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山废弃地 , 城市垃圾填埋 场 、 污水处理 厂污泥和各种污染土 壤 的修复。 目前常用 的植物 有野生植物和某些高产农作物 ,
如印度芥菜 、油菜 、杨树 、苎麻等 。
2 2 4植物过滤。植物过滤 是通 过生物或非生物的方法 , .. 将
根际周围液体 中的污染物 吸附或沉积在根部表面 , 或者 吸收
土壤 是环境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承担着环境 中大约9 %的 0
肥等。含镉 、汞 的磷 肥 ,含有汞 、砷 ,铜 、锌等重金属的农 药, 以及 利用未经处理 的污染 水灌溉农 田, 都会导致土壤的 重金属污染 ,且对 农作物 的产量及 品质造 成极 大的不 良影
污染物…, 是农业 生产的重要 资源 。土壤 重金属污 染是通过 人类活动使重 金属进 入到土壤 中 , 致使 土壤 中重金属 明显 高
道 路两侧 土壤 中的重金 属污染 物主要来 自汽车 尾气排
放、 汽车 轮胎磨损产生 的大量 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 、 粉尘的 沉 降 ,污染 元素 主要为 P 、C 、Z b u n等l。汽车尾气排放的 6 I 主要 污染物有一 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物 、铅等 ,这
些物 质随风飘落 , 进入 土壤 , 形成 污染 。它们一般以道路 为
2 3 1 优势 。与物理和化学 修复方法相 比, .. 植物修复技术
以利于机械化操作;( ) 2 植物对农业措 施如施肥等 能产 生积
极反应;( ) 3 植物可收割部 位要能忍耐 和积累高含量 的重金
具有成本低 、美化景 观、重金 属可部分 回收 、经济盈利、应 用面积大和不造成二 次污染 等优势 , 还具有提高土壤通 气效
转移到根内部的过程。 该方法较适合水 田、 池塘及水体的重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摘要:土壤的重金属镉污染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的方法。

1.前言镉(Cd)是使农田受污染最普遍、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它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赋存形态多、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

因此,全面地了解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赋存形态、迁移转化、有效性评价及治理方法对于采用新方法治理土壤镉污染,减弱其对作物的危害,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超标情况,镉的点位超标率最高,正式被确定为中国土壤的首要污染物。

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看,镉是耕地的首要污染物,是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第二污染物(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

多地农作物镉超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引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环境背景值,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Adriano,2001)。

工业生产中石油、矿物等的采、冶炼加工及运输等过程,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农药、劣质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城市生活中污水、污泥和垃圾等未经处理乱排、偷排等行为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其中镉污染又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骨痛病以来,五十多年里,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重金属镉达到2.2x104 t(Singh et al.,2003),其中82%-94%的镉进入土壤。

2003年调显示,受Cd、As、Cr、Pb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2000多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其中镉污染耕地涉及11省25个地区(应兴华等,2010)。

中国农业部调查结果显示,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而积占140万公顷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以Hg和Cd的污染面积最大(王海慧等,200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超过环境负荷能力而导致其浓度异常增加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措施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土壤改良:使用有机质或黏土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重金属的迁移。

-土壤覆盖: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或植物秸秆等,减少重金属的接触和迁移。

-土壤加固:使用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加固,减少其扩散和迁移。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和溶解性,降低其毒性。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添加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尽量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酸碱调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溶解度,使其转化成为较为稳定的形态,减少毒性。

-配位剂处理:添加一定量的配位剂,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或EDTA钠盐等,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解毒作用,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常用的生物方法有:-植物修复:一些具有较强重金属耐受性和积累能力的植物,如拟南芥、大豆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从而修复土壤。

-微生物修复: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可以通过菌根和菌丝的形成,在土壤中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元素,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综上所述,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以及矿区的污染, 有相当数量农田的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其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有逐年增加之势。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经水、大气、植物等介质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

因此,寻求缓解或解决此类污染的办法成了全球关注的棘手问题。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由活化态转变为稳定态;二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以使其存留浓度接近或达到背景值。

当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和化学法往往需要改变土壤的原有结构,破坏土壤生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而作为生物法典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治理过程对原来的土壤扰动较少,能够逐渐减少甚至清除其中的重金属,且成本低廉,是真正“绿色安全”且能够标本兼治的方法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在世界上越发成为重要的环境议题。

尤其在我国,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发生了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据报道,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传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化学吸脱附、客土法(从外地运载乾净土壤加入受污染土壤达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现地淋洗土壤法以及现地电熔法等也存在著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包括资金耗费与化学药剂的问题等。

近年来,一种运用植物来去除有毒重金属的新型态植物修复技术给这一问题提供了另外的一套思考路径。

该技术在国外也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而有效的"绿色"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分为四类:1植物提取,即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地上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论文题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学生姓名:马玉琴学生班级:环境工程131班学生学号:2013011631所在院系:资源环境学院2016年5月20日目录1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1)2.植物修复技术的引入 (2)3植物修复技术 (2)3.1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 (2)3.2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 (2)3.2.1根部过滤技术 (3)3.2.2植物提取技术 (3)3.2.3植物挥发技术 (3)3.2.4植物稳定技术 (4)4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4)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及城市化进程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的污染风险越加突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由于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能持久存在,并可通过生物食物链积累、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而受到特别的关注。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绿色生态技术,是指利用植物吸收、分解、挥发或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有效态含量,从而降低其对生物的危害。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超富集正文1土壤重金属污染1.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据估测,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1],其中工业“三废”污染1000万hm2[2],农田污灌面积已达130多万hm2[3]。

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少的粮食产量高达1000万t,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4]。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包括“三废”的排放、矿山的开采和冶炼、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污水灌溉和污泥农用等。

导致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主要包括As、Co、Cd、Cr、Cu、Hg、Mn、Ni、Pb等,一般为几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5]。

1.2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含量、并可能造成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质量退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现象[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者:杨晓琼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5期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soil)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致使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并由其或其化合物造成的污染。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

1 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指直接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的过程。

具有成本低、原位修复不破坏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治理污染的模式等优点,引起人们关注。

土壤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自然存在的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驯化的功能微生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代谢降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或将其降解成无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

因其具有高效、低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受到人们关注,已成为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单纯植物修复及单纯微生物修复又有一定限制,如:目前发现的能用于植物修复的具有超富集能力的植物种类少,其生物量较小积累重金属量有限,积累速率有限等;微生物修复中大多数自然存在的微生物的重金属还原能力有限,微生物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且大多数微生物只能通过将强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弱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来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并非完全去除土壤中重金属。

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单纯植物和单纯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缺憾。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体系,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联合使用相互促进,共同降低土壤污染物、缓解环境污染的一种新兴生物修复技术。

2 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罗巧玉等介绍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宿主植物互惠共生体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如能增强植物对Zn、Pb、Cu、As 和Cd 等重金属的胁迫耐受及吸收量。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生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生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生物修复陈则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建龙海363105)摘要:本文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中的原位修复技术与异位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挥发植物稳定与植物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由近年的实验情况看来用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

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

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 340万吨,Pb 500万吨,Mn 1500万吨,Ni 100万吨[1]。

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2]。

1 土壤重金属来源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据Lisk 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g)[3],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O%~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汞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

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会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首先,重金属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其 次,重金属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导致某些微生物种群数量增加,而另 一些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此外,重金属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如降低土 壤微生物的酶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其次,重金属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基因表达。研究发现,重金属可诱导某些 微生物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与重金属的抗性、富集和解毒有关。然而,过量的 重金属也会导致某些基因的表达受抑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再者,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重金属可改 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和氮源利用能力,从而影响其代谢功能。此外,重金属 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内容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生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基因 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基因工程、生物传感器、植物修复和微生物联合应用等方面是研究的前沿 和热点。然而,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基因 工程菌的稳定性、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植物修复的效率以及微生物联合应用的 效果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结论
研究利用土壤微生物促进污染物降解和转化的新方法和新技术;(3)结合现 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解析土壤微生物在 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和调控机制;(4)加强研发具有高效、环保和可持 续性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们有望为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姓名:陈晓龙学号:10508122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0级完成日期:2014年4月8日指导教师:梁培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摘要: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急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采矿、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使用,导致重金属囤积,严重污染土壤,对人类生活已造成了严重危害。

重金属污染有别于其他污染,在土壤中重金属无法通过自身特性而降解。

由于重金属具的易富集的特性,这导致其很难被降解在环境中。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被重视,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国内外目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的现状,重点探讨中国在植物修复技术上的发展和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在国内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超积累植物;植物修复技术;Technology of Hyperaccumulator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led to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ining, metallurgy, automobile exhaust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s,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leading to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heavily polluted soil, has caused serious harm to human life. Differ from other organic compound poll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nnot by itself the purific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r biological degradation.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it is difficult to degrade in the environment. Phytoremediation w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in green technology. Hyperaccumulators and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fields of acade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i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in soil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Keywords: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Hyperaccumulator;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目录1 绪论 (4)1.1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4)1.2 中国重金属土壤污染概况 (4)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1 国外研究综述 (6)1.3.2 国内研究综述 (6)2 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 (7)2.1 植物提取 (7)2.2 植物固定 (7)2.3 植物挥发 (7)2.4 根际过滤 (8)3 超积累植物 (8)3.1 我国主要的超积累植物种类 (8)3.2超积累植物的制约条件 (9)4 植物修复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研究 (10)5超积累植物残体的处理 (11)5.1 植物残体的预处理 (11)5.2 植物残体的后续处理 (12)6 结果与讨论 (1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1.1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各种污染物带入到土壤环境中,导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影响极大,辐射面广,还具有不易消除,易富集的特点[1]。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几乎不随水过滤,不易被生物降解,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会对人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

1955到1972年间,在日本富山县发现一种公害病—骨痛病,发病的原因是人们食用了被重金属,主要是镉严重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甚至到了人心惶惶的地步。

去年,中国各地出现“镉大米”,前后被检测出重金属镉严重超标的大米多达百余批。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采矿、冶炼、汽车尾气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重金属污染甚至有从地表转向地下的趋势[2],这不仅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会祸及子孙后代。

如何大面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直是个世界难题。

当前,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对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

从治理工艺及原理的差异分类,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化学修复法,往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特定的改良剂,用改良剂的特性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降低,以此来抑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危害。

此方法的弊端在于二次污染,新的改良剂加入到土壤中也会影响土壤的原本属性,造成新的污染。

而且用此方法修复土壤需要消耗大量的改良剂,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因此,此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小面积的土壤修复。

二、物理修复法,通过将没被污染的干净土壤和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进行混合,以此达到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浓度的效果。

此方法的弊端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将解决问题的时间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浓度增加,又需要新的干净土壤,而且用此方法修复时间太长,也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都有各自的局限,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而且都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3]。

相较于传统方法,近年来兴起的植物修复技术优势明显。

植物修复技术投资较小,投资成本仅是传统理化方法的30%-50%,实用性广,效果良好,就地处理,操作方便,不会像传统的物化方法会改变土壤本身的属性,如酸碱性,也不会引起土壤板结,没有二次污染,这些优点都使其成为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中成为热点[4]。

1.2 中国重金属土壤污染概况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便对开展了一些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监测工作。

1997年,我国曾对24个市320个严重污灌区的土壤开展污染调查。

2000年,农业部发布了调查的监测结果,认为我国大部分矿业基地,城市郊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严重。

最近,我国刚刚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普查工作,但由于各种莫名的原因,相关部门并没有发布相关重金属污染调查信息。

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当严重,由于农作物最终会被人食用,为了避免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所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更因该受到重视。

天津是中国五大污灌区之一,根据2003年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天津市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达到全市灌溉面积的23% [5]。

据中国水稻研究在2010发布的报告称,目前我国约有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

在耕地重金属污染中,最为严重的镉、砷的污染,分别达到了污染土壤的40%。

根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截止2010年,中国共约有150万hm2的耕地土壤是污灌区,污灌区中,大约有65%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

18%的土壤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区[6]。

中国部分城市的主要重金属含量如表1[7]。

城市地点Cd As Pb Zn Cr Cu Ni Hg北京南部地区0.16 49.01 120.01 0.37 26.48保定城区0.36 13.06 61.48 57.51 22.7长春城区0.14 12.52 35.42 90.02 66.02 29.42 0.13东莞郊区0.91 15.20 69.20 40.60 0.27广州城区87.00 163.16 76.62 39.00 20.00贵阳城区0.29 44.05 139.26 92.90 51.58合肥城区0.22 10.82 37.02 108.85 38.65 27.35重庆主城区0.90 8.00 32.60 96.75 24.66 26.56 25.66 0.30郑州城区9.64 91.72 59.12武汉城区0.32 14.00 48.90 76.58 44.04 0.24上海城区0.18 8.38 24.76 86.45 71.84 31.36南昌郊区0.20 18.05 45.69 101.38 57.54 43.17 25.03 0.66宁波郊区0.20 6.67 47.58 122.58 48.55 0.48惠州郊区0.10 7.06 40.26 51.24 34.27 32.36 13.13 0.20土壤环境二级质量标准0.60 25.00 300.00 250.00 300.00 100.00 50.00 0.50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靠肉眼不能分辨,一般情况下需要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土壤的污染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自动降解,反而会越积越多,这也正是重金属污染的特殊之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综述美国国家环保局定义植物修复技术为[8],利用超积累植物富集某些特定重金属的特性,直接利用植物本身将重金属吸收或者挥发等作用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的总称。

超积累植物的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7年[9],1983年,由Chaney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植物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思想[10],即植物修复技术。

随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超积累植物,研究植物修复技术。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植物修复技术应用方面,国外很早之前便已开始研究,也相对先进。

在重金属吸收方面,超积累植物积累Ni、Co、Cu、Cr、Pb 这几种重金属的量一般在0.1%以上,积累Mn、Zn的量甚至可达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