歌、升国旗时不得喧哗吵闹,应面向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明确祖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②知道自己所属的集体,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团结友爱。

树立为班级争光的意识,明确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③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树立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④结合品德语文课进行“我长大了干什么”理想教育活动。

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⑤认识党旗图案的构成,知道目前党的总书记的名字,知道党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组织。

2、品德教育目标①诚实,和同学团结友爱,能用日常生活用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学会谦让,有错就改,诚实勇敢,团结友爱。

②不任性,不灰心,不固执,在师长指导下,克服困难,能把开了头的事做完,有始有终。

能按照师长的分析与指导努力克服困难,能初步表达自己的决心.③在师长带领下,有秩序地参加公益活动。

校内外一致,在公共场所维护集体利益,爱护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初步形成了孝敬父母、尊重教师、团结学生的思想;
注意健康、节俭、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立志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
3、开展孝道、尊师、团结、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生活工作基本原则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环境”的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和法制基础知识、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活动应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事迹教育等活动,鼓励小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
4、开展活动,如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纪律等。

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5.通过唱新儿歌、儿歌和玩游戏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不同时期实施德育工作的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低、中、高年龄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制定了不同的道德教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德育的总体目标是:
要有礼貌,尊重老师,尊敬父母和长辈,团结学生。

喜欢班级团体,愿意为团体服务。

爱护校园环境,注意卫生,爱护公物;
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指导;
努力学习,做自己的事。

一年级实施德育的要点(1)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学生们刚入学不久就对小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习惯。

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不规范。

对教师的特别信任。

思维是直观的、具体的和生动的。

(2)实施要点: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教研室和少先队工作:
1.稳定一年级学生的情绪,帮助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要求和规定;
2、及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
3、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如上课、休息等。

4.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5、实施日常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的工作:
1、通过观察、交谈、家访、查看学生证等方式充分了解新情况;
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爱护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教育;
3、耐心引导学生坐、站、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
4.教育学生尊重老师,礼貌待人。

5.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步形成班级凝聚力。

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教师的工作:
配合班主任做好学习习惯教育,包括课堂常规训练、作业完成、学习工具放置等。

家庭和社会
应该建立一所家长学校来帮助学校教育新生,并引导家长帮助他们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第二学期,教学部,少了-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初步形成了孝敬父母、尊重教师、团结学生的思想;
注意健康、节俭、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立志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
3、开展孝道、尊师、团结、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生活工作基本原则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环境”的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和法制基础知识、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活动应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事迹教育等活动,鼓励小学生树立远大
的人生抱负;
4、开展活动,如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纪律等。

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5.通过唱新儿歌、儿歌和玩游戏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不同时期实施德育工作的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低、中、高年龄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制定了不同的道德教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德育的总体目标是:
要有礼貌,尊重老师,尊敬父母和长辈,团结学生。

喜欢班级团体,愿意为团体服务。

爱护校园环境,注意卫生,爱护公物;
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指导;
努力学习,做自己的事。

一年级实施德育的要点(1)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学生们刚入学不久就对小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习惯。

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不规范。

对教师的特别信任。

思维是直观的、具体的和生动的。

(2)实施要点: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教研室和少先队工作:
1.稳定一年级学生的情绪,帮助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要求和规定;
2、及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
3、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如上课、休息等。

4.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5、实施日常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的工作:
1、通过观察、交谈、家访、查看学生证等方式充分了解新情况;
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爱护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教育;
3、耐心引导学生坐、站、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
4.教育学生尊重老师,礼貌待人。

5.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步形成班级凝聚力。

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教师的工作:
配合班主任做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包括课堂教学的培训
应该建立一所家长学校来帮助学校教育新生,并引导家长帮助他们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第二学期教学部,少:
1、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立志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
3、开展孝道、尊师、团结、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生活工作基本原则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环境”的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和法制基础知识、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活动应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情感体验丰富的特点。

2、通过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事迹教育等活动,鼓励小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
4、开展活动,如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纪律等。

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5.通过唱新儿歌、儿歌和玩游戏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

六年级实施德育的要点(1)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

他们不希望老师和父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

然而,他们在处理问题方面仍然不成熟。

他们熟悉小学的日常行为要求。

然而,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学习更多的信息,不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且在辨别是非方面很弱。

(2)实施要点:
开展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纪律和守法等道德素质教育,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巩固。

通过部分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沟
通能力,并进行责任教育。

(三)实施细则:
第一学期,教育部、大队部和年级组的工作:
1.结合“以身作则”活动,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2.开展“我们的责任”和“我能行”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结合毕业和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大型和中队教育活动。

班主任的工作:
1.继续加强经常性的班级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开展“集体一个我家”主题教育活动;
2.通过专题班会和班主任课开展“我们的责任”和“我能”专题教育活动;
3.实施毕业生爱校教育。

教师的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和社会工作:
家长学校举办讲座,引导家长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教育。

第二学期,教育部、大队部和年级组:
1、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2、结合“向雷锋学习”,组织学生参加“送温暖、献爱心、公益”活动;
3.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在日常教育和主题班会中,让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班主任的工作:
1.召开以“我长大了”为主题的班会,开展自我关心、自力更生、自律教育;
2.结合“难忘的童年”主题活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
3、做好测试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