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人口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考试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内容产业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投资、文化资源与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经营、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评估、文化产业的变迁与延续,以及新媒体、数字化、融合等内容。

考试内容:一、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一)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包括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分离有关、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等内容。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考察文化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未来经济社会存在的文化方式。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要求了解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经营性文化与文化产业,要求把握经营性文化的属性、文化产业的属性。

(三)公益性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属性,包括公益性文化与规模经济效益、公益性文化与公共物品、公益性文化的价值与市场价值等内容。

三、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一)要求掌握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二)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经济特性,包括文化资本属性、文化生产属性,以及企业组织运行模式等三个方面的经济特性。

(三)文化产业的历史演变及产业特征,包括技术发展的影响、产业发展阶段和产业形态,文化、内容和创意生产与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产业分类特征等内容。

四、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一)文化产业结构与产业价值链,包括文化结构与文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增长效应、文化产业价值链与授权产业。

(二)文化产业组织及其运动,包括文化市场结构与市场形态、文化企业行业与市场绩效、文化产业组织的运动与发展趋势。

(三)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组织的一般关系、文化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部门文化产业差别、中国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西方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西方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西方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各计5%,共计20%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20%,共计4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2、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3、能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比较;存量与流量的区分。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了解用支出法、收入法如何核算GDP。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GDP、NDP、NI、PI、DPI等概念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及关系。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的关系。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及关系。

(三)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收入理论等对消费函数的解释;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利用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如何共同决定收入。

(五)乘数论投资乘数的概念及表示,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

(六)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了解三部门经济中收入决定的恒等式。

(七)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含义及作用机理。

(八)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边际效率曲线,预期收益与投资的关系,加速原理的含义,风险与投资的关系,托宾的“q”说。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文化概论》硕士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文化概论》硕士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文化概论》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中国文化概论部分,100分,占100%4)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b: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c: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国文化发展的地理环境、文化多样性的分布特点。

2、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中国文化的肇始、演变、演进、盛衰和新变的规律,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3、科学分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佛家的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认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审美教育和科技的成就。

4、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明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意义和任务。

考试内容:(一)绪论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二)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二:血缘宗法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先秦:中国文化的萌发与争鸣,汉魏六朝: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唐宋:中国文化的成熟与辉煌,明清:中国文化的继往与开来。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论争,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讨论与“文化热”,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的变革与大众文化的兴起,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当代“国学热”和传统文化教育。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复试笔试科目《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科目《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区域经济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一)区域经济学概述1.区域概念、类型与特征;2.区域系统的组成、特征与功能,区域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与演化方向、方式及机理;3.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与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等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因素;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任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沿与方向。

(二)区域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自然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金、科技进步、资源配置、贸易等影响区域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开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整与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2.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3.区域的类型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不同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4.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自然与环境支撑能力及机构优化和管理创新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作用机理。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及我国学者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2.经济周期波动含义,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及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3.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哈罗德—多马模型、乘数效应等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理论;4.基于企业家视角和政府管理视角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与优化1.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配第—克拉克定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等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理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2.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3.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的内涵,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及专业化水平判断,产业生命周期原理及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夕阳产业的相互关系;4.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经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经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基础部分占40%,40分(二)综合部分占60%,6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文化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并能运用文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经济现象和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一、导论(一)理解文化经济与文化经济学的性质(二)了解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以及目标与方法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一)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同构与互动(二)文化增长与经济增长(三)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四)文化与经济一体化三、文化经济的存在形态与结构(一)文化经济的存在形态与结构划分(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经济(三)公共与非公共文化经济(四)文化经济存在的时空形态与结构四、文化生产(一)文化生产、现代文化生产与文化生产者(二)现代文化生产的性质与特征(三)现代文化生产的双重运动五、文化需求、供给与均衡(一)文化需求(二)文化供给(三)文化均衡六、文化消费(一)文化消费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二)文化消费关系与结构(三)文化消费运动及实现七、文化市场(一)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理(二)文化市场主体及其关系(三)文化市场形态与结构八、文化商品(一)文化商品的意义与特征(二)文化商品价值(三)文化商品价格理论九、文化投资(一)文化投资的性质与特点(二)文化投资的运动过程(三)文化成本与收益十、文化战略(一)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三)文化发展战略的构成、类型和模式十一、艺术家劳动市场和版权(一)艺术家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分析(二)艺术家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实证研究(三)版权经济学十二、创意产业(一)创意产业经济学(二)音乐产业经济学(三)电影产业经济学(四)节庆、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经济学三、参考书目[1]胡惠林.文化经济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Ruth Towse.A Text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儿科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10%(二)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营养性疾病10%(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10%(四)遗传性、免疫学疾病、感染性疾病10%(五)呼吸系统疾病10%(六)消化系统性疾病8%(七)心血管系统性疾病8%(八)泌尿系统性疾病8%(九)造血系统性疾病8%(十)神经肌肉系统性疾病8%(十一)内分泌系统性疾病2%(十二)儿童重症及中毒8%4)题型结构a: 单选题,×小题,每小题×%,共15%b: 填空题,×小题,每小题×%,共15%c: 名词解释,×小题,每小题×%,共20%d:简答题,×小题,每小题×%,共30%e:病历分析题:×小题,每小题×%,共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2.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3.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4.各年龄期保健原则。

5.儿童的预防接种。

(二)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营养性疾病1.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2.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与应用。

3.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制定液体疗法的具体方案。

4.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

5.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

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7.营养不良的病因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并发症、营养不良的防治。

8.小儿肥胖症的诊断与防治。

(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1.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湖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
考试大纲
(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纸张不够可附页)
858
汉语言基础
一、现代部分现代汉语定义,方言与共同语,现代汉语特点,语音的性质,国际音标;现代汉语音系,语音规范化;语汇的性质与分类,词的构造,词义,词语的联系,熟语,语汇的发展与规范化;语法单位,语法分析方法,词类,短语,句子的特征和类型,单句分析,复句分析,句群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汉字的特点、产生与作用,汉字的形体与结构,汉字的规范;修辞原则,语音、语汇和句子修辞,辞格,语体和语言风格。
二、古代部分文字:字书、六书、字体的演变、特殊的用字现象;音韵:押韵训诂常识;语法: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句法特点,古书的句读。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中国现代史》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中国现代史》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复试《中国现代史》考试大纲第一章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二)五四爱国运动(三)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华盛顿会议与中国、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兴起(四)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五)马列主义宣传教育的开展、“科学和人生观”的论战第三章国共合作的形成(一)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二)广东革命运动的发展(三)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国民会议运动(四)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五卅运动(五)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六)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第四章北伐战争(一)北伐前夕国内政治军事形势(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三)武汉、九江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五章武汉国民政府(一)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五)对甲寅派、现代评论派的批判第六章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红色政权的创立与发展(一)中国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三)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四)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中共在国统区的斗争(五)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反军事“围剿”的胜利(六)国统区文化教育战线上的斗争第七章抗日反蒋(一)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二)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及其殖民统治,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三)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四)国民党的分化、法西斯化和官僚买办化(五)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发展、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六)国统区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第八章西安事变(一)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二)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三)红军主力长征后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第九章全民族奋起抗战(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二)洛川会议和敌后游击战(三)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四)国民党的内外政策第十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一)日本侵华政策的新变化(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三)击退逆流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四)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六)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第十一章延安的励精图治和重庆的祸国政策(一)皖南事变(二)重庆的腐败和祸国(三)解放区的励精图治(四)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五)解放区的恢复和发展(六)解放区文化战线上的新成就第十二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解放区战场的攻势(二)重庆的危机(三)中国的两种命运(四)中美中苏关系(五)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第十三章重庆谈判(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二)争取实现和平与民主(三)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鲜明对照第十四章全面内战的爆发(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解放区自卫战争的胜利发展(三)少数民族的斗争(四)国统区的危机第十五章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二)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三)解放区的建设(四)国民党的“行宪国大”和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五)战略决战第十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覆灭(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主要参考书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此后多次重印)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人口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约40%
宏观人口经济学与人口迁移经济学约40%
人口老龄化与退休经济学约20%
4)题型结构
简答题,4小题,各计15%,共计60%
论述题,2小题,各计20%,共计40%
二、考试要求与考试内容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基本规律。

3、运用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
(一)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定义
人口与人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意义;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古典人口经济学思想与理论
我国古代人口经济关系思想;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马歇尔、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与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学理论。

(三)现代宏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及发展
西蒙·库兹涅茨、理查德·伊斯特林、西奥多·舒尔茨等提出的现代宏观人口经济学理论;哈维·莱本斯坦、加里·贝克尔等建立的人口经济学的微观经济模型;人口经济学理论新发展,如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人口爆炸论;人口压力论;资源耗竭说;增长极限论;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等。

二、宏观人口经济学与人口迁移经济学
(一)人口增长率与世界人口增长轨迹
人口增长率的定义与计算方式;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典型的年龄结构模式;世界人口增长轨迹;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地区差异。

(二)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悲观主义观点和乐观主义观点;人口变化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口数量和质量变化引起的经济效应。

(三)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
世界人口分布现状和人口问题;人口分布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及其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城市化进程的经济效应;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教育和监管问题。

(三)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人力资本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基本关系、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基本方式、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人力资本的管理等。

三、人口老龄化与退休经济学
(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定义和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定义;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投资、选民政治、就业生产以及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

(二)法定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
制定法定退休年龄的基本依据;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弹性退休制。

(三)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基本定义与构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的调整和设定;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的影响;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三、主要参考书目
李仲生著:《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