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骨髓炎的护理
急慢性骨髓炎行钻孔或开窗引流的护理

到调节病人情绪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致
病 因 素 , 以 利 康 复 的 护 理 方 法 ,通 过 解 释 、 鼓 励 、 暗 示 、 安
慰 、保证等 方法 ,按情 志变化针对 性地 进行心理护理 ,以达到
护 理 目的 。
我们在 临床情 志护理 中积 累 了一 套行之 有效 的方法 ,具 体有 以下几种 :情志相胜法 ,是以五行 相克为理 论依据 ,用一 种情 志纠正 另一 种情 志的方法 。古代中医有云 : “ 怒伤 以忧胜
采用一 种情 志战胜控 制另一种相关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 ,达 到治疗 目的。在疾病 过程 中 ,需加强意志锻炼 ,将有利于调节 内脏 的生理 活动 ,促进疾病 的愈合。必须使病人树立与疾病作 斗争的信念 ,有 了坚定的信念 ,改变对病态的感觉 ,认识情绪
态 度 行 为 ,从 而 减 轻 痛 苦 。 移 情 疗 法 ,是 让 患 者 将 注 意 力 从 疾 病 转 移 其 他 方 面 上 去 。 患 者 有 时 会 胡 思 乱 想 ,陷 入 痛 苦 烦 恼 之
别 、 年 龄 、 病 种 的 患 者 心 理 需 要 ,做 好 目标 性 心 理 护 理 以促 使 病 人 产 生愉 快 的情 绪 和 防 止 不 良心 理 状 态 的 发 生 ,从 而 增 强 患 者 自身 的 信 心 及 力 量 ,有 利 于 配 合 治 疗 和 康 复 。例 如 对 待 老 人 时 , 们 应该 耐 心 的 听 其倾 诉 ,要 让 他 们感 到不 会 孤 独 ;而在 对 我 待 从 干 部 岗 位上 退 休 的 老 人 时 ,尽 量 多 了 解 他 们 的 一 些 贡 献 , 在 开 导 时 则 可 以 引 导 他 们 回 忆 取 得 成 绩 的 那 些 美 好 时 光 ;在 对
骨髓炎

健康宣教
1.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 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3. 告诫家属患者锻炼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跌 伤等意外。 4. 若无严重合并症,常在3~6个月可恢复到生 活自理。如发生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则 往往影响病情恢复,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 症。部分病人可死于合并症。上升性脊髓炎 患者往往于短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有伤口引流不畅和逆行感染的危险
一. 相关因素 1. 引流管扭曲受压。 2. 血凝块、脓渣堵塞。 3. 伤口冲洗、引流装置被污染。 4. 机体抵抗力低下。 二. 主要表现:右下肢有VSD冲洗引流管 二. 护理目标 1. 患者及家属能配合维持伤口引流通畅。 2. 患者伤口引流通畅。 3. 患者伤口未发生逆行感染。
2019/2/22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 骨显象 磁共振
并发症
1.畸形 由于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 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结果肢体短缩,骨骺 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 畸形;由于软组织瘢痕挛缩,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关节强直 由于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 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癌变 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并癌变, 常见为鳞状上皮癌。
躯体移动障碍
一. 相关因素: 1. 手术后体力和耐力下降 2. 麻醉药物的影响 3. 由于VSD管道束缚下肢活动 二 . 主要表现: 1. 患者不能自主翻身活动 2. 患者不能自主活动下肢 三 . 护理目标: 1. 患者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 患者未出现或较少出现因缺少活动而发生的合并症。 3. 患者在帮助下可以进行局部活动。 4. 患者能独立或部分独立进行躯体活动。
护理措施
一. 重点评价: 1. 患者冲洗引流装置是否通畅。 2. 患者是否发生了逆行感染。 二. 相关护理 1.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维持伤口冲洗和引流通畅的重要性。 2. 妥善固定冲洗、引流装置,防止松动和脱出。 (1)及时检查各连接接头。 (2)翻身时妥善安置管道,以防脱出。 3. 保持伤口部位的冲洗管位置在引流管之上,以利引流。 4. 冲洗管液瓶高于伤口,引流瓶低于伤口,保持负压状态,以维持通畅。 5. 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24小时内快速灌洗,以后每2小时快速冲洗1次, 维持冲洗直至引流液清亮冲洗液随着引泫液颜色的变淡逐渐减量。 6. 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质、量及色,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7. 出现滴入不畅或引流液流出困难,应检查是否有血(脓) 凝块堵塞、管道受压扭曲,及时处理,以保证引流通畅。 8. 及时更换冲洗液,倾倒引流液,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观察和护理

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观察和护理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
方法总结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VSD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
结果21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病例。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必须保持良好的密闭和有效的负压,同时采用0.9%Nacl加抗生素冲洗伤口,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利于脓液或血凝块稀释及排出,也可杀灭细菌。
标签:封闭式负压引流;慢性骨髓炎;观察;护理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慢性炎症,最常受累的部位为长骨的干骺端,如胫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桡骨、髂骨等[1]。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利用含有双芯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使用生物半适膜进行封闭,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持续有效抗生素冲洗,吸引来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材料和方法。
我科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共收治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通过采用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0~68岁,其中胫骨慢性骨髓炎11例,股骨慢性骨髓炎5例,跟骨骨髓炎3例,肱骨骨髓炎2例。
病程6月~18月,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部分窦道路形成并溃疡,经血常规,X线、CT檢查、确诊为慢性骨髓炎。
1.2 方法术前根据创面分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冲洗创面,选择合适规格的负压引流敷料。
术后连接开通中心负压引流装置及冲洗装置,保持冲洗引流通畅。
10~14d拆除敷料,若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可行创面植皮术,否则需要更换敷料,持续负压冲洗引流,直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可植皮闭合创面为止。
1.3 结果本组21例全部痊愈,其中15例经封闭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10~14d 后拆除敷料,行创面植皮术;6例创面有较多分泌物,给予再次清创,更换敷料,持续负压冲洗引流至创面无炎性分泌物,肉芽组织新鲜,行创面植皮术。
【实用】-骨髓炎的护理常规

骨髓炎的护理常规骨髓炎是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部位多发生在胫骨和股骨。
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病灶清除术加置管冲洗。
方法是:在髓腔或关节腔内放置灌注管、引流管。
灌注管连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滴入,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1病史:儿童常发生磕碰,外伤导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伴高热,寒战。
慢性骨髓炎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而成。
1.2 症状:感染局限于骨内时,患区剧痛,肢体不敢活动,局部皮温增高。
如骨膜下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明显,压痛明显。
如脓肿穿破皮肤,体温可逐渐下降,局部形成窦道,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1.3 心理社会反应: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预后,采取的手术等方案及术后康复的了解认知及心理承受能力程度,了解患者对手术及其术后并发症,自我形象紊乱等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对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
1.4同骨科护理观察要点。
2.护理问题2.1体温过高2.2疼痛2.3焦虑疲乏、恐惧2.4皮肤完整性受损2.5躯体移动障碍2.6潜在并发症3.护理措施3.1术前护理3.1.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患肢活动,搬动时注意平托患肢,置患肢于功能位,可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预防患肢发生病理性骨折。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水量2500ml--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的消耗。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
加强窦道形成的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1.2 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疼痛,肿胀,邻近关节有无红、肿、热、痛或积液出现。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控制感染,抗生素现配现用,以防降低疗效,按计划滴入,保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改善疼痛,多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给予患肢制动,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疼痛,搬动时动作轻柔,减少物理刺激,预防病理性骨折,遵医嘱给予止痛。
骨髓炎的症状和治疗选择

慢性骨髓炎的病因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形成慢性骨髓炎 开放性骨折或多次骨折,导致骨髓炎 骨膜下脓肿或骨膜穿孔,引起骨髓炎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中耳炎、慢性副鼻窦炎等扩散所致
儿童骨髓炎的病因
血源性感染:通过血液传播,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创伤性感染:骨骼创伤或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邻近组织感染:如关节感染、肌肉感染等蔓延至骨髓腔。 医源性感染:手术或某些治疗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避免损伤:避免骨 骼和软组织的损伤, 特别是慢性损伤, 应及时治疗
预防感染:注意 个人卫生,保持 环境清洁,避免 感染病菌
早期治疗:一旦 出现慢性骨髓炎 症状,应及时就 医,早期治疗
儿童骨髓炎的预防
保持卫生:定期 清洁儿童的生活 环境,特别是玩 具和床上用品, 以减少细菌滋生。
增强免疫力:鼓 励儿童进行适度 的体育锻炼,保 证营养均衡,增 强免疫力。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电刺激疗法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髓炎,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植入物植入 康复治疗: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05
骨髓炎的预防
急性骨髓炎的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保持适 当的运动量,增 强身体抵抗力, 减少病毒和细菌 的感染。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及骨膜反应,CT和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范围和程度。
儿童骨髓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疼痛、红 肿等炎症反应, 肢体活动受限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 高,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X 线、CT或MRI 显示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等
诊断标准:根据 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综合判 断,确诊需要进
《急慢性骨髓炎》课件

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
急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包括骨坏死、骨 膜下脓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VS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清创引流、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同时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 者的护理和康复治疗。
THANKS
[ 感谢观看 ]
临床表现与诊断
要点一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沉等。
要点二
病理活检
确诊的金标准。
治疗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治疗原则
清除死骨、控制感染、促进骨 愈合。
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
手术治疗
死骨摘除、病灶清除、闭式灌 洗引流等。
其他治疗
高压氧治疗、物理疗法等。
CHAPTER 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慢性骨髓炎的预防与护理
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 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
者恢复功能。
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活 动度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定期复查
02
症状表现
患者膝关节疼痛多年,反复发作,局 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01
结局
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疼痛 缓解,逐渐康复。
05
03
诊断
X线检查显示左膝关节骨质增生、硬化 ,周围软组织肿胀。实验室检查显示 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加快。
04
治疗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治疗原则为:全身支持治疗,抗 生素控制感染,患肢制动,尽早 行开窗引流术 (一)一般护理 (二)病情观察 (三)治疗配合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16
(一)一般护理 1、体位:维持肢体于功能位,限制患肢活
动。 2、饮食:三高饮食,热量2000-3000kcal 3、基础护理
17
(二)病情观察 注意体温的变化 局部情况 肌肉萎缩情况 引流是否通畅
3
定义
分类
好发部位 护理 并发症 健康教育
4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 病菌引起的骨膜、骨、骨髓 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5
最多见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 创伤后骨髓炎
外源性急性骨髓炎
6
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及肱骨 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 炎常见的好发部位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细菌入侵 2、抵抗力下降
26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功能锻炼护理局部炎症消退后尽快开始功能锻炼,先 进行伤肢肌肉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但须注意炎症情况,肢体活动也不能过早过频繁 。晚 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活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 关节。适时给予手法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协助患肢肌肉等长收缩,并逐渐加大力度。
28
健康教育
1、避免患肢负重直至骨愈合,并防止跌倒 后出现病理性骨折。 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定期到医院复查,防止病情发生恶化 。
29
30
18
(三)治疗配合 1、控制体温 2、合理应用抗生素 3、全身支持 4、缓解疼痛
19
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 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 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引流管,可使渗出 液及积血排出体外,减少死腔形成,减轻感染机率,加速 切口愈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1负压引流管的选 择引流管的材料一般选用硅胶,因其引起的组织排 斥 反应小且弹性好,质地中等,硅胶管长度为20cm,管内径 0.4cm,引流球负压5.2kP
急慢性骨髓炎健康宣教

急/慢性骨髓炎康复宣教一.手术前宣教: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后迅速恢复健康,患者可:1、多喝水以预防尿路感染(一天2000CC以上)。
(但若有心、肺、肾等方面功能异常者,则需依医嘱执行限水)2、注意身体清洁及预防感染。
3、常作深呼吸咳嗽及每二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肺部扩张预防肺炎。
4、教导床上使用便盆、尿壶及支托患部方法。
5、每二小时做一次全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每天做200下,可预防肌肉 ,挛缩及关节变形。
6、告知术后可能会有管子留置(如伤口引流管)。
二.手术后宣教: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麻醉恢复情形。
2、告知患肢如有外固定器及弹性绷带包扎,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肢体变形、肿胀及预防伤口渗血或血块阻塞。
3、若感觉有呼吸不顺畅、头晕、恶心、呕吐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处理.4、随时注意伤口有无出血情形,身体移动时勿牵扯引流管。
5、随时注意肢体活动与循环功能,如患肢颜色、温度感觉等,若有异常時,应立即告知护理人员处理。
6、维持正确姿势及使用辅助物保持患肢舒适,并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7、若觉伤口疼痛可采护理人员教导之缓解方式或依医嘱使用止痛剂以减轻疼痛。
8、手术后伤口及外固定器应保持清洁干燥,医师会视伤口愈合情形予以拆线。
9、若有红、肿、热、痛,可用冰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0、初期有引流管留置时,应采姿位引流,以利分泌物流出;伤口若在肢体上方或侧边宜采俯卧或侧躺,甚至于下床活动以利分泌物流出.11、请依医护人员指导练习上下床、坐轮椅及使用辅助器走路等。
12、常练习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顾,初期有排便、尿之需要时可告知护理人员协助。
13、饮食宜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之饮食,以利组织愈合。
三.居家照顾1、出院后须继续肌肉运动,每日三至四次。
2、遵守医师指示执行肢体之负重与复健运动。
3、依指示使用合适的辅助器。
4、依指导执行伤口或外固定器照顾。
5、摄取充足水分2000-3000CC(但若有心、肺、肾等方面功能异常者, 则需依医嘱执行限水)与高纤维食物可预防便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慢性骨髓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监测体温变化,每日测体温 6 次。
3、瘘管口周围皮肤颜色,引流的颜色、性质。
4、牵引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5、生命体征、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2、术后护理:
(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卧硬板床休息,患肢石膏固定的患者,用软枕抬高患肢 20 ㎝,保持患肢功能位,以防畸形或病理性骨折;执行石膏固定患者
护理常规及评价标准。
(3)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日测体温 6 次。
若体温高于39℃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在 30 分钟内监测体温变化,
做好护理记录。
(4)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抽血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采血宜在高热、寒战时进行。
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观察疗效,慎防不良反应,警惕双重感染发生。
(5)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水量达 2500-3000 毫升为宜,以补充高热的消耗。
(6)确保切口灌注引流的通畅,术后 24 小时内滴入速度要快,冲洗量每
日可达 15 升;3 天后滴注速度减慢,每日灌注量为 5 升,7 日后每日灌注量为 3
升。
(7)观察冲洗引流的量、颜色。
及时更换冲洗液,防止流空;及时倾倒引流液,防止引流液逆流。
(8)卧床休息,患肢皮肤牵引制动,避免早期下床负重,预防病理性骨折。
(9)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健康教育:加强营养,观察体温变化。
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运动,包括踝泵运作和踝旋转动作,做收缩臀肌、下肢外展和直腿抬高运动,每日 3-5 次,每次 10-15 分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饮食宜采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
2、加强功能锻炼,指导进行踝关节运动。
3、监测体温变化。
4、灌洗引流的观察。
四、注意事项
1、体温高热引起惊厥、寒战。
2、灌洗引流时防止引流液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