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

合集下载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B.《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C.《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D.《哈姆莱特》悲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19年高考真题天津卷(语文 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天津卷(语文 解析版)

第Ⅰ卷(共36分)一、(12分)(2019·天津卷·T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

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突然,在大熊星座中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

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

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瞭.(liáo)望天暮.(mù)俯瞰.(kàn)B.黑魆.(xū)魆摇曳.(yè)萦.(yíng)绕C.皓.(hào)月倾泄.(xiè)一模.(mó)一样D.瑰.(guī)丽变换.(huàn)莫测苍穹.(qióng)【解析】选B。

A项,“liáo”应为“liào”,“天暮”应为“天幕”;C项,“倾泄”应为“倾泻”,“mó”应为“mú”;D项,“换”应为“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飘洒瞬息万变出神入化B.散落瞬息万变鬼斧神工C.散落浩如烟海出神入化D.飘洒浩如烟海鬼斧神工【解析】选A。

“飘洒”,飘落,从上往下散落;“散落”,分散地往下落。

第一处,是形容“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飘洒”能体现其飘拂之姿态,应使用“飘洒”。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真题及答案2022全国1卷语文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

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联合测试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4分)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登上热搜。

以山河湖海为“封”的语文课本,撬动了人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引发了强烈共鸣 A 山河美景,或秀丽壮美,或温柔浪漫,那些令我们魂牵梦萦的一面面风景,每一帧都被“语文课本封面”框住了,而这些风景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教科书是一代代学子的集体记忆,当印象中的课本封面k uàyuè时空,鲜活又真实地出现在眼前,那段天真烂漫的求学时光也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大众藏在课本里的记忆被唤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路上连绵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河流、清澈见底的湖泊和波澜壮阔的大海,都是我们学生时期对万卷书里“诗和远方”的chōng jǐng。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k uàyuè( ) chōng jǐng( )2.A处标点符号为(1分)3.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1分)A.魂牵梦萦B. 碧波荡漾C. 温柔浪漫D.天真烂漫4.综合性学习(5分)“世界读书日”已至,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4·23世界读书日”已至,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海安市图书馆将策划并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

市图书馆将联合市区各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组成专家团,举办线上与线下的日常讲座和专题讲座:依托该馆原有品牌活动“‘共读半小时’阅读分享周”、“‘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经典图书主题展”、“‘花开阅读季,最是读书时’朗读亭主题诵读活动”等,以“走出去”或线上直播、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引领全市读者参与经典诵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主题书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材料二】(1)请根据材料一,为广播站采编一则一句话新闻。

(18个字以内)(3分)(2)根据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从表格中得到的结论。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 人教版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 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4分)中华民族是chóng shàng英雄、成就英雄 A 英雄辈出的民族。

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中国正发生着 B (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

让我们míng jì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páng bó力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1分)B处的词语是。

4.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

(9分)活动一:读英雄(4分)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

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或保尔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二:访英雄(2分)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活动三:学英雄(3分)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5.用课文原句填空。

(9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八则》)(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3)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5),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练习基础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匠精神”是一个古朴的__________,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__________。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__________的精神。

它的基本__________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

在企业家们看来,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词汇焕然一新精益求精内含B.词语耳目一新精益求精内涵C.词汇耳目一新千锤百炼内含D.词语焕然一新千锤百炼内涵答案 B 解析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词语:词和词组。

第一个横线前的定语是“一个”,应选“词语”。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语境中是政府工作报告使人怎么样,应选“耳目一新”。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也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

语境是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的精雕细琢,应选“精益求精”。

内含:动词,内部包含。

内涵:名词,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语境中说的是“工匠精神”的内容,应选“内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造成的B.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C.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D.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所以说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抬升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答案 C 解析原句共有两处问题。

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语文

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分)从“微信”到“微信运动”:社交传播的进化张晓刚①社交,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传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文字、图片、音频,到现在的短视频、直播,社交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和“微信运动”的出现,无疑标志着社交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②“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自2011年发布以来,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

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在“微信”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电话、短信进行沟通,沟通速度慢,费用高。

而“微信”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低成本地进行沟通。

这种便捷的沟通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

③然而,随着“微信”的普及,人们发现,尽管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却越来越少。

人们更多地沉浸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信团队在2015年推出了“微信运动”。

④“微信运动”是一款记录用户步数的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运动”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并与好友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方式,既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

在“微信运动”推出后,许多用户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良好的运动氛围。

⑤“微信运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互动方式,还在于其背后的社交传播机制。

首先,“微信运动”利用了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将运动数据与社交网络相结合。

这使得用户在分享运动数据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播了健康理念。

其次,“微信运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将运动过程变得有趣,从而吸引了更多用户参与。

最后,“微信运动”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励用户不断挑战自我,形成了一种积极的社交氛围。

⑥可以说,“微信”和“微信运动”的出现,是社交传播进化的重要标志。

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模拟卷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3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2分)自古便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A 的jiào huì()。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都应该大胆地shù lì()自己的理想。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需要我去描画的白纸;,。

篮球巨星科比曾回答记者:“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我见过每天凌晨洛杉矶的样子!”这句话已然jīlì()了无数有着篮球梦想的球迷。

拥有顶级tiān fù()的科比都能够如此努力,而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此刻开始,君子当自强不息!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选择在A处填上的恰当的标点()。

(2分)甲。

”乙”。

3.仿照划线句,根据文意,再补写一个句子。

(2分)4.宏謇中学学校团委正在组织“感恩自强,青年当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

(1)如果团委请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请仿照示例再列举两例。

(2分)示例:“中国铿锵走过”历史文献资料展项目一:项目二:(2)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采访他们,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受到鼓舞。

现在,请你代表学校小记者站去采访家境贫寒、勤工俭学的李同学,你会向她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请把你对她说的话完整地写下来。

(2分)5.名著阅读(6分)A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杀下云梯。

此人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B 果然是个莽和尚。

但见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

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

鹭鸶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学习库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

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

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

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

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

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

”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

李、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

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从第一自然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每点不超过30个字。

2.“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指什么?
答:核心是指(不超过10个字)
3.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定出两点,总计不超过45个字。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白居易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本质,这种本质决定诗歌能发挥“补察时政”、“泄
导人情”的作用。

B.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C.白居易认为唐代李白、杜甫的许多诗和梁、陈的诗一样,嘲风雪、弄花草,所以被
他砍得所剩无几。

D.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E.白居易的诗歌美学思杨有许多合理因素,但是也有偏激之处。

[ ][ ]
附:答案及简析
(二)1.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②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

2.儒家传统美学思想(观点)
3.①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②认为统治者应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4.C、D(对照原文可作判断)
中学生学习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