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三、四年级德育训练目标

合集下载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一、小学德育目标我们说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方面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小学德育目标以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惯,具有“五爱”情感和生活自理能力为重点。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爱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并懂得他们的含义。

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具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关心热爱集体。

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知道研究是自己的主要任务并努力研究。

相信科学,不迷信。

3.尊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对人讲文明礼貌,初步掌握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礼节规范。

有基本的公德心。

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4.遵守校规校纪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初步的纪律观念。

5.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同情心,不任性,逐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二、小学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为完成特定的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教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决意;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开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小学德育以文明生活惯和良好品德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及五爱情感教育为重点内容。

特别是重点进行文明行为惯的养成教育。

所有内容的教育都重在启蒙和奠基。

1.热爱祖国的教育:进行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及国歌的教育;热爱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的教育;爱祖国、爱家乡的实现豪情的造就和教育。

2.热爱人民的教育: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砚的教育;同情心和助人为乐肉体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思想豪情的造就和教育。

3.热爱劳动的教育:劳动光荣的教育;简单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的劳动惯的造就和训练;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教育。

4.热爱科学的教育:科学的重要性和相信科学的教育;研究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研究惯的训练。

5.理想教育:好好研究,天天向上的教育;树立研究榜样的教育;长大成为对祖国有用人才的教育。

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七篇)

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七篇)

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____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1、进行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以落实《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六、学生品德评定: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操行评定应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经过学生个人、集体和教师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成长记录,通知学生和家长。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doc

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doc

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小学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形成了孝敬父母、尊重教师、团结学生的思想;注意健康、节俭、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立志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3、开展孝道、尊师、团结、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生活工作基本原则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环境”的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和法制基础知识、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活动应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事迹教育等活动,鼓励小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4、开展活动,如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纪律等。

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5.通过唱新儿歌、儿歌和玩游戏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不同时期实施德育工作的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低、中、高年龄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制定了不同的道德教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德育的总体目标是:要有礼貌,尊重老师,尊敬父母和长辈,团结学生。

喜欢班级团体,愿意为团体服务。

爱护校园环境,注意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指导;努力学习,做自己的事。

一年级实施德育的要点(1)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们刚入学不久就对小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习惯。

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不规范。

对教师的特别信任。

思维是直观的、具体的和生动的。

(2)实施要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研室和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的情绪,帮助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要求和规定;2、及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如上课、休息等。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现代的小学生应该成为好孩子、好学生和好公民。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如怎样做人、怎样爱他人、怎样爱祖国等;还应该掌握研究、劳动、生存、合作、交流和健体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一年级:一)认知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主要任务是研究。

2.懂得按时上学放学是遵守学校规则的表现。

3.懂得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知道上课听讲的重要性。

4.懂得课间活动要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

5.明白完成作业的必要性,知道做作业要用心写,写工整,写整洁。

6.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以当好值日生为荣。

二)情感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热爱父母,热爱祖国。

2.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

3.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耍。

4.对人应该有礼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二年级:一)认知1.知道要从小培养认真、细心做事的好惯,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

2.明白养成抓紧时间研究、做事的重要性。

3.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4.认识到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5.学会谦让,爱帮助同学,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

6.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7.知道拨打电话“119”可以请求消防队灭火。

二)情感1.爱祖国,爱国旗,在升国旗时应认真对待。

2.知道有了错误应该承认。

3.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

4.喜爱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三年级:一)认知1.懂得遇到危险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不顾后果而蛮干。

2.知道主动研究是有研究自觉性的表现,是研究好的重要条件,可以提高研究效果。

3.知道每个集体中的成员都是集体的主人,应当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4.知道做事有始有终是有毅力的表现,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5.有自我保护意识,能分辨是非。

6.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光荣,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既是自己的责任,又可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

二)情感1.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惯,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

2024年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教育计划概要:一、教育宗旨:本教育计划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公民意识,培育其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对人民、劳动、科学与社会主义的忠实拥护。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强化其文明行为,磨砺他们的意志,开朗其性情,并提高其自我管理及服务于集体、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为其成为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核心内容与标准: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实施“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同时融入社会常识教育,重点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学生树立他人、集体、人民和国家的意识。

三、教育实施路径:德育的实施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互补和联动,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具体路径包括学科教育、班级教育、主题活动、少先队活动、家庭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育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强化教育的针对性;持之以恒地实施正面教育;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并重;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身教与言教并行,以身作则;确保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五、实施措施:1. 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以《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着手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2. 以学生个人表现量化积分为主线,通过系列德育活动和“班级十最”评选等机制,切实推进德育工作。

3. 举办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六、学生品德评价:品德评价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应依照《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个人自评、集体评价和教师评定,最终由班主任撰写评语,并记录于学生成长档案,同时通知学生和家长。

确保严格执行此工作计划,保障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

2024年小学四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二)本学期,我四中队在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秉持校少先队工作计划,紧密围绕学校整体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养成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尊重家人意见,家人出现错误,态度诚恳地指出。
3.尊重师长及同学的意见,对老师或同学出现的错误,态度诚恳地指出。
4.表里如一,对人态度一致。
4.表里如一,对人态度一致。
5.信守承诺,对自己的说话负责任。
5.信守承诺,对自己的说话负责任。
小学三、四年级德育训练目标
训练项目
校外
校内
合作
1.主动帮助家人、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主动帮助老师、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学会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
2.学会与老师、同学分享快乐。3Biblioteka 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家人、朋友帮助。
3.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老师、同学帮助。
4.和家人合作时,友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多鼓励,少抱怨。
4.与同学合作时,友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多鼓励,少抱怨。
5.遵守家人制定的规则和约定,创建和谐家庭。
5.自觉遵守校纪班约,与同学一起为集体荣誉努力。
关爱
1.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1.对人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
2.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谦让。
2.乐意帮助老师及有困难的同学。
3.乐意并主动分担家中事务。
3.愿意耐心聆听别人的倾诉,表达真挚的关怀。
4.懂得体谅家人,不骄横任性,学会换位思考。
4.懂得体谅,学会换位思考。
5.乐意与家人分享。
5乐意与老师、同学分享。
诚恳
1.对家人说话诚实,不隐瞒,不欺骗。
1.对老师和同学说话诚实,不隐瞒,不欺骗。
2.敢于面对缺点和错误,主动认识,积极改进。
2.敢于面对缺点和错误,主动认识,积极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