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一、天然橡胶自然属性

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过滤、凝固、加工而制得,其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橡胶树的成长可分为以下5 个阶段:

1. 苗期:这阶段是指从播种、发芽到开始分枝,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1.5~2 龄)。

2. 幼树期:是从分枝到开割这一阶段,大概要到第四、第五年(5~7 龄)。

3. 初产期:是橡胶树从开割到产量趋于稳定的阶段,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9~11 龄)。

4. 旺产期:从产量稳定到产量明显下降,大约持续20 到25 年时间(30~40龄)。

5. 降产衰老期:30~40 龄树到失去经济价值。

橡胶树一般可采集25~30 年,橡胶树割胶期为每年的4-12月,其中6-10月为旺季,1-3月为停割期

二、天然橡胶分类及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分为烟片胶、颗粒胶、绉片胶和乳胶等。但市场上以烟片胶和颗粒胶为主。

烟片胶RSS (ribbed smoked sheets)是乳胶经过过滤、加入甲酸凝固成薄片状再经过干燥、烟熏等工艺而制得,我国进口的天然橡胶多为烟片胶。烟片胶一般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烟片胶的级别判断主要通过目测色泽判断。颗粒胶是经凝固、造粒、干燥等工艺而制得,我国国产的天然橡胶基本上为颗粒胶,也称标准胶。国产标准胶代号SCR(其中S 为standard 即标准,C 为chinese 即中国,R 为rubber 即橡胶)即标准中国橡胶。颗粒胶一般按国际上统一的理化效能、指标来分级,这些理化性能包括杂质含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氮含量、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及色泽指数等七项。其中以杂质含量为主导性指标,依杂质之多少分为5L(特级)、5(一级)、10(二级)、20(三级)及50(四级)等共五个级别。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的交割等级为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 和进口烟片胶RSS3,其中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 通常也称为5 号标准胶,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天然橡胶GB8081~8090-87 版本的各项品质指标。进口烟片胶RSS3 执行国际橡胶品质与包装会议确定的“天然橡胶等级的品质与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1979 年版)。交易所认可的产地为:

国产标准胶:海南省农垦耕地和云南省农垦耕地;

进口烟胶片: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

三、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分布

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乔木,原产于巴西,但橡胶树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多分布在南北纬15 度以内的热带地区,主要集中产地是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少数亚洲国家,以及尼日利亚等少数非洲国家。东南亚的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90%左右,产量占全球的80%左右。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前三大产胶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且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产口占产量比高达90%以上。

图1 2007年世界橡胶产量分布

图2 2007年世界橡胶出口分布

泰国从1900 年开始植胶,60 年代中期植胶面积为118.8 万公顷,泰国从60 年代起开始实施较大规模更新和新植计划,到1991 年扩大到189 万公顷。由于胶园胶龄比较合理,近10 年产量迅速增加,从1986 年的78 万吨增至1996年的184 万吨。因为南部宜胶地巳十分有限,近年植区增加主要是东北地区,面积增加速度放慢,1998 年仅达197.2 万公顷。1995 年泰国胶龄15 年以下的胶园不低于54%,由于前几年价格低,泰国每年新植胶面积从1990 年的3.44 万公顷减少到1994 年的1.88 万公顷。1994 年天然胶价格上涨后,胶园淘汰面积大大减少,又不利于保持新植胶的比例,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产胶量。1997 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33 万吨,1999 年产量降至195.8 万吨,2000 年则进一步减至156.6

万吨。

2006 年泰国橡胶种植面积229万公顷,以南部地区为主。

印尼橡胶商业栽培始于1902 年,1910 年植胶面积11.1 万公顷,1920 年和1930 年分别为46.1 万公顷和130.2 万公顷,1970 年续增至231.7 万公顷,1989年达到311.08 万公顷,1997 年达到351.6 万公顷,1998 年降到334 万公顷,胶园面积居世界首位。早在二战前夕,印尼年胶产量已达82 万吨,为世界头号产胶国,但随后由于战争及近20 年国内政局动荡,1960 年产量仅达60 万吨。自1969 年起,印尼大规模更新和扩种高产品种,1991 年产量由1979 年的90.5 万吨增至128.4 万吨。印尼天然胶业发展潜力巨大,它不仅有大量宜胶地,而且劳力和种植材料也十分丰富。为增加产量,1988 年起印尼开始大规模推广新材料如GTl 等。1999 年印尼天然胶产量达168.7 万吨。预计2020 年产量将达到200万吨,成为世界头号产胶国。

马来西亚本世纪初以来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1940 年达到156 万公顷,1970 年达到其最高值201.9 万公顷,七十年代后期胶园面积开始萎缩,1999 年、2000 年减少至140 万公顷。长期以来马天然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988 年总产达166.16 万吨,为其历史最高产量,占世界总产的32.4%,年均单产也较高,1991年一般为每公顷1300 公斤,个别高产品种达5000 公斤。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曾推出以RRIM600 为代表的高产品系,有力促进了天然胶生产的发展.近年由于劳力严重短缺加上前几年国际市场胶价接连下跌。导致马胶产量连年下降。马来西亚将投入10 亿林吉特(26.3 亿美元)银行存款用于橡胶树的重新种植,以确保马天胶产量得以在稳定中转减为增,由于棕榈树成热仅需 3 年,而橡胶树成熟则需要7 年左右,因此棕榈树种植周期仅为橡胶种植周期的42.9%,致使许多胶农放弃天胶种植而转向棕榈树的种植,马来西亚作为全球仅次于泰国,印尼的第3大产胶国,其天然胶产量1990 年为130 万吨,1998 年减少至88.35 万吨,1999年仅为76.89 万吨,2000 年仅为60.84 万吨,国内天胶需求消费则由1999 年的34.44 万吨增加至2000 年的34.73 万吨,增加2804 吨,同比增幅为0.8%,由此导致国际胶市天胶供应量的减少和需求消费量的增加,而上述资金的投入将可能促使马来西亚天胶产量恢复至90 万吨。

印度1950-1955年的植胶面积7.5 万公顷,1956-1960 年达12.3 万公顷,以后植区继续扩大,1980 年增至27 万公顷,1990 年达45.1 万公顷,其中89%在喀拉拉等邦的传统植胶区,这些地区,扩种潜力已很有限。但非传统植胶区宜胶地多达120 万公顷,扩种潜力很大。印度植胶面积1998 年达到55.3万公顷,估计到2000 年扩大到62 万公顷。1950-1960 年印度天然胶年产量为2.5 万吨,而1980-1985 年已达18.5万吨,1990 年约32.4 万吨,1996 年为53.7 万吨。单产60 年代为600公斤/公顷,1990 年已达1075 公斤/公顷,仅次于马来西亚和科特迪瓦,目前单产达到2000 公斤/公顷。由于印度胶龄结构趋于幼龄化,有利于今后橡胶产量的增加。2000/2001 年度产量达到67 万吨,预计2010 年达到88万吨。

中国我国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在北纬18 度-24 度地区有大面积橡胶种植,天然橡胶宜植地100 万公顷。目前植胶面积达60.83 万公顷,其中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分别为37.06 万公顷、17.62 万公顷、5.13 万公顷和0.86 万公顷。世界天然胶主产国都集中在赤道以南10 度到赤道以北15 度之间的热带地区,一般而言,中国不具备大面积植胶条件,但我国仍然在自已有限的热带地区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天然胶基地,这对世界天然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1977-1979 年平均产量10.07 万吨,1987-1989 年为24.01 万吨,年增长率9.08%。

目前,国内天然胶产量为47 万吨,仅占世界天然胶产量的6.9%,位居世界第五位。生产成本8500-8900 元/吨或1.03-1.07 美元/公斤,高于标准印尼橡胶SIR20(0.60 美元),但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109.85 公斤,达到世界开割胶园的平均水平。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及热区实际,遵照国家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 年的战略目标,天然橡胶生产采取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种植面积保持在900-950 万亩,通过更新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10 年产量达到60 多万吨。其中,海南稳定面积40 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00 公斤以上,

云南稳定在17 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500 公斤以上,广东稳定在6 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900 公斤以上。预计到2015 年和2030 年产量分别达到70 万吨和77 万吨,自给率分别达到51.69%和48.71%。

斯里兰卡1950年植胶面积26.53 万公顷,1960 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27.16万公顷,此后逐渐下降,1990 年总面积为19.91 万公顷,1998 年仅为15.8 万公顷。由于政府支持不够、原东欧买主的进口下降,斯胶产量近10 年一直徘徊不前,1977-1979 年平均产量为15.17 万吨,1987-1989 年为11.8 万吨,1999 年产量仅为9.7 万吨。

越南1981年植胶面积8.56 万公顷,1990 年面积为18.26 万公顷,其中15万公顷是1981 年后种植,1997 年约27 万公顷。越南1977-1979 年平均产量4.33万吨,1989 年胶产量7.1 万吨,1999 年达到23 万吨。南部是其传统植胶区,但中部和丘陵沙地也适于植胶。目前越南拥有天胶种植面积40 万公顷,计划2010年将天胶种植面积增加至70 万公顷,增幅为75%,而天然胶产量将从2001 年的28 万吨增加至2010 年60 万吨。

菲律宾主要植区为风害较少的棉兰老岛,宜胶地有53.6 万公顷。菲植胶面积70 年代前为2 万公顷,1981 年达6.6 万公顷,1989 年为8.61 万公顷,此后增加缓慢,1991 年植胶面积为8.19 万公顷。其中幼龄胶园占16%,7-13 龄占79%,老龄胶园只占4%,1999 年胶园面积仅增至9.2 万公顷。1977-1979 年平均产量5.89 万吨,1987-1989 年15.85 万吨,就胶龄结构和单产水平而言,今后要大幅增加产量不大可能,但2005 年后,可能会取得很大进展,到2015 年产量将提高至20 万吨。

柬埔寨60 年代中期植胶面积曾达4.8 万公顷,后因战乱1982 年降至1.2 万公顷,之后植胶面积又快速增加,从1985 年的1.9 万公顷增至1991 年的5.18万公顷。1977-1979 年平均产量1.43 万吨,1985 年产量为2.2 万吨,1999 年为4.0 万吨。柬有大面积的玄武岩红土,蓄水性强,产胶潜力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柬有33 万公顷宜胶地,干胶生产潜力超过60 万吨。柬计划在2005年将植胶面积扩大到8 万公顷。

尼日利亚尼胶园面积居非洲第一位,1940 年为4.8 万公顷,1990 年24.7万公顷,1995 年胶园面积降至20.1 万公顷,其中大小胶园分别为8 万和12 万公顷。大多小胶园始建于50 年代,占小胶园面积的80%,15%胶园建于60 年代,只有5%是最近年代建立的胶园。1999 年降至15 万公顷。产量1973 年为6.74万吨,1983 年5.17 万吨,1988 年6.8 万吨,1992 年超过10 万吨,随后产量连年下降,1997 年降至6.5 万吨,1999 年增至9.0 万吨。胶园大多采用传统的高密度小区种植,单产为340-750 公斤/公顷,而许多小区胶园因劳力缺乏而未采割,胶园老龄化严重,几年后,所有1966 年以前种植的胶园都要被淘汰,如果不大规模更新,小胶园产胶量就会不断下降,大胶园(单产1000 公斤/公顷)就目前的经济条件也难以有很大的增长来弥补这部分缺口。总的来说,尼日利亚天然胶生产前景不容乐观。如大面积更新,在短期内确实会减少产量,但2000 年后产量会好转。

科特迪瓦1956 年开始植胶,1980 年达2 万公顷,1990 年达5.7 万公顷,植胶面积居非洲第三位,计划到2000 年达到10 万公顷,1991 年每公顷单产平均1376 公斤,单产居世界第一位。1977-1979 年平均产量1.77 万吨,1991 年产量超过7 万吨,1999 年产量达到12 万吨。喀麦隆橡胶种植始于20 年代,1940 年面积0.8 万公顷,1990 年4.16 万公顷,此后徘徊不前,1997 年4.20 万公顷,1977 年产量为1.73 万吨,1987 年产量达到2.63 万吨,1990、1991 年则分别为3.83 万吨和4.34 万吨。1999 年4.0万吨。

图3 2000-2007主要产胶国产量一览

图4 2000-2007主要产胶国出口一览

四、未来供给预测

由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而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更在80%以上,因此这三国的产量直接决定着着全球的橡胶供给。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胶生产国——泰国,自2004 年开始天胶种植面积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如果按照4 年开割的周期来进行推算,预计2008年在不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来自泰国的天胶供应将有望出现大幅增长,并且在随后的三到四年时间里,泰国天胶将步入一个新的高产周期。

图5 泰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趋势

图6 泰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增长率

此外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球六大天胶生产国中,除中国和马来西亚外,其余各国天胶种植面积在近年来都出现了显著的增加。马来西亚近年来天胶种植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油棕种植面积扩大所致。由于棕榈油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油棕的种植收益近年来高于天胶。尽管马来西亚天胶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马来西亚政府极力推广天胶优良品种的种植和采用低频割胶技术,使得其单产水平逐年提升,马来西亚近年来天胶产量依然呈现增长的态势。

图7 马来西亚天胶单产趋势

总体上看,由于2004 年以来全球几个主要的天胶生产国,尤其是泰国和印尼都大比例的扩大了橡胶树的种植,而这些新增的橡胶树有望在2008年后陆续进入开割阶段,而作为三大主要生产国之一的马来西亚,虽然天胶种植面积出现下滑,但得益于其单产水平的大幅提升,其天胶产量仍可能继续维持增长的态势,因此2008 年后全球天胶供应的高峰阶段即将到来,并将对天胶价格的中长期走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泰国泰国宜胶地面积为241万公顷,宜胶区植胶后7年可开割,单产可达1562千克/公顷/年。近年泰国大力发展橡胶种植,目前泰国植胶面积已达229万公顷,预计2008年泰国天胶产量应该会增加至338万吨,因为预计高价会促使泰国300万胶农继续种植橡胶。泰国天胶产区分析显示,南部产区产量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而东部和北部适合种植天胶的大量土地资源尚未开发。因此,泰国已将天胶种植的开发重点转移至其东部和北部,天胶种植面积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图8 IRSG泰国天然橡胶产量预测

印度尼西亚2007年印度尼西亚橡胶产量可能比2006年增长4.9%,达277万吨。橡胶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329万公顷增加到330万公顷,预计2008年的天然橡胶产量还会继续增长,增长率预计为8%。鉴于印尼拥有橡胶规模所需的所有条件,印尼橡胶产量实现稳定增长并无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近年来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以及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对于未来天胶产量的增加可能会形成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天胶产量位居世界第三,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天胶产量一改上世

纪90年代的下降势头,恢复了增长趋势。而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增长也同样得意于单产水平的提高。因为马来西亚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天胶种植面积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中,从目前的情况看,近年来马来西亚天胶产量缩减趋势有望明显缓解。

图10 IRSG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预测

印度、越南和中国印度、越南和中国目前分别是全球第四、第五和第六大天胶生产国。其中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之间,适合橡胶种植的土地资源较为充裕,天胶种植规模增长潜力较大。越南橡胶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中部高原地区。新种植的橡胶主要是高产优良的橡胶树。新种植的橡胶树并没到开割的阶段,因此未来几年后越南天胶产量将会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中国近年来天胶产量正常年景的平均增幅一般为3%左右,但2005年由于海南主产区受维达台风袭击,全年产量同比大幅减少,而此前中国天胶产量增长速度也是十分缓慢。由于海南大片胶树损毁而无法正常割胶,使得产量全面恢复需要3到4年时间。因此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增长远远跟不上用胶需求消费量的增长,逐渐扩展的供需缺口需要以来扩展进口规模才得以满足。

2008年,由于年初南方长时间的寒冷和冰冻天气,导致部分橡胶树冻死并推迟橡胶树开割时间,因此国内天然橡胶产量将减少。此次寒冷和冰冻天气,给国内三大农垦橡胶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预计海南和云南农垦将减产2-3万吨,而广东农垦将减少5000-7000吨产量。

图11 IRSG印度天然橡胶产量预测

图12 IRSG越南天然橡胶产量预测

图13 IRSG中国天然橡胶产量预测

五、天然橡胶种植的技术发展

世界天然橡胶业的发展是和其技术不断变革分不开的。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Goodyear)发明了橡胶硫化法,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天然胶才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需要量也急剧上升。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引进巴西橡胶树种子至英国,后将其培育的巴西橡胶苗运往东南亚国家种植获得成功。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N.Ridley)发明了不伤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在原割口上复割的连续割胶法,使橡胶树能连续几十年割胶,纠正了巴西原产地用斧头取胶的旧方法。1915年印度尼西来爪哇茂物植物园荷兰人赫尔屯(VanHetten)发明了芽接法,使优良无性系可以繁殖推广,初生代次生代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使橡胶树的产量成倍提高。1968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发现了乙烯对橡胶树具有高效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低频割胶成为可能。由于这些技术的改进,使橡胶树开始了商业栽培,也使单位面积产量、工效成倍提高。

在新世纪,由于科技发展和橡胶树新用途不断得到扩展,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转基因橡胶树和胶木兼优橡胶树的栽培利用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

1、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橡胶树的主产品是胶乳中的橡胶,即胶乳经加工后的各种橡胶产品。而胶乳中丰富的非胶组分基本上都被白白浪费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胶业的利

益驱使,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尤其是白坚木皮醇等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的开发利用,将是新世纪橡胶综合利用、研究和开发热点。有专家认为,将来巴西橡胶树更有价值的是作为工业原料的非胶组分而不是天然橡胶。

2、转基因橡胶树。由于橡胶树的收获期长达30年以上,在生物技术开发中极具优势,通过转基因工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贵重药品的绿色工厂。因此,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转基因橡胶树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等非植胶国家的重视,马来西亚已将其作为橡胶研究的最重点项目而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我国的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3、橡胶木材及胶木兼优新品种的栽培利用。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天然林,特别是保护热带雨林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外木材将面临严重短缺,因此对橡胶木材的综合利用及培育、利用和发展橡胶树的速生优质性状即选育推广胶木兼优橡胶品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这也是天然橡胶在新世纪的又一发展方向。目前马来西来已选育出一批胶木兼优品种,如900组的 RRIM928、RRTM929,2000组的RRIM、2001组的RRIM2025等,并已推荐生产部门使用。这些优良品种不但干胶产量高、而且生长快,材积大,尤其是RRIM2025,头5割年株次产干胶高达98.5克,14龄时单株木材产量高达1.87M3(按每亩存树20株计算,每亩木材产量可高达37.4M3),按目前每立方米3600元的价格计算,14龄时每亩木材产值就高达2.24万元,远远高于主产品天然橡胶的产值,生产潜力很大。单就木材产量而言,比目前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营造的速生纸浆林──刚果12号按2个轮伐期(同为14年)的14—16M3要高得多。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与马来西来等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胶木兼优品种的栽培利用已引起国内各植胶垦区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胶木兼优品种。我们应学习、借鉴我国五、六十年代引进试种国外优良橡胶无性系的成功做法,一方面继续加大引进力度,并尽快在全国建立大协作网进行适应性试验,以期能在较短时间内选出适合在我国种植的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开展利用所引进的国外优良亲本材料和国内已有材料选育我国的胶木兼优橡胶新品种的研究。

世界天然橡胶由于长期以来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世纪,天然橡胶业有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日益增多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良好机遇。

4、实施橡胶农林业体系( Rubber agreforestry system,及丛林橡胶经营)。通过提高生产率,可以改善小农园主的收益。采用优质高产的胶树种植材料,增加橡胶产量,使小园主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适当的农林业措施,可保持生物多样性。为确保天然橡胶的供应,使用抗病、耐旱和抗风胶树品种,在非传统植胶区扩大植胶。通过研究,克服胶树死皮或割面干涸,以及更有效的快速转化技术,能更进一步改善橡胶栽培,在橡胶栽培过程中应考虑这些可能的改进措施。

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后,天然橡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量逐年增加。 天然橡胶最早被发现于南美亚马逊雨林,19世纪后期从南美大陆移植于刚果、利比里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地,而后由斯里兰卡移植到马来、印尼等热带地区。 目前,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之间的低海拔、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第1个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印尼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降雨相对稳定,产量也相对稳定。 我国科研人员选育出“热研72059”优良品种,可实行全周期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50%以上,目前已在海南儋州、昌江等地示范推广。我国天然橡胶亩产长期在80公斤左右徘徊,但在海南、云南等植胶区发现单株产量超过100公斤甚至200公斤的橡胶树,如能利用超高产单株培育出超高产品种,将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益。此外,我国科研人员正研究新型橡胶生产模式,从幼龄橡胶树的茎叶直接萃取天然橡胶,初步试验数据显示,每亩可收获茎叶等干物质1吨,提取出60公斤天然橡胶。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中国的橡胶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当中,现在很多专业做橡胶定制的厂家能根据买家的需求定制各种不一样的模具,有的公司还有十几二十几年以上的橡胶定制经验,选择这样的公司来进行定制是比较不错的。 深圳佳诺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模具和中高端橡塑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拥有成套的橡塑模具及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团队有多名从事模具设计、橡塑配方、及超过2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公司从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橡塑产品材料开发,半成品、成品、印刷、包装的完整生产线。从胶料引进到多样化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生产过程都得到严密的控制,成熟的生产设备,现代的生产管理是品质产品的保障。引进橡塑模具和橡塑产品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为业内提供更好的塑胶配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伟大使命!

2017年天然橡胶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天然橡胶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天然橡胶全球供应充足,我国进口量持续增长;而下游消费增速 缓慢;库存持续高企,价格受到压制。展望2018年,全球天然橡胶仍然会处于产量高峰期且供应会持续增长,下游需求无大改观的情况下,2018年天然橡胶 供需矛盾仍会较为突出,价格难以实现大趋势的反转走强。 一、2017年天然橡胶市场回顾 (一)产量与进口量双双上涨,供给压力大增 2017年天然橡胶累计新增资源约359.5万吨,比上年(下同)增长9.7%,未延续2016年的下降走势,再次回升。 国内产量止跌回升。2015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2016年延续这一走势,同比继续下滑。2017年,国内产区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产量增速略有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回升走势,初步估算,全年天然橡胶累计产量约为80.5万吨,同比增长3.1%。 国外产区方面,据ANRP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1328.2万吨,同比增长6.9%。其中ANRPC成员国增长6.4%。就产量增速来看,柬埔寨以33.1%的增幅领跑各国,其次为印度的15.2%和越南的11.3%,泰国增长1.9%。 国内进口压力持续增加。2017年天然橡胶进口量为279万吨,同比增长11.7%;进口金额为491.7亿美元,同比增长46.6%。2017年我国进口合成橡胶436万吨,同比增长31.9%。整体来看,2017年进口量较2016年有明显回升。 库存方面,截至2018年1月17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达到24.6万吨。其中,天然橡胶库存为13.7万吨,合成胶库存为10.5万吨,复合胶为0.4万吨。同时,上期所库存也在持续增加。截至1月23日,上期所天然橡胶库存为41.5

橡胶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橡胶基本常识 橡胶是通过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如果沾水或不同的温度的话,有可能变成导体。导电是关于物质内部分子或离子的电子的传导容易情况。 一、橡胶制品的用途,不同橡胶制品的优缺点介绍 1、天然橡胶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粘,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优点:弹性好,耐酸碱。缺点: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 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

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2、丁苯胶 SB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丁二烯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与天然胶比较,品质均匀,异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优点: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 以下具良好弹力,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性。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广泛用于轮胎业、鞋业、布业及输送带行业等。 3、丁基橡胶 IIR (Butyl Rubber) 为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聚合而成,因甲基的立体障碍分子的运动比其他聚合物少,故气体透过性较少,对热、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电器绝缘性佳;对极性容剂抵抗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54-110 ℃。优点:对大部份一般气体具不渗透性,对阳光及臭气具良好的抵抗性可暴露于动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气化的化学物中。缺点:不建议与石油溶剂,胶煤油和芳氢同时使用用于汽车轮胎的内胎、皮包、橡胶膏纸、窗框橡胶、蒸汽软管、耐热输送带等。4、氢化丁晴胶 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氢化丁晴胶为丁晴胶中经由氢化后去除部份双链,经氢化后其耐温性、耐候性比一般丁晴橡胶提高很多,耐油性与一般丁晴胶相近。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50 ℃。优点:较丁晴胶拥有较佳的抗磨性,具

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天然橡胶供给概况 一、天然橡胶自然属性 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过滤、凝固、加工而制得,其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橡胶树的成长可分为以下5 个阶段: 1. 苗期:这阶段是指从播种、发芽到开始分枝,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1.5~2 龄)。 2. 幼树期:是从分枝到开割这一阶段,大概要到第四、第五年(5~7 龄)。 3. 初产期:是橡胶树从开割到产量趋于稳定的阶段,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9~11 龄)。 4. 旺产期:从产量稳定到产量明显下降,大约持续20 到25 年时间(30~40龄)。 5. 降产衰老期:30~40 龄树到失去经济价值。 橡胶树一般可采集25~30 年,橡胶树割胶期为每年的4-12月,其中6-10月为旺季,1-3月为停割期 二、天然橡胶分类及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分为烟片胶、颗粒胶、绉片胶和乳胶等。但市场上以烟片胶和颗粒胶为主。 烟片胶RSS (ribbed smoked sheets)是乳胶经过过滤、加入甲酸凝固成薄片状再经过干燥、烟熏等工艺而制得,我国进口的天然橡胶多为烟片胶。烟片胶一般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烟片胶的级别判断主要通过目测色泽判断。颗粒胶是经凝固、造粒、干燥等工艺而制得,我国国产的天然橡胶基本上为颗粒胶,也称标准胶。国产标准胶代号SCR(其中S 为standard 即标准,C 为chinese 即中国,R 为rubber 即橡胶)即标准中国橡胶。颗粒胶一般按国际上统一的理化效能、指标来分级,这些理化性能包括杂质含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氮含量、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及色泽指数等七项。其中以杂质含量为主导性指标,依杂质之多少分为5L(特级)、5(一级)、10(二级)、20(三级)及50(四级)等共五个级别。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的交割等级为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 和进口烟片胶RSS3,其中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 通常也称为5 号标准胶,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天然橡胶GB8081~8090-87 版本的各项品质指标。进口烟片胶RSS3 执行国际橡胶品质与包装会议确定的“天然橡胶等级的品质与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1979 年版)。交易所认可的产地为: 国产标准胶:海南省农垦耕地和云南省农垦耕地; 进口烟胶片: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 三、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分布 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乔木,原产于巴西,但橡胶树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多分布在南北纬15 度以内的热带地区,主要集中产地是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少数亚洲国家,以及尼日利亚等少数非洲国家。东南亚的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90%左右,产量占全球的80%左右。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前三大产胶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且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产口占产量比高达90%以上。

天然橡胶套利策略解析(预览版)

天然橡胶套利策略解析(预览版) 橡胶套利分析 一、利多消息: 7月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得印度橡胶月产量创四年最大跌幅。从今 年2月起,连绵不断的降水严重影响了印度最大产胶区大部分地区的割胶状况,持续影响长达6个月。从印度橡胶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7月产胶量为46,000吨,与去年同期68,000吨相比下降32.4%。 在泰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共同遏制天胶价格下跌的举措失败,胶农处境更加恶化后,泰国政府决定拨款10亿美元(300亿泰铢)补助胶农,胶农虽然欢迎这项资金支持,但仍不愿停止给政府施压。他们的抗议活动仍在进行, __能够兑现之前保护胶农利益的承诺。 橡胶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最近政府却将注意力都放在稻农身上,忽视胶农。胶农 __以高出市场价28%的价格收购橡胶。 巴菲特辖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购 入1,500万股通用汽车股票增购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2,500万股通用汽车股票,因而增持幅度达到60%。

根据 __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 __7月份汽车销售量达到15.8993万辆,创了历史最高记录。 __的邻国美国的汽车销售也很强劲,比去年同期的销售量增加14%,几乎回到了衰退前的水平。虽然油价不断上升,但7月份 __和美国汽车销售市场增长最快的却是比较耗油的多功能越野车和皮卡。 二:利空消息: 近日,巴西贸易保护局致函我国驻巴西使馆经商参处,称已经结束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轮胎反倾销复审,复审结果决定对我国汽车轮胎征收1.08至2.17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6月我国汽车出口已经同比、环比双下滑,而7月汽车出口继续双下滑。7月汽车企业出口7.99万辆,比上月下降5.4%,比上年同期下降11.6%。汽车月度出口已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继续呈现下降态势。 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不久前召开会议判断,近期国内外天然橡胶下行压力仍较大,市场形势 __。会议对企业提出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与销售策略”的意见。与会者对近期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情况和动态进行分析,认为今年生产正常,多数植胶区开割时间较往年早,上半年产量

天然橡胶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天然橡胶行业 分析报告

目录 一、天然橡胶行业基本情况 (4) 1、自然属性 (4) 2、产品分类 (5) 二、国际天然橡胶行业分析 (6) 1、国际天然橡胶需求情况 (6) (1)概览 (6) (2)需求的地区结构 (7) (3)需求的行业结构 (8) (4)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替代关系 (9) 2、国际天然橡胶供给 (11) (1)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 (11) (2)天然橡胶生产的地区结构 (12) (3)供给方面的垄断因素 (13) 3、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 (14) 4、国际天然橡胶产业的生产组织、产品结构和技术发展趋势 (16) (1)行业生产的组织方式 (16) (2)生产工艺与产品结构 (17) (3)技术发展趋势 (17) 三、我国的天然橡胶行业分析 (18) 1、我国天然橡胶行业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 (19) (1)产业政策环境 (19) (2)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19) (3)具体政策、管理制度 (20) 2、国内天然橡胶需求 (24) (1)需求总量居世界首位、高度依赖进口 (24) (2)下游行业发展还将引领天然橡胶的需求 (25) 3、国内天然橡胶供给 (26)

(1)产量增长缓慢,国内自给水平严重不足 (26) (2)生产布局、产品结构 (27) 4、我国的天然橡胶进口 (27) 5、影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8) (1)有利因素 (28) (2)不利因素 (30) 6、行业内主要参与者 (30)

一、天然橡胶行业基本情况 天然橡胶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表现为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耐磨、耐撕裂、耐冲击、耐油、耐酸碱、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密封性、柔韧性和黏合性。由于综合性能出众,天然橡胶被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国际上天然橡胶工业大规模发展超过100 年,目前有超过5 万种工业制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或与其相关。天然橡胶与石油、煤炭、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天然橡胶消费量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传统理论认为,北纬18 度以北不适宜种植橡胶。上世纪50 年代起,经广大农垦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 度地区逐步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国际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一直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多种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1、自然属性 现阶段世界上99%的天然橡胶产自巴西三叶橡胶树,主要种植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般情况下,橡胶树定植6-9 年后可以开割,开割期长达30 年左右。 天然胶乳由橡胶树树皮分泌产出,主要成分包括水和橡胶烃,也

天然橡胶常识

天然橡胶 简介 天然橡胶的含义很广,既指从含天然橡胶植物上采割的天然橡胶乳,也包括用天然胶乳加工而成的天然橡胶(烟片胶、颗粒胶)和浓缩胶乳。含有天然橡胶的植物很多,现已发现的就有400多种,如橡胶树、野藤橡胶、橡胶草即杜仲等,其中产量最高、品质最好、产胶期长、采胶容易、胶乳再生快且制胶费用低的只有一种——巴西橡胶树,它的产量已占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就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橡胶,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属性 物理属性 天然橡胶没有一定的熔点,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温度降低则逐渐变硬,低于10度时逐渐结晶硬化,变成不透明状态,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天然橡胶是一种结晶性橡胶,自补强性较大,所以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到出现裂口时为止,可达20万次以上。系非极性橡胶,电绝缘性能良好。 化学属性 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耐介质特性 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流化炭、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采集方法和过程 一般情况下,天然橡胶树在种植5-7年后即可采集胶乳,而且可以采集25-30年。天然

期货基础知识要点与重点汇总

期货基础知识要点与重点汇总 第一章期货市场概述(要点与重点) 2.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后来成为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货权交易所的原址,其后,荷兰的阿姆期特丹建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 3.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单选) 4.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了远期合同。(单选) 6.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的诞生。 7.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BOTCC)成立以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从此,现代意义的结算机构出现了。 10.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式创建于1876年。 11.1726年,法国商品交易所在巴黎诞生。 1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联系: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为基础,在现货交易发展一定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判断) 14.在现货市场上,商流与物流在时空上基本统一的。(判断) 16.远期交易是期货交易的雏形,期货交易是在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判断) 17.期货交易与远期的区别:交易对象不同、功能作用不同、履约方式不同、信用风险不同、保证金制度不同。(多选) 18.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杠杆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多选) 19.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最终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判断)

天然橡胶期货合约交易操作手册

上海期货交易所 天然橡胶期货合约交易操作手册(2008版) 本操作手册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情况请咨询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机8621-68400000)相关部门或登录上海期货交易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a14670789.html,查询。 天然橡胶概况 一、自然属性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流化炭、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二、品种分类及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按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固体天然橡胶(胶片与颗粒胶)和浓缩胶乳。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天然橡胶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天然橡胶2016年度报告

摘要 2015年国内经济减速压力与日俱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由于对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原油领跑、东京橡胶积极跟随,外盘大宗商品集体跳水。而天然橡胶价格之所以一再破位下行,究其根本还是供需失衡的原因。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过剩逐年加剧,伴随着经济增速急剧放缓,中国汽车市场疲软而进一步加重供需失衡,而以泰国为首的主要产胶国和以越南为主的新兴产胶国,依然在低价情况下继续提高天然橡胶产量,为本来就触及了成本底线的天胶价格雪上加霜。

目录 第一部分2015年天然橡胶行情走势回顾 (2) 第二部分影响天胶价格走势的宏观因素 (3) 2.1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伴随中国经济减速 (3) 2.2.人民币入篮SDR (3) 2.3.美联储加息 (3) 2.4. 汇率市场走势 (4) 第三部分影响天胶价格走势的供需焦点 (5) 3.1.全球天胶整体供应过剩 (5) 3.2. 国内轮胎产业产能过剩 (5) 3.3. 现货价格低迷 (6) 3.4. 复合胶新政对橡胶进口的影响 (6) 3.5. 库存与仓单 (7) 3.6. 轮胎汽车市场需求惨淡 (8) 3.7.“双反”落地外销市场缩减 (9) 3.8. 购置税减半刺激四季度车市爆发 (9) 第四部分后市展望及操作建议 (10)

第一部分2015年天然橡胶行情走势回顾 图1 天然橡胶期货主力合约2015年走势图 资料来源:博易大师 2015年之初,受美国“双反”等多方因素影响,沪胶市场价格震荡走低,进入2月份,东南亚主产国普遍进入供应淡季,期价震荡回调。3月份后期价在12400~13800元/吨区间震荡运行。 进入4月份,美元指数回落大宗商品集体反弹。受泰国和印尼大型生产贸易企业联合摆脱新加坡期货定价机制,减少贸易长约量等消息面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大幅拉升。5月国内两大主产区陆续进入割胶旺季,供应充足,胶价回落。 进入下半年,沪胶再次开启了单边下行走势,胶价开始一路狂泻而下。7月上旬,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内股市再逢断崖式下跌,商品市场受到波及。沪胶1509合约率先跌破万点大关,重启了许久未见的四位数胶价时代。11月后,沪胶指数探底9640点后反弹;至12月下旬,胶价在10000点整数关口附近徘徊。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1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1.1 我国橡胶树引种与产业兴起 我国自1904年引种橡胶树以来,至今已有百 年橡胶栽培历史。据相关史料记载,最早引种当属云南干崖(今盈江)土司刀安仁1904年从新加坡引种橡胶苗到今云南省德宏傣族苗族自治州盈江县,并种植成功[1]。1906年爱国华侨何麟书在海南岛乐会县(今琼海市)崇文乡合口湾(今东太农场坡塘区18队)建立琼安垦务公司(又称琼安胶园),开创了海南生产性种植橡胶成功的先河[2]。从1907年起,陆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我国香港等地的华侨来儋州投资创建橡胶种植园[3]。除了1907年我国华侨区幕颐和何子春从马来西亚引种橡胶苗4000余株创办了著名的侨兴胶园,当时还陆续创建了天任、蔡惠、联昌、万发、文明、民安、棠阴、许成、侨南、侨相等橡胶种植园[3],儋州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植胶中心。 从规模要求,严格准确地说,橡胶产业真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发展国民经济建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联合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而天然橡胶属于禁运之列。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顺利开展, 1951年8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 会议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党和国家相继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对我国华南热区植胶环境条件和生长的橡胶树资源进行全面的勘查、研究及其利用工作。60a过去了,我国植胶已形成海南、云南、广东3大基地,具有相当规模,累计生产干胶逾1000万t。为进一步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2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农业部2007年8月颁布实施了《全国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作为天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① 祁栋灵② 王秀全 张志扬 黄月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儋州571737) 摘 要 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橡胶科技对植胶生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升的建议。关键词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分类号 S794.1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QI Dongling WANG Xiuquan ZHANG Zhiyang HUANG Yueqiu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ATAS /SETRCKTC ,Danzhou 571737,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gener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the industrial status and role of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as well as establish production impetus of Chinese rubber science &technology to rubber production,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Keywords Brazil rubber tree (Hevea brasiliensis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①收稿日期:2012-10-30;责任编辑/黄艳;编辑部E-mail:rdnk@163.com。 ②祁栋灵(1979~),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与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E-mail:donglingqi@163.com。 Vol.33,No.2 2013年2月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3卷第2期 Feb .201379--

橡胶基础知识30题

?橡胶基础知识30题 ?来源:橡胶人才网添加时间:2010-07-13浏览次数:35次进入论坛交流 ? (一)什么是橡胶老化?在表面上有哪此表现? 答:橡胶及其制品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引起橡胶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的逐步变坏,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变化叫做橡胶老化。 表面上表现为龟裂、发粘、硬化、软化、粉化、变色、长霉等。 (二)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引起橡胶老化的因素有: a)氧、氧在橡胶中同橡胶分子发生游离基链锁反应,分子链发生断裂或过度交联,引起橡胶性能的改变。氧化作用是橡胶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B臭氧、臭氧的化学活性比氧高得多,破坏性更大,它同样是使分子链发生断裂,但臭氧对橡胶的作用情况随橡胶变形与否而不同。当作用于变形的橡胶(主要是不饱和橡胶)时,出现与应力作用方向垂直的裂纹,即所谓"臭氧龟裂";作用于变形的橡胶时,仅表面生成氧化膜而不龟裂。 C)热:提高温度可引起橡胶的热裂解或热交联。但热的基本作用还是活化作用。提高氧扩散速度和活化氧化反应,从而加速橡胶氧化反应速度,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老化现象--热氧老化。 D)光:光波越短、能量越大。对橡胶起破坏作用的是能量较高的紫外线。紫外线除了能直接引起橡胶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外,橡胶因吸收光能而产生游离基,引发并加速氧化链反应过程。紫外线光起着加热的作用。光作用其另一特点(与热作用不同)是它主要在橡表面进生。含胶率高的试样,两面会出现网状裂纹,即所谓"光外层裂". E)机械应力:在机械应力反复作用下,会使橡胶分子链断裂生成游离基,引发氧化链反应,形成力化学过程。机械断裂分子链和机械活化氧化过程。哪个能占优势,视其所处的条件而定。此外,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臭氧龟裂。 F)水分:水分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橡胶在潮湿空气淋雨或浸泡在水中时,容易破坏,这是由于橡胶中的水溶性物质和清水基团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水解或吸收等原因引起的。特别是在水浸泡和大气曝露的交替作用下,会加速橡胶的破坏。但在某种情况下水分对橡胶则不起破坏作用,甚至有延缓老化的作用。 G)其它:对橡胶的作用因素还有化学介质、变价金属离子、高能辐射、电和生物等。

Cokkqs期货基础知识模拟考试(二)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期货基础知识模拟考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0.5分,共30分) 1.在()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买卖的商品数量相等时,两个市场的盈亏才会相等。 A.现货价格B.期货价格 C.基差D.现货与期货价格之和 2.在期货投机交易中,()利用微小的价格波动来赚取微小利润,他们频繁进出,但交易量很大,希望以大量微利头寸来赚取利润。 A.长线交易者B.短线交易者 C.抢帽子者D.当日交易者 3.某投资者在3个月后将获得一笔资金,并希望用该笔资金进行股票投资。但是,该投资者担心股市整体上涨从而影响其投资成本,这种情况下,可采取()。 A.股指期货的空头套期保值 B.股指期货的多头套期保值 C.期指和股票的套利 D.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 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超卖状态?() A.WMS=89 B.WMS=19 C.K=89 D.D=89 5.在期权交易中,保证金缴纳方为()。 A.卖方 B.买方 C.买卖双方 D.中间人 6.在正常的市场中,新作物年度期货合约价格一般()上一作物年度期货合约价格。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7.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割结算价是()。 A.期货合约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至最后交易日所有结算价格的加权平均价 B.期货合约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连续十个交易日所有结算价格的加权平均价

C.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的结算价 D.配对日结算价 8.天然橡胶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 A.亚洲 B.中东 C.拉美 D.欧洲 9.美国()的主要职责是侧重于对商品基金经理和商品交易顾问的监管,行使对商品期货期权、股票期货期权的管辖权。 A.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B.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C.全国期货业协会(NFA) D.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 10.期权的价格是指()。 A.期货合约的价格 B.期权的执行价格 C.现货合约的价格 D.期权的权利金 11.基差值存在随到期日收敛现象,某年三月到期的期货合约,以下哪一种现象为真?() A.二月十五日的基差值一定大于二月二十日的基差值 B.二月十五日的基差值一定小于二月二十日的基差值 C.于到期日时,基差值为0 D.于到期日前,基差值均维持固定 12.建仓时除了决定买卖何种合约、合约数量及何时买卖外,还必须确定()。 A.现货价格 B.合约的交割月份 C.交易对手 D.对冲时间 13.套期保值者与现货交易的对方协商得到的基差,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完全套期保值。 A.大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 B.小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 C.等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 D.不确定 14.平滑异同平均线的英文缩写是()。 A.MA B.MACD C.WMS D.DIF 15.期货价格非理性波动的最直接最核心的因素是()。 A.合约设计上有缺陷 B.会员结构不合理 C.交易规则执行不当 D.人为的非理性投机

2013年天然橡胶市场行情

国内方面  一、天然橡胶震荡中孕育升机  8月下旬至今,沪胶处于区域震荡之中,后市受偏多因素作用,向上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泰国宣布,中国将从无期限每年购买20万吨泰国橡胶,将对国际国内天然橡胶市场分别产生利多和利空作用。实际上,近年来中国自泰国进口的天然橡胶数量逐年显著增长,去年已经达到120万吨,占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的31.58%。因此,泰国发布上述消息意味着,未来中国自泰国进口的天然橡胶数量在原有基础上,还将显著增长。中泰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出口国,天胶贸易显著增长,对国内外胶市分别构成利空和利多作用,也导致内外胶市短线走势出现偏弱和偏强背离态势。中期观察,国际胶市上涨将减轻国内胶市下跌压力。  其次,库存方面,截至10月15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较9月29日下降近1.2万吨至25.96万吨,延续下降趋势。截至10月18日,沪胶库存量和仓单量分别达到14万余吨和10万余吨,呈现逐周递增态势。说明进口胶由于进口成本偏低,逐渐向终端消费企业释放,而国产胶由于现货胶价偏高,且引发投资者买现货转抛期货的期现套利作用,而滞留并沉淀期货市场,相对而言,国内天胶库存稳步减少是主要趋势,沪胶库存增长则是次要趋势。11月底和12月底国内云南和海南将分别进入停割期,国产胶供应将依赖库存,沪胶库存增长空间将有限,而进口胶库存增减将取决于进口规模和国内消费之间的对比态势,相对而言,由于成本优势,青岛进口胶库存量仍有望继续缩减。  最后,从需求层面看,1-8月,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62201

万条,同比增长6.9%。尽管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原创技术少,企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无序化,轮胎行业已进入微增长时期。但未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稳步扩展,微增长将会变为中低速增长,随着轮胎产量的增长,我国轮胎出口量也增长迅速,除2008、2009年分别因经济危机和特保案而缩减外,我国轮胎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均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去年我国轮胎出口量为4.14亿条,同比增长4.08%,国内轮胎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稳定在50%左右高位。长远看,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人均汽车保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汽车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二、九月天胶走势平淡 后市期价难以走高  九月橡胶整体呈先抑后扬的格局,月初报价为19042元/吨,月末报价19085元/吨,一月涨幅0.23%。整体来说,九月天然橡胶市场交易气氛比较清淡,月末下游工厂基本完成了节前备货,入市采购积极性不高,商家也出货意向不高,且部分商家维持较高报价,整体国内现货交投较为平淡。  橡胶供应中进口量处于季节性增长期,而天胶产量逐渐从交割旺季向淡季过渡,在加上青岛保税区库存处于减少态势,据统计,截至9月29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延续下降趋势,较9月16日下降约1.2万吨至27.1万吨,环比降幅连续两次保持在万吨以上。其中,天然橡胶库存下降1.2万多吨。目前来看,十一长假后,青岛保税区橡胶仓库入库计划会有所增加。  后市基本趋于稳定为主,主因缺乏收储消息的进一步明朗,后市需要关注收储数量、价格及时间问题;及下游需求环境的大幅改善,另外十月份会有不少船货到港,期价也很难走高  三、沪胶有望重拾升势

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

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 1493年,伟大的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率队初次踏上南美大陆。在这里,西班牙人瞧到印第安人小孩与青年在玩一种游戏,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如捏在手里则会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烟熏味。西班牙人还瞧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由此,西班牙人初步了解到了橡胶的弹性与防水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橡胶的来源。 1693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瞧到土著人玩这种小球,科学家与军人思维与眼光就是不同的,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才得知这种小球就是砍一种印地安人称为"橡胶"的树而流出的浓稠液体缺制造的。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与橡胶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763年,法国人麦加发明了能够软化橡胶的溶剂。 1770年,英国化学家普立斯特勒发现橡胶能擦去铅笔字迹。 1823年,英人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样把白色浓稠的橡胶液体涂抹在布上,制成防雨布,并缝制了"马金托什"防水斗蓬,这也可能就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吧。 1852年,美国化学家古特义在做试验时,无意之中把盛橡胶与硫磺的罐子丢在炉火上,橡胶与硫磺受热后流淌在一起,形成了块状胶皮,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法。古特义的这一偶然行为,就是橡胶制造业的一项重大发明,扫除了橡胶应用上的一大障碍,使橡胶从此成为了一种正式的工业原料,从而也使与橡胶相关的许多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可能。随后,古特义又用硫化橡胶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双橡胶防水鞋。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九死一生,从亚马逊河热带丛林中采集7万粒橡胶种子,送到英国伦敦皇家邱植物园培育,然后将橡胶苗运往新加坡、斯里兰卡、

2014年橡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橡胶行业分析 报告 2014年6月

目录 一、橡胶产业发展回顾 (4) 1、产业简介 (4) 2、规模式发展成为过去十年主旋律 (5) 3、产业进入由“大”变“强”新阶段 (6) 4、原材料低位利好下游制造,短期龙头毛利有望继续上升 (8) (1)全球天然橡胶呈现供大于求,原材料低位盘整局面恐难改变 (8) (2)主要合成橡胶品种产能过剩,毛利空间受制于天然橡胶与油价双重压力 (9) 二、轮胎与橡胶制品:进口替代、产业升级 (10) 1、轮胎:车用消费品迎来黄金发展新阶段 (10) (1)汽车消费观“平民化”将促使车用消费品迎来国产化浪潮 (10) (2)国内轿车替换胎市场将成为轮胎国产化的突破口 (12) (3)并购重组、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 (14) (4)具有品牌、渠道、技术能力的龙头公司将会逆势崛起 (16) 2、橡胶制品:高端制造带来产业升级 (18) (1)橡胶制品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18) (2)产品升级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9) (3)产业链一体化打开成长空间 (21) 三、配套行业:需求稳定,格局优化 (21) 1、需求增长:全球需求稳定增长,中国仍是最大驱动力 (21) (1)全球橡胶及助剂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 (21) (2)中国需求依然是最大驱动力 (22) 2、橡胶助剂:环保风暴促行业健康发展 (24) (1)橡胶助剂的产业演变:一场进口替代的盛宴 (24) (2)环保风暴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27) 3、炭黑:集中度提升格局优化,行业进入周期反转 (29) (1)我国炭黑工业占据全球重要地位 (29) (2)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 (29)

各种橡胶基本知识

各种橡胶基本知识 橡胶基本知识 橡胶是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由于橡胶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高弹性,因而也称做弹性体,其基本特性如下: 1 有橡胶状弹性。 2 具有粘弹性。 3 有减震缓冲的作用。 4 对温度依赖大 5 具有电绝缘性。 6 有老化现象。 7 必须进行硫化。 8 必须加入配合剂 9 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透气性差。 前言 一. 橡胶在制鞋业中的应用: 1.历史可以远溯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期的探险家发现印地安人使用巴西橡 胶树之胶乳(天然橡胶)来制作"胶鞋",防止脚被蛇虫叮咬,之後18世纪後期至19世纪初期,天然橡胶开始在欧洲用于胶管雨衣,胶鞋,但材料遇热变软发粘,遇冷变硬脆裂,实用价值不大. 2.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Goodyear)发明了橡胶的硫化,硫化後橡胶产生本质的飞跃,性能大幅度提高.此橡胶大底在制鞋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著橡胶工业的发展,丁苯橡胶等人工 合成橡胶由于其性能突出,1951年後开始引入制鞋业大量使用. 生胶天然橡胶(NR) 1 来源 1. 野生橡胶:由野生树木植物采制的橡胶。银色橡胶菊,野藤橡胶等也属此类。 2. 栽培橡胶:主要是三叶橡胶树。 3. 橡胶草橡胶。一公顷可收150-200KG。 4. 杜仲胶:由杜仲树的枝叶根茎中提取。常温下无弹性,软化点高,比重大,耐水性好。可做塑料用。 1 天然橡胶制造和分级标准。 1. 烟片胶:消耗量占天然橡胶的80%。 按照质量分为六个等级:RSSIX;RSS1#;RSS2#;RSS3#;RSS4#;RSS5#。质量按顺序降低。 2. 绉胶片: 1)白绉胶==>质量最好 2)褐绉胶==》质量普通 3) 毛绉胶==》质量最差 3. 马来西亚标准胶。 品质稳定,杂质少,纯度高,国际标准. 4.专用天然橡胶 1 恒粘(CV):加入0.15-4%的盐酸氢胺,使橡胶门尼值保持在60+-5度。生热低,耐屈挠性和耐磨性好,为制造高速轮胎重要原料。 2 低粘(LV)橡胶:门尼值为45+-5度,可以不经过素炼直接混炼。 3 轮胎橡胶

天然橡胶期货基础知识

天然橡胶期货基础知识 一、天然橡胶品种概况 自然属性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炭、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品种分类及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按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固体天然橡胶(胶片与颗粒胶)和浓缩胶乳。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天然橡胶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胶片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烟胶片、风干胶片、白皱片、褐皱片等。烟胶片是天然橡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一度曾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个胶种,烟胶片一般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 颗粒较(即标准胶SMR,也称技术分级橡胶TSR)是按国际上统一的理化效能、指标来分级的,这些理化性能包括杂质含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氮含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及色泽指数等,其中以杂质含量为主导性指标。根据国标GB/T8081-2008,技术分级橡胶(TSR)的分级应根据TSR的性能和生产TSR 所用的原料而定(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